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奎 田乃清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航海技术系,江苏南京 211170)
江苏海事职业教育集团构建研究
张树奎田乃清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航海技术系,江苏南京211170)
摘要江苏海事职业教育通过集团化办学,能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优势互补。本文就如何构建江苏海事职业教育集团,从组建模式、运行机制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组建模式应采用纵向联合+多元合作的模式;运行机制应采用松散型,以后逐步过渡到紧密型;管理体制宜采用理事会制度。
关键词教育集团;组建模式;运行机制;管理体制
1江苏海事职业教育集团构建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今后国家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应积极探索政府、行业企业、中介机构参与办学的新机制,新机制的核心是政府统筹,校企合作,中介参与的集团化办学。政府应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的法律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根据《教职成(2011)12》号文和《教高(2012)3》号文)的精神,今后我国航海职业教育要健全教育管理体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航海类专门人才。根据《教高(2012)4》号文的精神,政府鼓励地方建立大学联盟,发挥部属高校优质资源辐射作用,实现区域内高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苏教高(2013)1》号文中明确指出,要构建高校联动发展平台,依托区域高校教学联盟、教学联合体、职教集团、高等教育园区,整合区域性或同类型高等学校相关教学资源,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这些都为我国的职业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即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今后我国的职业教育应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国内外实践证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能够实现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共享,促进职业院校和企业优势互补[1],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模式。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能够提高职业教育与教学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与标准化水平,能够达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率,降低办学成本,实现规模经济的目的。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和运作,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实现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和企业的对接,有利于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和利益一体化[2],从而适应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本质要求。
我国现有的航海人才培养质量、规模与结构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国家海运强国、海员强国、海洋强国战略实施和航海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而组建以航海院校为主导,航运企业、行业、中介机构参与、政府统筹的江苏海事职业教育集团,将为我国航海职业教育做出有益的探索。
江苏海事职业教育通过集团化办学组建海事职业教育集团的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江苏海事系统职业教育的办学资源,使集团内部的所有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共享,发挥出海事系统职业教育的最大效能,提高办学效率。通过集团化办学也可以减少现行海事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资源浪费,降低办学成本。通过集团化办学,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生产一线的实际工作经验,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通过集团化办学,能够进一步密切海事职业教育与社会和经济建设的联系,及时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
2江苏海事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模式及运行机制的构建
2.1组建模式的构建
目前国内外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纵向联合,即把应用本科、高职、中职教育纳入一个集团体系,实现应用本科、高职、中职的相互衔接,其核心是在自愿和共赢的基础上,以专业和人才培养为纽带组建教育集团[3],从而达到优势资源互补与共享,学生分段培养、科学发展的目的。
(2)横向联合,即以一所学校为基础,吸收若干个与学校专业基本对应的企业参与集体化运作,真正做到按企业的需求,开展订单培养,真正实现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3)多元合作的职教集团。由职业学校、相关企业、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等多种性质的主体组成的职教集团。行业协会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多方信息资源的共享;中介机构主要为职业院校提供人才需求及服务信息,同时加强政府、社会及集团成员之间的沟通。
航海人才的培养需要由政府主管部门统筹,人才市场指导,行业企业参与,高校培养这一联动机制,同时考虑到目前江苏省的航运学校有中职、高职以及未来即将筹建的应用本科院校,因此,作者认为,江苏海事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的构成应采用纵向联合+多元合作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构建一个“航运院校以航运企业需求为导向,航运企业以航运院校成果为依托,政府主管部门加强保障和资金支持,航运中介机构提供就业指导和供求信息”的四方联动新格局,确保江苏海事职业教育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2.2运行机制的构建
国内外职业教育集团的运行机制主要也有三种:
(1)紧密型的运行机制:这是一种实质性合并的形式,合并单位通常是学校,被合并学校不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业或其他实体一般以联合办学的形式加入集团,保留独立法人资格[4]。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可以扩大学校办学规模,便于集中各成员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同类学校中增强竞争力。但是整体并入会带来大量产权变更,人事变动等问题,同时,由于规模扩大,也给管理增加了难度。
(2)松散型的运行机制,这是一种由某主体学校为核心,联合其它学校、企业及实体组建起来的集体化运作形式。各成员单位的经济及原独立法人资格保持不变,原有的隶属关系不变,各成员单位以签订合同协议或集团章程的形式连接在一起。在职教集团组建之初,制定章程规定集团的运作管理机制。各成员单位在章程的指导和约束下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互惠互利。这种类型的优势在于集团成员受客观条件约束较少,自主选择性较大,适用范围广;集团组建不涉及产权关系,人事关系,管理体制等因素[5],初期组建容易操作。局限性在于集团成员联系的紧密度低,没有经济依存度,成员单位之间利益很难实现相互融合,集团缺乏凝聚力,因此不利于形成集团的发展优势。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集团组建普遍采用这种模式。
