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及实施途径

2016-01-27 22:20卜俊平
新课程·上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师

卜俊平

摘 要: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看法,但是小学生的世界观却还很稚嫩且没有成型,导致小学生对事件的判断也还不够准确。然而小学生的德育能够帮助学生识别社会中的正误,并对小学生起到向导的作用,从而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提升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和创新能力。所以,对小学生进行适当的品德教育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师;学生

德育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教育类型。但是小学生的世界观还没有成型,所以,需要教师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便其教育符合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因为德育可针对性地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事件正误的能力。

一、灵活利用德育查找学生自身的“漏洞”

小学生因为年龄还比较小,对身边事物的判断还比较弱,所以为了使小学生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世界观,其德育对学生来说是极其之重要的。因为小学生可在教师的带领下寻找出解决事物的正确解法,并认识其中与之相关的系统知识,从而发现自身所存在的“漏洞”。

二、教学实践中德育教学具体实施途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生需要与新时代接轨。所以,在现代教学环境下,最为适合小学德育教学的具体措施为树立榜样以及批评、表扬的结合。

1.榜样的树立,强化榜样在学生心中的地位

良好的世界观的成型有利于小学生之后的学习,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如,从远处说,其良好的榜样有世人都有所了解并非常之熟悉之人——雷锋,而从近处说,有学生身边的同学——常省吃俭用、爱卫生、自己的事情能够自主动手完成的同学。通过这些同学形象的树立,使学生在自己的心中有个正确的评判标准。

2.表扬与批评的有效结合

批评是为对小学生所做之错的否定,表扬却是与之相反。所以如若教师学会把表扬与批评结合,那么就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并学会看世界的百态而不迷失自我。所以教师需要学会把两者有效地结合,这样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

总而言之,小学德育是需要教师长期性地投入精力的一类特殊教育,并且能够灵活运用适合的教学模式配合德育的实行,以便感染学生,使之形成较为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高双.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04).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教师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最美教师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