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 高洋
摘 要:如何保障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面对的一个永恒主题,是世界一流大学和末流大学都无法回避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包含复杂因果关系的一个系统问题。本文从政策推动的教学改革、高校内部的教学改革和关键节点的再认识三个方面系统论述了这个问题。
关键词:政策;高校;教学改革;关键节点
提高教学质量既是教学问题,也是学习问题;既是教育问题,也是管理问题;既是理念问题,也是实践问题;既是市场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因此,相关的研究离不开系统的视角。另外,由于教学质量指的是教学和学习的双重质量,指的是特定环境影响下教学主体与学习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相关的研究也离不开对教学和学习的共同关注,离不开对教学环境的关注,包括人们对教学和学习的信念、价值观与认同感,也包括教学环境中影响教学和学习活动的各种关系模式,如教学与学习、认识与实践、课堂活动与课外活动、教学部门与管理部门、顶层设计与底层设计之间纵向和横向的关系。
政策推动的教学改革
1.教学改革的历史演变
在过去的30多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大多是政策推动的结果,包括高校的教学改革。从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到教育体制改革、政府简政放权、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它与其他一些政策共同开启了“211工程”,推动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的建设。1998年5月,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讲话,从而开启了“985工程”,推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也是如此,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2007年,“质量工程”得到了教育部和财政部的双重支持。2011年,根据教育部的要求,39所“985工程”高校率先公布了各自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11工程”的高校和普通高校也随之跟进。显而易见,这些举措彰显了政府全面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决心,推动了高校内部的教学改革,凝练了必须重视教学质量的共识。
2.教学改革的五个重点
在过去的30多年,教学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主题。改革主要有五个侧重点:第一,教育理念的更新。提出了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理念。其中,素质教育是重中之重。具体表现包括:1998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成立了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建立了近百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更新的理念对改变应试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固化模式、引导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方向,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第二,本科专业种类及其设置权限的调整。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减少专业种类、拓宽专业口径,努力实现培养宽口径的人才发展目标;同时,在专业种类设置权限方面简政放权,高校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权。第三,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在“质量工程”的支持和推动下,全国开展校级、省级和国家级三个层次精品课程和教学名师奖的评选活动,从而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第四,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学分制和选修制得到了逐步推进,增强了教学管理制度的弹性,为满足多元需要提供了更大的制度空间;同时,高校建立了教学督导制,严格了教学管理,保障了教学质量。第五,本科教学评估制度的建立和完善。1990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明确了高校教育评估的性质、目的、任务、指导思想和基本形式。1994年伊始,高校的教学评估先后经历了合格评估、优秀评估、随机性水平评估、水平评估和审核评估阶段,形成了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个外部保障机制。
3.教学改革的三个特点
总体而言,政策推动的教学改革有很多特点,其中三个方面特点尤其突出:第一,政策工具方面。30多年的改革实践显示:政府往往通过政策来引导教学改革。其中,经费支持的方法用的较多,信息透明的问责方法跟进缓慢,如经费支持的效果、教学改革效果及其支撑性的数据和信息;奖励的方法用的较多,经验总结和推广的方法跟进缓慢,如精品课程奖和教学名师奖有哪些经验可以总结和推广;政策目标用的较多,专业标准的建设跟进缓慢,如素质教育已经施行了20余年,但迄今还没有形成一套用于素质教育操作和评价的专业标准。第二,教学理念方面。通过改革,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教学改革的正当性也已经形成共识。但在政策和实践层面,奖励的方法用的较多,团队学习的步伐跟进缓慢,以精品课程奖和教学名师奖为例,设置这些奖项本身说明,个人在课程和教学中的贡献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学习活动总体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迄今,高校大多没有制定学生学习结果的具体预期,高校虽然开始公布年度性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但报告往往没有完全、正面地回应社会普遍关切的问题,正如媒体所评论的那样:“……公众并不需要疑似‘政绩报告的‘质量报告,”对此,公共政策也没有对质量报告的内容提出相应的要求。这与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形成了反差,与重能力培养的目标形成了差距。第三,能力建设方面。以“质量工程”带动的教学改革把教学质量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很多大学建立了教师发展中心,负责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估教师发展和教学发展的活动;大学各级领导也通过各种形式参与教学管理活动。对比之下,组织发展的活动跟进缓慢,包括教学团队的建设、教学制度的建设、教学领导力的建设、组织文化变革等方面的建设。
高校内部的教学改革
1.教学改革的主题
