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
课程改革不断进行,其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初中地理教学课程也在不断地改革,其核心理念也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但是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并不是中考必考科目,所以上至学校、下至学生对这门学科都表现得无所谓。要不就是走走形式,排了课表,但是上了其他的课程;要不就是教师上课时就把书读读,算是完成教学任务。如何提高这门学科的课堂效率,使这门学科真正能为学生的发展做出贡献?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
对于每位地理学科教师来说,首先我们自己要端正态度。不能认为地理只有“会考”,不是升学考试科目,不要求考出多高的分数,课堂教学可以随意一点,业务要求可以低一点,对学生可以松一点。每位教师必须想到地理学科有可能会成为部分学生高考选择的科目,也要考虑到地理学科中学习到的知识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所以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
对于学生而言,也需要端正态度。不能认为地理只有初一、初二学习,初三不再学习地理,也不能认为地理学科平时不考试,中考更不会考。我们教师要从“会考”的角度给学生施以压力,端正他们的态度;需要从兴趣角度入手引导学生学好地理;更需要从能帮助他们学好其他学科,能丰富他们的知识面等方面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积极性。
二、注重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本
1.适当地开展预习环节
这一环节首先能够使学生对这门学科有一定的重视,在学生的思想上以及对待这门学科的状态上都有所改善。教师的状态改变了,学生的状态也会跟着改变,当学生看到地理学科的教师也有预习作业,他们会认为教师很认真、重视,他们也就跟着会认真、重视起来。其次,预习这一环节也能提高课堂的效率,甚至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再讲“植物的分布与经纬度的关系”的内容时,可以布置这样的预习作业:我们大家都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和水,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你愿意生长在哪里?请说明理由并与其他同学的答案进行比较。这一预习作业既有新意,也巧妙避开了以往传统而固定的直接讲解的授课模式,充分契合了初中阶段学生对周围事物强烈好奇的特点,促使他们在浓厚探究兴趣及求知欲望的驱动下,更多地搜集、整理与归纳有关植物生长与经纬度的知识,对更有针对性地聆听我对具体知识点的分析与讲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2.适当放手,让学生“一搏”
学生的聪明有时真的会超出教师的想象。所以教师在上课讲解某个问题时,一定要让学生先进行思考,或许他的理解是非常正确的,也是其他同学愿意接受的、好理解的。例如,我在讲到“植物的分布与垂直地带性差异的关系”时,我先给出了答案:“喜马拉雅山脉南面植物生长较好,山下的植物生长比山上的要好,请大家分析一下原因。随后一个学生便回答道: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南面的阳光较充足,所以南面的植物长得好;山下比山上长得好,因为山上有冰雪,温度低,类似于纬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道理,所以山下长得要好。”当他讲出答案时,我有点意外,因为我觉得他讲得很好,而且我发现那时所有学生都在认真听,注意力非常集中。课后在跟其他学生交流时,他们都认为那个学生所说的都能理解,而且通过提问,我发现所有学生掌握得都很好。这种形式能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能提高课堂效率,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形式多样化,让学生有新意
课堂模式的单一,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上课时很容易产生疲倦、思想走神、课堂气氛低迷等的情况,课堂的效率自然就会很低。要想提高課堂的效率,课堂形式就不能单一、呆板。
1.多媒体教学形式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的确有很多优点,而且某些优点非常适合于地理学科。例如,它的直观性,能够将抽象的、语言难以表述的内容、一些过程性的动态内容用图片或者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例如,它具有大信息量、大容量性,教师可以根据某个知识点,通过展示大量与之有关的信息,增强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在讲到“黄河”的知识点时,可以展示黄河河水的影像资料,展示“地上河”的图片等大量内容来帮助学生理解“黄河一半是水一半是沙”这一特点。
2.实验教学形式
实验教学一直是自然学科使用的重要教学方式,地理科学中的自然地理部分其实也可以用这样的教学形式,这样的教学形式很直观,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一些课本上的结论也有很好的验证效果,而且在实验过程中边讲解边实验既可以让学生觉得很真实,又可以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例如,在讲到板块运动的内容时,可以通过用两块海绵相互挤压或者两块海绵的相互分离来演示这一过程,并结合此实验来讲解。如,在讲到锋面雨的内容时,可以将一只放在冰箱中的水杯取出后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观察杯壁上是否有水珠来说明热空气遇到冷空气后,热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因为温度的降低而液化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降雨。
提高地理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这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践。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就能使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