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公共主义发展观

2016-01-26 16:18桑明旭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公共性现代主义主义

郭 湛 桑明旭



面向未来的公共主义发展观

郭 湛 桑明旭

公共主义发展观是以积累和创造社会公共性为目标,以符合公共性的标准为尺度的社会发展观念,强调发展的主体、动力、过程、目的、方式的公共性。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迫切需要公共主义发展观。公共主义发展观是在超越现代主义发展观和后现代主义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的,意味着发展范式由主体性向公共性的转换。在当代,公共主义发展的现实基础在于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以及由此而来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公共性水平的提升。其实现途径在于立足市场经济发挥资本能动作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保持市场和国家之间平衡的张力。中国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公共主义发展观的时代表达,既具有鲜明的中国意义,也具有广泛的世界意义。

公共主义;发展观;范式转换;实现路径

人类社会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和趋势发展的。当今世界,交往普遍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事实表明,从主体性走向公共性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发展观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问题和逻辑的深刻反思和系统把握。判断一种发展观是否具有科学性,标准就在于是否把握、适应和引领社会发展的趋势,而趋势总是指向未来的。当代社会公共主义的发展趋势,在客观上要求人类发展观念由主体性到公共性的转换。因此,提出和倡导一种公共主义发展观,并对这种发展观的出场语境、范式转换、现实基础、实现路径和时代价值加以探讨,就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重要课题。

一、公共主义发展观:概念和特征

说到公共主义,首先要从“公共”(the public)这一概念出发。从语言的能指关系看,公共是与私人相对应的,没有私人也就没有公共,反之,没有公共也就没有私人,公共与私人互为能指赋值的前提。从语言的具体语境看,公共既可以指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具有关联性的空间和领域,也可以指判断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国家、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具有关联性的尺度或标准。前者是公共的内容含义,后者是公共的形式含义。

作为“公共”的衍生概念,“公共性”一方面是指衡量主体间的空间和领域是否为公共空间和公共领域、主体间的关系是否为公共关系的形式化判断标准,另一方面是指公共参与者共同创造出来并可以被公共主体分享的社会属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公共性已成为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重要价值诉求。这种价值诉求上升为一种理论主张和社会学说,便出现了哲学意义上的公共主义。“在社会生活中,重视和强调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公共性的思潮可以称之为公共主义。公共主义既是一种社会理想观念,又是一种社会理解方式,进而也是一种社会实践主张。”[1]

作为一种理论主张,公共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形态中表现为不同的学说。在古代中国有“天下大同”思想,在近代中国有三民主义,在近代西方有空想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运动中有蒲鲁东、拉萨尔等人的社会主义观点。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扬弃人类思想史上的公共主义思潮,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这种主张“土地、工厂都是公共的,实行共同劳动”[2](P293)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公共主义理论。

哲学意义上的“发展”是与“运动”紧密联系的概念。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否发展、怎样发展,以及发展的本质、主体、动力、过程、目标、理念、方法、规律、尺度等观点和学说构成了发展观。概念清晰、逻辑完善、理论完备的发展观表达,也被称为发展哲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发展观和发展哲学的数量和类型很多。在发展的本质及其基本问题上持公共主义立场的发展观,可以称为公共主义发展观。当代公共主义发展观既不同于西方价值体系中的个人主义发展观,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集体主义发展观,而是以积累和创造社会公共性为目标、以符合和发展社会公共性为尺度的社会发展观念。创造和符合公共性是公共主义发展观的判断标准。

第一,发展主体和动力的公共性。处于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无数“现实的人”的活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历史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是从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是单个人的“私力”,也不是单个人“私力”的简单叠加,公共主体的“公力”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发展过程的公共性。发展是动态的过程,过程中每一阶段发展的公共性都会影响整体发展的公共性。同时,公共性本身也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承载于社会发展的过程性之中。发展过程的公共性包含两层含义:在时间序列上,发展的各个环节间具有公共性;在空间序列上,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具有公共性。

