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筋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临床效果观察

2016-01-29 00:41:19孙秀艳董晓瑜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4期
关键词:经筋夹脊根型

刘 畅 孙秀艳 董晓瑜

(1 大连市沙河口春柳华北路社区卫生服务站,辽宁 大连 116021;2 大连市金州新区华家卫生院中医科,辽宁 大连 116112;3 大连市中医院中医科,辽宁 大连 116013)

经筋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临床效果观察

刘 畅1孙秀艳2董晓瑜3

(1 大连市沙河口春柳华北路社区卫生服务站,辽宁 大连 116021;2 大连市金州新区华家卫生院中医科,辽宁 大连 116112;3 大连市中医院中医科,辽宁 大连 116013)

目的 分析经筋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组,使用经筋针刺法进行治疗;选择同期的8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疼痛评分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结果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结果同样显著(P<0.05)。结论 经筋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对于疼痛改善明显,具有较高的价值。

经筋针刺法;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疼痛评分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部关节移位、骨源性因素等度神经根造成压迫而产生的疾病,主要特点为颈部疼痛、功能活动受限等,疼痛向肢体远端放射,颈部活动受到限制、上肢无力,对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是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一种[1]。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大多采用非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针灸、推拿等均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本文通过分组研究探讨经筋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方法与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35例;年龄最小的为28岁、最大的为68岁,平均为(42.5±7.2)岁;病程最短的为3个月、最长的为6年,平均为(2.8±0.2)年。选择同期的8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33例;年龄最小的为26岁、最大的为69岁,平均为(43.1±7.6)岁;病程最短的为4个月、最长的为7年,平均为(3.1±0.4)年。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实施分析处理,对比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患者的诊断标准为:①具有典型的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②发病缓慢、病程较长且呈现反复性发作的趋势;③压颈试验或者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呈阳性;④影像学结果提示颈椎的曲度变化、有骨赘形成等表现。排除合并肩周炎、颈椎骨实质性病变的患者以及肱二头肌腱鞘炎的患者[2]。

1.2 方法:两组患者取颈夹脊穴作为主穴,左右对称取穴,配穴为肩井、外关、曲池、合谷以及后溪。均选择普通一次性无菌针灸毫针进行针刺治疗。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针刺治疗,嘱咐患者采取俯卧位,对穿刺位置的皮肤进行消毒,于双侧颈夹脊穴进行针刺,入针深度控制在0.5~0.8寸,得气后应用平补平泻的手法捻转同行呀180°、频率为60~80次/分钟,以出现微微的酸胀和麻木感为宜;曲池、外关等配穴同样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操作。

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经筋针刺治疗,取患者手三阳经筋线上的筋节点以及颈夹脊穴,采取辨证取穴的方式,对于风寒湿性患者取大椎、风府以及风门;气滞血瘀的患者增加血海以及膈腧等针刺治疗;此外,在患者颈部夹脊穴水平上向外旁开1寸的位置,每穴斜向45°加针刺治疗[3],确保针尖与夹脊穴直刺在相同的位置汇合,得气之后采取中速捻转方法;如果患者存在双侧疼痛等症状,于双侧夹脊穴分别进行傍针,得气后留针,时间控制在20 min左右。两组患者均每天治疗1次,连续5 d后休息2 d作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之后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

1.3 评价指标。①治愈:颈椎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消失、颈部能够正常活动,生活恢复到病前的水平;显效:治疗后颈椎疼痛等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颈部活动得到改善;有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减轻;无效: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未得到改善,疼痛、活动受限仍然严重[4]。

②疼痛评价:使用VAS视觉模拟评分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0分为无痛;1~3分提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6~10分为重度疼痛。

1.4 数据处理: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通过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组80例患者中评价为痊愈的有24例(30.0%)、评价为显效的有29例(36.25%)、有效的患者25例(31.25%))、无效患者2例(2.5%),总临床有效率为97.5%;参照组80例患者中评价为痊愈的有20例(25.0%)、评价为显效的有27例(33.75%)、有效的患者23例(28.75%)、无效患者10例(12.5%),总临床有效率为87.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对比:研究组80例患者治疗前的疼痛评分平均为(4.74±1.42)分、治疗1个疗程为(2.07±1.08)分、治疗2个疗程后为(0.43±0.06)分;参照组80例患者治疗前的疼痛评分平均为(4.88±1.51)分、治疗1个疗程为(3.74±1.32)分、治疗2个疗程后为(1.65±0.15)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疼痛评分差异小,无显著性;治疗1个疗程后研究组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之一,主要原因在于髓核突出以及后方小关节发生骨质增生,钩椎关节上形成骨刺以及相邻关节发生移动,对神经根造成压迫与刺激[5],进而引发疼痛与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症状及体征,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本病的治疗机制在于改善神经根周围微循环,抑制伤害性信息传导以及消除神经根炎症等[6]。本组中,通过经筋针刺法对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悬着患者手三阳经筋线上的穴位以及颈夹脊穴、肩胛提肌、颈前角肌等部位压痛点进行针刺治疗,采取辨证施治的方式,结合患者的证型以及临床表现合理取穴治疗[7]。

最终结果证实,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7.5%、参照组为87.5%,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的改善结果由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同样显著。提示经筋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对症状的改善作用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1] 彭娜,刘密,李金香,等.颈夹脊穴傍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疗效观察[J].福建中医药,2013,44(2):1-2.

[2] 侯献兵,刘英莉,王美英,等.耳针沿皮透穴刺法结合排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1例[J].中国针灸,2014,34(7):651-652.

[3] 景福权,袁红丽,马晓丽,等.针刺结合火龙灸法治疗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6,45(7):641-643.

[4] 居诗如,费兰波.平衡针与传统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3,35(6):56-57.

[5] 谢衡辉,文娜,郑斌,等.针刺结合砭石理督通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5):1-4.

[6] 景福权,牛相来,周钰,等.平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肾虚督寒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2):248-250.

[7] 史中亚,朱冬承,胡奋强,等.刃针短刺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2,31(5):50-52.

R246

B

1671-8194(2016)34-0177-02

猜你喜欢
经筋夹脊根型
夹脊穴考辨
光明中医(2022年8期)2023-01-04 20:31:58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经筋排刺法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中老年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壮医针刀经筋解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颈夹脊”源流考略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
中医研究(2013年11期)2013-03-11 20: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