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考中类比探究类题型的一点思考

2016-01-28 16:58:18薄建军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延长线平分线正方形

薄建军

近几年中考中最后两个大题经常出现类比探究类题型,这类题目往往突出能力与发展性,侧重于对考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考查。针对这类题目,我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1.执果索因即反证法。先假设结论成立,根据假设进行推理,继而进行推理与计算。

2.类比为主,探究为辅。这类题目往往多问,这些问题常常是层层深入,但解题方法又是一脉相承的。并且第一问又相对简单,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第一问做出来,这时候先抓住类比,类比共性的特征,有共性特征的都可以类比,当我们发现类比不下去的时候再去探究,看看第一问是否有其他的解题方法,如果有,第二问再按照另外的解题方法去迁移。

下面我借助一道在不同省市考卷中出现的类似题目进行说明。

(2010·无锡)(1)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M是BC边(不含端点B、C)上任意一点,P是BC延长线上一点,N是∠DCP的平分线上一点。若∠AMN=90°,求证:AM=MN。

下面给出一种证明的思路,你可以按这一思路证明,也可以选择另外的方法证明。

证明:在边AB上截取AE=MC,连接ME。正方形ABCD中,∠B=∠BCD=90°,AB=BC.∴∠NMC=180°-∠AMN-∠AMB=180°-∠B-∠AMB=∠MAB=∠MAE。

(下面请你完成余下的证明过程)

(2)若将(1)中的“正方形ABCD”改为“正三角形ABC”(如图2),N是∠ACP的平分线上一点,则∠AMN=60°时,结论AM=MN是否还成立?请说明理由。

(3)若将(1)中的“正方形ABCD”改为“正n边形ABCD…X”,请你作出猜想:当∠AMN=时,结论AM=MN仍然

成立。

分析:(1)要证明AM=MN,可证AM与MN所在的三角形全等,为此,可在AB上取一点E,使AE=CM,连接ME,利用ASA即可证明△AEM≌△MCN,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得出AM=MN。

(2)同(1),要证明AM=MN,可证AM与MN所在的三角形全等,为此,可在AB上取一点E,使AE=CM,连接ME,利用ASA即可证明△AEM≌△MCN,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得出AM=MN。

(3)由(1)(2)可知,∠AMN等于它所在的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即等于时,结论AM=MN仍然成立。

但在2014年东营中考中将该题图形进行了变式,同时去掉了题干中证明两线段相等的思路,如下所示。

(2014·东营)如图3,△ABC是等边三角形,∠AEF=60°,EF交等边三角形外角平分线CF所在的直线于点F。当点E是BC的中点时,有AE=EF成立。

【数学思考】某数学兴趣小组在探究AE、EF的关系时,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通过验证得出如下结论:当点E是直线BC上(B,C除外)任意一点时(其他条件不变),结论AE=EF仍然成立。

假如你是该兴趣小组中的一员,请你从“点E是线段BC上的任意一点”“点E是线段BC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点E是线段BC反向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三种情况中,任选一种情况,在备用图1中画出图形,并进行证明。

【拓展應用】当点E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若CE=BC,在备用图2中画出图形,并运用上述结论求出S△ABC ∶ S△AEF的值。

许多学生在证明点E是BC的中点,AE=EF时采用了过F作BC垂线,设其中一条线段长,利用三角函数求出AE与EF的办法进行了证明,结果再想采用类比的办法解答下面几道题时遇到了困难,自己“掉进了自己设置的陷阱”。这也就是我所说的第二点,当发现类比不下去的时候,看看第一问是否有其他的解题方法,如果有,第二问再按照另外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延长线平分线正方形
玩转角的平分线
剪正方形
南京地铁二号线既有线与延长线的施工及转场组织研究
科学家(2021年24期)2021-04-25 12:55:27
角平分线形成的角
2020年本刊原创题(二)
剪拼正方形
多用角的平分线证题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折叠莫忘角平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