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模式探析

2016-01-28 08:50:47张瑞娟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科学中国人 2016年17期
关键词:双语教学专业课民办高校

张瑞娟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民办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模式探析

张瑞娟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加深,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扩大,双语教学日趋成为涉外专业教学模式的选择。民办高校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面临了学生英语基础差,教材不合适及师资缺乏的问题和困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提高民办高校双语教学的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民办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

一、推行双语课程的作用和目的

双语课程的推出,在不同层次的高校其开设的目的存在差异。但总的来说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由于中外合作办学的需要,某些互认的专业课程需要用英文授课;(2)由于涉外专业的特点,对学生知识的国际化程度和对学生的英文运用能力要求更高,专业课双语教学能较好地实现这些目标;(3)出于学术研究和资料文献查阅的需要,专业课双语教学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国外资讯,更好地了解学科前沿知识,有助于往后的自学和研究。对于民办高校的涉外专业和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而言,专业课双语教学旨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民办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英语成了学习专业知识的障碍

专业课推行双语教学模式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专业术语的英文表述方法,便于学生在课后自学时能更好地理解相关的英文阅读材料,从而扩展学生的视野,加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的广度和深度。早期研究表明[1],要使学生可以从双语课程中受益,其英语水平应达到CET6合格,或者CET4成绩优秀以上,按照当前考试模式,CET6成绩应在425分以上,CET4成绩应在550分以上。就笔者所在院校的大三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而言,能达到大学英语四级优秀,六级通过以上的人数约为全年级的七分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专业课双语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是极大的挑战。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有限,不足以应付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更谈不上阅读课外英文材料。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地花在了理解英文单词上,反而忽略了对专业知识的把握和理解。同时,老师给学生讲解各个英文专业术语耗时较多,因而过多挤占讲解专业知识的时间。如果开展英文教材,中文授课这种低层次双语模式,双语教学几乎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然而如果采用英文教材、英语授课为主的模式,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最终连专业知识也掌握不了。

(二)缺乏合适的双语教材

双语课程的教材一般以英文为主,中文为辅,大部分是从国外引进的。虽说专业知识大同小异,但由于书中引用的案例、行文的风格各异,学生在英文词汇量有限的情况下,还要理解文中引用的国外教学案例,学习难度进一步加大。即使有中译版的外文教材,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表述方式有异,原文中意趣横生的内容一经翻译,反而显得晦涩难懂。

(三)双语教学的师资不足

研究显示[2],成功的双语授课必须以优秀的师资作为基础。从笔者所在的民办高校师资来看,从事双语教学的绝大部分教师都不是英语专业毕业的但基本具有国外留学或访学背景。英语运用能力较强,能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基本满足传授专业知识的技能。然而,由于这些教师只教授其中一门或数门专业课,有些专业课由于缺乏师资,双语课程无法开设,导致学生英文的专业知识体系无法构建,专业知识的相互衔接性较差。同时,也存在部分教师英语水平一般,导致专业知识的传授不清楚的情况。

三、民办高校推行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建议

(一)建立合适的教材教辅资源库

民办二本院校的生源其英语平均水平较低,在开设双语课程时,教材的选用成了一大难题。在目前国内可选的英文教材中,可直接使用的教材不多。较为切实可行的方法是教师以英文教材基础,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化,结合国内外的热点时事,做成教学讲义和课件,同时辅以中文注释。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适当运用视频资料讲解专业知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显示,这也是当前最受学生欢迎的双语授课方式。

(二)积极引进高素质双语教学人才

专业课双语授课需要教师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教材内容进行裁剪、整合;对课件添加附注、说明;设计课堂互动环节、调整教案。有时候还要针对学生的英语水平的差异进行个别辅导。与母语教学方式相比,教师的负担和压力都更大。如果学校缺乏配套的激励机制,会严重挫伤教师双语授课的积极性,不利于学校双语课程的顺利开设和双语教师团队的建设。民办院校在推行专业课双语教学时,可对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老师提供补贴或奖励,激发教师双语授课的积极性。同时对尚未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师资进行培训,提升教师双语教学的能力。最后,针对双语教学师资缺乏的情况,积极从海内外引进高端人才,全面打造双语教师团队。

(三)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为双语教学做准备

双语课程全英授课模式的顺利推行,需要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方面具备较高的能力,听说能力主要反映在平时的课堂互动中,读写能力主要体现课前课后的预习复习以及课后练习和作业的表现中。如果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双语教学将事倍功半。为了促进专业课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有必要在学生入校初期就开始进行必要的英语运用能力方面的锻炼,譬如开设英语听力课、口语课等课程。同时在基础课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开设低层次的双语课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专业词汇,为高年级的专业课英语授课夯实基础,从而建立全面的英文专业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韩建侠,俞理明.我国高校进行双语教学学生需具备的英语水平[J].现代外语(季刊).2007(2)65-72

[2]李颖.高校优质双语/EMI课程的教师教学能力研究[J].外语界.2015(2)80-87

猜你喜欢
双语教学专业课民办高校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时代人物(2019年29期)2019-11-25 01:35:16
湖南省高校舞蹈啦啦操课堂开设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初探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33:57
双语教学质量评价与管理研究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11:02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10:15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4-17 09:06:16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