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宪文 覃远汉 曾志羽 韦志福 廖柏明
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张宪文覃远汉曾志羽韦志福廖柏明
【摘要】在医院发展过程中,医院文化作为医院发展的灵魂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如何探索适应社会和医院自身发展需要的医院文化,乃是公立医院发展的内在需要。文章阐述了公立医院通过顶层设计和引领作为抓手奠定医院文化基础;通过弘扬正能量和强化医院文化认同来促进医院文化建设的思路和措施。在医院文化建设取得进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医院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公立医院;医院文化建设; 医院文化价值
作者单位:530021 南宁,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近年来,中国医院文化专业委员会和各省医院文化建设专业委员会相继成立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医院文化学习交流活动,充分反映了医院文化日益重要的趋势。医院文化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发展的巨大推动力[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于1934年,地处我国西部地区,作为广西首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爱婴医院、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一直致力于构建适应社会和医院发展需要的医院文化,是广西医疗、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及医疗保健的中心。通过深挖医院文化内涵和丰富医院文化形式,营造了良好的医院文化氛围,为医院的医、教、研、防等各项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多元文化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2]。
1.1持续强化医院文化符号以提升文化软实力
一是完善了医院文化管理机制,逐渐形成了以医院党委书记牵头,党委副书记分管,院办、宣传、工会、团委等职能部门和各党支部委员齐抓共管的医院文化建设格局,强化了人人重视和参与医院文化建设的意识。二是凝练了医院文化内核,把价值灌输融于医院文化建设进程中,医院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凝练了医院院训、宗旨、目标、核心价值观、建院方针、服务理念、医院愿景等精神要素,构建了较为完整、独特的理念识别框架。三是构建了独具特色的VI系统,逐步完成了院旗、院徽、标识主体色调和风格、网页、科室简介、工作牌、PPT模板、名片风格等规范化设计,职工荣誉感和存在感得到进一步强化。四是重视强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增强规矩意识,2012年医院以来,以迎接三级甲等医院复审等系列活动为契机,完成了医院《职责与制度》的第四次修订与《职能部门工作流程》和《员工手册》的多次修订工作,并制定了《应急预案》 《宣传工作管理制度(试行)》等新制度,为提升医院文化品质打牢了激励机制和物质基础。
1.2丰富医院文化建设载体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针对不同受众群体需求,一是实现宣传载体多样化。通过医院网站、医院文化专题网页、医德医风专题网页、《院报》、掌上医院平台、闭路电视、《医德医风信息简报》、“共产党员”微信等载体弘扬正能量,全院医疗区WiFi全覆盖,也方便了患者、家属、职工感受医院文化。二是实现活动形式多样化。近年来,医院每年开展职工登青秀山活动、球类运动会、拔河比赛等,老年舞蹈队、老年模特队、老年书画苑、老年合唱团等也开展了各种“夕阳红”文化活动,此外,青年文化艺术节、团支部小课堂、“光影与我”桂港青年读书分享会等多种文化活动形式寓教于乐,干群喜闻乐见。三是医院文化建设主体基层化。医院实行以科室为单位、两年一聘新闻通讯员的工作制度,并举办宣传通讯员培训班、党支部委员培训班,把挖掘新闻、打造品牌文化真正推向一线。四是推进《院报》改版,增强可读性。新版《院报》围绕宣传医院形象和先进医疗技术、提供健康咨询、展示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办报宗旨,融合新媒体(微信、微博),版面扩容至20版;版面设计讲究整体美观,灵活使用VI识别系统,趋向扁平化,探索通版设计等模式;内容上加大了新闻策划力度,整合医院新闻进行组合报道、专题报道,加强副刊宣传报道,着重报道医院干部职工的精神风采。通过多维、新颖、有吸引力的宣教方式,把“以文化人”落到细微处。
詹小美等[3]指出,“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总能在千万次社会实践的重复与强调中,以稳固的社会模式加以沉淀,内化为共同体普遍的社会心理和价值涵量。”作为政府部分职能的承担者,公立医院要敢于担当,充满自信、自觉,反复去弘扬正能量,扭转医患紧张、学医无望等充斥负能量的局面。
2.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强化医院文化价值的引领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理想信仰不仅需要依靠一大批坚定的跟随者去践行,也需要建立适当的工作机制把理想信仰树立起来。一是创新中层干部培训机制。2012年新一届党政班子成立后,更加强调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在2014年全体中层干部赴自治区党校培训的基础上,2015年增加了党支部委员、正高职称和博士学位人员,延长课时和优化培训内容:4天理论课,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经济与国防形势分析、领导干部自我管理与素养提升、历史回眸等18个专题;2天体验式教学,即到广西百色革命老区重走红军路,参观红七军旧址、百色革命纪念馆、百色起义纪念碑和重温入党誓词,着力筑牢骨干队伍坚定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二是创新新职工岗前培训。从2012年1周的理论培训和增加就诊体验,发展到如今的1周理论培训、1周军区教导大队军训,培训增加了医院文化建设、理想信念教育、医德医风教育、道德讲堂活动、门诊就医换位体验、考试考核等内容,积极引领新职工融入医院文化,强化爱院自觉和服务意识。三是加强对非在职人员教育。在为期1周的研究生、实习生、规培生、进修生等非同批次非同类人员岗前培训中,邀请自治区党校教授到我院开设理想信念教育和情商课程,由党委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以讲座形式用医院的优良传统和理念感染他们。至此,医院“三观”教育体系化、全覆盖、特色化日趋明显。
