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彭(吉林省前卫医院 心内科,吉林 长春 130012)
经导管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家彭
(吉林省前卫医院 心内科,吉林 长春 130012)
【摘要】目的 探讨经导管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93例,均采用经导管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中单支病变发的患者有21例,2支病变的有42例,3支病变的有30例,93例患者中经导管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成功91例,失败2例,总成功率为97.85%,植入支架成功的患者,心绞痛缓解率为100%,手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冠心病患者通过导管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得到了临床的认可,值得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支架植入;临床疗效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冠状动脉内部狭窄等相关问题而诱发的心肌缺血或是供氧不足而导致的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很大程度上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每个人的代偿能力不同,所以,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表现也千变万化。有的动脉狭窄的程度较轻,或其侧支循环代偿较好,所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异常,有时要通过一定的运动试验方法才能表现出来,这类患者称“隐性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然而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加重,心肌的血液供需矛盾发生激化,产生暂时性的心肌缺血缺氧,此时患者就会感到胸前区闷痛,或重压紧缩感称为“心绞痛”;如果冠状动脉狭窄进一步加重,甚至管腔完全闭塞,那么,由冠状动脉供应的心肌,由于缺少血液的供应而发生心肌坏死,即为“心肌梗死”;当心脏长期供血不足,进而会使心肌发生萎缩退化,引发心律失常,或是心力衰竭[1]。随着医学研究的进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已经成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且预后有显著地改善,因此,本文通过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来提高冠心病的疗效,现做以下总结。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3例,年龄37~89岁,平均年龄为53岁,男患者71例,女性22例,所有患者都按照WHO提供的的冠心病诊断规则进行诊断,同时也做过冠状动脉的造影检查,诊断为冠心病。其中有陈旧性心肌梗死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8例,稳定型心绞痛26例,急性心肌梗死11例;合并高血压23例,糖尿病13例,高血脂25例,肥胖18例,有冠心病家族史11例,有吸烟史21例,同时排除掉伴随其他系统严重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需要在术前3~5 d开始每天服用阿司匹林200 mg和氯吡格列75 mg,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其他抗心绞痛药物。若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术前当天服用阿司匹林300 mg和氯吡格列300 mg,回到病房后服用剂量改为阿司匹林200 mg和氯吡格列75 mg。
所有支架都需要经过桡动脉或是股动脉导入,在局部穿刺成功后要放入鞘管,将左冠状动脉造影管插入后,用其钩住左冠状动脉口,通过注入对比剂,进行多体位投照;左侧完成后,同理用右冠状动脉造影管钩住右冠状动脉口,注对比剂多体位投照。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在插入引导管之前,通过动脉鞘的侧壁加肝素5000~7500 U,之后的每小时都需要追加肝素1000~2000 U[2]。在投影发现病变后,需要植入支架的患者,就要沿着导管位置放入微导丝,途径病变处,根据不同血管的直径顺着微导丝置入适当大小(6~10 atm)的球囊来达到预扩张的作用,扩张有效果后撤走球囊,改用球囊支架,以1.1∶1的比例选用适宜的支架,顺着微导丝支架可到达病变处,通过12~14 atm范围的高压置入支架,最后再通过造影观察支架是否成功置入。术后根据患者病变和植入支架的情况,可以连续3 d,每天2次皮下注射5000 U的低分子钙素,并且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长期服用,其次可根据个体不同选择性服用他汀类或是ACEI类、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
