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2016-01-28 07:03:46杨辉军纪双斌方能圆梁俊杰韦聪颖杨柳青花薛芃李文玥巢健茜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23期
关键词:躯体健康状况慢性病

杨辉军 杨 靓 纪双斌 方能圆 梁俊杰 韦聪颖 杨柳青 花薛芃 钱 鑫 李文玥 巢健茜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南京市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杨辉军杨靓纪双斌方能圆梁俊杰韦聪颖杨柳青花薛芃钱鑫李文玥巢健茜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摘要〔〕目的了解南京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探索控制这些危险因素的健康管理模式。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南京市某社区医院体检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应用自制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对1 455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特征老年人五维度健康得分有所不同,老年人综合健康得分3.59,其中生活自理功能维度得分较高,其次为躯体机能维度得分,记忆功能维度得分较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是否患慢性病对老年人的五维度健康总得分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南京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威胁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因素众多。因此,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针对相关因素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对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健康五维度

第一作者:杨辉军(1994-),男,在读本科,主要从事卫生事业管理、健康管理研究。

我国自1999年正式迈入老龄化社会后,老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到2005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1.44亿,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48亿,到2051年估计达到4.37亿,届时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1〕。在寿命延长和身体免疫功能逐渐减弱的双重影响下,老年人口成为患慢性疾病的主体,如何将国家有限的养老保障资源合理地用于改善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是很多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本研究拟全面评价老年人健康状况,分析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危险因素,为老年人健康管理、提高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1对象及方法

1.1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南京市某社区医院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体检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 600份,回收1 522份问卷,回收率为95.10%,剔除部分变量缺失过多、存在明显逻辑错误的问卷后,最终有效问卷为1 455份,有效率为95.6%。

1.2研究内容与指标在综合参考国内外相关健康评价量表及咨询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老年人健康评价量表,由五个维度(躯体功能、生活自理、情绪性格、记忆功能、社会适应性)、39个指标组成,包括13个正向指标和26个负向指标。正向指标:两周患病、忧伤、压抑沮丧、孤独、情绪易激动、生活紧张、睡眠质量、家庭和睦程度、社会活动参与、社交范围、依靠家庭程度、依靠社会程度、与他人联系频率;负向指标:健康自评、与同龄人比较后健康评价、慢性病、躯体疼痛、视力、听力、牙齿等感官功能、营养状况、控制大小便、吃饭、穿衣、室内活动、如厕、洗澡以及修剪脚趾甲、做饭、理财、上下楼、乘车外出、外出购物、自评心理健康状况、生活快乐、对未来充满希望、社会功能自评、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社会功能自评。

1.2.1正向指标赋分评定等级为五级的,其得分为其所处等级;评定等级为三级的,得分依次为1、3、5;评定等级为二级的指标,得分依次为1、5。

1.2.2负向指标赋分评定等级为五级的,得分为6-其所处的评定等级;评定等级为三级的指标,得分依次为5、3、1;评定等级为二级的指标,得分依次为5、1。

1.2.3其他指标赋分(1)营养状况指标、根据体质指数(BMI)分为4级,计算得分时将BMI<18.5 kg/m2和24 kg/m2≤BMI<28 kg/m2视为同等级;“18.5 kg/m2≤BMI<24 kg/m2”赋值为5;BMI<18.5 kg/m2、24 kg/m2≤BMI<28 kg/m2赋值为3;“28 kg/m2≤BMI”赋值为1。(2)对于缺失值,连续性指标通过均数赋值,等级指标通过中位数替代。

1.2.4得分计算权重采用前期我们研究的结果,每一指标的得分经过加权平均后,计算总得分。

1.3统计学分析利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7.0软件进行一般统计描述、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结果

2.1老年人综合健康得分情况本次调查老年人综合健康得分3.59,其中生活自理功能维度得分较高,记忆功能维度得分较低,见表1。

2.2不同特征老年人五维度健康得分情况如表2所示,就性别而言,男性和女性在五维度总得分的表现水平相当;男性老年人在躯体功能方面略好于女性;而女性则在记忆功能、社会适应维度表现较好。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躯体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性逐渐变差,这与老年人的生理状况有关;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老年人在社会适应方面的表现逐渐变好;有配偶的老年人在躯体功能、生活自理维度好于没有配偶的老年人;同子女一起住的老年人在记忆功能和社会适应维度得分略高于独居和夫妇同住的老年人;无慢性病的老年人在躯体功能维度与社会适应维度略优于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

表1老年人健康综合得分情况

维度维度得分维度权重加权平均值躯体功能维度3.760.3761.41生活自理维度4.980.2151.07情绪性格维度2.250.2150.48记忆功能维度2.370.0740.18社会适应维度3.680.1210.45综合健康得分3.591.003.59