2.2以患者和职工为中心弘扬服务文化和关爱文化
正如国外诸多医院管理者所强调的那样,“以患者为中心”和“员工至上”要并行不悖[4]。一方面,患者是医疗卫生服务的客体,践行医院“大医大德、至臻至善”的核心价值观和“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是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一是开展专项活动提高服务品质。从启动“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专项活动,到开展“三好一满意”暨“三公开、二提升、一满意”活动;从启动医疗质量安全费用专项督查活动,到整改落实包括44项内容在内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从开展文明服务活动,到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启用广西首家全流程“掌上医院平台”和开展“志愿服务在医院”等,把为民务实真正落到实处。在这个过程中,医院启用了新门诊大楼,引入了“医大一院龙卡/金融IC卡”系统,开通了网络电话微信门诊预约和医技检查预约,创办了广西首个病友回访服务部,新增了11个病区并推进东西院一体化管理,设计了48种患者图文式临床路径表等诸多综合性便民利民服务措施等,不一而足,患者就医体验进一步改善。由于成效显著,医院获评广西唯一的国家卫生计生委2015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创新服务示范医院”。二是反哺基层能力增强。截止目前,与我院签约的医疗技术协作单位已达68家,除派驻队员对口支援6家县医院外,还先后派驻队员到玉林兴业、北海合浦等6家技术协作医院进行帮扶。特别是从2013年开始,在区内技术协作医院间首创每年一度的巡回医疗讲学活动。3年来,共有94名副高职称人员参与巡回医疗讲学106家,每家医院驻点1周,通过授课、教学查房、手术指导、病例讨论、义诊、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等方式,把理念、管理、技术渗透到基层,深受基层医院和群众欢迎。三是弘扬关爱文化。如近3年开展的“微笑列车”、“爱佑童心”、儿童“两病”、“七彩梦行动计划”、“顺风耳行动”等项目,共为1 848例患者提供减免费用治疗;据不完全统计,我院职工义务献血者达2 618人次,2 000ml及以上者达57名,还有献血量达9 000ml者;仅2013年~2015年,院内职工义务献血总计达214 900ml。另一方面,职工既是服务患者的主体,又是医院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和第一财富。医院在已有合理的劳动报酬机制基础上,通过建立《职工重大疾病医疗互助金制度》、为正式在编的2 248名职工购买广西职工综合保障、组织退休返聘劳模和一线优秀职工离邕休养、发放职工生日蛋糕券、为聘用制员工等额度缴纳公积金、把试用期满的全部聘用制技术岗位人员转为工会会员并按规定足额扣缴及上缴工会会费、鼓励员工带薪休假、提高党员人均活动经费、对离退休困难职工做到慰问和探访等方式,切实改善民生,把为职工服务作为医院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真正把维护和实现职工利益作为医院的当然责任。
2.3持续改进以弘扬创优文化
当前,医院文化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不足,活力不够[5],因此,要把创先争优转为常态工作机制,这不仅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也是营造见贤思齐文化氛围的现实需要。一是以开展“七一”表彰为契机,通过各党支部自荐、党委和各支部民主评议的形式开展先进基层党组织推荐会,挖掘工作亮点和成效,促进交流与借鉴。二是建立党委委员定期下党支部开展工作督查的机制,督查党支部工作情况,为建设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支部和改进支部工作把脉下药。三是通过开展文明科室评比活动、开展实习生以及初级、中级、副高职称医技人员临床技能大赛、组织优胜者参加各级别技能大赛、召开科技表彰大会、给在国家级、省级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奖选手和组织授功和颁奖等,营造出你追我赶、争创优绩的良好氛围。四是在推进 “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年度主题工作中,多次邀请樊代明院士讲授“精品战略”文化与“整合医学”理念,组织“医学与科学”讲座和犀利点评我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并邀请多所大学教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系列讲座等,营造了全院开展“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大讨论的浓厚氛围,在基于合理的激励机制和浓郁的创优文化下,促进了医院改革与发展。
2.4筑牢底线以弘扬廉洁文化
在医疗行业的看病贵一直被群众视为诟病之一而引发不满,加之药品、耗材、医用设备采购和红包等不透明因素,更容易埋下了诸多腐败隐患,这对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两个责任”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对此,医院始终把建立和落实机制放在首要位置,一是把警示教育常态化,即医院通过组织院领导及重点科室和关键岗位人员参观自治区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展览、2000余名干部职工聆听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讲座、全员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反统方责任书》和《医患不收不送红包协议书》、邀请专家讲授“三严三实”党课等形式,引导干部及员工廉洁从业。二是综合运用反腐倡廉工作机制。