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知名高校特色资助工作探析

2016-01-28 11:57王俐牛犇唐琪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助学金资助理念

王俐 牛犇 唐琪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美国知名高校的资助体系,探析其高校资助工作的特色内容。不仅总结美国高校资助工作的“共性”,更从其资助工作中的“个性”特色中发掘出可供国内高校参考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美国高校;特色资助工作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高校资助体系的不断完善,借鉴和学习国外高校先进的学生资助工作有其重要意义,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资助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通过对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美国知名高校资助工作的调研,既了解美国优秀高校资助工作的现状和概况,同时也对其特色资助工作进行重点探讨,为国内高校资助工作的发展提供借鉴。

美国高校资助工作概况

1.资助理念

资助理念是一所高校开展资助工作的目标和原则,也是对高校资助工作提纲挈领的认知。整体来说,美国高校的求学费用相对较高,特别是很多名校都是私立学校,一个学生平均每年在大学求学的费用,占美国普通家庭年收入很大的比重。因此,美国知名高校都把让学生能够“负担得起”(affordable)高校求学费用作为资助工作的主要目标和理念,如杜克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而在“负担得起”的基础之上,还有一些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资助目标:如哈佛大学希望能让学生负担得起大学费用的同时在毕业时能够还清贷款债务;斯坦福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则称,提供的无偿资助和兼职工作即可满足学生的求学需要,学生不需要贷款。此外,美国高校的经济资助体系特别强调学生的贡献,要求学生通过兼职工作支付一部分教育费用。

2.资助类型

根据对美国知名高校学生资助类型的系统梳理,可以发现:奖学金、助学金、贷款和兼职工作是美国高校普遍的四种资助形式,但是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哥伦比亚大学,“助学金(Grants)”的比重就比较低,助学贷款是重要的资助形式;普林斯顿大学则称其无偿助学金能100%满足学生的入学需要,学生不需要再进行贷款申请,即“无贷款政策(No-loan policy)”。美国高校的学生兼职工作基本等同于国内高校的“勤工助学”,有所区别的是,国内高校的“勤工助学”大多数是校内的工作,在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等区域设立勤工岗位,校方支付学生一定数额的薪酬作为劳动报酬。但是在国外,学生兼职工作(Work-study、Student-employment、Student jobs)则并不局限于校内工作,校方会提供平台,给学生提供校外兼职工作来贴补生活费用。除了奖学金、助学金、学生贷款和兼职工作的资助形式以外,美国一些大学也把学生校外获得的奖金视为学生资助的一部分,学生获得奖金后需向学校如实申报,以便校方及时调整其他资助的比重,将资助提供给更需要的学生。

美国高校特色资助工作

一些美国高校的资助工作非常有特色,这些特色资助工作往往是基于不同的学校传统和学校培养目标而形成的,有其创新性和先进性,值得国内高校探究思考。

1.新颖的资助理念

大多数美国高校的资助理念是支持学生负担得起高昂的求学费用。在此基础上,一些高校提出了更新颖、更有特色的资助理念,如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

第一,自主管理—哥伦比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鼓励学生自主管理财务事宜。首先,任何学生都需要自行计划自己的财务,学校不负责替学生包办一切,而只是为学生提供管理财务的服务。其次,学校并不将学生兼职工作仅仅视为学生资助的一个类型,而是面向所有学生的一个平台和机会,由学生自主选择。最后,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而言,可以利用财务系统中的经济资助服务,通过兼职工作、贷款或者申请资助的方式来负担求学费用。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资助网站上,校方特别强调:哥伦比亚大学不是银行,不是从事法律、会计、财务计划或其他专业服务的机构。这实质上反映出校方鼓励和引导学生自行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包括财务计划。[1]

