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治疗方案对浸润性突眼的疗效及临床特点的研究

2016-01-27 20:05:28赵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期
关键词:硫唑嘌呤强的松治疗法

赵明

不同治疗方案对浸润性突眼的疗效及临床特点的研究

赵明

目的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浸润性突眼的疗效及临床特点。方法120例浸润性突眼患者,随机分为强的松组、硫唑嘌呤治疗组及强的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组,每组40例。分别采取强的松治疗法、硫唑嘌呤治疗法、强的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法,术后对比3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特点。结果治疗后C组突眼程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B两组,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的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法是治疗浸润性突眼的有效方法,且治疗效果与眼部病变活动程度有关。

浸润性突眼;强的松;硫唑嘌呤

浸润性突眼亦称分泌性突眼、恶性突眼,是一种病情严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数情况下因眼外肌和淋巴细胞浸润及球后组织体积增大引起[1]。现从本院2011年1月~ 2013年8月所有就诊的浸润性突眼患者中选取120例,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浸润性突眼的疗效及临床特点,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均为2011年1月~2013年8月来本院就诊的浸润性突眼患者,且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该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73例,女47例,年龄12~70岁,平均年龄35岁。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强的松治疗组、硫唑嘌呤治疗组、强的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组,各40例。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针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食物以低盐为主,并加强眼部护理,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进行药物治疗。强的松治疗组:每日早餐后服用强的松,药量控制为10 mg,持续3个月,此后调整药量为5 mg,持续3个月。硫唑嘌呤治疗组:每日早餐后服用硫唑嘌呤,药量控制为50 mg,持续6个月。强的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组:每日早餐后服用硫唑嘌呤50 mg,强的松10 mg,持续3个月,此后硫唑嘌呤药量不变,强的松药量调整为5 mg,以此持续3个月。

对以上三组患者的突眼程度、眼部自觉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间歇2~4周复查1次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应间歇6~8周复查1次,间歇2~3个月检查1次各项激素水平,包括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等。

1.3临床特点 120例患者前来本院接受治疗时,经确诊90例患者的血清中游离甲状腺素和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含量偏高,且呈甲状腺亢进症状;甲状腺亢进症患者中,60例患者3个月后经复查,其甲状腺功能恢复;眼部不适患者21例;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患者17例;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或游离甲状腺素偏高或促甲状腺激素偏低患者14例。此外,120例患者中,98例患者突眼情况呈双侧对称性突眼,22例患者突眼情况呈单侧性突眼或不对称性突眼;103例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偏高;115例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偏高。以上所有患者均无糖皮质激素用药史,亦无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妊娠现象,肾功能、血常规无异常。所有患者均体现不同程度的流泪、怕光、眼球突出。

1.4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Werner评分规则,将浸润性突眼的突出程度划分为0~6等级,其中突眼程度为0级表示该类得分为0分;若突眼程度为6级,则表示该类得分为6分。眼部病变活动度指数(CAS)根据各临床症状将活动度分为0~10级。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甲状腺功能亢进改善,患者的眼部自觉不适情况减少,眼睛有异物感、眼球胀痛、怕光、流泪等症状基本消失。治疗前后,A组CAS评分<3分突眼活动度分别为(3.63±0.58)、(3.11±0.20);≥3分分别为(3.85±0.70)、(3.05±0.55)。B组CAS评分<3分分别为(3.64±0.62)、(3.23±0.39);≥3分分别为(3.85±0.66)、(3.18±0.47)。C组CAS评分<3分分别为(3.72±0.63)、(2.58±0.38);≥3分分别为(3.90±0.81)、(2.07±0.38)。治疗后C组突眼程度改善情况优于B、A组,且三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浸润性突眼亦称分泌性突眼、恶性突眼,是一种病情严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数情况下因眼外肌和淋巴细胞浸润及球后组织体积增大引起[2]。

治疗浸润性突眼病的优质方法,医学上尚无定论。一般情况下,在治疗浸润性突眼病时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其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且患者停止服用后,病变复发现象普遍,而环孢霉素A费用太高,绝大部分患者难以承受;采取静脉注射环磷酰胺、球后糖皮质激素,患者在用药后容易产生强烈的不良反应。根据浸润性突眼的自身免疫性,以硫唑嘌呤联合强的松治疗,其效果最佳,且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少[3,4]。本次研究显示,硫唑嘌呤联合强的松治疗浸润性突眼,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强的松或单用硫唑嘌呤,也表明了强的松与硫唑嘌呤有互助作用。硫唑嘌呤若单独使用,则会导致患者脱发以及白细胞含量降低。由本文可知,治疗前,若患者的眼部病变活动程度强,则治疗后效果高,因此,眼部病变活动程度决定了其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强的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改善程度大,患者的眼部自觉不适情况减少,眼睛有异物感、眼球胀痛、怕光、流泪等症状基本消失,大部分患者经6个月的强的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后,突眼程度明显缓解。因此,强的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法是治疗浸润性突眼的有效方法,且治疗效果与眼部病变活动程度有关。

[1]张衍仕,陈成邦,付乃雄,等.霉酚酸酯与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格雷夫斯病浸润性突眼的对照观察.重庆医学,2011,40(33): 3407-3409.

[2]刘辉,张琤.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浸润性突眼的护理.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5):2370-2371.

[3]黄衔,陈谋,郑少锋.奥曲肽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浸润性突眼疗效观察.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39-40.

[4]陈立曙,林晖榕,郑雪瑛,等.不同治疗方案对浸润性突眼的疗效及临床特点.广东医学,2013,34(12):1920-192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2.148

2015-10-12]

464000 信阳市中心医院眼科

猜你喜欢
硫唑嘌呤强的松治疗法
JournalofHepatology|硫唑嘌呤与吗替麦考酚酯诱导治疗初治自身免疫性肝炎缓解的开放标签随机对照试验
壮医外治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肾虚阳痿早泄克星 创造外治疗法男士福音
霉酚酸酯和环磷酰胺治疗IV型伴V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硫唑嘌呤(AZA)治疗顽固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改良森田治疗法对改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应对方式的成效
硫唑嘌呤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强的松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程序化药物释放纳米涂层的构建及其体外实验研究
沙利度胺联合环孢素A及强的松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