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金彪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广东 广州 510430)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探析
罗金彪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广东 广州 510430)
摘要:高校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努力探索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就显得格外重要。将意识形态与大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路径选择。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表明: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使他们掌握先进思想、认同理论、内化于心,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积极力量,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当前,中国社会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更加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并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合力。党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就是要在错综的社会矛盾、多元的思想碰撞以及跨文化的冲击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知识经济时代,中国要在国际竞争中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青年大学生是主力军。那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体到高校而言,就是要帮助大学生理性认识和分析事物表面差异和内在差距,坚定思想信念,完成马克思主义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的大众化之路,帮助大学生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使深奥的理论被大学生认同,并内化为信仰,外化为行动。
一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社会分析
(一)社会系统
教育离不开既有的社会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思想、价值、制度和生活是社会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四大要素。然而,各个要素的发展并不均衡,并体现在个体、群体、团体、社会等各个社会关系及其总的动力系统中,因此需要完善每个要素、梳理要素间的关系,使四者健全健康、和谐互动,进而促进社会形成长治久安的稳定结构,使得教育成效水到渠成。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和国家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追求“优良的生活”。对于人,其目的必须体现、落实或回归到实际生活过程中,才能把握,也才有意义。对于国家,也是同理。“如果国家的思想、制度、价值最终不能体现在个体的生活上,那么,即便思想再深刻、说理再清楚、制度再完备、价值再充实,也会因为无法得到日常生活的验证和强化而失去存在和生长的条件。”[1]
如上所述,生活是社会系统的逻辑起点,是思想的根源、制度和价值的来源,是最终目的或客观归宿。纵观历史,不同治国模式都将民生问题作为社会建构的根本,通过制度和价值导向等环节,把某一思想及其相应的意识形态,全面体现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通过最为基础也是最为实在的生活,不断验证其合理性和合法性,强化制度的有效性和执行力,升华价值观的至上性和神圣性,实现整个社会系统的贯通和循环。可见,不仅思想引领生活变化,而且生活变化也催生新的思想,最终要的是新的思想又不断构建着新的生活,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个体只有通过切身的生活感受,发自内心地认可社会的思想、价值、制度,进而产生更高更新的生存理论,才称得上达到了深层次的政治认同。
(二)社会生态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一切社会关系是人们正在运用着的和已经实现了的人们之间相互联系的社会形式,它以极其多样的方式现实地生存和运动,且历史地发展并变化。可以说,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包含的内容、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多种各样,是一个无限发展变化的动态体系。
社会生态学认为,社会环境对个体的思想与行为具有制约作用。每一个社会环境都是一个社会生态的子系统,多个子系统共同构成(不是“组成”)一个社会生态的大系统(图1),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大系统之间通过信息流通,持续维护动态平衡。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也有这样一个社会生态系统(图2),空间上,人的思想与行为受直接的微系统和微系统之间交互作用关系的影响,时间上,人的思想与行为受传统文化和时代变迁的制约。
由上推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是单一意义上的课堂教育,而是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因而必须将抽象的系统理论与事实要求加以联系,将焦点放在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增强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移除环境对学生个人和群体的阻碍、增加校园文化和物理环境对学生需求的响应和营养成分的提供等四个方面,使学生的个人、群体和组织以及和校园社区文化能够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图1 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
图2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生态系统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取向
如前所述,将意识形态与切身生活连接起来、与时俱进地疏导两者之间关系,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渠道。陶行知所主张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强调个体之外教育与个体自身生活的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理在教育教学上的具体运用。
(一)对理论的实践
历史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强大生命力来源于它的本土化和时代化。它以始终紧密结合中国国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科学完整的理论内容、耳熟能详的传播形式,增强理论亲和力;运用党政干部及时代人物的示范,强化理论感召力;显性灌输与隐性环境熏陶相结合,拓展理论影响力;积极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提升理论说服力”[3],最终成功指导并且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思想困惑和实际问题,不断巩固着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导价值和指导地位,铿锵有力地走出了其在中国的大众化之路。上述四条途径,可以概括为两点——理论大众化和实践大众化。这两点具体到高校,就是要同时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使马克思主义能够被大学生理解和接受,从党内政治认同转化为大学生政治认同;二是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能够被大学生掌握和运用,从政治主导型的意识形态转化为大学生自觉自愿的思想和行动[4]。而只有实践才能同时兼顾两者,使得活学活用达到好的效果。
(二)对生活的研究
实践是在个体获得科学理论和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遵循个体思维发展规律,将基本理论知识融于多样活动形式之中,实现显性理论知识教育与隐性实践体验教育的有机结合。更重要的是,由于实践以学科理论为基础和载体,决定了其不仅具有实践性特点,而且具有研究性特点,要求学生不仅运用知识分析问题、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更要迁移理论理性思考、解决问题,从中提升对理论的理解深度和掌握水平,提升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学生: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锻炼运用理论辨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客观世界的各种生活的现象和事件的主动探索与积极参与,获取直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将科学理论内化为自身信念与修养。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教育活动中的实践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特殊的实践,这种特殊性由教育活动所指向的对象特性、目标特征和活动结构特性所引发。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践须相对应地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话于制。
(一)内化于心