通过落实“三重一大”制度、《严肃医院纪律十条规定(试行)》、周会处方点评、费用点评、医保点评制度、推进药物和设备及基建的采购招标化、利用信息系统自动完成“重复取药”、“限制性药品”等提醒功能、启用《医务人员医德考评电子管理档案》系统,全面巡查门急诊、病区及医技科室、专项巡查设备科及药学部、药品耗材管理、专项督查临床科室医疗质量安全费用等多种方式,使反腐倡廉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三是充分发挥民主生活会在党风廉政建设上的功能。实践证明,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在批评与自我批评、征求意见建议、以整改落实回应职工患者诉求、改进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为更好地落实“一岗双责”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实践证明,优质医院文化促进了医院的改革发展,主要体现在医疗服务上,医院2015年门急诊量达333万余例次,出院患者11.6万余例次,手术6.05万余台次;在科研上,2011年~2015年,我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7项,获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5项,SCI收录论文815篇;2014、2015年临床医学毕业生就业率达96%以上。近5年,医院先后荣获第三届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优质护理服务考核优秀医院、全国医院医保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先进集体、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荣誉称号等各类奖40余项。
公立医院改革,不仅需要外部正确的舆论导向,内部也需要优秀的医院文化给予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这乃是实现公立医院公益性改革发展方向的内在要求。但优秀的医院文化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必须弘扬整个社会文化生活的主旋律,医院文化不能游离于社会文化生活之外;二是必须弘扬行业内的服务文化和关爱文化,患者和职工始终是医院需要关心的对象;三是必须弘扬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科技文化和竞争文化,这是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内在需要;四是要始终守住底线,医院是公益事业,是公共性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改进作风,不把遏制腐败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政府的服务职能和医院的公益性就会遭到质疑。当然,医院文化仍然任重道远,亟待各方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佳佳.核心文化维系医院长治久安[J].中国医院院长,2015, 3 : 64.
[2]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 3 : 22.
[3]詹小美,王仕民.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政治认同[J].中国社会科学,2013, 9 : 29.
[4]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二十一世纪的医学与医院管理第八届国际学术周管理研讨会胜利召开[NOL]. (2013-10-30)[2015-06-18]. http://www.srrsh.com/html/ main/ yydtView/36398.html.
[5]张宪文,覃远汉,曹志羽. 对当前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5, 5(1) : 16-19.
·医疗质量管理·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public hospitals
Zhang Xianwen, Qin Yuanhan, Zeng Zhiyu, et al.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 530021, China
【Key words】Public hospital; Hospital culture construction; Value of hospital culture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hospital development, hospital culture as the soul of a hospital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new circumstances, it is inherently needed by development of public hospitals to explore into the hospital culture adapting to development needs of society and the hospital. The paper discusses that public hospitals lay the foundation of hospital culture with a focus on top design and guidance, and promote the idea and measures for hospital culture construction by promoting positive energy and strengthening the recognition of hospital culture. The hospital makes progress in terms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while pushing hospital culture forward.
DOI:10.3969/j.issn.2095-7432.2016.02.010
通信作者:张宪文,Email:172241826@qq.com
Corresponding author:Zhang Xianwen, Email: 172241826@qq.com
收稿日期:(2015-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