第二,“无障碍”—芝加哥大学

芝加哥大学则从内涵和外延上扩展了传统的资助理念,其“无障碍”(No Barriers)资助理念是对于学生申请、就读乃至毕业以后全过程的资助覆盖。“无障碍”理念包括了四个具体的含义:没有申请费用、没有贷款、有经济资助的发展机会、终身职业支持。具体说来,“‘无障碍是增加学生进入大学可能性的一个全面的计划,支持学生接受教育,为他们一生的成功做好准备。”这个理念不仅仅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资助,更涵盖了学生入校前以及毕业后更长时间范围的发展支持,这是芝加哥大学提出的与众不同的一个资助理念。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生入校无障碍,学生就读无障碍,这两点不少美国高校都有涉及,而提供学生发展机会的经济支持和终身职业支持则是芝加哥大学非常有特色的资助理念,这对学生的帮助就不仅体现在“经济”上,而是放在更高的发展层面上,是对学生更全面、更长期的帮助。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奖助学金只是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获得的经济收入,而在校期间锻炼更强的综合能力和职业技能,毕业后还能获得学校持续的职业指导和支持,则是更彻底地“资助”学生的发展全过程。[2]

2.先进的资助信息系统

在美国知名高校资助工作的网络工具开发和利用中,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资助网站独具匠心,而哥伦比亚大学则用网络系统来支持学生兼职工作,获得更好的资助效果。

第一,个性化的网站建设—麻省理工学院

一般来说,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著名美国高校的资助网站建设能够做到简洁、明了、更新及时,并且明确相关资助的联系方式,这实际上是一个好的资助网站的基本标准。而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资助网站建设则在此基础上达到了更高的水平:使用大量动画和图片的设计,风格轻松活泼,内容与版面不断更新,整个网站结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MIT资助网站更符合学生视角。内容划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均用问句形式的标题,分别为“资助如何运作?”“何时申请?”“如何付款?”“谁能帮助我?”资助网站设计从学生的视角,直接解答学生最关切的问题,使得网站更吸引学生的目光,所表达的内容也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每个内容标题配以漫画风格的小动画,鼠标所指动画也会随之变化,趣味十足。点击“learn more”就会得到该内容的具体介绍,信息呈现全面清楚,表格图片使用得当,页面整体美观大方。在资助网站建设上,麻省理工学院充分发挥了理工院校的长处,精致、富有创意的设计和动画效果使得其资助网站在众多高校中风格独树一帜,令人过目难忘。[3]

第二,学生兼职系统—哥伦比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将学生兼职和经济资助分开,并建立了一个专门的学生兼职系统(Work-study system)。在这个系统中,学生可分别申请校内和校外的兼职工作,所有信息都分门别类罗列清楚,并注明了标准时薪。薪酬来源包括了学校、联邦政府、州立政府、非营利性组织等,为私人或者盈利性组织工作是不允许的。这个学生兼职系统给学生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工作来源和更便利的信息来源,使学生的兼职工作变得高效、透明、便捷。同时,多种类型的校内外兼职工作也是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锻炼。此类兼职系统工具的使用便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兼职工作,其受众范围由经济困难学生扩展为全校学生,兼职工作的种类和数量也得到有效扩展,学生获得报酬的同时还能锻炼自己的多项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3.高效的资金分配

如何分配资助金额,最大限度地帮助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是一个摆在众多高校面前的难题。一方面需要非常高的资金分配效率,另一方面也需要探索资金分配的科学方式。宾夕法尼亚大学就通过有效的资金分配在美国高校中实现了罕有的全助学金资助;而普林斯顿大学资助面向国际,帮助了更多有需要的学生。

第一,全助学金政策—宾夕法尼亚大学

由于美国高校高昂的入学费用,助学贷款通常是美国高校学生能够顺利毕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支撑,但是有一些高校实现了学生资助不需要进行贷款的目标,宾夕法尼亚大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宾夕法尼亚大学实行“全助学金政策”(All-grant policy),该校的全助学金项目是美国最大的助学金资助项目。这个政策突出强调的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可以通过无偿奖助学金和学生兼职工作满足在校生的入学经济需求,学生不需要再进行贷款,这在美国高校中是屈指可数的。[4]一方面这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筹资工作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是资金分配使用上的高效体现。为了实现这个资金分配的高效性,宾夕法尼亚大学在资助网站上详细列出了评定学生经济需求时所需要学生提供的各类资料,除了通常美国高校都会考虑的家庭经济状况申请表和税收回执以外,还会考虑学生的家庭规模、学生收入和资产、父母各项财产和收入、家庭上大学的学生人数、家庭疾病和失业等特殊情况。严格的需求评定体系保障了资助资金配置的有效性。