1.课堂互动。通过课堂互动增进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常见的有:案例分析、热点讨论、专题辩论、角色扮演、图解理论、唱说理论等。还可请知名专家、学者就理论热点或难点问题做讲座,现场答疑解惑;结合传统节日、重要庆典和重大事件等,开展目标明确、形式新颖、要义突出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并开展新青年学习社、绿洲环保协会、爱心助学之家、沸点调查组、红旗团支部等学生社团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些活动将当代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对学生的三观教育以及人文精神教育等放在更为宽广的生活空间、社会层面和时代角度上展开,使学生形成对马克思主义更为丰富而鲜活的感受,拉近了理论与现实的距离。
2.网络对话。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网络信息瞬息万变、通达四海,深深地影响着每个人的政治态度、道德观念、心理发展、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等。高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网络顺理成章成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主旋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平台。一方面利用校园网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在对话中教育引导学生,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另一方面建好马克思主义主题教育网页,注意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的结合,选择时政热点和生活焦点切入,在学生身边形成网上网下的合力。同时,密切关注分析网上舆情,及时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分析疑问、化解难题,当然也必须加强网络管理,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严防有毒信息在网上传播,随时把握网络宣传教化的主动权。
3.环境熏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为教育对象的内心要求。”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重视环境氛围熏陶的时候,必须基于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心理需求,找寻生活环境中具有教育价值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从有形的生活环境到无形的文化氛围,利用时空媒介,借助体育和艺术,开展竞赛比赛、节日纪念等生动性、趣味性、愉悦性的群体活动,营造宽松、和谐、自然的校园生活气氛和教育学习环境,以熏陶、感染和引导学生,同时利用活动的常态性、渗透性、开放性的特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马克思主义熏陶,使马克思主义“进学生头脑”,并影响其思维方式。
(二)外化于行
1.参与体验。通过参观考察加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结合属地特色,第一,建成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使学校所在地及周边城市区域革命历史时期的建设成果和建国后、改革开放时期的发展成就成为教学资料,强化他们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建立相应对口的校外实践服务合作关系,使与学校专业就业群有关的企业事业单位成为实践资源,定期参观或实习,让学生从中知晓专业岗位、了解行业企业,提高他们的现代职业意识;第三,建立相对固定的三下乡服务基地,引导学生就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理解难点等进行社会调查,学会从一个焦点对象进行重点深入学习,运用理论知识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身体力行。大学生有课业空闲,有学识眼界、专业优势和艺术特长,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进行志愿服务,在校外参与社区的便民服务、环保宣传、节日赛会、安全救助等活动,在校内担任班主任助理、辅导员助理、办公室助理,参与基层单位的资料建档、学习宣传、文卫建设、科技应用、日常管理,体验职业工作,还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党的重大文献和政策的学习刊物,以时代青年的责任感和国家建设的主人翁姿态参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夯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
3.文化创造。学生不仅是校园文化的受益者,也是校园文化的传承者,更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在高校这个特定环境中,校园文化是历史风貌与独特个性的合体,是前者的继承和发扬,后者的培育和发展,而且由于学生个体活跃于学校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使得校园文化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充满活力元素。学生社团就是其中非常突出的一支,以其具有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多样性的社团生活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成为校园文化的引领者。由于其活动以学生保证完成学习任务为前提、以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为原则,给学生一个了解社会并让社会了解他们的机会,因此成为象牙塔深处的一个亮点以及沟通联络学校和社会的渠道。
(三)固化于制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社会为场所、以生活为背景,强调以真实经验、发展现状、实际需要为核心,以专题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它把理论讲授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联结起来,不仅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延伸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而且培养学生的时代感、服务意识、实践能力,使个体的社会化和主体化并进。但是由于变教师为主体、教材为中心、课堂为平台,为学生为主体、体验为中心、社会为平台的开放实践,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教学习惯和实践模式,因此需要用制度来加以固化,该制度需要与学时、学分有所连接,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成为学生获取毕业证书的一个条件。
总之,马克思主义是开放发展的理论体系,它给我们提供的不是教条, 而是方法, 是行动的指南[5]。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需要随时杜绝“价值导向的过时性”、“过于关注微观战术方法而忽略宏观的驾驭意识形式的方法”等[6],而且需要具化为大学生的亲身生活,理论融汇实践,实践贯通理论,用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效能,让马克思主义具有时代性和灵活性,并绵延为民族振兴发展的不竭力量。
参考文献:
[1]陈超群.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社会系统分析——从思想、价值、制度到生活的良性循环[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4).
[2]马列著作选读[M].1977.
[3]张科,刘兴旺.论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2,(1).
[4]李小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高校实践教育模式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9).
[5]陈雪菲,黄爱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点问题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4,(4).
[6]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责任编校:简子)
Exploration of the Realization Route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Universities
LUO Jinbiao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uangzhou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30, China)
Abstract:As the main platform of disseminating Marxism, universities play an active role in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explore the path of promo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universities.
Key Words: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rxism; popularization
作者简介:罗金彪(1974— ),男,湖南邵阳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共建课题“如何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研究”,项目编号:14G57。
收稿日期:2015-05-11
中图分类号:A81,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15)04-00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