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逆向思维”和“想象力”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2016-01-28 07:43莫大尼湖南科技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42500
大众文艺 2016年2期
关键词:逆向思维声乐教学想象力

莫大尼 (湖南科技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42500)



论“逆向思维”和“想象力”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莫大尼 (湖南科技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42500)

摘要:声乐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又矛盾的过程,说其复杂是因为教学其间以抽象思维向度为主导,歌声对于学习者来说即看不见也摸不着,全凭学习者的想象力和音色辨别能力来进行声音方面的调整;说其矛盾是因为学习中充斥着“自相矛盾”的观点,归结起来可以将这些矛盾分为:“前后矛盾”与“上下矛盾”。要想将这些矛盾平衡的解决掉,就必须要依托于学习者拥有较强的“想象”及“逆向思维”能力。

关键词:逆向思维;想象力;声乐教学;意义

高校声乐教学的过程从表面上看是声乐教师在钢琴边指导学生发声及歌唱的过程,但是其本质却是一种抽象的心理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意念和思维不断碰撞和调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逆向思维”和“想象力”能力的高低决定声乐教学效果的好坏。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声乐教学中的逆向思维

“所谓逆向思维是指从反面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与正向思维相对应的一种思维。”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逆向思维的内涵更加丰富,它不仅仅是从反面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它还要和正向思维同步思考;声乐教学中的逆向思维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它是与正向思维相辅相成的统一体。需要说明的是在声乐教学过程中随着思维主体的不同,逆向思维本身的特性也会发生变化。比如,站在教师角度看逆向思维和站在学生角度看逆向思维所思考的内容是有区别的。

(二)声乐教学中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是在人们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在声乐教学中的想象力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想象力,它既有抽象性特点也有形象性的特点。抽象性主要体现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是通过对歌唱声音的调整实现的,而声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它是一种“无形”的指导;而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声音由看不见转化为“看得见”,那就需要教师或学生将这种无形的声音通过大脑的抽象思维使之形象化。如教学中对良好发声的种种表述——“声音像柱子一样立起来”“口腔内像有一个斗笠一样”——就都是将无形的声音通过抽象思维之后使之形象化的过程。而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就是将形象化之后的语言表述抽象成声音的过程。

二、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两类歌唱矛盾

但凡好的歌唱声音都是歌者对身体上各种参与发声的肌肉群之间和谐、默契的配合的结果。在协调全身肌肉群的时候,我们往往要进行双向同步思维,这种双向同步性就决定了矛盾的出现,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面对且需要解决的是歌唱中“上下”以及“前后”两类矛盾。

(一)歌唱中的“上下矛盾”

歌唱中随着音高的升高,我们的思维意识是向上的,但是此时想获得良好的声音质量的话,我们的气息应该更加深沉,这时我们的意识是向下的,而且这两个意识必须同步思考,身体感觉上要兼而顾之,从而产生一种声音越高气越低的双向运动感,这便形成了一种上下对抗的歌唱矛盾。此外,歌唱中喉器的位置也存在一种上下矛盾。一般没有经过专业声乐训练的人在歌唱时,随着音调的提高,歌唱者的喉器(即喉结)也会跟着往上提高,最终导致嗓子挤卡而发不出声音。这种现象在王景彬老师(青岛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看来是一种人体的生理保护动作,是人体预知到了声带会由于错误的发声而产生伤害从而阻止发声的行为,和生理上的膝跳反应是一个原理。而受过专业训练的演唱者的喉器在演唱中随着音调的提升,它所表现出来的是稳定的特点,在歌唱者自身的感觉上来看,此时的喉器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是下沉的感觉。从而,此时喉器在歌唱中便形成了一股向上的本能反映和向下的技术要求间的矛盾。

(二)歌唱中的“前后矛盾”