第二,按需分配,面向国际—普林斯顿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经济资助没有对于学业优秀或者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提供奖学金(Scholarship),而将所有金额用于发放助学金,并且按照学生的实际经济需要进行分配,实现了资助按需分配。在学生资助方面,大多数美国高校对于本国学生和国际学生有显著区别,而普林斯顿则不区分二者,给予国际经济困难学生和本国经济困难学生同等水平的经济资助。学校承诺国际学生和本国学生一样,不管他们的支付能力如何,学校满足每一位学生在校求学的经济需要。[5]按需分配、面向国际的特色使得普林斯顿大学能更大范围地保障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也向社会传达了一种公平、助弱、人性化、国际化的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

对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的启示和借鉴

1.倡导更多元的资助理念

高校的资助理念往往是对资助工作希望达到的目标和方式的阐释,正如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它们针对自己学校的传统和培养目标,形成了不同内涵和外延的资助理念,不把学生资助局限于对学生的经济支持,而是要辅助学校培养育人目标的实现。反观国内高校,虽然每所高校都有不同的学生培养理念、校风校训,但在资助理念方面却千篇一律。借鉴美国高校资助理念的多样性,国内高校应在结合学校的文化传统和培养目标的同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敢于探索给予学生更大发展空间的资助方式,确立各自独具特色的资助理念和资助目标。

2.探索更高效的资助工作方式

大部分国内高校资助中心都建立了自己的资助网站,但国内高校资助网站的建设普遍简单呆板,存在网站不独立、信息不全面、更新不及时、互动不便利、内容机械冗杂等问题,而且资助网站结构单一,大都按照资助中心介绍、资助政策介绍、资助申请信息等模块划分。而美国高校的资助网站,往往站在学生的视角提出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如“入学需要多少费用?”“我可以得到怎样的资助?”“我如何申请资助?”等,站在学生的角度,解答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同时,美国高校积极开发各类便于学生使用的服务系统,利用各类网络、新媒体的工具来提高资助工作的效率,也节省了学生的信息搜索时间。借鉴国外高校资助工作经验,国内高校不仅在网站和系统建设上要奋起直追,而且要探索加强更多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如利用微信、微博公众号等方式提高资助工作的宣传效率;开发功能全面的学生财务系统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国内高校资助工作的水平,更加优质地服务学生。

3.追求更科学的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方法

不论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全助学金政策还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按需分配原则,其追求的都是对有限的学校资源进行更科学有效的配置,美国高校的学生资助都有一套完整细致的经济状况评定体系。在其资助网站上都有价格估算器(Net Price Calculator)的设计,它综合学生的家庭信息、父母收入、资产评估、学生收入等相关信息,用入学所需费用减去学生和家庭的贡献即学生需要资助的金额,使用方便快捷。由于美国国家税务系统的完善,学生的家庭收入是有税务凭据的,避免了学生不诚信行为造成的资助资源浪费。在国内高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是一个难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资助资源配置。因此,国内高校还需要积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更科学的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和资助评估方式。例如:在政府开具贫困证明的基础上,更多地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日常消费、银行卡信息调研,保持学生联系、家校互动等活动。评估学生经济需求的时候引入多重指标体系而不仅看家庭人均收入。总之,国内高校在资助资源配置上还有较大的探索空间,在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就读大学的基础之上,努力实现资助育人、促进教育公平。

本文系2014年清华大学学生工作研究项目支持项目“欧美及港台地区高校资助工作的比较研究及启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THXSGZ2014-ZC-14)

参考文献:

[1]Student Financial Services [EB/OL].(2015-01-01) [2015-10-20].http://sfs.columbia.edu/.

[2]No Barriers [EB/OL].(2014-12-01) [2015-10-20].https://nobarriers.uchicago.edu.

[3] Student Financial Services [EB/OL].(2015-01-01) [2015-09-30]http://sfs.mit.edu/.

[4]All-Grant Financial Aid Program [EB/OL].(2015-01-01) [2015-10-20]http://www.sfs.upenn.edu/announcements/announcements-penn-finaid-initiative-expanded.htm.

[5] Financial Aid FAQ [EB/OL].(2015-01-01) [2015-10-20]http://admission.princeton.edu/financialaid/financial-aid-faq.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学生处)

[责任编辑:于 洋]

猜你喜欢
助学金资助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对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发放的思考
The Value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