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轲
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87例分析
刘庆轲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治疗中的作用。方法87例肠套叠患儿为研究对象,均有阵发性腹痛、就诊时不停哭闹、情绪不安等。临床肠套叠确诊后,采用脉冲加压,慢慢升高肠腔气压,气压≤16 kPa,肠套叠复位成功后,给予手法按摩。观察患儿治疗效果。结果87例患儿经空气灌肠诊断后,经空气灌肠成功复位77例(88.5%),7例患儿复位失败转外科进行治疗,其中以结肠型最多4例(57.1%),盲肠部2例(28.6%),小肠型1例(14.3%),3例患儿来就诊时即有腹膜刺激征或其他原因未进行整复。经过治疗后,87例患儿治愈51例,有效2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2.0%。结论空气灌肠是临诊断和治疗小儿肠套叠安全有效的方法,应作为临床上的首选方法。
空气灌肠;肠套叠;小儿
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临床急腹症,多发于3个月~6岁婴幼儿,最常见的病因是肠梗阻。60%的患儿年龄<1岁,80%患儿的年龄<2岁,男孩发病率多于女孩,约为4∶1[1]。由于起病急,病程发展快,若处理不当,则危及生命。空气灌肠整复法简单易行,整复率高,被基层医院广泛采用。现将本院2009年9月~2015年10月收集的经空气灌肠诊断及整复87例患儿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9月~2015年10月经空气灌肠诊断及整复8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39例;年龄最小1个月,最大5岁,平均年龄1.8岁。病程2~48 h,平均病程7.1 h。所有患儿均有阵发性腹痛、就诊时不停哭闹、情绪不安;有呕吐73例(83.9%),腹部包块68例(78.2%),大便带血53例(60.9%),发热45例(51.7%),咳嗽12例(13.8%)。
1.2 仪器 应用本院的意大利GMM1000 mA数字胃肠机及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
1.3 治疗方法 在对患儿行空气灌肠前要注意先行腹透,以观察患儿腹部气体状况,膈下有无游离气体,预防肠道穿孔。如有游离气体,应立即外科手术治疗。灌肠前肌内注射阿托品解痉,用量0.01~0.02mg/kg,同时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镇静,用量3~5mg/kg,使患儿肠管处于松弛状态,降低患儿烦躁状态,能提高整复成功率。患儿取左侧卧位,肛门外涂抹石蜡油,同时涂抹Foley管气囊导管前端,涂抹均匀后,将 Foley气囊导管经肛门插入,入体深度约8~10cm,随后注入10~20ml空气于气囊内,向外拉紧导管,堵塞肛门。气压控制在7~8 kPa,向患儿肠腔内缓慢注入气体。临床肠套叠确诊后,采用脉冲加压,慢慢升高肠腔气压,气压≤16 kPa,肠套叠复位成功后,给予手法按摩。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完全恢复肠蠕动功能;有效: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恢复肠蠕动功能;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肠蠕动功能未见明显恢复,个别症状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87例患儿经空气灌肠明确诊断套叠部位,其中回盲型61例(70.1%),回结型18例(20.7%),回回结型8例(9.2%)。经空气灌肠成功复位77例(88.5%),7例患儿复位失败,其中以结肠型最多4例(57.1%),盲肠部2例(28.6%),小肠型1例(14.3%),转外科进行治疗,3例患儿来就诊时即有腹膜刺激征或其他原因未进行整复。经过治疗后,87例患儿治愈51例,有效2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2.0%。未成功复位的7例,则转入外科行手术治疗。
小儿急性肠套叠为急性发病,以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果酱样大便、腹部包块为临床四大主要表现[2]。小儿急性肠套叠发病早期症状多不太明显,临床易误诊为常见腹痛,不少患儿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给患儿带来极大的痛苦,个别严重患儿甚至会危及生命。小儿急性肠套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3],发病原因不明的无器质性病变的肠套叠是原发性肠套叠,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肠套叠是继发性肠套叠。一般认为空气灌肠复位适应证是在发病在<48 h,全身情况良好,无明显腹胀,无腹膜刺激征及休克患儿[4,5]。本组患儿有3例患儿病程>48 h,但患儿全身状态良好,腹胀不严重,无腹膜刺激征,灌肠后缓慢加压并小心按摩腹部,终于整复成功。肠套叠复位最可靠的指征是空气大量进入小肠,患儿软组织肿块消失,患儿情绪逐渐平稳,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哭闹逐渐停止。成功复位后,临床应继续观察一段时间,禁饮食行并补液治疗,预防患儿肠套叠复发。苏字芳[6]在小儿肠套叠治疗中采用低压脉冲空气灌肠术,可以有效保证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与复发率,疗效安全可靠。尹记辉[7]应用延时再次空气灌肠复位术治疗小儿肠套叠,临床疗效确切,显著改善了患儿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和积极推广[8-10]。
87例患儿经空气灌肠诊断后,经空气灌肠成功复位77例(88.5%),7例患儿复位失败转外科进行治疗,其中以结肠型最多4例(57.1%),盲肠部2例(28.6%),小肠型1例(14.3%),3例患儿来就诊时即有腹膜刺激征或其他原因未进行整复。经过治疗后,87例患儿治愈51例,有效2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2.0%。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率较高,是临床上诊断和整复小儿肠套叠有效的方法。
综上所述,在适应证范围内,空气灌肠是临诊断和治疗小儿肠套叠安全有效的方法,应作为临床上的首选方法。
[1]王卫平,毛萌,李廷玉,等.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48.
[2]胡石腾,李艳,陈林凯,等.空气灌肠在小儿急性肠套叠诊治中的价值.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9(4):36-38.
[3]时胜利,陈志平,陈伟良,等.小儿肠套叠的空气灌肠整复术探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2):140-141.
[4]韩伟东.延时再次空气灌肠复位术治疗小儿肠套叠临床观察.吉林医学,2012,33(24):5178-5179.
[5]张夏芳,杭岚,许琳琳.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术后护理体会.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1):162.
[6]苏字芳.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治疗体会.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8):1014-1015.
[7]尹记辉.延时再次空气灌肠复位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1):151-152.
[8]姜丽.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护理.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2):182-183.
[9]吴俊珍.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体会.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15):79-80.
[10]王永新.空气灌肠整复小儿急性肠套叠125例分析.中外医疗,2015(3):55-5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0.049
2016-09-14]
473000 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