声乐教学过程中,声音的靠前安放或靠后安放曾经引起过我国声乐教育界的讨论。靠前派强调声音明亮的音色及穿透力,而靠后派则强调高音区演唱时的“脑后音”感觉。当然,时至今日这个讨论已经告一段落,正如我国已故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所言“好的嗓音共鸣全身都响,既有前又有后,靠前是共鸣的亮度,靠后是共鸣的浑厚度”。因此,歌唱中声音(共鸣)的靠前和靠后是两个表面上矛盾而实际上相辅相成的一种概念。靠前的意识是声音的传送方向,在具体演唱中有很多要求都是需要靠前意识的,如咬字的位置、共鸣点的位置等。而歌唱中靠后的意识实际上与声乐教学中经常提起的“吸着唱”息息相关。歌唱过程中应该“始终保持吸气的状态”,尽管这个要求在生理上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在心理层面是可以通过想象力的辅助感受到的;美国国家声乐教师协会前主席威廉·文纳博士在著作《歌唱——机理与技巧》中就提到:“……它(声音)越圆润,就越有‘向下’和‘向后’的感觉;越明亮就越好好像是‘向上’和‘向前’。要记住的要点是,它必须同时走向两个方向。”

与前文论述的“上下矛盾”一样,歌唱中的“前后矛盾”也具有双向同步性,需要歌者细心把握。

三、“想象力”和“逆向思维”在声乐教学中思维主体差异化的分析

所谓思维主体差异化指的是不同的人在进行“想象力”及“逆向思维”的意识活动时,对“想象力”和“逆向思维”的理解和运用是有差异的。

(一)关于“想象力”的差异化

相对于教师而言对“想象力”的运用就主要体现在教学判断和教学提示两方面。声乐教师必须通过学生的歌唱发声来判断、分辩出学生运用了哪些发声方法?身体某个部位过于紧张了或是过于放松了?发出某种特定声音时是身体器官何种运动的结果?由于只能通过听觉来进行分辩,因而声乐教师们必须将声波在大脑里转换成某种具体的、形象的肌肉动作。与此同时,声乐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错误发声,进行修正和调整,在指导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将好的演唱感觉用充满“想象力”的语言准确表述出来。

而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想象力”那么主要体现在声音判断以及教学提示的反馈两方面。学生在声乐课堂上除了自己演唱之外,还要倾听和分析教师的演唱示范。当教师做出声音示范时,作为学生就要积极地通过教师的声音判断教师是怎么发出来的,并根据教师的语言表述想象出正确的发声感觉。

(二)关于“逆向思维”的差异化

“逆向思维”站在教师和学生的不同角度也会体现出不一

学生的“逆向思维”就显得简单一些,主要是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逆向提示做出相应的反应;而这些反应当然也是逆向性的。但其中也有一些学生“逆向思维”自身的特点,如由于受到内听觉和外听觉差异性的限制,学生自己对自己本身所发出声音质量的把握是不可靠的,因此更多的要借助歌唱感觉来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势必要对自己觉得好,而老师认为不好的声音大胆做出调整,此时的调整有时会具有颠覆性,即当学生完全推翻自己原先认为“正确”的发声感觉而选择一个与之相悖的发声感觉时歌唱发声反而对了!

高校声乐教学的行为和过程是一项受人的心理活动所支配的意念行为,它“是以自身器官为艺术表现手段和工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在激动的情绪中进行的高级神经活动”,而人类的各种心理活动中对歌唱行为影响最大的正是“想象力”和“逆向思维”,他们对于声乐教学中所遇到的诸多教学问题的解决都具有理论参考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让学生们在课堂中能较为熟练的运用这两种心理活动帮助自己的声乐演唱,是高校声乐教师们所需要重点思考的教学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汉民.论逆向思维[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9.

[2]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0.

[3]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0.

[4](美)威廉·文纳.歌唱——机理与技巧[M].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9.

[5] 唐琳.声乐教学泛论[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8.

莫大尼,湖南科技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音乐学及民族音乐学。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逆向思维声乐教学想象力
看见你的想象力
独立思考成就独家新闻
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与培养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