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性微乳头型肺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及预后评估

2016-01-29 12:20马毅兵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5期
关键词:浸润性乳头腺癌

马毅兵

(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病理科,辽宁 丹东 118000)

浸润性微乳头型肺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及预后评估

马毅兵

(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病理科,辽宁 丹东 118000)

目的 探讨浸润性微乳头型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该类型肺腺癌的侵袭性行为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筽院2011年~2015年间具有较详细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的浸润性微乳头型腺癌或伴有浸润性微乳头型腺癌成分的肺腺癌共计11例,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并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 浸润性微乳头型肺腺癌临床具有肺腺癌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影像学发现肺占位等,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肿瘤组织内可见比例不等的缺乏纤维血管轴心的乳头状细胞簇,细胞可形成腺样结构,免疫组化染色表达TTF-1、NapsinA、CK7、EMA、E-cadherin、β-catenin,细胞核增殖指数Ki-67高表达。随访6~45个月,11例患者只有3例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且随访时间较短,3例患者死于肿瘤,5例患者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带瘤生存。结论 浸润性微乳头型肺腺癌或含有浸润性微乳头型肺腺癌成分的肺腺癌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可以作为评估肿瘤预后的独立因素,无论肿瘤大小、分期及微乳头结构在肿瘤中所占比例,均提示预后不良,应提示临床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并密切随访。

肺腺癌;微乳头型;预后

浸润性微乳头型肺腺癌是一种独特类型的肺腺癌,有着高度的恶性潜能。2015年版的新WHO肺肿瘤组织学分类明确提示该类型肺腺癌较其他类型肺腺癌有着更差的预后。浸润性微乳头型肺腺癌的微乳头结构即肿瘤细胞形成无纤维血管轴心的乳头状细胞簇,是一种独特的组织学结构,这种组织学结构特点的肿瘤在过去的十几年内被逐渐加深认识。Siriaunkgul和Tavassoli[1]于1993年在乳腺癌中正式提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概念,认为这是一种少见的并且具有高度侵袭性的癌,此后的研究者发现该结构的肿瘤可以在多种器官中出现,包括卵巢[2]、膀胱[3]、肺、涎腺[4]等。本文收集浸润性微乳头型肺腺癌及伴有浸润性微乳头型肺腺癌成分的肺腺癌共11例,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收集2011年至2015年丹东市中心医院手术治疗的浸润性微乳头型肺腺癌或伴有浸润性微乳头型肺腺癌成分的肺腺癌共11例,11例患者均有较详细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

1.2 方法:手术标本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充分取材,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按2015年版WHO肺肿瘤组织学分类进行组织学分型,并记录浸润性微乳头型肺腺癌成分在肿瘤组织中所占的比例。免疫组化采用罗氏全自动免疫组化仪,所用抗体均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 结 果

2.1 临床资料:11例浸润性微乳头型肺腺癌,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39~79岁,平均年龄59岁,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带血、胸痛,其中2例发病隐匿,无症状。影像学均发现肺部占位。

2.2 组织病理学。巨检:11例患者肿瘤均位于肺周边,左肺6例,右肺5例,其中9例侵犯胸膜。肿瘤最大径1.5~6 cm,切面均为灰白灰黄色,质地硬,部分病例肿瘤组织内有出血及坏死。

镜下:11例病例中,7例诊断为浸润性微乳头型肺腺癌,微乳头结构在肿瘤中占比例70%~90%,其余4例诊断为其他类型肺腺癌伴有浸润性微乳头型肺腺癌成分,成分比例从5%~30%。肿瘤细胞形成无血管轴心的乳头状细胞簇,漂浮在纤维间隙或肺泡内,瘤细胞可见环形腺样结构。11例病例术后分组淋巴结无一例外均存在淋巴结转移,转移数目2~15枚,且淋巴结内转移癌形态均为微乳头型腺癌结构。

2.3 免疫组化:11例病例肿瘤细胞TTF-1、NapsinA、CK7、EMA、E-cadherin、β-catenin均表达阳性,细胞核增殖指数Ki-67高表达。

2.4 随访及预后:11例患者随访6~45个月,随访日期自手术之日算起。11例患者无论肿瘤大小及浸润性微乳头型肺腺癌所占比例,术后分组淋巴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转移。根据随访期间患者影像学资料(包括CT、MRI、ECT、PETCT)评估是否存在肿瘤远处转移。其中3例患者术后6~18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3例患者12~38个月死于肿瘤,5例患者术后12~24个月发现胸膜、肺内、锁骨上淋巴结及胸椎转移带瘤生存。11例肿瘤患者中仅有3例未见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且随访时间较短。统计结果提示该类型肿瘤多数患者发现时分期已经较晚,普遍存在淋巴结转移情况,预后差。