在政府的推动下,我国高校内部的教学改革也持续了30多年。正如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中所提出的那样,高校内部教学改革的主题大致包括:明确本科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要求,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以社会需求引导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之路,强化教师教学工作制度,加强教材建设,加大教学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创新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学风建设,改善育人环境,加强教学工作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对本科教学工作的领导。总体而言,高校内部的教学改革主要侧重教学和教学管理两个方面。
2.教学改革的成就与问题
教学方面,改革是成就与问题并存。在主要的成就中,三项成就尤其突出:第一,高校对保障教学质量的认识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几乎没有高校不关心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性。第二,教学理念的转变。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普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形成共识,各级各类高校都开始关注学生的主体性。第三,随着高校自主权的增长,高校的特色课程、优势课程的数量也在增长,教学内容更加现代化和国际化;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应用广泛;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教学手段更加现代化。[1]诚然,高校内部的教学改革也存在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包括:第一,师生的互动较少。一些高校事实上是以教学为中心,而不是以学习为中心;学生见不到教师和导师的现象并不少见,教师往往因为科研、上课、开会、出差等原因而忙忙碌碌,无暇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和互动。此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陈旧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动机的不足以及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关注不够,这些都是导致师生之间互动不足的原因。第二,一些高校和教师对学生的需要关心不够。后大众化时代,一些高校和教师对“精英”往往关注有余,对“大众”关注不足。例如:在一些高校,学业优秀的学生在学习资源、发展机会和导师配备等方面都可以得到特殊的支持;而学业准备度不足的学生却往往得不到亟需的帮助。
3.教学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
教学管理方面,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学术院系和相关的职能部门制定了大量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教学行为,包括教学保障的制度、教学评价制度、教学奖励制度、教学督导等制度。[2]这些规章制度传递了学校的期望和要求,即教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凸显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模式,强化了以任务为导向的管理文化。第二,教师发展和教学发展的建设。越来越多的高校建立了教师发展中心,开展专业发展活动。对比之下,高校对组织发展的关注较少,即对教学管理者、教学组织的能力建设关注不够。例如:很多高校执行校内领导干部的听课制度,但如何帮助领导干部用好听课制度,高校往往采取了“无为而治”的态度。第三,教学监督和教学评价制度的建设。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教等多元评价制度的建立,为监管和问责提供了事实基础。相比之下,在把教学评价的结果与教学质量改进对接的过程中,很多高校的实践本质上体现的还是管理主义的工作理念,表现为仅把教学评价的结果与教师的绩效考核联系起来;而不是以教学评价的结果为基础,帮助师生们共同分析、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找出不足,达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4.教学及管理改革的主要特点
综上所述,高校的教学及其管理改革主要体现了以下方面的特点:第一,教学理念方面。高校大力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在很多高校,学生评教已成为具有普遍性的教学管理的实践措施。第二,师生互动方面。师生交流的机会较少,部分是因为教学与学习之间还存在衔接问题,如课程的难度与学生的学业准备度之间存在差距;部分归咎于校内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即制度没有具体要求教师每周必须预留时间,定时定点地与学生进行交流。第三,教师发展方面。越来越多的高校建立了教师发展中心,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教师发展活动和教学发展活动,一些院系也开展类似的活动,为教师和教学提供支持。与此相比,组织发展还没有同步推进,这就意味着教学管理者、教学管理制度的规划者和设计者的能力建设还没有得到应有的督促和重视。另外,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确实规范了教学行为,增强了激励和监督作用,但制度建设也在客观上强化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模式,进一步固化了以任务为导向的管理文化。第四,追求卓越方面。高校设置了精品课程奖、优秀教材奖和优秀教师奖,这些奖项对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发挥了促进作用,但由于奖项择优选拔的竞争属性,它也导致了“输和赢”的关系格局,复杂了人际关系,同时还带来了“赢者通吃”的现象。另外,由于高校很少对课程和教学获奖者的经验进行研究、总结、提炼和推广,这些奖项的辐射效应应该是有限的。
关键节点的再认识
高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系统范围的教学改革可以说是内外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过去的30多年,我国高校的教学改革大多是政策推动的结果,高校回应着政府的引导,但高校自己很少是改革的发起者。这一现象值得研究,它可以用强有力的政府来解释,也可以用高校的组织惰性来解释,但原因应该不仅限于政府和高校,孤立的解释难以再现复杂因果关系的本质属性。基于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现状特点,下列几个关键节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研究并妥善处理这些节点中的复杂关系,将有利于完善教学改革、增强系统的自我矫正功能。
1.改革与创新的节点
在教学领域,改革和创新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改革是自上而下的变革,动力来自外部。[3] 30多年来,在政策的推动下,高校的教学是改革有余,创新不足,其中的机理虽然复杂,但与改革本身所固有的特点是分不开的。通常,改革通过统一思想行动,通过建立绩效目标、奖罚制度和集权制度,使师生紧跟改革的步伐。目前,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形成共识,教学的管理、评价、监督和考核等制度已形成网状配套系统,以此而论,教学改革是成功的。如果教学改革能进一步凝练共同的价值观,并通过信息手段,加大政治问责和管理型市场问责的力度,引导教学范式向学习范式的转型、建设证据文化、倾听服务对象的心声,倡导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职业伦理,高校的教学变革将更加有序、更加均衡,而所有这些都是非改革而难以完成的变革。
