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模式能力的研究

2016-01-27 01:56梁坤许卓娅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模式

梁坤+许卓娅

【摘要】本研究以某幼儿园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考察如何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的模式能力。研究发现:大班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对模式辨识的敏感性逐渐提高;大班幼儿在模式辨识的过程中常运用数数、排序、分析空间关系、分析几何图形等策略;大班幼儿的模式辨识不受表征材料或表征形式的影响,但游戏的流畅性受表征形式的影响;大班上学期,幼儿的模式能力较多停留在模式的微调与拓展阶段。基于此,研究者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

【关键词】模式;模式能力;模式教学活动;“数音”领域渗透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5)11-0014-04

美国数学家L·Steen曾指出“数学是模式的科学和语言”,〔1〕是关于模式与关系的知识。模式既是儿童数学概念学习和数学思维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儿童进入“数世界”并获得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儿童通过模式学习,可以发展数学思维。因此,“让儿童在模式中学习”的理念成为很多幼教工作者信奉的理念。

一、相关概念

(一)模式

史亚娟认为模式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和现象之间本质的、稳定的、反复出现的关系。美国数学教育专家Burton(1985)和台湾地区学者周淑惠(1999)等认为,模式是指重复出现的、有规律性的事物或现象等。〔2〕

(二)模式能力

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认为,模式能力是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数、计算、测量、几何/空间能力等共同构成了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模式能力是指个体对物体之间的规则性关系的认识能力,体现在个体对具有隐蔽性、抽象性的规则特征的认识上,〔3〕主要包括对模式的识别与描述、复制与扩展、删除与创造、鉴赏与预测等。〔4〕

(三)模式教学活动

本研究中所指的模式教学活动,特指以幼儿园音乐活动为载体,以充分“模式”概念的学习为内容和形式,反映模式本质的教学活动,主要以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ABAB结构歌唱教学游戏活动为例。

(四)“数音”领域间的渗透

幼儿园五大领域的相互渗透,是指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五大领域之间的交叉及相互联系。各领域间的渗透可以帮助儿童对世界、社会、生活形成更全面准确的理解,从而成长为“完整的儿童”。本研究中,“数音”领域间的渗透特指将对科学领域中的数学概念“模式”的学习与艺术领域中的音乐教学相渗透的课程形式。本研究探究的是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模式能力的方法,以帮助幼儿通过音乐活动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模式,同时,通过模式学习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二、研究设计

(一)被试选择

本研究以南京市Z园为研究基地,随机选取该园某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大班教师J1、J2为本研究合作教师。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探究如何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模式能力的问题。根据质的研究方法及扎根理论,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编码、登录,以为后期分析提供依据。

(三)分析框架

研究者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展开分析,即通过同一维度不同活动的多元表征(横向维度)和同一维度同一活动的多元变形(纵向维度),探寻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开展“模式”教学的途径,旨在培养幼儿发现、辨识模式,并创造性地利用模式解决音乐作品学习中碰到的问题的能力。本研究方案见表1、表2。研究者所选择的活动均为大班歌唱游戏活动,横向维度包括“大马大马告诉我”“冬天的花”“胆小鬼”三个活动的多元表征活动;纵向维度包括“赵州桥”活动的多元变形活动。合作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只要能跟模式挂上钩即可,因此活动表征方法和形式是多元的,既有歌唱活动、也有打击乐和律动活动等,具体包括“我和小蚊子”“披着斗篷的小孩”“小鸡去散步”“冬天的花”“大马大马告诉我”五个活动。

三、研究结果

(一)活动中的幼儿

1.幼儿对音乐教学活动中模式学习任务的敏感性逐渐提高

研究发现,幼儿在活动中能够逐渐辨识并准确描述模式,且能用多种方式表征模式,这表明其对模式的理解较为清晰、稳定。例如,开始时,幼儿A在“小鸡去散步”活动中提出“为什么这几个同样的杯子上都印有小鸡”的疑问,后来在“大马大马告诉我”活动中提出“这句话唱了很多遍”“隔一句就会出现这句话”的发现,再到在“冬天的花”活动中,作出“因为每个小鸡都藏在那个‘哎个隆咚呦里面”“我明白了,单数后面不是冬天的花,双数后面是冬天的花”的解释,直到最后在“胆小鬼”活动中准确、清晰地描述出“围巾(注:传递物)刚才在谁手上,再往那边数5个人,就可以知道现在它在谁手上了”的规律。从一开始仅有幼儿A用疑问的口吻提出自己发现的规律“为什么这几个同样的杯子上都印有小鸡”,到最后大多数幼儿表明“老师,我知道是怎么搞的了”,可以看到,能理解和推理出模式的幼儿逐渐增多,他们的发现从疑问、断断续续的推测发展为抽象的归纳和概括。可以看出,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幼儿对模式学习任务的敏感性在逐渐提高。

2.大班幼儿常采用数数、排序、分析空间关系、分析几何图形等策略,快速发现并辨识模式

在活动过程中,研究者发现,幼儿采用的策略在不断变化,从一开始的“瞎猜”(试误)到后来明确使用“数数”“排序”策略(顿悟)再到正确运用“空间关系”“表征”等策略(拓展),幼儿在不断丰富自己模式辨识的策略,初步形成问题解决的数学策略系统。

3.大班幼儿对模式的辨识不受表征材料或表征方式的影响,但活动的流畅性易受表征方式的影响

例如,幼儿最初按照半圆队形进行活动,随着活动的进一步展开,半圆队形变成圆队形,大部分幼儿依然能准确推断出本游戏暗含的模式规律,并能够正确描述出其中的规律。如,能推断出传递物经S形绕圈后可能会传到谁的面前。但幼儿在进行S形绕圈时,经常出错。这表明,表征方式的变化并不影响幼儿对模式规律的推断,但可能会影响活动的流畅性。

猜你喜欢
模式
红十字骑士的死亡与再生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从《后窗》看希区柯克作品的人性怀疑论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基于产业需求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