3 讨 论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于2015年出版了新的WHO肺肿瘤组织学分类,吸收了2011年国际肺癌多学科分类方案的内容,对2004版WHO肺腺癌的组织亚型分类做了根本的改变,将肺腺癌的亚型按癌细胞的生长方式分类,其中肺浸润性腺癌包括伏壁型、腺泡型、乳头型、微乳头型、实性型生长方式以及黏液腺癌、胶样癌、胎儿型腺癌及肠型腺癌。不同生长方式的腺癌预后不同,以伏壁型腺癌预后较好,腺泡型及乳头型腺癌次之,实性型和微乳头型腺癌预后最差。浸润性微乳头型腺癌是指组织学上肿瘤细胞形成缺乏血管轴心的乳头状细胞簇瘤细胞可形成环形和腺样结构,漂浮于肺泡内或纤维间隙内。由于存在这种结构的浸润性腺癌预后差,即使病灶小,发现早仍然预后不良而引起广泛的重视。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亚型的肺腺癌中均可以存在浸润性微乳头型腺癌成分,且无论比例多少,均一定程度上提示预后不良。

关于浸润性微乳头型腺癌的浸润与转移机制,Luna-more等[5]提出肿瘤细胞表现为极向倒置即瘤细胞朝向间质的一侧(基底面)。而Lgaki等[6]描述了在果蝇体内极向消失的细胞中癌基因Ras会通过Ras与c-jun N-末端激酶通路而激活,加速肿瘤浸润。因此极向消失的细胞簇容易弥散,并容易浸润淋巴管和小静脉,导致肿瘤具有高度的侵袭性。

免疫组化EMA具有诊断意义,与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细胞面的微绒毛有关。Kaamiya[7]认为微乳头细胞缺乏血管轴心及细胞基质连接,但存在细胞间连接,故E-cadherin和β-catenin阳性表达于微乳头细胞。Ki-67细胞增殖指数高表达提示肿瘤细胞高的增殖活性,TTF-1、NapsinA、CK7可用于与肺转移癌的鉴别。

本文收集的11例患者术后分组淋巴结均有转移,仅有3例术后短期随访未发现复发和远处转移,其余患者均在术后数月复发及转移并有3例死于肿瘤,故笔者认为存在浸润性微乳头结构的肺腺癌是一种独特的组织病理学亚型,可以作为评估肿瘤预后的独立因素,无论肿瘤的大小、临床分期及其在肿瘤中所占比例。病理医师在显微镜下发现此种组织结构,在病理报告中应明确提示,并注明其所占百分比,提醒临床医师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密切随访。往往浸润性微乳头型肺腺癌或含有浸润性微乳头型腺癌成分的其他的亚型肺腺癌,单纯的手术切除是远远不够的。

[1] Siriaunkgul S,Tavassoli FA.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breast[J].Mod pathol,1993,6(6):660-662.

[2] Burks RT,Sherman ME,Kurman RJ.Micro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 of the ovary.A distinctive low-grade carcinoma related to serous borderline tumors[J].Am J surg pathol,1996,20(11):1319-1330.

[3] Nagao T.Gaffey TA ,Vischer DW,et al.Invasive micoopapillary salivary duct carcinoma.A distince histologic variant with biologicsignificance[J].Am J Surg Pathol,2004,28(3):319-326.

[4] Kim MJ,Hong SM,Jang SJ,et al.Invasive colorectal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 am aggressive varianto adenocarcinama[J].Hum Pathol, 2006,37(7):809-815.

[5] Luna-Move S,Gonzalez B,Acedo C,et al.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breast.A new special type of invasive mammary [J].Pathol Res Pract,1994,190(7):668-674.

[6] Lgaki T,Paliarini RA,Xu T.Loss of cell polarity drives tumor growth and invasion through JNK activation in Drosophila [J].Curr Biol, 2006,16(11):1139-1146.

[7] Kaamiya K,Hayashi Y,Dougnchi J,et al.Hist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micropapillary pattern in lung adenocarcinoma[J].Mod Pathol,2008,21(8):992-1001.

[8] 段晓瑾,刘月平,王小玲.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的探讨[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6.

[9] 赵瑞英,张杰,朱蕾,等.肺腺癌7371例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融合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6,45(9): 601-605.

[10] 李艳芳,王燕,李峻岭,等.198例晚期青年肺腺癌发病趋势及临床病理特征[J].中华肿瘤杂志,2016,38(10):750-755.

R734.2

B

1671-8194(2016)35-0034-02

猜你喜欢
浸润性乳头腺癌
十二指肠腺癌88例临床特征及相关预后因素
浸润性乳腺癌的超声诊断与临床病理学对照分析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益肺解毒方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影响
浸润性乳腺癌能治好吗
小鼠早期肺腺癌模型的建立
乳头状汗管囊腺癌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