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在儿科临床中的重要性

2016-01-29 03:13:37田晓霖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院前急救儿科疾病

田晓霖

作者单位:114013 辽宁 鞍山,鞍山市妇儿医院儿科



院前急救在儿科临床中的重要性

田晓霖

作者单位:114013 辽宁 鞍山,鞍山市妇儿医院儿科

【摘要】儿科院前急救是将危重患儿以最快的速度安全有效地转运到条件较好的医院,从而获得有效的救治。文章通过探讨我院近3年院前转运患儿的相关资料,总结院前急救在儿科临床中的重要性,提高儿科危重症患儿急救的成功率。

【关键词】院前急救;儿科;危重患儿;疾病

院前急救是病人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急救,主要包括现场急救、途中监护和安全快速转运[1],是急诊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儿科的院前急救水平直接影响到患儿的生存和预后,而儿童的健康关系到国家未来的人口质量,意义重大。笔者通过分析我院近3年来转运的危重症患儿临床资料,对儿科院前急救的重要性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急救对象

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儿科在院前急救危重症患儿319例,男198例、女121例;新生儿(≤28 d)252例、29 d~1岁40例、2~3岁19例、4~13岁8例。

2 急救设备及程序

2.1主要设备 急诊救护车、转运暖箱、氧气设备、车载式转运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吸痰器、微量血糖仪、气管插管工具、复苏气囊、急救药箱、输液泵等。

2.2急救程序 值班医护人员接到基层医院需要转诊电话后,询问具体地点、患儿年龄、病情及联系电话等信息,随后立即通知科主任指派医护人员(医生、护士各1名)准备转运,检查转运设备,确认无误后10 min内出发,以最快速度到达转运地点,了解患儿病情,并进行初步评估,在征得监护人同意并签署转运同意书后方可进行转运。生命体征尚不稳定者,于现场进行气管插管及心肺复苏等急救,待生命体征渐平稳后,进行转运。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吸氧,转运途中严密监护患儿的生命体征,随时准备急救。根据初步诊断结果转入相关科室。

3 疾病情况及转归

319例急救转运患儿中,新生儿以252例居首位(79.0%),其次是婴儿40例(12.5%)。新生儿疾病中早产儿162例(64.3%),其中新生儿肺炎22例(13.5%)、新生儿窒息15例(9.2%)、缺氧缺血性脑病14例(8.6%)、胎粪吸入综合征11例(6.7%)、败血症5例(3.1%)、其他疾病23例(14.1%)。儿科疾病67例中,呼吸系统疾病27例(40.3%)、神经系统疾病15例(22.3%)、循环系统疾病9例(13.4%)、消化系统疾病5例(7.4%)、中毒3例(4.5%)、其他疾病8例(11.9%)。转运途中无死亡。痊愈出院298例、放弃治疗16例、死亡5例。

4 转运范围

市区内转运146例、海城地区133例、台安县33例、岫岩县7例;转运半径0.6~130 km;院前急救反应时间10~150 min。

5 讨论

小儿危重症院前急救是以大型医院为中心向周边区域辐射,集通讯联络、转运和培训为一整体的特殊医疗系统。院前急救网络通过电话联络、信息传达、临床指导、急救转运人员培训及信息资源共享等措施,使基层医院获得更好的急救技术指导平台,从而节约急救资源,提高危重患儿的救治率,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患儿监护人坚持治疗的信心[2]。我院于2000年率先在我市开展以新生儿转运网络为主的小儿危重症院前急救工作,为鞍山地区危重症患儿能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救治提供了一条绿色通道,其程序简便、效率高,危重患儿通过转运直接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先抢救后交费,减少了乘车、挂号、排队、就诊、办理入院手续等时间的延误,避免了途中的各种危险,赢得了抢救机会,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需要转运的危重患儿病种复杂多样,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可预见性差,因此,在医务人员的监护和治疗下进行危重患儿院前急救非常必要。小儿疾病的特点及其特殊性导致其在转运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风险。危重症抢救需要分秒必争,尤其是当前的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医疗纠纷不断增加,更要求转运工作者具备较高的急救水平和意识,以及较好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熟练掌握供氧、呼吸道清理及合理使用药物等急救技术[3-4]。

我国小儿急症监护(ICU)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组建并发展,近年来,随着小儿急救医学的迅速发展[5],小儿危重症院前转运也有了较大进步。我院自开展新生儿及儿科院前转运工作以来,不断完善和发展此项工作,对院前急救医护人员进行不定期培训和考试,以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熟练掌握各种危重疾病的抢救措施,并及时更新和配置更先进的转运及抢救设备,为院前转运提供有力保障。同时,我院与我市及周边地区十余家医院建立了协作网,其中转运新生儿占同期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患儿数量的25.7%,增加了入院患儿数量,15年来已成功转运危重患儿千余例,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通过对本地区转运患儿年龄、疾病分布及转归的分析总结,对院前转运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本研究显示,转运患儿以新生儿为主;新生儿疾病中,早产儿居首位,其次为新生儿肺炎和新生儿窒息;儿科疾病中,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其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周边地区转运患儿略高于市内,说明周边地区新生儿及儿科医疗水平相对薄弱。院前转运把基层医院的产儿科与大医院的ICU紧密联系起来,促进了与基层医院的交流与合作,在技术、设备和患儿合理分配上达到互补和资源共享,通过共同努力,最大限度降低了危重患儿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重视和加强小儿院前急救工作对建立和完善有特色的儿科急诊医疗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宋丽,崔振泽,陈爱勇,等.儿科院前急救转运常见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5):39-40.

[2] 朱更娣,方礼才,王丽琴,等.基层医院新生儿急救转运服务模式的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9,24(1):26-29.

[3] 袁壮,薛辛东.儿科急重症与疑难病例诊治评述[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

[4] 周卜邻,柴湘平,彭再梅.急危重新生儿院外急救转运系统效果评价[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9,4(10):823-824.

[5] 樊寻梅,卢仲毅.我国14省市儿科ICU现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0(3):181-183.

特 别 关 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185(2016)04-0038-02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6.04.017

收稿日期:(2015-11-23)

猜你喜欢
院前急救儿科疾病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猪业科学(2021年3期)2021-05-21 02:05:54
儿科专栏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人大建设(2020年5期)2020-11-17 06:59:17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基层中医药(2018年5期)2018-08-31 02:35:50
院前急救救护车及急救物品的细节管理
院前急救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效果探讨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不同院前急救方法的效果比较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0: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