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合作原则”看清末民初日本东北方言会话课本语料价值

2016-01-28 00:59岳辉李逊
东疆学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合作原则

岳辉++李逊

[摘要] 在当前的汉语方言研究热潮中,对清末民初东北方言探讨的却较少,而日本明治时期编写的一系列东北方言教科书则是我们研究东北方言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通俗满洲会话》等日本汉语教科书的研究,我们形成了对明治时期日本东北方言教科书会话用特点的基本认识。这些日本东北方言教科书既可以为现在对外汉语会话教科书编撰提供样式参考,又可以使清末民初东北方言“会话”语用“合作规则”研究有的放矢。同时,为揭示清末民初东北方言的会话语用面貌提供一种新的探索思路。

[关键词] 合作原则;清末民初东北方言;日本汉语教科书

[中图分类号] H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07(2015)04-0013-07

在当前的汉语方言研究中,虽然学者们对东北方言的关注并不少见,但对清末民初东北方言的探讨者却寥寥无几,偶尔有学者涉及,但仍然感到十分不足。比如李光杰、李无未《晚清东北方言词语考订一以(东北鼓儿词选)张注为例》、邹德文《清代东北方言语音研究》等论文虽颇具新意,但仍存在着进一步探讨的空间。我们认为,系统的清末民初东北方言研究尚未展开,主要是专门的、有针对性的清末民初东北方言研究论著还没有见到,这确实是个缺憾。

毫无疑问,现代东北方言存在着一个历史的形成过程。我们选取清末民初东北方言会话的“合作原则”作为一个切入点,以便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一、日本明治东北方言课本《通俗满洲会话》

清末民初,日本军国主义者一直对中国东北大好河山垂涎三尺,总是希望以朝鲜为跳板征服东北(满洲)。为了日后侵吞中国东北地区的需要,日本一些语言学者和军部高层编撰了一系列东北方言教科书,目的是让日本军人尽快掌握东北本地的土语,以实现其顺利占据、统治东北的企图。从对外汉语教科书编写角度来看,这些教科书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并真实地记录了当时鲜活的东北方言实际。已经有学者认定,这些教科书是珍贵的研究清末民初东北方言的语料,应该予以重视。我们研究近现代东北方言演变的历史,就应该以这些珍贵的清末民初东北方言教科书为基本依据。

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有如下三本日本明治时期东北方言教科书:

1.《满洲语会话一个月毕业》,书中没有明说作者,但据其《序》,很可能是石冢猪男蒇。作者作为日军的随军翻译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来,又来到了东北。石冢书店,1904年5月出版。

其体例:先是本书的“说明”,正文80页。第一编,词语类;第二编,散语类;第三编,问答类。无论是词语还是问答、会话都有相应的日语对译。

其编写缘起:依据他个人的调查,编写“应用日常必需”的会话书。汉字语音标记,体现由官话“本音”而理解“土音”的原则。‘

2.《通俗满洲会话》,熊谷茂之助编,东文舍,1908年4月出版。

其体例:正文101页。一是“凡例”,强调作者编写的意图;二是正文,包括“散语”、“买东西”、“旅行”等内容。

其编写缘起:作者认为,日本人一般了解的主要是北京官话,但对满洲土语,即东北官话所知甚少。希望通过这本书,从语音和语法两方面入手,对北京官话和东北官话进行对比而掌握基本信息。虽然作者并没有明确说明其编写意图,但是根据其书内容来看,并非出于纯研究的目的,教学受众主要为日本侨民和驻满日军。

3.《袖珍满韩土语案内》,其作者为陆军步兵大尉平山治久,博文馆,1904年出版。分为前后两篇:前篇介绍满洲土语,后篇介绍朝鲜语。其中前篇14节,49页;后篇13节,61页。其每节基本结构为先介绍生词,再根据每节所学生词来组成一段或几段短小的对话。

其编写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使日军士兵尽快掌握满洲土语与朝鲜语,以便日军可以顺利地在朝鲜和满洲两地进行一系列军事侵略活动。所以其选词基本为军事行动服务,具有鲜明的军事目的性。

