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路手术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中的效果及对椎体参数的影响观察

2016-01-27 23:20李玉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3期
关键词:爆裂性椎间隙前路

李玉玺

前后路手术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中的效果及对椎体参数的影响观察

李玉玺

目的观察与比较前后路手术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椎体参数的影响情况。方法54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给予后路手术)和B组(给予前路手术),各27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优良率、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椎体参数。结果B组的治疗总优良率92.59%高于A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A组与B组的Cobb角、椎体前缘丢失率、椎体后缘丢失率、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12周B组均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前路手术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后路手术,且其在椎体参数的改善方面也优于后路手术,因此认为前路手术更为适用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治疗。

前路手术;后路手术;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效果;椎体参数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临床中相对较为严重的一类骨折,本类骨折的治疗与其他多个方面的研究均不乏见,而因本类骨折位置的特点,对其治疗的要求相对较高,其中前后路手术的比较性研究即是较热的方面[1],但是对于两类手术的细致效果研究仍是探究空间较大的方面。因此,本文中作者就前后路手术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椎体参数的影响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4年9月~2016年1月收治的54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7例。A组患者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37.3±8.3)岁,骨折至治疗时间0.5~6.5 d,平均时间(2.0±1.6)d,其中胸椎骨折患者14例,腰椎骨折患者13例;骨折原因:车祸致伤患者15例,坠落致伤患者9例,其他原因致伤患者3例。B组患者中,男18例,女9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37.5±8.5)岁,骨折至治疗时间0.5~7.0 d,平均时间(2.2±1.7)d,其中胸椎骨折患者14例,腰椎骨折患者13例;骨折原因:车祸致伤患者16例,坠落致伤患者8例,其他原因致伤患者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部位、骨折至治疗时间及骨折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对研究知情及同意。

1.2 方法 A组患者以后路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患者以俯卧位下接受治疗,进行全身麻醉后以骨折部位为中心点做正中切口,充分暴露病灶,以椎弓根螺钉进行定位,然后采用椎弓根探子进入椎体,再将椎板切除,进行植骨处理,以预弯棒进行轴向撑开处理,复位满意后进行横连的安装,进行其他后期处理。B组患者以前路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患者以侧卧位下接受手术治疗,从侧前方作为手术入路,根据骨折部位进行合适部位的选取,将骨折椎体及其上下椎体进行次全切,椎间盘也进行处理,减压处理后再以前路腰椎固定系统进行处理,复位后进行植骨融合处理,复位满意后进行横连的安装,进行其他后期处理。

1.3 观察指标 统计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优良率、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椎体参数,其中椎体参数检测指标为Cobb角、椎体前缘及后缘丢失率、椎间隙高度,以X线片进行检查统计。

1.4 疗效评价标准[2]以患者治疗后植骨融合良好,且骨折导致的相关症状体征消失,同时活动正常,无不良反应为优;以患者治疗后植骨融合良好,且骨折导致的相关症状体征轻微,同时活动稍微受限为良;以患者治疗后植骨融合良好,存在轻中度的疼痛等不适感,同时活动受限,仅可进行轻微活动为可;以患者治疗后植骨融合较差,且骨折导致的相关症状体征突出为差。总优良率=优率+良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优良率比较 A组患者治疗后优16例,良5例,可5例,差1例,总优良21例,总优良率为77.78%;B组患者治疗后优22例,良3例,可2例,差0例,总优良25例,总优良率为92.59%。B组的治疗总优良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椎体参数比较 治疗前,A组患者的Cobb角、椎体前缘丢失率、椎体后缘丢失率、椎间隙高度分别为(23.13±3.48)°、(49.89±4.23)%、(3.61±0.33)%、(37.23±2.25)mm;B组的Cobb角、椎体前缘丢失率、椎体后缘丢失率、椎间隙高度分别为(23.17±3.43)°、(49.92±4.18)%、(3.63±0.32)%、(37.30±2.22)mm。治疗后4周,A组患者的Cobb角、椎体前缘丢失率、椎体后缘丢失率、椎间隙高度分别为(8.10±0.76)°、(14.20±1.55)%、(1.98±0.13)%、(50.25±2.63)mm;B组的Cobb角、椎体前缘丢失率、椎体后缘丢失率、椎间隙高度分别为(6.04±0.52)°、(11.36±1.20)%、(1.45±0.10)%、(54.11±2.80)mm。治疗后12周,A组患者的Cobb角、椎体前缘丢失率、椎体后缘丢失率、椎间隙高度分别为(8.15±0.80)°、(14.31±1.56)%、(1.99±0.14)%、(50.17±2.59)mm;B组的Cobb角、椎体前缘丢失率、椎体后缘丢失率、椎间隙高度分别为(6.10±0.55)°、(11.42±1.23)%、(1.46±0.10)%、(54.09±2.78)mm。治疗前A组与B组的Cobb角、椎体前缘丢失率、椎体后缘丢失率、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12周B组Cobb角、椎体前缘丢失率、椎体后缘丢失率、椎间隙高度均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临床较为严重的骨折,此类骨折往往伴有脊髓方面的损伤,因此对此类骨折的治疗重视程度极高,相关治疗研究也较为多见[3,4],其中前路与后路手术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效果研究包括比较性研究均不少见,但是对于其疗效的细致性比较性研究却十分不足,另外椎体参数作为有效评估其复位效果及稳定性的重要指标[5-7],对此方面的比较意义也较高。本文中作者就前后路手术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椎体参数的影响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比较结果显示,B组的治疗总优良率92.59%高于A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A组与B组的Cobb角、椎体前缘丢失率、椎体后缘丢失率、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12周B组均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肯定了前路手术的临床优势。

综上所述,前路手术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后路手术,且其在椎体参数的改善方面也优于后路手术,因此前路手术更为适用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治疗。

[1]周鹰飞,赵宙,杨艳敏.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与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对比.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1):19-23.

[2]艾克热木江·木合热木,孙宇庆,武忠炎,等.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植入物前路与后路修复比较:Cobb角丢失、Frankel功能分级改善以及椎体高度丢失的Meta分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4):634-641.

[3]张建新,李玉明,张苏斌 ,等.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与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比较.创伤外科杂志,2016,18(5):272-276.

[4]黄晓楠,张勇.三种方式置入植入物修复腰椎爆裂性骨折后的骨性融合及矫正度和功能恢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22):3498-3503.

[5]亚俊,马志坚,廖鹏.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疗效.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6):13-15.

[6]陈世忠.早期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研究.中国医药导报,2010,13(7):19-20.

[7]章仕元,杨林,丁国强.前路减压植骨及“Z”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价值探讨.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1):47-4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3.018

2016-10-28]

112700 调兵山市铁煤集团总医院

猜你喜欢
爆裂性椎间隙前路
非特异性椎间隙感染细菌学特征的研究进展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前路
前路漫长,但值得期待
脊柱爆裂性骨折的X线诊断
围手术期护理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应用X线和CT的临床诊断效果对比研究
逐梦记·马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早期前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单节段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椎间融合器植入与单纯自体颗粒骨植骨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