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国喜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沙流河镇池家屯小学
素质教育评价之我见
钱国喜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沙流河镇池家屯小学
摘要:素质教育是中国当前教育的热点,持续数年,素质教育的评价问题提到教育历史的重心,是教育工作者的创新工作之一。素质教育评价要遵循基础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差异性原则。素质教育评价要适应学生人格形成特点、适应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特点、适应城乡学校差异的特点。
关键词: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自隋而起的科举制打破了之前的世袭制度,曾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以前的用人制度,使社会中下层的知识分子有了平步青云、步入上层社会的机会。然而,这项选拔人才的制度到了后期却发展成了畸形,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严重禁锢了应考者的思想,束缚了应考者的能力。随着清朝的灭亡,这一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的用人制度也随之淡出了历史的舞台。素质教育是与科举这种应试教育相对的一种教育方式,它主张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是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一种新型教育。
千百年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古训”已经在广大家长的大脑中根深地固,加之用人单位实行高学历的用人制度,以及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考试”都在直接或间接地验证着千余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犹在。素质教育在中国推行了几十年,那么它培养出来的人又怎么区分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呢?它的标准是什么?至少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能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高考的分数仍是左右学生命运的唯一公平的标准。所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平的、明确的、可行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1.基础性原则
素质教育的一大任务是培养人具有一些生存生活必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这些是一个人身心能够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对于这些内容的评价要求是使每一名学生都必须能够熟练掌握,能够灵活应用。这就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提出来严格的要求,万万不能把素质教育办成“年头”教育(不管是什么学生,不管他学会了什么,没有了降班留级,到了九年一律毕业)。如果教育发展成这样,那就是素质教育的失误。
2.整体性原则
一个人要想生存、生活是需要许多素质的,素质教育常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在现实中,这五育中学校、家长、社会最最关心的却是“智育”。智育的关注比例大一些本无可厚非,但大到其他四育加起来也不及智育的冰山一角却着实令人感叹。就举一个关于劳育的例子,“劳动人民最光荣”,毛泽东主席的这句名言讲的是劳动本应是值得骄傲、值得自豪的事情,但现实却是劳动成了老师惩罚犯错误学生的一种手段,这就无形中在学生心中形成了劳动与改造、劳动与可耻相联系在一起的观念。有这种观念,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又从何谈起。所以,素质教育评价要协调好各项素质的考核比例,为人的全面发展定好一个标准。
3.实践性原则
一个人的学生时代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就算上到博士,也只不过占到人生命的四分之一左右,大部分的时间还是要步入社会。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把自己的所学应用到今后的实践中去,可以说实践是素质内化和外显的联系纽带。评价学生的素质水平,更要看中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实践去检验学生的素质水平也是最准确的方法。
4.差异性原则
人与人的天赋是不同的,这是遗传因素造成的,我们不要回避这一现实,再加上每个人所处的家庭环境、所受的教育程度等外在条件的不同,会造成每名学生的素质水平是不同的,甚至是存在很大的差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承认这个差异,还要正视这个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学生时也要“因材施教”,做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和谐统一。
首先,广泛宣传,逐步转变传统观念。
社会与家长的陈旧观念是素质教育实施的最大障碍,所以必须取得家长、社会的广泛认同,引导他们改变仅以升学来评价学生、老师以及学校的观念,形成全面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质量观。社会和家长的观念转变了,学校和老师的压力也就消失了,素质教育评价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其次、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国家教委要下大力度设立专门的素质教育评价机构,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听取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意见,制定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完善的、公平的、可行的、明确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第三、加大推行力度,确保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能够良好运转。
任何一种新制度要取代旧制度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要经历质疑和困惑,都要经历实践和探索,都要经历曲折和反复。所以,我们要上到国家教委,下到基层学校,都要严格贯彻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努力走出一片广阔的天地。
总之,素质教育评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保证,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要群策群力,为素质教育的改革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顾明元,孟凡华主编.估计教育新理念.河南出版社,2001年版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