糖皮质激素局部封闭和全身用药的临床应用

2017-01-13 11:12张树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5期
关键词:抗炎皮质激素局部

张树春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糖皮质激素局部封闭和全身用药的临床应用

张树春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糖皮质激素;局部封闭;全身用药

糖皮质激素是一组类固醇药物,可影响蛋白质、糖类、水电解代谢和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抑制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根据其血浆半衰期分三类,氢化可的松、可的松属于短效激素,强的松、强的松龙、甲基强的松龙、去炎松属于中效激素,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等属于长效激素。笔者根据临床实践和文献[1-4]阐述其局部封闭治疗骨与关节和软组织疾病及其全身用药的临床应用。

1 局部封闭用药的临床应用

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局部封闭治疗,疗效较好,反应轻,可用于治疗骨与关节和软组织疾患。

1.1 适应证:软组织损伤。包括关节扭伤、挫伤,韧带、肌腱和肌肉等四肢及躯干软组织的亚急性损伤。软组织慢性劳损。四肢及躯干的肌腱、韧带,筋膜等劳损。软组织无菌性炎症。以腱鞘炎、滑囊炎、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等慢性炎症为主。其他。包括慢性创伤性关节滑膜炎、骨软骨炎、腕管综合征等疾患。

1.2 禁忌证:合并有结核、肿瘤、开放性损伤、局部皮肤破损、感染、某些皮肤局部疾病,应禁忌行糖皮质激素局封治疗。

1.3 治疗方法:局部痛点注射。适用于压痛点局限而明确的部位。由浅入深,有时可深达骨突起部位之骨膜或滑囊。局部痛区浸润注射。适用于相近的多外压痛点,效果良好。③关节周围注射。适用于有较严重疼痛的肩周炎,创伤性踝关节炎,创伤性指间关节炎。关节内注射。适用于慢性非特异性关节炎、滑囊炎及关节扭伤、挫伤。腱鞘、滑囊内或韧带肌腱起止点注射。局部封闭药物为局麻药加糖皮质激素悬混液,其用量视局封部位的深浅,压痛点的数量及范围而定。其剂量大小与疗效不成呈比,故应选择疗效最佳的最小剂量。局麻药首选0.5%~1%利多卡因)糖皮质激素一般选用醋酸氢化可的松或强的松龙悬混液。局麻药主要有止痛作用,也有缓减肌紧张,扩张血管的效应。因此,无论对亚急性或慢性炎症均有良好效果。糖皮质激素有抗炎,减少炎症浸润和渗出,抑制结缔组织增生,松解粘连等作用。糖皮质激素与局麻药联合使用治疗作用可相辅相成,比单独应用一种效果更为满意。因此,不主张单独应用糖皮质激素行局部封闭治疗。

2 全身用药的临床应用

2.1 治疗风湿性疾病:糖皮质激素可控制所有自身免疫性和炎症性疾病的活动性,可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血管炎、(皮)肌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在治疗风湿性疾病时,应用该类药物的禁忌证变为相对禁忌证,应该根据患者病情酌情应用。

2.2 治疗肾脏疾病:免疫系统异常是许多肾脏病的重要共同发病机制,在此类疾病治疗中广泛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于肾脏病的病因和病理类型,但应大剂量、长疗程应用的效果相对较好。临床应用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遵守疗程与方案,密切观察病防治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的发生。

2.3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呼吸系统急症时,需遵循用药不可太晚、剂量不可太低、疗程不可太长的基本原则,多采用静脉用药的方法,注意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的配伍禁忌。如并发感染,应同时采取抗感染(抗结核)治疗措施。短期治疗时,选择起效快、抗炎能力强、排泄快的药物,治疗时间一般在10 d以下,无激素依赖者可很快停药。长期治疗时,选用强抗炎能力且具有较弱HPA轴抑制力的激素,一般采用清晨1剂顿服或隔天用药的方法,维持治疗时选择最小维持剂量。

2.4 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糖皮质激素具有免疫抑制和骨髓造血刺激功能,是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药物,作为首选药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是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药物。甲泼尼龙治疗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相似,起效显著快于口服皮质醇,且无不良反应。

表1 常用糖皮质激素药物的比较

2.5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糖皮质激素是控制克罗恩病病情活动最有效的药物,适用于中重症患者或对氨基水杨酸制剂无效的轻型患者。溃疡性结肠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结核性腹膜炎等也是糖皮质激素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适应证。对60岁以上、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有消化道溃疡史和幽门螺杆菌阳性等可能出现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高危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前应采取胃黏膜保护措施。

2.6 治疗感染性疾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减少感染所致严重炎性反应。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性休克可增加血管平滑肌对拟肾上腺素类药物的反应性;改善微循环,缓解重要脏器缺氧状态;对抗毒血症,控制过高体温;改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促进三磷酸腺苷(ATP)生成,纠正能量低下所致细胞水肿等。严重休克伴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起替代补偿作用。

2.7 治疗儿科疾病:全身用药须十分慎重,可抑制患儿生长和发育,长期服用发生骨质疏松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青光眼、白内障的危险性增加。采用短效或中效制剂,避免使用长效制剂。口服中效制剂隔日疗法可减轻对生长的抑制作用。须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对于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儿的治疗,激素用量应根据体表面积而定,如果按体质量计算则易发生过量,尤其是婴幼儿和矮小或肥胖的患儿。如需长期使用,应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不能将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药使用。要注意观察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对疫苗接种效果的影响。

为保证临床医师合理用药,笔者将常用各类别糖皮质激素药物的名称、等效剂量(mg)、水盐代谢(比值)、糖代谢(比值)、抗炎作用(比值)、半衰期(min)、维持时间(h)、儿童常用剂量[mg/(kg•d)]总结见表1。

[1] 刘立章.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合理应用[J].当代医学,2016,22(4): 57-58.

[2] 王月芳.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J].医药前沿,2016,6(7): 130-131.

[3] 王海叶.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其不良反应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4):1970-1971.

[4] 赵赫,刘忠民.糖皮质激素在急危重症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3):303-306.

R969.3

B

1671-8194(2016)35-0296-02

猜你喜欢
抗炎皮质激素局部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非局部AB-NLS方程的双线性Bäcklund和Darboux变换与非线性波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七总黄酮抗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效应
秦艽不同配伍的抗炎镇痛作用分析
超精密车削出现局部振纹的诊断及消除
牛耳枫提取物的抗炎作用
短柱八角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的研究
局部遮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