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浙江省高职院校为例
郭聪聪,刘志强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质量监控办公室,浙江 宁波 315012)
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标准化的研究
——以浙江省高职院校为例
郭聪聪,刘志强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质量监控办公室,浙江 宁波 315012)
摘要:文章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层次分析法等,对体育课质量评价标准化指标进行了理论研究与构建,设置一级指标内容6个,二级指标内容21个。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各个指标在综合考评中应占的权重,研究结果表明一级指标中最重要的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二级指标中最重要的是能力目标设计合理、有效完成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多样、充分利用可用的各种先进设备;善于启发、引导,有效激发学生锻炼兴趣。文章构建的评价标准体系实现了评价指标的全面性、公正、公平性,为各高校的体育课质量评价标准化提供了一个标准化评价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课;评价标准化
收稿日期:2014-08-15
作者简介:郭聪聪(1960-),女,福建莆田人,教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体育教育管理.
文章编号:1004-3624(2015)01-0061-05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献标识码:A
Abstract:The paper investigated the standardized assessment system for physical exercise class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survey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e decided to set up six primary factors and 21 secondary factors. With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e calculated reasonable weights for each factor. The most important primary factors are teaching means and teaching effect. The top three secondary factors with highest weights are the followings: objective is designed reasonably and achieved effectively through the teaching; be able to use various teaching means and to utilize reasonable technologies; be inspiring, be able to evoke students’ interest in physical exercise. The assessment system we built is comprehensive, reasonable and fair, which can be used as a basis for standardized assessment of physical exercise class in all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度研究课题(SCG40)
An Investigation in Standardized Assessment System for Physical Exercise Class
——Using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in Zhejiang as an Example
GUO Cong-cong,LIU Zhi-qiang
(Zhejiang Business Technology Institute, Quality Control Office, Ningbo 315012, China)
Key words:physical exercise class; quality assessment; standardization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是职业教育的核心,而课程评价又是课程建设中的一个重中之重,随着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不断发展,传统的学科教育体系下的课程评价方法已成为困扰和阻碍,为此,我们要重塑高职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理念,合理构建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化,使评价更加客观、合理、高效、便捷、准确、公正与公平,确保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1研究背景概述
我国高职院校相继成立至今还不到20年,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正在不断发展与成长之中,各高职院校对专业课、公共基础理论课及实践课已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但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与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远远未达到标准化要求。作者在前期进行了问卷调查,被调查的15所高职院校中有国家示范、骨干以及省示范院校,其中7所无独立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8所学校虽然有独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但指标内容不够健全,且学校一级指标内容设置多则10条少则2条,而二级指标内容更是五花八门,指标内容大不相同,往往一些核心指标突显不足,重点指标权重不合理,导致体育课评价结果无示范与导向作用,久而久之将会影响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示范院校目前都未形成体育课的评价标准化、规范化,说明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重视还远远不够,当前的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较为笼统简单,指标设计缺泛合理性、全面性、科学性。这造成了大多数教师对现有的评价指标无认同感和积极性,在评价过程中已渐渐受到了困扰,造成教师与教师之间不必要的矛盾,由于评价机制不合理,团队合作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此外,作者也发现许多学校体育课教学质量在渐渐下滑,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生理指标效果不良,各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不容乐观。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化的深入研究已刻不容缓。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专家教授的访问与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法等,就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化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定性定量相结合,从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化着手研究,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化的内涵、功能、特点、现状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同时为有效完善我省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标准化提供参考依据。
