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庆王建峰祖义志张 闯方 威赵 文
从阴火学说论温胆汤之“适寒温、调阴阳”※
●杨 庆1王建峰1祖义志1张 闯1方 威1赵 文2▲
阴火不仅指阴中之伏火,广义上还指阳气虚、郁、下陷,表现为浊阴不降,阳入阴份,失于温运,病邪胶着,过极化火,导致阴阳失调、寒温失宜、气机失常,而引发诸多内伤杂病,且缠绵难愈。治疗当以升清气、补阳气、降浊阴为治疗大法。笔者通过进一步探讨温胆汤之病因病机,指出温胆实则疗虚寒,清痰热,寒温并用,温凉兼进,其病机及治疗皆体现了阴火学说的内涵,以温运阳气为主来调和阴阳,从而达到适寒温、调阴阳、畅气机的作用,临床加减广泛运用于内伤杂病,取得很好效果。
阴火 温胆汤 调阴阳 内伤杂病
1.1 “阴火”溯源 “阴火”一词首见于晋代。其含义为海水中的火光(《汉语大辞典》),亦可引申作海中生物所发之光。如西晋·木玄虚《海赋》:“阳冰不冶,阴火潜然。”[1]东晋·王嘉《拾遗记·唐尧》:“西海之西,有浮玉山。山下有巨穴,穴中有水,其色若火,昼则通昽不明,夜则照耀穴外,虽波涛漾荡,其光不灭,是谓‘阴火’。”[2]
《脾胃论·卷上·脾胃盛衰论》对“阴火”的病理及其病机描述得较为详细。李东垣曰:“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病。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九窍不通,诸阳气根于阴血中,阴血受火邪则阴盛,阴盛则上乘阳分,而阳道不行,无生发升腾之气也。夫阳气走空窍者也,阴气附形质者也。如阴气附于土,阳气升于天,则各安其分也。”[3]12《脾胃论·卷中·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对阴火有了更详尽的表述:“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其系系于心,心不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3]32若阴中火旺,上腾于天,致六阳反不衰而上充者,先去五脏之血络,引而下行[3]56。李杲描述阴火:“阴火上冲,作蒸蒸而燥热,上彻头顶,傍彻皮毛,浑身燥热。”[4]脾胃病变而生热病机归属于阴火,其病变发生发展的过程涉及五脏六腑,在各脏腑的病变又有所不同。脾胃为中焦枢纽,阴火在中焦的病变尤为明显。故以脾胃病变论阴火有更重要意义。其传变以“至而不至,是为不及,所胜妄行,所生受病,所不胜乘之”[3]10。从脾胃病变论述了阴火的病变特点及其临床表现,阴火不仅是脾胃病变的一个关键病因,也是其它脏腑杂病的关键病机。
1.2 “阴火”外延 阴火不仅是脾胃内伤杂病的病机及其关键病理变化,也是其它脏腑系统疾病的关键病机,在内伤杂病病理变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前贤多认为但凡伏气温热,郁久化火,变生阴火。各医家对阴火进一步论述,将其拓展为伏火、郁火等诸多火症。诸如痰湿之邪为阴邪,郁结日久则化热生火变生伏邪,阳虚阳郁伏于阴中,与阴邪合,则郁火升腾,而变为阴火。阳火易去而阴火难疗,诸如湿热之类,如油和面,胶固而难去,需赖阳气之温运升化。因此化痰湿,升阳气实则为调和阴阳。如王秉衡曰:外感内生之邪,最终都可演变为火。魏柳州曰:伏火为万病之贼,炎症为百病之源。从病程来讲,“阴火”一般呈慢性经过,病程缠绵,时轻时重,反复发作。
2.1 温胆之问 温胆汤广泛用于各脏腑系统的病症,各脏腑经络都有专门的经方验方,为何众名医大家如此青睐于温胆汤?为何能广泛用于各内科杂病?为何名为温胆却能用于治疗大量热性病症?为何所治疗疾病主要偏向于神志类疾病?温胆汤主要调理脏腑在胆与胃又体现了什么意义?本方作用可调和胆胃,为何名为温胆而不设名为温胃汤?