第三,发展目的的公共性。人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P295)。目的性使人类区别于动物,社会发展区别于自然运动。在发展过程中,发展的目的会影响和制约发展的方向,而发展的方向则直接决定发展的结果。公共主义发展观强调发展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强调每个人的解放与其他人的解放的关联性和一致性,这无疑是一种公共性。

第四,发展方式和手段的公共性。社会发展是人类自觉对现实世界进行改造的过程。人类对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改造活动呈现一定的方式,这种方式也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手段。在社会发展中,手段的公共性直接影响结果的公共性。公共主义发展观反对以损害自然界和他人利益为代价的“不择手段”的发展方式,主张维护公共利益、创造公共条件、提供公共服务、促进公共发展的手段和方式。

公共主义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代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的时代体现。作为一种发展哲学的核心观念,公共主义发展观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提出的。它的基本观点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基本立场和原则。同时,公共主义发展观又是在反思当代社会重大发展问题基础上提出的,反映、把握、顺应和引领了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是新时期时代精神的精华。

二、公共主义发展观的出场语境

公共主义发展观的当代出场,是对思想史上既有发展观的扬弃和发展。在以往的发展观中,现代主义发展观和后现代主义发展观是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两种观念。思想界这两种对立观点的激烈争论,以及超越这两种观点的理论探讨,构成了公共主义发展观的出场语境。

现代主义发展观是与前现代主义发展观相对应的发展观念,其概念和内涵在与前现代主义发展观的比较中得以显现。在发展主体上,前现代主义发展观认为,发展的主体是神、上帝或“天”;现代主义发展观认为,发展的主体是人。在逻辑思维上,前现代主义发展观贯穿的是信仰逻辑;现代主义发展观的思维方式是科学逻辑。在发展动力上,前现代主义发展观认为,发展的动力是神、上帝或“天”的意志;现代主义发展观认为,发展的动力是人的理性。在发展目标和手段上,前现代主义发展观认为,天国、彼岸或来世是目标,人是手段;现代主义发展观认为,人是自在的目的本身。所谓现代主义发展观,就是近代以来弘扬人的理性,以科学主义为指导、以人的存在与发展为中心和目的的发展观念。

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来,现代主义发展观成为主导的发展理念,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和交往的深度、广度得到极大改善和提高,人类逐渐摆脱了对自然界和宗教的崇拜和迷信,人的主体性得到显著增强。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现代主义发展观适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指导并推动人类建立了现代文明。作为现代性发展观念,现代主义发展观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巨大历史推动作用的同时,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严重的问题。

第一,现代主义发展观在弘扬人的理性、主体性的同时,走向了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一般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合理的,在人类活动的空间和范围内,人类理所应当具有主体地位。现代主义发展观的负面作用不在于主张以人类为中心,而在于将人类中心主义推向极端,在弘扬人的主体性的进程中,将自然界及社会生活中的其他主体(个人、民族或国家)作为征服、宰制、掠夺的客体,造成资源破坏、生态失衡、民族冲突、国家战争等灾难。

第二,现代主义发展观在弘扬科学理性的同时,忽视了人文主义,使得科学技术成为统治人的意识形态。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巨大杠杆。现代主义发展观的问题不在于承认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而在于将科学技术的作用无限放大,以至于发展成为一种祛除人文主义的极端科学主义。

第三,现代主义发展观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的同时,产生了单向度经济主义倾向。这种经济主义是一种将GDP增长作为考量社会发展唯一尺度的思想观念。单向度经济主义既漠视人,又漠视生态环境,在政府层面表现为片面的政绩观,在人的精神生活层面表现为价值共识危机。

第四,作为一种宏观发展理念,现代主义发展观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自由主义发展观和新自由主义发展观。新旧自由主义发展观尽管内容有所不同,但都强调市场、私有制、全球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在价值和逻辑层面呈现出典型的西方中心主义,在实践层面表现为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殖民和经济掠夺,致使全球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在深度反思现代主义发展观的内在悖论和负面效应的基础上,后现代主义发展观应运而生。后现代主义发展观的基本理论观点包括:在发展主体上,反对主体性和“大写的人”,注重发展主体的差异性。在思维方式上,反对科学主义,倾向虚无主义。在发展动力方面,反对启蒙理性,重视非理性和无意识。在发展目标上,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不能把人类的发展凌驾于其他物种的发展之上。