2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标准化的研究
2.1标准化与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标准化的内涵分析
“质量与标准永远结伴而行”,这句话鲜明地揭示了质量与标准的关系,体现了标准化对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标准是指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各方面的共同要求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具有多次重复性的事和物,在一定范围内所制定的、并经过一定程序批准以特定形式颁发、实施的统一规定。质量标准的设立对质量评估和管理以及质量标准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
而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学校体育是要以人自身为对象,调研以运动为基本手段来进行特殊的实践活动,它要求人体直接参与活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到处洋溢着激情与和谐之美,所以体育课是培养人全面发展最积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2]。由此可见,制定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体育课教学质量管理只有建立在质量标准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最大效度。
2.2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标准化的指标体系结构与特点分析
体育教育的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下,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掌握其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达到增强体质其目的。而高校的教育功能,主要包括健身功能、教养功能、教育功能、个体社会化功能、美育功能、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功能。在体育教育各环节中,将学生的一切行为置于规范的制约之下,如:有意安排学生参与体育竞赛、体育志愿者服务、魔难训练等,使学生乐意接受并自觉服从规范,让他们在严肃、公正、公平、文明、诚信、友善的教学环境下,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时,提高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以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投身于各项活动中,以更强健的体魄和精神风貌,迎接未来的挑战[3]。根据体育课的特点,我们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及时对教学给予评价,得到反馈信息,及时对教学结果进行分析、综合,对教学进行调控。
因此,学校体育课质量评价标准化的研究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各项评价指标体系之间的关系及重要程度进行深入分析成为重要环节。从公共体育课的性质、特点、功能、内涵可以看到,它与专业理论课、公共文化课等有着截然不同之处,体育课是以精讲多练为主,它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实践练习,所以我们在架构体育课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时,应该考虑到体育课的特殊性,设立一个既全面又能突出重要指标的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有效评价体育课的质量并起到导向作用。
2.3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当前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各不相同。作者在前期对浙江省15所高职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被调查的15所学校中有国家示范、骨干以及省示范院校,但体育课教学质量管理依然存在初级阶段,15所学校中无独立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就有7所。在体育教学改革的今天,依然沿用专业理论课的评价指标对体育课进行评价显然缺乏合理性。且这当中还有国家示范院校,可见有关职能部门对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视程度有待置疑。有些学校虽然有单独评价指标体系,但指标体系的构架缺乏全面性、合理性,重要指标权重突出不够,学校一级指标内容设置有2个、5个、10个不等;二级指标内容设置更是五花八门,整个指标设置欠周全、合理、科学,核心指标突出不明显,指标体系缺乏标准化。若长此以往,将导致教学质量评价失去有效性、导向性,更严重的是会导致体育教师对现有的指标体系缺乏认同感,在实践评价中对教师没有促进作用。目前这个评价机制在评价过程中已造成了一定的困扰,评价结果难以体现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与效果,很大程度制约了教师的积极性,造成教学质量渐渐下滑,学生运动技能和生理指标达不到大纲要求,团队合作精神淡化。显然,如何进一步深入改革体育教学课程,提高教学质量,有效评价教学效果,有效架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化成为有关职能部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建立健全标准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教学运行状态,为改进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靠依据。反之,评价指标体系泛泛,教学质量就难以评估、难以衡量,教学管理也就失去目标。
3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标准化的构建
3.1体育课程评价制度规范化的构建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与依据,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管理无章可循。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是教学质量监控的根本保障,是保证教学工作稳定性、连续性、规范性的必要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管理科学化的基础性工作。建立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包括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督导制度、教学督导院校两级例会制度、教学质量评估制度、院系教学状态基本数据统计与公布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教学评价反馈制度、评价指标调整制度等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运作这些制度,就能够有效地控制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关键因素和主要环节,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3.2体育课程评价机构标准化的构建
当前,通常各高校都建立了校级和二级分院督导评价机构,但队伍中的学科不健全仍是常态。有些课程往往是“外行评价内行”,他们只能观察一些表象的东西,而内在的、实质的问题难以准确判断与评价,因此,评价的结果缺乏权威性、说服力和导向性,导致教学质量评价丧失了其部分功能和意义。要确保评价结果公正、公平性,督导队伍应学科配备齐全,同时,各高校应建立三级教学评价机构,包括市级高校教学督导评价机构、校级教学督导评价机构和二级分院教学督导评价机构,通过层层评价和第三方的专业机构介入评价,其评价结果就更为客观。
3.3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标准化的构建