我们以《通俗满洲会话》为主要分析对象,兼而涉及另外两本东北官话教科书文献。

二、清末民初东北方言会话模式研究理论基础

清末民初日本语言学者和日本军部高层官员编撰这一系列教科书的目的是为了使日本军队以及日本侨民在中国东北站稳脚跟,以实现日本长期侵略中国、占领东北的意图。具体来说,即使日本侨民和军队可以通过掌握东北方言来实现日常生活交际以及顺利完成军情侦查、行军、采购物品等军事任务。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即是日本侨民和军队希望通过学习东北方言,更好地与当地居民进行有效“交际”。因此,在编撰教科书的时候,除了要考虑所选东北方言词句的实用性和准确性以外,还必须要考虑如何使交际能够更加顺畅,更为成功。所以,在这些教科书的编撰过程中,也要考虑到日军和日本侨民在参与和中国东北居民交谈时,如何根据其所参与交谈的目的或对象的变化而提供适切的东北方言话语信息,即如何更好地遵守谈话交际的“合作原则”。虽然《通俗满洲会话》编撰的时代还没有提出格赖斯“合作原则”理论,但是其作者在编撰《通俗满洲会话》时也潜移默化、一定程度地运用了“合作原则”与基本“形制”规则,从实践上遵循了“合作原则”的一些基本规范。

合作原则,是由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以《逻辑与会话》为议题演讲时率先提出的。什么是合作原则?一般来说,就是在人们的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似乎在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格莱斯认为,人们在谈话过程中遵守的合作原则包括四个范畴,每个范畴又包括一些准则和次准则:其一,量的准则。包括所说的话应该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所说的话不应超出交际所需的信息量。其二,质的准则。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其三,关系准则。说话要与“主题”有关联。其四,方式准则。说话要清楚、明了,避免晦涩,避免歧义,简炼,井井有条。而后人通过研究,又补充了第五条原则,即“态度准则”。态度准则是:努力使你说的话充满友好,善意,富有艺术性。要礼貌、要幽默、要委婉。

以下我们根据语用实际,运用“合作原则”理论分析《通俗满洲会话》等教科书的会话模式,以判断其对研究清末民初东北方言“会话”面貌的语料价值和意义。

三、《通俗满洲会话》中的“合作原则”

(一)《通俗满洲会话》中的“量的原则”

格赖斯“量的原则”包含以下两个方面:1.所说的话应该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2.所说的话不应超出交际所需的信息量。

《通俗满洲会话》作者在“凡例”中强调,其编写目的是希望通过这本书,从语音和语法两方面人手,通过北京官话和东北官话对比而掌握基本会话模式。而我们认为其编写受众为日本侨民和日本军人,撰写这本教科书的根本目的就有两个:第一是驻满的日本侨民和日本军队能够更顺畅地与当地居民进行日常交流;第二则是让驻满的日本侨民和日本军队能够通过本书了解北京官话和满洲土语的区别,能够更好地跟操北京官话和满洲土语的中国人进行交流。本书的信息量足够达到这两个目的,即满足了“量的原则”的第一条:“所说的话应该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而如果本书的会话模式信息皆是为以上两个目的服务,那么就满足了“量的原则”的第二条:“所说的话不应超出交际所需的信息量”。以此为评判标准,我们来分析一下《通俗满洲会话》会话模式是否符合“量的原则”。

从宏观上看,中国人认为日常生活应包括“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经过整理发现,其中直接涉及到“衣”,即关于穿衣着装、梳妆打扮方面的有以下语句,一共14句,占所有语句的2%。

这个衣裳(p4)、那个帽子(p4)、那么鞋(p4)、那么靴子(p4)、下雪借给你蓑衣(p18)、今儿早起装清国衣裳( p36)、清国人都打辫子(p40)、外国人都绞头发(p40)、这个裤子太瘦挤得慌还要肥点的(p47)、我明年要留辫子装清国衣裳带清国帽子(p51)、这靴子大点儿还要小点儿(p63)、你穿这一双(p64)、用这个绵羊皮做一个坎袖儿(p65)、量量尺寸(p46)