相比于现代主义发展观,后现代主义发展观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主要目的在于批判和否定,在于解构而不在于建构。尽管如此,后现代主义发展观在限制极端经济主义、极端人类中心主义、极端发展主义和极端科学主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由单一模式转向多元模式、由工业社会转向后工业社会、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历史进程。

正如现代主义发展观走向发展的一个极端一样,后现代主义发展观走向了发展的另一个极端,主要表现在非理性主义、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三个方面。后现代主义发展观崇尚非理性,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意识的过程,社会如何发展、向何处发展都不具有确定性;后现代主义发展观否认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认为人类的幸福和解放不是由发展带来的,社会是否发展、如何发展取决于差异性主体的多元解读方式,导致发展变得虚无而无意义。一些持后现代主义发展观的学者认为,摒弃现代性的方式就是回到前现代,采取浪漫主义、复古主义的逆向发展方式,让人类回到人与人、人与自然没有现代性冲突的古代社会。显然,这种观点是不可行的。

现代主义发展观强调人的主体性、理性和科学主义,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但一进入实践领域即资本主义生产活动中,人的主体性变成了资本的能动性,科学逻辑变成了资本逻辑,以人为目的变成了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现代主义发展观是反映资本逻辑的现代形而上学;后现代主义发展观反思现代主义发展观的危机,实质是反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逻辑的现代危机,目的在于为资本发展寻求救赎之路。后现代主义发展观依然是反映资本逻辑的现代形而上学,并没有真正跳出现代性和形而上学的泥潭。因此,一种可以超越现代主义发展观和后现代主义发展观的公共主义发展观的出场,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三、发展观上的基本范式转换

公共主义发展观对以往的发展观的超越,在于适应了时代和历史的发展趋势,具有发展范式转换的意义。这种发展观上的基本范式转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在发展主体上,实现了“上帝—大写的人—公共的人”的转换。在前现代时期,上帝或“天”成了社会发展的主体。现代主义发展观实现了对上帝或“天”的祛魅,在启蒙理性推动下,将具有主体性和理性的“大写的人”作为发展主体。在资本主义发展中,“大写的人”的单一主体性彰显,导致了现代性的负面后果,成为后现代主义发展观的批判对象。“大写的人”之所以导致现代性危机,原因在于他是植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被资本逻辑主导的“私人”。公共主义发展观所强调的发展主体,是具有公共性的“公共的人”。这里的区别在于,“大写的人”强调基于私有制的私人性和排他性,“公共的人”强调一种基于公有制的公共性,强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P422)。

在发展目标上,实现了“切好蛋糕—做大蛋糕—既做大又切好蛋糕”的转换。在人类社会之初,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产品匮乏。人们对社会产品的关注,主要在于其共同性。能否将社会产品这个蛋糕切好,关乎社会共同体的存亡。随着原始社会解体,人类步入私有制社会。如何将社会产品这个蛋糕做大,开始成为发展的主要目标。进入现代社会后,资本力图通过扩大再生产实现价值增值的本性,决定了发展必然采取“滚雪球”的方式。在做大蛋糕的发展目标指引下,人类社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在蛋糕越做越大的同时,蛋糕的分配却越来越不均衡。人数较少的资本占有者掌握了社会的绝大多数财富,而占大多数的劳动者除劳动力外一无所有。当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愈演愈烈时,超越仅仅做大蛋糕的生产方式,采取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既做大又切好蛋糕,是公共主义发展观的发展目标。

在发展方式上,实现了“前工业化—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的转换。在前工业化时期,社会生产主要采取从自然界简单获取的方式,农业及相关产业是这一时期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式。近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机器的使用和分工制度的实施为标志的工业化,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方式。工业化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的普遍性,但这种要求自然界的一切领域都服从生产的工业化发展方式,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危害,生态危机等现代性问题不断凸显。公共主义发展观提倡超越传统工业化,实行以信息化为牵引力的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所创造的不仅是生产规模化、高度机械化的工业文明,而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

