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金勇
探讨心电图预测右冠状动脉病变所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价值
杜金勇
目的探讨心电图预测右冠状动脉病变所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9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右冠状动脉病变。回顾性分析其18导联心电图,分析波形变化。结果右冠状动脉优势型患者ST段抬高≥1 mm者阳性率高于非右冠状动脉优势型患者(P<0.05)。右冠状动脉近段病变患者V4R 导联ST段抬高≥1 mm及V1~V2导联ST段抬高≥2 mm者阳性率高于右冠状动脉远段病变患者(P<0.05)。结论通过分析体表心电图波形变化有助于识别右冠状动脉优势型患者,并鉴别右冠状动脉近段病变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右冠状动脉
右冠状动脉病变是导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较为常见的原因和病变血管,患者常同时出现低血压及心动过缓,病情较为严重[1]。早期对病变血管进行识别并判定血管病变位置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风险评估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体表心电图可快速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诊断,操作方便,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2]。作者对心电图在右冠状动脉病变导致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总结其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8月本院9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即持续性胸痛>30min;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及肌酸磷酸肌酶同工酶等特异性心肌酶水平显著升高;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2个相邻导联ST段抬高[3]。排除标准:①左室肥厚及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等疾病导致的ST段改变;②陈旧性心肌梗死。其中男58例,女34例;年龄37~82岁,平均年龄(62.4±7.7)岁;入院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右冠状动脉病变导致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1.2 方法
1.2.1 冠状动脉造影 所有患者在发病12 h内给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定病变动脉。排除左旋支病变、右冠状动脉与左旋支双支同时病变以及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对于闭塞后再通者,则将闭塞位置定义为动脉最狭窄的部位。右冠状动脉分段:近段范围为锐缘支开口及其以上范围动脉,远段范围为锐缘支开口以下[4,5]。右冠状动脉优势型指右冠状动脉在膈面除发出后降支外,并发出分支供应部分或全部左室膈面。
1.2.2 心电图 患者入院后6 h内进行体表18导联心电图检查,电压10 mm/mV,走纸速度25 mm/s。分析心电图波形变化。阳性值记录方式:V1~V2导联中若ST段抬高≥2 mm为阳性,反之为阴性;V4R导联ST段抬高≥1 mm为阳性,反之为阴性;V5~V6导联ST段抬高≥1 mm为阳性,反之为阴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优势型 92例患者中右冠状动脉优势型59例(64.1%),其中V5~V6导联ST段抬高≥1 mm 51例(86.4%)。非右冠状动脉优势型33例(35.9%),未见V5~V6 导联ST段抬高≥1 mm者。右冠状动脉优势型患者ST段抬高≥1 mm者阳性率高于非右冠状动脉优势型患者(P<0.05)。
2.2 病变分段 右冠状动脉近段病变74例(80.4%),其中V1~V2导联ST段抬高≥2 mm 58例(78.4%),V4R导联ST段抬高≥1 mm 67例(90.5%)。右冠状动脉远段病变18例(19.6%),其中V1~V2导联ST段抬高≥2 mm 2例(11.1%),V4R导联ST段抬高≥1 mm 1例(5.6%)。右冠状动脉近段病变患者V4R导联ST段抬高≥1 mm及V1~V2导联ST段抬高≥2 mm者阳性率高于右冠状动脉远段病变患者(P<0.05)。
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是供应左室下壁以及后壁的主要血管,因此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病变血管为二者之一或二者兼有,其中以右冠状动脉病变更为常见,占80%左右。在两支供血血管中,一般其中一支供应面积较大,即在供血范围中占优势,可将其命名为左冠状动脉优势或右冠状动脉优势型[6]。在发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及时明确优势血管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测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通常在做冠状动脉造影时,如果发现前降支较小,而后降支和后外侧支较为粗大,则可判定患者具有巨大的右冠状动脉,即右冠状动脉优势型。本研究中,92例患者中右冠状动脉为优势型59例,占64.1%。其中右冠状动脉优势型患者V5~V6导联ST段阳性者占86.4%,而非右冠状动脉优势型患者未见V5~V6导联ST段阳性者。右冠状动脉优势型患者ST段抬高≥1 mm者阳性率高于非右冠状动脉优势型患者(P<0.05)。提示根据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体表心电图波形改变可初步推测患者是否为右冠状动脉优势型,该方法简便无创,较为可行。
在对不同病变位置的右冠状动脉优势型患者进行分析显示,右冠状动脉近段病变发生率较高,占80.4%。体表心电图可见V1~V2导联ST段阳性者占78.4%,V4R导联ST段阳性者占90.5%。而在右冠状动脉远段病变的患者中,其V1~V2导联ST段阳性者仅为2例,V4R导联ST段阳性者仅为1例。因此,对于V1~V2导联ST段抬高≥2 mm且V4R导联ST段抬高≥1 mm者,可初步判定病变位置位于右冠状动脉近段。
此外,由右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其心电图波形中ST段为直接向右,因此ST段在Ⅲ导联中的抬高幅度大多高于Ⅱ导联。如果观察到ST段在Ⅱ导联上的抬高幅度超过Ⅲ导联,则提示病变血管为左回旋支[7]。心电图波形的变化也可对心肌梗死的范围进行提示,如巨大右冠状动脉,因右冠状动脉较为粗大,其供血范围较广,因此即便其在远段发生闭塞也可导致大面积心肌缺血。心电图波形表现为ST段在V5~V6导联显著抬高,一般>2 mm。
综上所述,通过观察分析体表心电图波形变化可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优势血管型进行初步判定,并了解病变血管闭塞部位,有利于制定临床治疗方案。
[1]孙世坤,李南阳,李勋.体表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及闭塞部位的预测价值.临床荟萃,2015,30(5): 495-498.
[2]张敏,代政学,李金明,等.心电图ST改变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血管的预测价值.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5,4(2):85-87.
[3]梅志亮,章志玲,周淑兰.心电图在右冠病变所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的预测价值.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7(2): 251-252.
[4]李群,王军,李世敬,等.回旋支闭塞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特点分析.临床误诊误治,2015,28(10):76-79.
[5]王兰,曹海清,邱晓川,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与梗死相关血管关系探析.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7):132-134.
[6]葛小宁,王炳银,刘峰,等.体表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预测价值研究.中国社区医师,2014,30(34):118-120,122.
[7]严鹏飞,李金明,张敏,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或不伴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对比分析.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4,3(1): 10-1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0.047
2016-03-09]
464006 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内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