其中直接涉及到“食”,即与吃喝、食物有关的有以下语句,一共49句、占所有语句的6.6%。

七斤酒(p2)、不好肉(p2)、好吃不好吃(p5)、吃饭了么(p18)、我还没吃饭(p19)、我饿了(p19)、饭还没得么(p19)、太多吃不了(p19)、你爱吃日本菜不爱(p24)、我还没吃过(p24)、喝茶水(p27)、这个茶叶子是日本的是清国的(p27)、拿点糕子来(p28)、我爱吃糟子糕(p28)、酒钱(p30)、我吃完饭了就来(p43)、你也吃饭今儿有好菜(p43)、他的酒量大不大(p43)、他是海量(p43)、快烫酒来(p44)、多喝几盅(p44)、还不能喝(p44)、我原来不会喝(p44)、不会喝酒不会抽烟我在里(p44)、豆腐(p54)、晌饭的时候要炒肉丝炒肉片鸡蛋烤子(p54)、有什么凉菜么(p54)、这个白面不大好要洋面( p54)、韭菜蒜菜都有(p54)、吃饱了我困了(p54)、这个地豆子通通有多大分量(p59)、你们这都有什么肉( p59)、猪肉牛肉驴肉马肉都有(p59)、邀十斤猪肉(p60)、我要吃晚饭你去买蘑菇木耳虾米海参来(p60)、做什么菜(p60)、要做一个炒肉片一个凉菜(p60)、打点酒来(p61)、打什么酒(p61)、烧酒太冲不能喝打烧酒来(p61)、这俩小鸡子卖给我(p61)、不卖母鸡送给你公鸡不要钱(p61)、那么我买鸡子儿(p62)、你买来的这个猪肉竟是肥的没有瘦的换换来(p69)、小豆怎卖一斗(p74)、豌豆豆角大豆什么的(p75)、打洋油来(p75)、卖什么鱼(p77)、鲤鱼鲫鱼鲶鱼没别的(p77)

其中涉及到“住”“行”,即与出行、旅行、外出有关的有以下语句:

两匹马( p2)、三辆车(p2)、十里路(p3)、你去过么( p6)、快快的回来(p7)、来了(p7)、到了(p7)、他什么时候儿回来(p8)、你上哪儿去(p8)、我上街(p8)、今儿晚来(pl0)、我明天(明儿)再来(p10)、来不来(p11)、来没来(p11)、我明天还来(p14)、这几天上哪去来(p14)、上沈阳去了(p15)、快走我怕赶不上(p20)、你们都来齐了么(p21)、有还没来的(p21)、叫他们来(p21)、出门了(p24)、马还没来吗(p30)、快备马(p30)、快套车(p31)、冬月回来腊月回来不一定(p34)、他们来过(p36)、他们往那边走了(p36)、往北边去了(p37)、回来我就接他去(p47)、到那儿下车(p47)、你这里打哪儿来(p70)、我是从城里来(p70)、你上那儿做什么去了(p70)

一共35句,再加上“旅行”部分的所有语句151句,一共186句,占总数的25%。

由以上数据可知,有33%的语句是和“衣食住行”这些日常生活的基本用语直接相关的。而《通俗满洲会话》正文的三大部分“散语”、“买物”、“旅行”中的其他语句,也或多或少的与日常生活基本相关,能够充分体现当时居民日常使用的东北方言基本面貌。一个在东北旅居的日本人如果将其学习透彻,则基本能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交际任务。所以,我们可以断定,这本书在撰写的过程中,符合了“量的原则”的第一条:“所说的话应该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

“量的原则”的第二条:“所说的话不应超出交际所需的信息量”。我们认为,《通俗满洲会话》满足了这个条件。《通俗满洲会话》中所涉及的词汇与句子大多与日常生活有关,而对于驻满的日本侨民和日本军人来说,除了极特殊的军事行动和情报特务工作,其交际的目的仍然限定在因日常生活之事而进行的交际上,《通俗满洲会话》所包含的信息量与编书的这两大目的息息相关。所以说,《通俗满洲会话》符合“量的原则”的第二条:“所说的话不应超出交际所需的信息量”。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按照《通俗满洲会话》学习的日本侨民和日本军队在交际过程中不会因为会话模式信息量不足而违反“量的原则”而导致不成功的交际,作为反映当时东北方言基本面貌的语料,《满语会话》是合格的,

猜你喜欢
合作原则
合作学习在艺术类院校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合作原则的违反与幽默语的产生
英语网络流行语在不同语境下的分析
会话含义在广告语中的体现
合作原则下的《老友记》语言幽默分析
从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分析网红papi酱的语言风格
从话语分析理论看《暮色》中男主角参与的对话
从合作原则看言语幽默
《老炮儿》之语用分析
从合作和礼貌原则谈商业场所公示语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