1.3 指标观察:记录患者成功植入支架的例数(成功标准:手术后残余的狭窄要<20%,支架充分扩展,3级以上TIM血流,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如急性心肌梗死等),计算成功率,观察患者的临床指标,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93例患者中手术中单支病变发的患者有21例,2支病变的有42例,3支病变的有30例,93例患者中经导管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成功91例,失败2例,总成功率为97.85%,植入支架成功的患者,心绞痛缓解率为100%,手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有些患者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并且身体状况不好造成心脏供氧和需氧的不平衡,更严重的情况下就会使心肌缺血缺氧,给冠心病的产生提供了不良基础。没有其他特别临床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也许在某些患者身上一直存在,只不过没有变大的迹象,但是只要发生恶化病变,症状日趋严重,就有可能发生一系列由急性心肌缺血引发的综合征,这是ACS发生的病理基础。对于“三高”患者来说动脉粥样硬化恶化发生的会更快,也就是说存在这类诱发病变的因素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说防控这类危险因素是对潜在冠心病患者预防恶化的必要举措。在很多情况下,冠张动脉的痉挛同时又暗存粥样硬化就能够诱发冠心病,然而产生这种痉挛的原因主要有:神经因素:当冠动脉的α肾上腺素能受体过度兴奋时,如在心理的应激状态或是受到寒冷刺激时就可以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其次,迷走神经在兴奋时毒蕈碱受体的激动,也可导致冠脉的痉挛。体液因素:前列腺素、血栓素A2在体内的含量对冠状动脉舒张、收缩有直接影响,PGI2可以显著扩血管,而TXA2又能够强烈地收缩血管,PGI2含量下降或是TXA2含量的升高,都会导致冠状动脉的痉挛;血小板在集聚的同时会释放二磷酸腺苷、5-羟色胺等,加剧了冠脉的收缩甚至是痉挛;血清中钙离子的含量升高、同时氢离子含量降低,会促进更多的钙离子进入细胞内,提高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率;呼吸过度、过多的静脉滴注碱性药物有可能发生体内的碱中毒,这也会促发冠状动脉的痉挛;体内镁离子含量过低同样会会导致冠状动脉的收缩。已经有病变现象的血管在面对以上各种缩血管反应时就会更加剧烈的使血管收缩[3]。在最近的临床研究中发现到,乙酰胆碱具有能够让内皮功能正常的冠状动脉自主懈弛的作用,这样就会降低发生粥样硬化病变的血管收缩的可能性。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即PTCA,宽泛的说PTCA可以包含一切冠心病相关的介入治疗,但就现在临床上通常是指这些介入手段的地基球囊扩张技术,在冠状动脉处放入一个或多个球囊支架可以拓宽冠状动脉,使其不再狭窄,除此之外还要一直服用抗血小板的药物。当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主要用于心绞痛或有自发的或诱发的心肌缺血证据而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的患者,以及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性治疗。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最初由于当时器械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只用于治疗近端、中心型、非钙化、孤立性以及较短的冠状动脉狭窄,其成功率较低约70%。但是随着技术的提高,设备的不断改进,以及操作者经验的积累,其手术的适应证已扩大到对复杂病变、多支病变、完全闭塞性病变、旁路血管病变、急性心肌梗死和溶栓后残余病变等进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其成功率上升至90%以上。通常情况下,选择适应证时应根据患者年龄、冠脉病变特点、左心功能以及合并症等全面考虑,同时还应考虑医院的技术条件,充分考虑到成功的可能性与危险性,权衡利弊得失,以患者的安全为主,最后做出科学的选择[4]。PTCA主要适用于:稳定型心绞痛、左心功能好、单支冠状动脉近端孤立性局限性、非钙化性、同心性、不累及重要分支的病变者;由于球囊导管和导丝的改进以及操作技术的提高,可考虑作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的适应证。如:①多支或单支多发冠状动脉病变;②近期内完全闭塞的病变;③不稳定性心绞痛;④急性心肌梗死早期(6 h内);⑤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后吻合口或旁路血管狭窄;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术后再狭窄者。冠心病患者通过导管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得到了临床的认可,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重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临床探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3(5):47.
[2] 付金国.经导管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与随访[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6,46(1):50.
[3] 穆涛.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6):125.
[4] 刘群锋.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302例临床观察[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22(2):211.
[5] 匡征南,李霄.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4(24):109-109.
[6] 解娜,赵国安,殷国田,等.胺碘酮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伴心力衰竭的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医药与保健,2014,15(8):216-217.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6-01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