在分配方式上,实现了“按人分配—按资分配—按劳分配”的转换。人类社会早期,按人分配是社会的主要分配方式。原始公社实行按人分配,是由当时尚未解体的原始公有制决定的。随着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生,人类进入阶级社会,按人分配这种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逐渐被财产所有权(奴隶、土地、资本等)所主导的广义按资分配方式所取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分别按照奴隶和土地的数量分配社会产品。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私人财产逐渐以资本的形式进入商品生产过程,按资分配成为社会的主要分配方式。公共主义发展观强调根据劳动“这张凭证从社会储存中领得一份耗费同等劳动量的消费资料”[5](P363)的按劳分配,进而实现了分配方式的范式转换。

发展观是发展哲学的核心观念,发展哲学是发展观的系统表述。公共主义发展观除了实现发展范式的转换外,还推动了发展哲学的创新。资本逻辑和现代性的双重效应,使得以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发展哲学和以公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政治哲学之间的争论,成为当代哲学研究的焦点。公共主义发展观的哲学表达,形成了融合发展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公共主义哲学。公共主义哲学打通了发展哲学和政治哲学的逻辑通道,将发展、公平及其辩证关系纳入研究范围,有助于哲学的创新发展。

四、公共主义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公共主义发展观的现实基础是社会公共性,社会公共性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公共主义发展观实施的可能性。在审视社会公共性发展程度时,必须抓住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从主要的趋势和事实来分析社会公共性的发展水平。

当代社会公共性的发展程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共同体不断形成,民族和国家间的经济交往日渐深化,主体间的依赖性和共享性日益增强。尽管在世界经济中依然存在着“剪刀差”和贸易壁垒等问题,但经济公共性已发展到一定水平是不争的事实。政治方面,尽管小范围的地缘政治冲突仍时有发生,但全球发展已经走出了民族和国家的主体性不断彰显、膨胀和释放的历史时期,政治多极化格局和全球范围“命运共同体”逐步形成。文化方面,随着各民族和国家间经济、政治交往的深化,文化在主体性和公共性之间的张力趋向均衡,文化公共性程度不断增强。文化的主体性建设也是一种公共性建设。在文化建设中,合理的主体性与公共性不是相互冲突,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社会公共性的发展表现为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公共性的发展程度,但在根本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即生产方式的发展程度。对公共主义发展观现实基础的考察,出发点依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前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发展观,之所以在很长历史时期内持续存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它们与所处时代的生产方式相适应,具有实施、应用和推广的时代条件和现实基础。前现代主义发展观的现实基础是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以手工劳动为主的生产力和简单化分工的生产关系;现代主义发展观的现实基础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在工业革命推动下以机器大工业为主的生产力和分工精细化的生产关系。

在当代,尽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依旧是世界范围内的主导生产方式,但这种生产方式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已初现端倪,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进入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在信息化时代,社会生产的构成要素更加多元,知识、技术等资本形式在生产要素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尽管这并没有根本改变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局面,但在客观上使得占有生产资料的主体更加多元。

其次,走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已逐渐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与以往生产方式相比,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在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中,生产资料不再是无条件、无限制地从自然界中获取,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改善,自然界和社会生产的公共性得以增强。

再次,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产结构的不断调整,人的社会交往条件得到改善,普遍交往成为主体间关系的重要形式。“普遍交往,一方面,可以产生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6](P166)。作为发展主体的人在普遍交往的情况下,一方面,在经济贸易方面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另一方面,人的思维和价值观也将逐步由“地域性”向“世界历史性”和“经验普遍性”转变。这也是人从主体性向公共性的转变过程。

五、实现公共主义发展观的路径

公共主义发展观既立足现实,又面向未来。这种发展观的实现路径问题,也就是社会如何按照公共主义发展观来发展的问题。推动公共主义发展观在实践中实现自身,需要从当代社会发展中市场和国家的二元关系出发,在市场经济和国家治理中寻求实现路径。

在当代社会,实现公共主义发展观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模式。实践证明,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平均主义分配方式下的计划经济模式并不能让社会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采取市场经济模式是公共主义发展观的现实选择。发展市场经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看待资本,也就是资本在公共主义发展观的实现路径中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的双重效应,即“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7](P871),但同时,“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8](P927-928)。