2.2 温胆之解 温胆汤及其类方病症有神、痰、风、火等证,病位以胆胃为中心,涉及到五脏六腑,病变部位是以胆腑为中心,涉及心、肝、脾、肾等脏,病性则包括虚、实、寒、热,因而其临床可涉及到各科病症。温胆汤为虚寒而设,为温胆之名却多用于治疗热性病症,用药配伍也是寒热兼进,看似自相矛盾且错误重重,实际上是对其病机的精准把握,其表现为痰热等热症实则为阴火之病机表现。寒热并用是自张仲景以来的常用之法,用药得当,温阳与清热并行不悖,因此方中生姜与竹茹、枳实配伍相得益彰;最具说服力的是温脾汤,作为温下的名方且同样出自《千金要方》[5]。
而设温胆之名体现的是情志疗法对疾病的指导意义,体现的是胆在情志调控中的关键作用。以调阴阳来畅情志,以畅情志来助顺气机、调阴阳。
2.3 温胆汤的“组方配伍” 温胆汤最初见于南北朝名医姚僧坦所撰的《集验方》。唐·《千金方》载:“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方。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橘皮三两,生姜四两,甘草炙一两。”《外台》所载与《千金方》基本相同:“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陈皮三两,甘草一两,茯苓一两半。”《黄帝内经》云:“胆为中精之腑”,其以清净为顺,喜和而恶郁。纵观温胆汤方药组合,半夏功擅化痰,利胆和胃,陈皮功兼化痰与理气,两药合用助痰消气顺;茯苓健脾渗湿,甘草益气理脾、调和诸药,二药共奏化湿、畅中之功;竹茹甘凉偏寒,清热化痰,为清少阳痰热要药,枳实偏寒,理气畅中、清化痰热,两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理气畅中之功。全方寒温均衡、温凉兼进、达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之效[6]。
2.4 温胆汤所主病症特点 从温胆汤的治疗病症涉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其主治病症也囊括了各种病症。孙真人认为温胆汤所主为“胆虚寒”。《千金要方·卷第十二·胆腑》关于“胆虚寒”理论论述:“左手关上脉阳虚者,足少阳经也,病苦眩痿厥,足趾不能摇,躄不能起,僵仆,目黄失精,名曰胆虚寒也。”与“胆虚寒”相对的是“左手关上脉阳实者,足少阳经也,病苦腹中气满,饮食不下,咽干头痛,洒洒恶寒,胁痛,名曰胆实热也”。《素问·奇病论》曰:“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记载了胆经虚寒证候及治法。从《内经》记载可以看出,确实存在胆经虚寒的病机。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温胆汤之所以称为温胆汤,治疗胆虚寒实与方中生姜有关,也常常为研究者所忽视。
3.1 通过调理气机来“运阳气、和阴阳、适寒温” 以气机之升降出入来调阴阳之平衡,通过寒热与温凉的调和,来达到阴平阳秘之效。“气别阴阳,以成天地”,阴阳为人身之根本,而气则为联络脏腑经络组织官窍,使其发挥生理功能的信使,阳升阴降,出入布散皆需依赖于气之升降出入运动。
气机之升降出入在《内经》中有“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为天,升者为地……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之论。认为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天地之气,呼应交感,阴阳相合,生化万物。然天人相应,人亦如此。诚如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说:“人之有生,心为之火,居上;肾为之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矣,故生意存也。”
3.2 通过调理胃与胆腑来调理阴阳 脾胃居于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通过调气机而达调和阴阳之效。胆主疏泄是指胆升发启迪之性,运转枢机,调达三焦,升降阴阳水火,运化气血。胆居于少阳,推运阳气。少阳为一阳初生,通行于上下内外,达温养功效[7]。李东垣之《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曰:“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素问·阴阳离合》云:“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故胆可通达表里、阴阳、上下,调畅脏腑气血阴阳,维持生命活动。其次,胆寄相火,如蒲辅周所言:“相火乃肾中真阳,寄藏于肝胆之中,为人体升发之气。”
脾胃气机的正常升降对全身气机的通畅有着重要意义。正如吴达《医学求是》论:“诸脏腑之气机,五行之升降,升则赖脾气之左旋,降则赖胃土之右转也。故中气旺则脾升胃降,四象得以轮旋。中气败则脾郁而胃逆,四象失其运行矣。”
3.3 通过情志来调理阴阳 据《中医方剂大辞典》记载,以温胆汤及其类方共有13首。方中都有理气祛痰之药,主治病症中与“神”相关,表明胆腑与“神”关系密切,及加配祛痰药的重要性,为近年来发病日益增多的抑郁、焦虑等情志病提供了中医的诊疗思路。脾胃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胆则受痰之影响最为深重。而胆在阳气升运之中又起到关键作用,为中正之官,偏于温运升发阳气来达到祛除阴邪、灭于伏火之效,偏于通过升阳来调理阴阳之功。
情志疾病病机为阴阳失调,表现为阳盛之阳症或者阳虚、阳郁不运之阴症,可表现为癫、狂、痫、淡漠、抑郁等神志病症。精神情志偏于无形属阳,阳气主升主动对情志调节起到关键作用。阳盛则躁动不安,阳虚阳郁则表现为淡漠抑郁。痰为阴邪易困遏阳气,以温运调和阳气来起到调和阴阳的作用。与温胆汤之病症又不谋而合,故其广泛用于精神情志类疾病。《灵枢·论勇》云:“黄帝曰:愿闻勇怯之所由然?少俞曰:勇士者……其肝大以坚,其胆满以傍……肝举而胆横……”。《素间·六节藏象论》云:“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胧者……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说明胆壮则神有所主,精神强健,果决敢断,气机畅达,阴阳调和。
温胆汤以其独特的方药配伍,利胆胃、调阴阳、畅气机、适寒温而广泛用于各种内科杂病,在此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有诸多变化,其中体现的情志疗法来治疗疾病,调和阴阳基础上的随症加减,温运阳气来治疗缠绵难愈之阴火,通过调理胆与胃来治疗全身诸脏腑病变等都有待进一步挖掘,以期进一步扩大该方的临床应用及方药配伍的深厚内涵。
[1]萧 统.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49.
[2]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1019-1020.
[3]金·李东垣.脾胃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张崇泉.中华医书集成·内外伤辨[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5,7,3.
[5]唐·孙思邈.千金方[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222.
[6]周叔平.论温胆汤之功效与主治[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3):286-287.
[7]林士毅,吴修符.小柴胡汤在柴胡类方中的作用机理探讨[J].福建中医药,2007,38(4):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50151236)
1.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610072)
▲通讯作者 赵文,男,教授,主任医师。擅长呼吸系统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E-mail:59614578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