(3)紧密型与松散型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在这种类型中,集团成员之间既有整体合并的形式,也有以联合办学的方式加入集团的形式。集团核心成员以资产为纽带整体合并,同时集团又通过订立合同协议,使一些职业学校、企业单位等以联合办学的形式加入[6]。这种类型的运行机制既克服了紧密型和松散型模式的弱点,又能够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点,相对比较灵活,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但是实际操作起来难度也较大。
对于拟构建的江苏海事职业教育集团,为便于建设初期容易操作,本文认为应该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建立松散型的运行机制,等条件成熟时,逐步过渡到紧密型与松散型向结合的的运行机制,或过渡到紧密型的运行机制。
3江苏海事职业教育集团管理体制的构建
海事职业教育集团组建起来后,首要问题是处理好集团内部的管理体制问题。管理体制是指职业教育集团内部的机构设置、机构的权利与义务以及集团成员间的相互关系等根本组织制度。其中核心问题是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的设置,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集团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等[7]。对于江苏海事职业教育集团的管理体制,作者建议,可以参考企业集团和民办教育集团的管理体制,设立理事会,作为集团决策机构(国外的职业教育集团也多采用理事会制度)。因为该集团成员单位涵盖政府、航运院校、航运企业及中介公司等,各成员分布不同地区,相互之间关系复杂,而且都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所以建立理事会制度是目前比较合适的管理体制。
(1)理事会的作用 。确定集团中长期发展目标及制定集团章程。章程内容主要包括理事会的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制度;关于常务理事会的不定期会议制度;关于集团决策的原则;关于理事会、常务理事、理事和秘书人选的推荐;关于理事的任期;规定职教集团的性质,业务范围等;规定和协调各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经费使用、资产管理、财产处理等条款。此外,理事会在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互动、争取社会对学校的办学支持以及做为政府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桥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政府的作用。变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通过宏观决策,发挥统筹与协调的功能;制定法律法规,确定职教集团各成员的权利与义务;应成为职教集团的主要投资方;通过行政与经济杠杆,引导职教集团的发展方向;通过制定策略,推进中职、高职及应用本科的衔接,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等。
(3)中介机构的作用。为职教集团运作提供决策依据;为企业提供人才供求信息;为学校提供就业信息。
(4)航运企业的作用。参与决策,如参与学校专业建设、教学计划制定及教案编写、课程的开发及调整;提供实践服务,如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及上船实习,为老师上船实践提供方便,为学校提供具有工作经验的师资;为学校提供力所能及的经济支持;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的监督与评价。
(5)航运学校的作用。一是组织制订招生计划,报教育部备案。在集团试点学校内实行中职、高职及应用本科的联合招生,并制订分段培养的招生计划;二是负责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定岗实习等;三是制定学生就业机制,如订单式培养,定向培养,定岗培养等,实现学生上岗工作的无缝对接;四是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航运学校利用自身的知识和技术优势为航运企业解决难题和提供技术服务,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学校也可以与企业共享学校资源,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支持等社会服务。
4结语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共识,但对于集团的组建模式、运行机制及管理体制还处在不断的探索和改进过程中。本文就江苏海事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海事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关系比较松散,难以发挥集约化和规模化优势,集团的管理及运行效率有待提高。
(2)海事职业教育集团内的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及应用本科教育如何直线贯通,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现代海事职业教育体系,还需要在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上有所创新,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3)航运企业都是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因此,如何平衡政府干预与市场导向的关系,从而激励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黄尧. 职业教育集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俞建伟. 教育集团的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
3邢晖. 职业教育发展论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俞建伟. 教育集团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08(1)
5万彭军. 教育集团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2003(6)
6朱琳. 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2(18)
7王文槿. 什么是职业教育集团(文献综述)[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6)
(责任编辑:谭银元)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Jiangsu Maritime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ZHANG Shu-kui,TIAN Nai-qing
(Jiangsu Maritime Institute, Nanjing 211170, China)
Abstract:Running school by means of collectivization can make high quality education resources shared and promote the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essay discusses the ways of constructing Jiangsu maritime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from the construction model,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the management system.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diverse cooperation” mode should be adopted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should be loose at the beginning and become close gradually; and the council system should be adopted in the management system.
Key words:education group; construction mode; operation mechanism; management system
作者简介:张树奎,男,工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航海教育研究。
收稿日期:2014-10-1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构建江苏海事职业教育集团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ZYB21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8100(2015)02-0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