自变量n躯体功能维度生活自理功能维度情绪性格维度记忆功能维度社会适应性维度性别男6903.78±0.564.98±0.212.24±0.502.34±1.073.66±0.65女7653.74±0.574.98±0.192.25±0.512.41±1.063.70±0.66年龄(岁)60~698703.83±0.551)5.00±0.101)2.24±0.502.30±1.081)3.73±0.621)70~794743.67±0.564.97±0.232.26±0.502.46±1.043.64±0.68≥801113.66±0.584.83±0.442.24±0.512.61±1.043.53±0.77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3513.69±0.591)4.94±0.321)2.27±0.512.43±1.023.58±0.691)初高中8933.79±0.554.99±0.152.25±0.512.37±1.073.69±0.63大专及以上2113.78±0.575.00±0.102.19±0.442.28±1.123.83±0.65婚姻有配偶12533.78±0.561)4.99±0.181)2.23±0.491)2.37±1.063.69±0.65无配偶2023.67±0.594.94±0.292.37±0.542.42±1.093.62±0.69居住情况夫妇同住9953.76±0.554.98±0.202.23±0.492.27±1.061)3.64±0.651)独居1413.77±0.544.96±0.212.28±0.502.30±1.103.57±0.68同子女住3193.76±0.624.98±0.212.30±0.542.73±0.993.86±0.61慢性病有10433.59±0.521)4.98±0.212.28±0.521)2.37±1.053.65±0.651)无4124.19±0.424.99±0.182.15±0.442.39±1.123.75±0.64

1)P<0.05

2.3老年人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见表3。性别、年龄、婚姻、受教育程度、有无慢性病、居住情况作为自变量,五维度健康总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是否患慢性病对老年人的五维度健康总得分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年龄呈负相关。标准化回归系数表明有无慢性病状况对五维度总分影响最大,受教育状况对五维度总分影响最小。

表3老年人健康状况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模型非标准化系数BSE标准系数t值P值常量3.5360.044-81.2100.000性别-0.0050.013-0.010-0.3790.705年龄-0.0330.010-0.081-3.2120.001婚姻0.0020.0230.0030.0870.931受教育程度0.0250.0110.0592.3440.019有无慢性疾病0.2050.0140.36014.7010.000居住情况0.0010.0260.0020.0520.959

3讨论

本次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特征老年人五维度健康得分有所不同,老年人口综合健康水平不高,其主要原因是情绪性格维度和记忆功能维度状况不佳。年龄较高的老年人健康状况总体较差;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年人健康状况越好。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相较于未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健康总得分更低。上述因素都可以作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重要切入点。

为了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笔者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健康知识普及,促进生活方式健康化。从知信行角度而言,健康知识对老年人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老年人健康知识尚未普及,由于健康知识盲区而产生的健康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应当积极地推进健康知识教育,让老年人拥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对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健康素质的效果在雷志英等人〔2~5〕的研究中也有体现。(2)关注老年人健康,加强慢性病监测。有研究表明,我国老年人中60%~70%有慢性病史,人均患有2~3种慢性病,而60岁以上人口慢性病患病率为全人口的3.2倍,60岁以上老年人的余寿中有2/3的时间是带病生存〔6〕。本次调查结果也显示慢性病对老年人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及时而准确地了解老年人健康状况,对于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监测措施包括:定期进行老年人体检;与医院合作举行义诊活动;与高校合作进行医学类志愿者与老人健康交流活动,以了解老人平常生活中身体状况的变化。(3)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加强社区文化活动建设。我们的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关怀对于促进老年人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老年人虽然在社会活动中的参与能力下降了,但是依然是社会的一份子,需要更多不仅仅是物质上更是心理层面的关注,让老年人感受到家庭的存在感和社会的归属感,对于老年人的健康很重要。

参考文献4

1李本公.我国老龄化特点突出形势严峻〔EB/OL〕.http://www.people.com.cn,2006-12-12.

2雷志英.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2;10(1):9-10.

3穆荣红,李荣,张会敏.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648-50.

4杜合英,夏顺新,李美清,等.社区老年人的学习特点及健康教育方式〔J〕.临床护理杂志,2006;5(4):71-2.

5李淑萍,黄丹,陈月姝.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06;5:81-2.

6林晓嵩.健康管理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6;9(21):8-50.

〔2014-12-11修回〕

(编辑李相军)

The situation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health among the elderly in Nanjing

YANG Hui-Jun, YANG Liang, JI Shuang-Bin,etal.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9, Jiangsu,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health situation and dangerous factors of the elderly in Nanjing.MethodsA self-design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survey 1 455 elderlies from a community hospital in Nanjing. The general descriptive, variance model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ResultsDifferent elderly had their own five dimension scores, the general health score of elderly was 3.59, daily living dimension score was higher than body function dimension and body function score was higher than memory dimension at the same time. Age, education and chronic had statistical effects on five dimension scores of the elderly.ConclusionsThe health situation of the elderly in Nanjing is not promising. There are so many factors threatening i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enhance the health management for elderly.

【Key words】Five dimension of health

通讯作者:巢健茜(1967-),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卫生事业管理、健康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73189)

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5)23-6902-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23.118

猜你喜欢
躯体健康状况慢性病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7:08
逍遥散治疗躯体症状障碍1例
癌症只是慢性病
现在干什么?
文学港(2019年5期)2019-05-24 14:19:42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搬家
诗林(2016年5期)2016-10-25 07:04:51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中西医结合治疗躯体形式障碍50例
中医研究(2013年5期)2013-03-11 20:26:56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体育师友(2013年6期)2013-03-11 18: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