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院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2016-01-28 07:43:38陈勇华通讯作者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123000
大众文艺 2016年2期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人才培养

陈勇华 蒋 克(通讯作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传媒与艺术学院 123000)



理工科院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陈勇华 蒋 克(通讯作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传媒与艺术学院 123000)

摘要:本文旨在以全国理工科院校开设动画专业为背景,通过对我国动画行业当前现状及人才需求的分析,结合作者的学习与工作实际,挖掘理工科院校动画教育的独特性,试图探索适应理工科院校培养高素质专业型动画人才的培养教学模式。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动画教育;人才培养

本文为:1.辽宁省社科联2015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项目,项目名称:中国文化精神在动漫作品中体现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5-1017;2.2014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基于“1+2+1工作室制”的动画专业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UPRP20140134

动画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产业。因此专业动画人才的培养对产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影响我国动画产业崛起的速度和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所以说加速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极其重要又迫切的任务。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今,是中国动画繁荣的关键时期,我国政府在政策体制方面已经给予相当优厚的动画发展条件,而现今的主要矛盾在于人才培养和内容创新两方面,要解决这两个矛盾,动画本科教育首当其冲。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大环境下,高校动画教育也开始朝多元化、应用型、高层次方向发展,我国唯一的动画学高等教育机构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专业不仅在招生数量上稳步增长,而且对相关专业取向进行了科学的细分,其细分化的相关专业几乎涵盖了市场目前所需的各类人才需求,而其他高校是否也要效仿北京电影学院的做法?还是另辟蹊径?理工科院校动画专业人才该如何培养?

1.动画教育争先恐后

我国开展动漫教育的时间并不长,近几年,我国动画教育却出现爆炸式的增长。各类动画教学研究机构数量大幅增长,动画类专业已经成为热门专业。同时还有很多社会培训机构和制作机构在加大培训力度。

2.困难重重匆匆上马

当我们分析国内的动画教育现状时,却不难看到目前中国动画教育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优秀师资力量不足、学科专业设置模糊、人才培养体制不够完善、优秀本土动画教材匮乏、教学手段单一,等等。困难重重,热闹背后,我们已经看到中国动画教育潜藏的功利性和盲目性给整个动画行业带来了一些深层次的隐患。

3.就业困难忧国忧民

随着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高等教育的普及力度也在进一步的加强,这是一件不可否认的好事,但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越演越烈,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全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如此严峻,而高校动画专业却是大有继续扩大招生规模的趋势。日前国家教育已经给全国高校动画专业亮了红灯,是全国本科毕业生生当中就业率较差的专业之一,停止申办动画专业的审批。

4.重点解决人才瓶颈

动画教育是以动画艺术品为媒介而实施的教育,由于它的知识综合性,比任何一门单一形式的艺术包含更多的信息。除了遵循一般艺术教育规律,动画艺术还有独特的规律,它是科学与艺术、思想与技术、个性与共性的综合,不是挂着一个动画专业的名号进行办学,就能培养出符合市场规律、创作要求和综合能力的动画、漫画专业学生来的。动漫企业得不到需要的人才,而院校培养的人才流入市场得不到认可。此自相矛盾的现象必然造成产业发展的瓶颈无法突破,

二、理工科院校开设动画专业的优缺点

笔者从办学优势、生源基础和就业渠道等方面对四类院校(第一综合性大学内的相关院系;第二是艺术设计类院校;第三是影视传媒类院校;第四是理工科院校)的动画专业进行比较分析,不难看出理工科院校开设动画专业的缺点大于优势,绝大多数主要都是依托自身的工科专业优势进行培养安排,但短腿的地方有很多,比如:艺术文化背景单一、历史积累少、基础设施陈旧、优秀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学科专业设置模糊等。

三、依托理工科专业优势办动漫专业

理工科院校的动画专业和其它类型院校的动画专业相比,优势较少、缺点很多。所以应突出其优势进行动漫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理工科院校的动画专业培养应该更加注重技能,这一点在动画课程的设置上应有所体现,实践环节设置较多,说明这类院校更加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

1.WHO:谁来教

“谁来教”主要是要解决动画专业的师资的培养体系建立问题。教师是动漫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理工科院校要提炼具有理工科优势的复合创新型应用教师队伍。

第一,形成有助于教师发挥能动性的学校管理体系。其具体内容是以教师为本,把教师置于学校管理的主人位置,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教育,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固有的教条化、逻辑化管理体系,将会束缚动画专业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方法。所以理工科院校下设的动画专业具有天然的资源,将理工科专业特色融入动画创作中。

第二,构建创新主导的学校评估体系。学校的教育评估体系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检验,同时评估体系所选择的标准又是对某种教育思想和方法的肯定,对教师的教学起着很强的诱导和强化作用。所以应注重评价体系中教师创造性工作成效的权重、导向、奖励。

2.WHAT:教什么

“教什么”主要是要解决为了让我国理工科高校动漫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用更有效的方法培养新一代动漫人才的问题。动漫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实践”,在整个本科学习阶段,无时不刻将实践融入教学环节,将更多的理工科实践加入动画实践中,比如机械自动化、生产安全、力学等,以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参与性、认同感。

3.WHERE:在哪儿教

“在哪儿教”是为了界定实践环节的实质性问题:比如实践地点的确定、实践项目的确定等方面。带学生去参观机床铸造、力学实验室、采矿掘进与安全防范等工作现场,实地教学加电脑模拟仿真。

4.WHEN:什么阶段学什么

“WHEN”主要是解决学生整体培养计划的制定,比如第一学年开设较多基础课程,掌握原理知识;第二、三学年学习大量动画制作软件,并辅以理工科实践创作,逐步开始步入理工科动画制作设计学习阶段;第四学年进行校企合作,让学生开始接触理工科方面三商业动画项目的制作设计。

5.HOW:如何学

“如何学”主要是从学生角度考虑如何学习的问题,学生应根据自身的特长及兴趣爱好,按照动画创作的基本规律,利用本校工科资源,多听取其他工科专业课程,尤其工业设计、建筑工程等和动画专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课程,最好能将工科专业的师生加入到动画制作团队当中。

总之,笔者将理工科院校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总结为5个中心:即以绘画为基础素质教学中心、动画理论结合工科课程为基础理论教学中心、三维动画和数字制作软件为专业技巧教学中心、创作能力培养为实训教学中心、工作室制的传统师徒教学方式为学风教学中心。

陈勇华,讲师,主要从事动漫理论基础与实践创作研究。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理工科院校人才培养
基于非形式教育理论的研究生素质培养的研究
青年时代(2016年19期)2016-12-30 17:53:25
理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绿色科技(2016年21期)2016-12-27 16:34:14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艺术通识教育在理工科院校的发展探讨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9:57:03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7:27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8:35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2:22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03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