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 马瑞霞
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病危险因素的随访观察研究
张英 马瑞霞
目的总结近年来宫颈癌的临床发病特征,以期为宫颈癌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00例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宫颈癌的发病特征、危险因素及手术后随访进行总结。结果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有升高的趋向,但发病的平均年龄并没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大约80%的子宫内膜癌有以下共同特征:子宫内膜样组织学特征、高分化肿瘤、诊断时病灶局限于宫底,最重要的预后因素包括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和子宫肌层的浸润深度,其他应考虑到的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组织学类型、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淋巴管受侵范围、孕激素受体活性、激素水平和瘤体大小。结论子宫内膜癌作为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其防治的加强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加强对子宫内膜癌的探讨势在必行,复发转移多集中于术后5年内,对于此类高危患者在初治后5年内应加强随访。
子宫内膜癌;危险因素;复发转移;预后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是临床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 。有研究对2004~2005年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抽样回顾调查显示,在前十位恶性肿瘤死亡率中,子宫体恶性肿瘤死亡率为4.32/10万,已超过子宫颈癌,并位列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七位,而子宫颈癌为2.84/10万,位列第九位[1]。本研究总结了近年来宫颈癌的临床发病特征,以期为宫颈癌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0月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妇瘤科收治的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1000例,年龄27~72岁,平均年龄56.9岁,所有患者经术后病理学均确诊为子宫内膜癌。
1.2 方法 通过回顾近年来的病例资料,并查询国内外与宫颈癌相关文献,对宫颈癌的发病特征、危险因素及手术后随访进行总结。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有升高的趋向,但发病的平均年龄并没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在西方国家,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为每年17/100000,死亡率大约每年7/100000。在美国,每年有40100新发病例,7470例死亡病例。90%的子宫内膜癌病例发生于>50岁的妇女当中,70~74岁的女性发病率最高,其中<40岁的女性占3%~4%。大约80%的子宫内膜癌有以下共同特征:子宫内膜样组织学特征、高分化肿瘤、诊断时病灶局限于宫底。
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和对高危型者术后加以辅助治疗。一般认为,对低危患者,由于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低,可以不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必要时行淋巴活检。而对高危患者,如病理分级差、侵入深肌层、宫颈有转移、腹水细胞学检查阳性或盆腔有转移,应行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有学者对13年间21249例子宫内膜癌I a期、I c期无淋巴转移患者回顾性分析,对比了放疗和未放疗两组,发现对者实施放疗可以改善生存[1]。子宫内膜癌化学治疗主要用于晚期患者。最近大量综述性研究再次证明无抵抗性雌激素治疗增加子宫内膜癌的患病风险。一项关于内源性激素和子宫内膜癌的研究表明:无抵抗性雌激素水平升高与内膜癌患病风险的相关性在绝经前后有很大差异。绝经后女性的高雌激素和白蛋白结合型雌二醇水平增加患病风险,而绝经前女性的高雌激素(包括总量、自由型和白蛋白结合型雌二醇)水平与患病风险的增加无相关性。另外,高循环状态雄激素水平也是子宫内膜癌的另一个高危因素,无论是绝经前还是绝经后均是如此。在所有年龄组中,肥胖相关性风险不受激素调节的影响。部分因素可以减少子宫内膜暴露于无抵抗性雌激素而降低子宫内膜癌的患病风险,这些因素包括在激素替代疗法中加入孕激素、应用口服避孕药及吸烟等。已有研究证明,连续2年以上服用无抵抗性雌激素的女性,其罹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2~3倍,而接受雌孕激素联合治疗的女性,其患病风险没有增加[1]。另有研究指出,应用他莫昔芬治疗的女性中患高危型子宫内膜癌比例较高,而其他女性则以低级别子宫内膜癌为主[1]。因此,部分研究者认为他莫昔芬增加了子宫内膜癌的患病风险,而其他人则认为证据不确凿[2]。体质因素和雌激素替代疗法一样,肥胖也是子宫内膜癌的明确的高危因素。据报道其相对风险度介于2~10,原因可能是肥胖女性的脂肪组织中雄激素芳香化转化为雌激素,从而增强了外围雌激素的效应。糖尿病也被作为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而多次报道,其相对风险度为1.2~2.1,并且不依赖于其他常见相关高危因素(如肥胖)而独立存在。原发性不孕的主要原因是持续性无排卵,导致无抵抗性雌激素刺激。妊娠的保护作用仅限于首次足月妊娠,因为流产和多产不影响子宫内膜癌的患病风险。新近一项研究指出,运动能够降低子宫内膜癌的患病风险,这一因素与体重无关[2-4]。
总之,子宫内膜癌作为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其防治的加强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加强对子宫内膜癌的探讨势在必行。虽然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涉及范围很广,但这些因素最终可归结为无孕激素对抗的内(外)源性雌激素的过度刺激。月经生育史、哺乳、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等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有关。
[1]李林,吴令英,张蓉,等.年龄≤40岁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卵巢的临床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260-264.
[2]姚远洋,徐文展,王悦,等.子宫内膜癌分子标志物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3(5): 743-748.
[3]李明珠,王志启,赵丽君,等.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复发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6):455-459.
[4]王志启,张燕,王建六,等.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6):435-44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4.192
2016-05-05]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妇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