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大银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寿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657406)
猪旋毛虫病的危害及防治
邓大银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寿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657406)
目前,养猪业发展较快,人们对于猪肉需求的明显增加。为了提供人们安全放心的猪肉,国家实行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有效地防止和控制病死猪只及其产品进入市场销售环节,保障消费者的食肉安全和身体健康。猪旋毛虫病作为猪屠宰检疫必检的疾病种类之一,说明其安全意义的重大。本文通过对旋毛虫的病原体、流行特点、发病症状、剖检变化及防制措施等方面的介绍,让广大养殖户与消费者认识猪旋毛虫病。
猪;旋毛虫;病害;危害性;防治;预防措施
目前,养猪业发展较快,实际上是人们对于肉类需求的增加,为了提供给人们安全放心的猪肉,国家实行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控制病死猪只及其产品进入市场销售环节,保障消费者的食肉安全和身体健康。猪屠宰检疫的寄生虫病主要有丝虫病、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等,本文介绍猪旋毛虫病。
猪旋毛虫病作为猪屠宰检疫必检的疾病种类之一,说明其安全意义的重大。本病是由猪旋毛虫引起的一种人及多种动物 (猪、野猪、犬、猫、狐狸)共患的寄生虫性疾病。成虫寄生于十二指肠和空肠,幼虫则寄生于横纹肌中[1]。人类食入了生的或者未煮熟的含有旋毛虫包囊的猪肉即可被感染。
猪旋毛虫病原体为旋毛形线虫,虫体较小,雌雄异体,整个生活史可以在一个宿主体内完成或者在不同宿主间寄生。雄虫长为1.4~1.6mm,雌虫长为3~4mm。成虫主要寄生于小肠,称为肠旋毛虫,幼虫寄生于横纹肌内,称为肌旋毛虫,幼虫会在肌肉纤维内形成包囊,呈椭圆形,包囊很小,只有0.25~0.5mm,包囊内的虫体呈螺旋状蜷缩状态。
猪感染旋毛虫主要是采食了屠宰场加工等环节产生的废弃物或者泔水,或者食入了死老鼠、或者食入某些动物排出的消化不完全的旋毛虫肌纤维的粪便。据动物试验证明,从粪便中排出未被彻底消化的肌纤维,其中含有幼虫包囊,食入宿主粪便中的旋毛虫幼虫,也可引起感染。粪便感染的方式以宿主感染后4h所排粪便的感染力最强,经24h后粪便感染的机会大大降低。
人类感染本病主要是食用了生肉或者未经充分煮熟的肉类,食用烧烤、腌肉等也可能感染。猪感染本病多数不表现明显症状[2]。由于鼠类的活动范围较为广泛,因而旋毛虫的感染率较高。
猪对旋毛虫的耐受力较强,临床上几乎看不到明显的可见症状。猪感染时,病变在肌肉,可见肌细胞横纹消失、萎缩和有纤维增生等。
如果人感染旋毛虫时,可出现明显的症状,在肠型期主要表现为肠炎,腹泻,有时带血,肠黏膜增厚、水肿。后期幼虫进入肌肉,出现急性肌炎和肌肉疼痛,甚至发热。同时出现吞咽、咀嚼、行走和呼吸困难;眼睑水肿、食欲不振、显著消瘦等症状。严重的可因呼吸肌麻痹、心肌及其他脏器的病变和毒素的作用而引起死亡[3]。
幼虫侵入肌肉时,肌肉急性发炎,表现为心肌细胞变性,组织充血和出血。成虫侵入小肠上皮时,引起肠黏膜发炎,表现黏膜肥厚、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渗出增加,肠腔内容物充满黏液,黏膜有出血斑,偶见溃疡出现。
检查时取猪的左、右膈肌各30g左右,与胴体编号一致,撕去肌膜后观察有无半透明微隆起的乳白、针尖点状病灶,剪下镜检如发现虫体或包囊,包囊内有弯曲成折刀形的幼虫,则为阳性,即是猪旋毛虫病。经过检疫确定属于猪旋毛虫病的病猪胴体在去除皮下脂肪和体腔脂肪后做化制处理,胃肠皮张不受限制出场,剔下的脂肪炼制食用油[4]。
此外还可以取肉样,加人工胃液,使用消化法检查。或者使用免疫学诊断,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或间接荧光抗体技术 (IFAT)。
本病发生后治疗的意义不大,可以根据情况使用甲苯咪唑、丙硫咪唑口服。主要是加强肉类的检疫和做好预防工作。
(1)通过广播、电视等途径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旋毛虫病认识程度。
(2)加强屠宰检疫工作,检疫工作中除了要对猪肉进行常规检查外,还应对狗肉及其他动物的肉进行严格检疫,执法部门还要对饭店、烧烤店等部门进行抽查,防止病死畜肉直接进入消费场所。根据检疫结果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处理,不能马虎大意,这是工作的需要,也是对人民群众的负责。
(3)由于猪旋毛虫病具有公共卫生意义,为了防止人的感染,最好不要生食肉类及其制品,食用肉类的时候提倡煮熟、煮透再吃。切菜的刀和砧板要生、熟分开使用,以及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4)生猪饲养时不要用混有生肉屑的泔水喂猪;散养猪避免接触到含旋毛虫幼虫的动物尸体、粪便等。养猪场应注意灭鼠,避免多种动物混养。
总之,猪旋毛虫的防治工作能否落实到实处,是关系到肉产品质量和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工作。要充分认识猪旋毛虫病的危害性,提高对食品卫生的认识,做好生猪私屠滥宰整治工作,全面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规范动物检疫行为,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广大群众吃上真正的放心肉。
[1]虞建雄.猪旋毛虫病的诊断与防治[J].广西畜牧兽医,2014(3):137-139.
[2]张彦明.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朱本志.猪旋毛虫的检验及处理[J].肉类工业,2001(4):34-36.
[4]李百京,栾凤钦.猪旋毛虫病检验方法及分析[J].中国兽医杂志,2000(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