然而,很大程度上,教学是一个专业问题,而不是管理问题,它更加需要的是专业能力建设和专业奉献精神。[4]因此,教学改革中,创新和改革就是一对兼有互补性和矛盾性的变革方式。创新是自下而上的变革,动力来自内部,它以思想的自由为基础,通过分享权力、分担责任,通过拓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机会,激发自下而上的教学变革。[5]根据变革研究的相关成果,如果高校创造条件,鼓励师生参与教学决策、参与设计教学变革,促成师生获得教学变革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师生们是愿意改变的。[6]目前,科层权力不断强化、教学管理制度愈加严格,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格局已然成形,这些因素都会侵蚀个人的专业奉献精神,削弱教学创新的动力,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高校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
2.教学与学习的节点
教学和学习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它至少包含两层涵义:第一层面,它指的是教学与学习的内容和范式;第二层面,它指的是教学质量与团队学习之间的关系特点。具体到第一层面,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高校的特色课程、优势课程的数量在不断增长,教学内容更趋现代化和国际化,高校的教学活动更多地融入了学习元素,从注重知识的传授,到兼顾知识的传授和学习环境的创建;从以教学为中心,到以学习为中心;从要求学生上课注重听讲,到要求学生上课注重参与;从关注教师的存量知识,到关注教师的教学方法;从单一的讲座课,到讲座课、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并重。这些变化虽然缓慢,一些甚至还停留在理念上,但这些变化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发生了。具体到第二层面,很大程度上,高校的教学质量取决于团队学习的意愿和能力。换句话说,高校应该是学习型、高绩效的组织,应该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使命感,有为了实现组织使命和目标而不断学习的能力。在这方面,我国高校大多没有公开承诺组织的使命和价值观,没有公开承诺具体的校本学习结果预期。有理由相信,模糊的使命、价值观和学习结果预期对凝聚组织共识是不利的、对增强组织认同感也是不利的、对营造团队学习的环境更是不利的。事实上,我国本科教学评估已经实施了20多年,在“质量工程”的推动下,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奖和教学名师奖的评选持续了多年,但迄今为止,高校并没有对教学评估和各类获奖材料开展系统的研究,以便总结和推广有益的经验,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可以说,团队学习的不足是教学与学习节点中的一块短板。
3. 政策与技术的节点
在过去的30多年,高校的教学改革大多是政策推动的结果,政府通过政策、法律和工程等形式优化建设目标。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政策目标往往因为缺少专业目标的支撑而难以具体操作和评价。以“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法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例,它应该是高校制定校本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而不该代替校本培养目标,因为政策或法定目标只有在经过识别、分解和优化后才能够成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可测量的、可达到的和具有时间边界的专业目标。在此基础上,高校便可以确定绩效标准、配置资源,选定行动和评价方案,在达到专业目标的同时实现政策目标。除“全面发展”外,“素质教育”和“创业教育”等政策目标也都面临类似的挑战。
同样,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也存在目标与技术衔接的问题。具体来说,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的目的不仅应该是规范教学行为,而且更应该是保障并提高教学质量。就规范性而言,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是卓有成效的,管理制度覆盖了方方面面,包括教师上课是否迟到、提前下课、停课、调课、调换上课地点等行为,大大减少了不规范的教学行为。与此同时,管理制度的建设并没有突出和强化另一些教学行为。根据相关的教学研究,下列行为常被列为最佳教学实践的原则,包括鼓励师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体性,提供及时的教学反馈意见,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的学习抱有期望,尊重不同的学习才干和学习方式。[7]这些教学实践的原则是国外总结推广的,它们适应于我国的教学实践吗?我国的精品课程奖和教学名师奖中是否蕴含了类似的最佳教学实践原则呢?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总结和研究。
我国高校30多年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多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改革和发展的不同阶段,教学改革也不断地面对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处理改革与创新、教学与学习、政策与技术节点中的矛盾性和统一性本身就是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它需要教学改革的设计者和教学工作的实践者凝练共识和价值观,需要政策的引导,还需要系统思考、团队学习、组织发展、能力建设和专业精神。
参考文献:
[1][2] 胡建华,陈玉祥,邵波,李莉,李昕,杨启光. 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30 年[J]. 教育研究,2008(10):11-20.
[3][5] Engel, A. (July 2013). The Missing Narrative: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ducati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The F.M. Duffy Reports, v.18,n.3.
[4][6] 李奇,钟秉林,魏红,韦小满.实施质量审核 加强内涵建设 推动多元发展: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基本问题探析(五)[J].中国高等教育,2009(17).
[7]Chickering, A.W.,& Gamson,A.F.(1987). Seven Principles for Good Practice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ahe Bulletin,48(3).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