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小梅 袁作武
(湖北省洪湖市中医医院,433200)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理健康分析及健康教育对策
鲁小梅袁作武
(湖北省洪湖市中医医院,433200)
类风湿关节炎(RA)主要表现为慢性、对称性、顽固性的多关节炎症,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剧烈关节肿痛所产生的不良心理状态对治疗及康复影响极大,应予以高度重视。本科室对560例RA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2014年3月—2015年7月本科室收治560例RA患者,其中男性213例,女性347例;年龄23~76岁,平均34.45岁;病程3个月~28年;患者来自全国各地,并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分类标准修订的RA诊断标准。
1.焦虑、疑问。见于RA早期患者,一旦经医生诊断得知,首先通过电脑或手机查阅相关资料,了解RA的治疗和预后,多次反复检查自对疾病,产生心理应激心态如“不是我”“我不信”“我不会”等,一般这种不会太久。
2.恐慌、愤怒。RA患者经多方治疗一段时间,效果不甚理想或欠佳,情绪上产生惊慌失措和逆反心态,另外对医疗费用较高和治疗疗程较长的担忧,或需要家人及亲友的支持,当亲人不在身边时产生不被重视或忽视的感觉,心理反应是“怎么办”“太不公平了”等。
3.抑郁、孤独。由于RA是慢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患者对生活失去信心,压抑自己的情感,产生被生活抛弃的心理,出现喜怒无常,病情严重时患者产生寂寞感和孤独感,不愿与人交流,产生抑郁、恐惧的心态,甚至认为自己是多余的人,表现为郁郁寡欢、悲伤。
4.承认、失望。RA病情处于中晚期患者,久治不愈,其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常认为自己无药可治,只是在医院等死,对治疗完全失去信心并产生轻生的念头,情绪低落,出现悲观绝望,依赖性强,表现为卧床不动、不语、叹气、拒不见人、不愿进食等。
1.教育方式。患者入院24 h内完成入院评估,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个人爱好及健康需求等制订健康计划,对患者进行循环和重复的教育。
2.教育内容。①对焦虑、疑问的患者:入院时应耐心讲解RA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各种检查、治疗方法,语言通俗易懂,取得患者信任和配合,在交流中鼓励患者畅所欲言,尽量释放出所有疑虑,然后针对这些疑虑做出科学解释,达到消除疑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向患者讲述情绪与疾病的关系,早日控制疾病。②对恐慌、愤怒的患者:应关心同情患者,交流谈心,进行心理疏导,只要坚持正规用药和持之以恒,随着医学不断进步,80%以上可以长期缓解和治愈,面对事实,承认现实,不要恐慌和整日悲观等,要从思想上战胜疾病,以精神力量去消灭他。③对抑郁、孤独的患者:采取从言语上热心,尊重患者的人格,与之交流,理解和接受患者说出的苦恼,使其产生共鸣和被理解,树立自强自立的心态,做好同疾病长期斗争的心理准备,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主动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应指导患者进行各种关节功能锻炼,鼓励患者一边治疗一边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体现自己的价值,消除自卑和孤独的不良情绪,阅读有益的书籍,增加生活情趣,练习琴棋书画,转移心境。④对承认、失望的患者:首先加强安全措施,其次密切观察一切动态和情绪变化,采用宽容的态度,说话态度和谐,动作轻柔,应当运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与患者谈心,对患者客观、实事求是地讲述我院治疗方案(以中医中药为主、西药为辅、辨证辨病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独特疗法),30年来我院风湿病科治疗RA患者100多万例,有效率达97.8%,早期患者经治疗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中期患者能控制病情发展,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及家务,晚期患者明显改善症状,大大提高生活质量。可列取一些成功的病例,使患者感到治疗有希望,积极配合医生的药物治疗。
560例RA患者在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和家属的支持下,采用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消除了不良心理因素,主动配合我院风湿制剂药物治疗,并定期来我院复诊,病情控制135例,显效267例,好转14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7.86%,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5-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