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静
中医“治未病”综合干预对体检亚健康人群心理健康的影响
仲静
目的本文就中医“治未病”综合干预对体检亚健康人群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90例体检结果为亚健康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接受常规干预的患者设为参照组,接受中医“治未病”综合干预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体检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敌对、恐怖以及偏执等症状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敌对、恐怖以及偏执等症状因子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体检亚健康人群实施中医“治未病”综合干预,其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治未病;综合干预;体检亚健康人群;心理健康;中医
随着社会压力不断加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亚健康人群也随之增加。据有关资料显示,亚健康人群的占比高达58%以上[1],其主要临床症状以情绪波动较大和抑郁情绪为主,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与此同时,亚健康人群还可诱发多种疾病,如躯体疾病以及精神疾病等。为此,对该类患者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2,3]。本文为探究中医“治未病”综合干预的应用效果,选择本院体检结果为亚健康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体检结果为亚健康的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后按照来院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研究组患者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34岁,平均年龄(48.7±5.4)岁。参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32岁,平均年龄(47.4±6.2)岁。两组患者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将处于疾病恢复期、患有肿瘤疾病、不愿意接受干预的患者予以排除。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主要内容包括:心理沟通以及观察其心理变化等。研究组患者则实施中医“治未病”综合干预,详细护理内容包括。
1.2.1 建立档案和追踪卡 若患者体检结果显示亚健康疲劳症时,护理人员要事先为其建立档案便于管理,其后将潜在的致病因素予以排除,并以电话或短信等方式对该类患者进行追踪,并嘱咐定期来院复查。护理人员要指导该类患者正确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结构,对存在的不良习惯予以调整,告知患者加强锻炼,并定期进行体检,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1.2.2 健康宣教 加强健康宣教工作,并定期为各个科室发放中医“治未病”的宣传册。宣传栏要记录该方式的相关内容,与此同时,可以为患者播放中医“治未病”的相关知识,加深亚健康人群的进一步了解。做好相应的回访工作,宣传力度仍需加强,结合亚健康人群的实际情况对其生活方式和饮食予以调整。
1.2.3 用药干预 由于亚健康患者自身存在差异,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充分的了解,结合患者的体质和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若患者的体质属于痰湿范畴,可以给予患者祛湿汤以及凉茶等[4]。
1.2.4 康复指导 若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调理,可在康复科和养生保健中心指导下实施针灸和拔罐,可以使患者的症状得以明显改善。
1.3 观察指标 依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因子进行评分[5],主要包括:抑郁、焦虑、敌对、恐怖以及偏执等,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研究组抑郁评分为(2.49±0.66)分,焦虑评分为(2.94±0.68)分,敌对评分为(1.63±0.93)分,恐怖评分为(1.56±0.48)分,偏执评分为(1.56±0.74)分;干预后,抑郁评分为(1.67±0.72)分,焦虑评分为(1.47±0.76)分,敌对评分为(1.42±0.68)分,恐怖评分为(1.24±0.56)分,偏执评分为(1.24±0.47)分;干预前,参照组抑郁评分为(2.48±0.65)分,焦虑评分为(2.94±0.68)分,敌对评分为(1.63±0.92)分,恐怖评分为(1.57±0.54)分,偏执评分为(1.56±0.74)分;干预后,抑郁评分为(2.28±0.72)分,焦虑评分为(2.57±0.72)分,敌对评分为(1.64±0.69)分,恐怖评分为(1.56±0.58)分,偏执评分为(1.58±0.47)分,干预前两组各症状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敌对、恐怖以及偏执等症状因子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P<0.05)。
亚健康主要介于健康和疾病两者之间,该类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多样性,且主要表现以情绪波动较大、乏力和轻度抑郁症状为主,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会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工作和健康。中医学中亚健康的致病因素与饮食不佳、过度疲劳、气血失调存在相关性,因此,在治疗中常以“治未病”为主要原则[6]。治未病主要是加强亚健康人群的健康意识,做好预防疾病发生的相关工作。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治未病”综合干预,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敌对、恐怖以及偏执等症状因子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参照组(P<0.05)。该结果说明中医“治未病”综合干预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1]林晓生,王海燕,曾纪斌,等.中医“治未病”综合干预对体检亚健康人群心理健康的影响.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4):399-401.
[2]倪荣,戴国琴,刘新功,等.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探索.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3):190-193.
[3]马长娥,彭明强.北京市海淀区社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认知现状调查.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4,28(6):350-351,354.
[4]杨琼玉,李洪亮,刘春华,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治未病服务的需求调查与分析.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5,32(1):36-38.
[5]林嬿钊.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广东医学,2012,33(1):8-9.
[6]陆正娟.中医“治未病”思想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4):3092-309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0.199
2016-03-14]
430061 湖北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