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和自护效能评价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6-01-26 03:00崔惠敏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颅脑损伤循证护理效果

崔惠敏

河南濮阳市人民医院 濮阳 457000



循证护理和自护效能评价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崔惠敏

河南濮阳市人民医院濮阳457000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和自护效能评价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10—2015-01间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2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66例)和对照组(n=60例)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并行自护效能评价。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综合评定量表(FCA)、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FCA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DS、S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合理实施循证护理和自护效能评价,能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综合功能评分,减少焦虑和抑郁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循证护理;自护效能评价;颅脑损伤;效果

颅脑损伤发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发病早期由于注重抢救生命,易忽略预后和康复,造成患者社会角色缺失,生活质量严重下降,部分患者易致焦虑和抑郁症。科学康复护理对减少颅脑损伤患者后遗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循证护理是依据价值、及可信度高的科学研究成果做循证支持,提出问题、科学循证、通过实证寻找出最佳护理措施,达到护理目的[1]。自我护理效果评价是测试患者综合功能的科学指标,本文回顾性分析应用循证护理和自我护理评价系统在6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10—2015-01间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2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6例中男38例,女28例;年龄18~65岁,平均39.24岁。车祸伤40例,跌落伤15例,打击伤9伤,其他伤2例。硬膜外血肿2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6例,硬膜下血肿9例。颅骨骨折8例,脑挫裂伤6例。对照组60例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19~68岁,平均.40.5岁。车祸伤36例,高处跌落伤12例,打击伤8例,其他4例。硬膜外血肿2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颅骨骨折12例,硬膜下血肿8例,脑挫裂伤5例。所有患者均经过CT和MRI证实为颅脑损伤,诊断符合1995中华医学会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的诊断标准。硬膜下血格拉斯评分>8分。未合并有其它脏器严重损伤,受伤前无认知障碍,自愿参与本研究。2组患在性别、年龄、发病原因、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做好入院护理、生命体征检测、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等。

1.2.2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联合自护效能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或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做组长,动员全体护理人员参与,对入院患者的病情做出评估,发现个体存在的或潜存的护理问题,记录总结合并问题。(2)循证支持:查找文献,对文献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与患者的实际病情相结合,制定个性化支持方案,列出切实可用的护理计划。(3)循证护理实施:①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变化快,应严密观察患者,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观察患者有无剧烈呕吐或头痛、发热、瞳孔变化,痰液的黏稠度及排痰能力。注意面色、脉搏是否异常,防止发生呼吸道阻塞、脑疝及呼吸、心跳骤停等。发现脑疝情况及时报告医生,抬高头部15~30°,给予降颅压药物应用,备好抢救机械和药品。②由于为突发事件,意外受伤,患者及家属难以接受,常表现过度紧张,情绪激动,言语过激,期望过高,为治疗和护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护士发现患者及家属情绪不佳或焦虑时,及时沟通,告知不良情绪的负性作用不利于疾病康复,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取得家属理解和配合。(4)自护效能干预:实施前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制定合理康复计划,为患者量身定做个性化护理目标。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实施过程中监督和鼓励患者尽量完成预期目标。并对阶段性效果进行评估,必要时调整康复进度。同时树立同类疾病康复者榜样效应,从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康复指导。

1.3评价标准发放综合功能评分量表(FCA),抑郁和焦虑自评评分量表,由护士监督指导完成。FCA包括躯体功能(自我照顾、行走、转移、生活自理度)和认知功能(角色转换、语言沟通能力、思维、社会认知)等。共两大项,18个小项,分1~6分值,总分108分。分值越高,表示躯体功能越好[2]。SDS和SAS各含20个条目,每个条目分0~4级评分,总100分,抑郁指数=各条目累计分/100,指数越高说明抑郁程度越重。

2结果

2.12组患者护理前后FCA评分比较2组护理前F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F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2组患者护理前后SDS和SAS评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护理前后FCA评分比较,分)

组别例数时间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观察组66护理前21.32±4.38*11.87±1.56*护理后35.60±6.8523.34±3.68对照组60护理前22.10±4.23*11.80±1.35*护理后26.21±5.0117.81±3.04

注:*P>0.05;P<0.05

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SDS和SAS评分比较

3讨论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最为常见的重症之一,发病急骤、病情凶险,脑组织严重损伤、血供不足,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脑细胞肿胀、失去应用的功能,导致昏迷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以及由此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3]。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在一定时间内是由可逆性和可塑性的,及时的治疗和干预可以促使脑细胞发生逆转,在一定程度上康复[4]。

循证护理学说是循证医学的延伸和拓展,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临床工作中将发现的护理问题,寻找文献和资料数据支持,在保证参考资料的科学性、合理性、真实性、可行性、安全性的前提下,结合患者自身病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并结合自护效能评价,有针对性组织实施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4

[1]陈才奋.循证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康复期的作用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1):124-126.

[2]孙剑虹.循证护理和自我效能评价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2):2 014-2 053.

[3]杨玮玮.循证护理对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2014,7:47-48.

(收稿2015-07-01)

·护理园地·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77-8991(2015)06-0094-02

猜你喜欢
颅脑损伤循证护理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颅脑损伤后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探讨
车祸致颅脑损伤伤残鉴定分析
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特点与损伤部位相关性研究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