在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和机构标准化建立的基础上,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准化构建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准化构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评价指标的全面性,二是评价指标的权重合理性。为了构建一个完整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作者查阅了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关于《高校教学督导体系建设与督导评价标准指导手册》,主要阅读了专业理论课与体育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艺术课质量评价体系表,特别又征集了来自15所高校(包括本科院校)体育部主任及教授专家的意见。综合多方信息资料和专家意见后,建立了一个包含6个一级评价指标的两级评价体系(见图1)。
各级评价指标的确定是一个定性的研究,进一步地,我们还对各级评价指标做了一个定量的研究,换言之,我们要探索的问题是,每个评价指标应该在综合考评里占多大比重才能使考评结果公正合理,更具科学性。合理的评价体系将有助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我们的二级评价体系,我们引入了数学建模中的层次分析法[4]。在传统的层次分析法中,专家意见是单一出现的。在这里,我们调查了来自全国高校的15位专家意见,因此,我们要对15位专家的意见做一个综合统计。在所发放的调查问卷中,专家们被要求给一级评价指标一个权重分数,满分为100分。我们统计了每一位专家对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例如,教学方法得到30分,则权重为0.3。对每位专家的结果进行平均后,得出以下权重,见表1前两行。在调查问卷候中,专家被要求对每一组二级评价指标做成对比较排序。然后我们基于专家意见为每一组二级指标构造判断矩阵,标准化后的矩阵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就是二级指标的权向量,在求得每位专家的二级指标的权向量后再做平均,得到最终的二级指标权重。结果显示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和随机一致性比率CR均小于0.10,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见表1)。
图1 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1教学方法2教学效果3教学组织4教学态度5教师基本功6学生状态合成权重0.28330.24000.13330.13140.11200.10001-10.35120.09951-20.16420.04651-30.29280.08301-40.19180.05432-10.49060.11772-20.07600.01822-30.17460.04192-40.25880.06213-10.35330.04703-20.44990.06003-30.19680.02624-10.47950.06304-20.12910.01704-30.06420.00844-40.13310.01754-50.19410.02555-10.35560.03985-20.36400.04085-30.20440.02295-40.07600.00856-10.09520.00956-20.27460.02756-30.21300.02136-40.41720.0417
为保证打分的一致性,在实际操作中,课程质量考核人员会分到一张包含以上各指标的考核表,每项指标的总分为10分,最后将每一项指标的得分乘以表1中计算的合成权重,得到授课老师的总分。相反,若一开始就按最后计算的权重给每项指标赋分,会造成不必要的复杂性。举例来说,如果我们先将权重扩大100倍得到满分为100分的总分,则指标6-4的满分为41.7分,而指标6-1的满分为9.5分,这样的满分将为考核人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使他们无从下手。
通过层次分析法,我们构建了一级指标内容6个,二级指标内容21个,最后得出权重最高的三个指标依次是 2-1能力目标设计合理,有效完成教学内容,它的权重是0.1177;1-1教学手段多样,充分利用可用的各种先进设备,它的权重是0.0995;1-3善于启发、引导,有效激发学生锻炼兴趣,它的权是重0.0830。显然,设计一个合理的教学任务是一节优秀的体育课的关键,目标太高实现起来太困难又挫伤学生积极性的风险,目标太容易太过轻松休闲又不易达到体育课强身健体培养毅力的作用,在合理的目标设计基础上,有效完成教学内容是体育课的重中之重。教学它是一门艺术,并不是照本宣科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方法“填鸭式”、“满堂灌”早已不适应现代的教学需求,唯有做到循循善诱与启发、行知合一,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手段长期单一、枯澡,势必会阻碍教学前进与发展。所以促进教学手段多样化、及时善于运用先进教学设备是提高教学质量,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时若能紧扣评价体系进行课程设计与备课,重点围绕三个核心指标,想必一定会有效激发学生锻炼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全面发展。
5结束语
调查结果显示,我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独立评价体系的只有二分之一,相对国家示范学校和专科高等学校要优于普通学校,但标准化程度较低,指标体系泛泛,缺乏全面性,重点指标权重不合理,难以衡量教学质量,造成教师对现有评价体系满意度较低。部分高校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已意识到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标准化的重要性,故着手研究各门课程评价体系标准化的意识较强。
善于运用标准化的评价指标是确保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与途径。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化是教学发展前进的关键,通过理论研究与分析,体育课评价指标可设置为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1个,现有指标设计全面、具体、规范,并能突出重点指标与权重。故该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全面、合理、科学,具有一定的评价效度。同时,结合评价制度规范化、评价机构专业化,势必有效控制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风险与因素。
高校应加快建立健全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标准化机制,保证评价结果客观、准确、便捷、高效与公正,及时准确地掌握教学运行状态,为改进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理论依据。高校应加快完善评价体系制度规范化,做到制度有章可循,高效控制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关键因素和主要环节,确保人才培养全面发展。高校应加快完善评价机构标准化,有条件的话应引进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进行评价,确保评价结果具有评价效度与导向作用,同时,可充分调动和激发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聂逢春.高校教学督导体系建设与督导评价标准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8:879—888.
[2]金福春.体育与健康理论篇[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7—31.
[3]郭聪聪.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高校德育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协同发展[J].浙江体育科学,2013,35(6):58-60.
[4]杨启帆,边馥萍.数学模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18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