资本作用的这种二重性,决定了在公共主义发展观的实现过程中,必须对资本采取三种措施。一是承认资本的合法性地位。既然已经承认了资本的重要推动作用,同时又采取了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那么就要承认资本的合法性,让资本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二是要限制资本的负面作用。资本的本性在于实现价值增值,为了追求剩余价值有时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践踏法律乃至鼓励战争。资本的负面作用与公共主义发展观背道而驰:资本的积累原则与经济公共性相冲突,资本的越轨原则(资本与权力勾结)与政治公共性相冲突,资本的物化原则与文化公共性相冲突,资本的实用原则与生态公共性相冲突。因此,限制资本的负面作用是公共主义发展观实现路径中的重要内容。三是充分发挥资本的正面作用,尤其是资本创新的作用。资本为了实现价值增值,除了会采取铤而走险、践踏法律的方式外,还会千方百计采取创新(创造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等)的形式。在公共主义发展观实现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资本的创新作用,让资本更多地流向绿色经济、循环经济,让资本在推进公共服务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公共主义发展观的实现,除了需要借助市场经济和资本力量外,现代化国家治理也必不可少。这里的关键在于理解国家和公共利益的关系。在以往的讨论中,尽管互有分歧的理论观点众多,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私有财产权的资产阶级国家观,认为国家权力是主体基于契约关系让渡出来的公权力,维护的是社会的公共利益;另一类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认为国家是服务于阶级统治的社会权力的组织形式,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并不代表社会的公共利益。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正确的,本文所坚持的正是这种国家观。由此产生的问题是,既然国家并不代表全社会的公共利益,那么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公共主义发展观又有何关系呢?

在这里,很多研究者把公共利益抽象化了,将抽象意义上的公共利益等同于具体的、历史的、一定范围内的公共利益或一定阶级的公共利益。在存在着阶级的社会里,公共利益总是属于一定阶级的。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公共利益。资本主义国家代表资产阶级的公共利益,社会主义国家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的公共利益。二者的区别在于,资本主义国家代表的是少数人的公共利益,而社会主义国家代表的是多数人的公共利益。公共主义发展观以多数人的公共利益为发展目标,与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目标是一致的。

在马克思看来,可以代表和维护更多公共利益的国家治理需要符合两个条件:(1)无产阶级作为国家治理的主体;(2)实行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这两个条件也构成本文探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前提。在这种意义上,大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公共主义发展观的实现,除了要在微观上稳步促进各种治理措施的改进和实施外,在宏观上应主要从治理体制、治理方式和治理主体三方面着手。

一是基于市场经济和资本在发展中的辩证作用,通过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既为市场经济和资本发展创造良好的公共条件,又通过“看得见的手”对“看不见的手”的监管,限制市场经济和资本对社会公共性的负面影响,完善治理体制的公共性;二是基于治理方式的时代境遇,推动社会法制化进程,以法治形式限制资本逻辑、权力逻辑及其他因素对社会公共性的侵蚀,完善治理方式的公共性;三是基于当代国家治理实践中政党的特殊作用,将对执政党的治理纳入国家治理大体系中,使政党这一“旨在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其政纲的政治组织”[9](P351),在治国理政中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代表的公共性,增强社会公共性,完善治理主体公共性。治理体制、治理方式和治理主体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三者的公共性形成了国家治理的公共性。具有高度公共性的国家治理也就是现代化的国家治理。

六、公共主义发展观的时代表达

在人类文明史上,思想和精神总是呈现为一定的观念形态,以一定的话语体系形式表达出来。公共主义发展观作为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一种精神理念,也需要概念清晰、逻辑严密、内容完备同时又具有时代感的话语体系来表达。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就是公共主义发展观的时代表达。这种新发展理念具有广阔的公共主义情怀,深刻的公共性意蕴,全面涵盖、反映了公共主义发展观的价值诉求。

创新发展注重解决的是最具公共性的发展动力问题。社会的发展是重复性与创造性、外延增长与内涵增长、量的增加与质的提升的统一。发展不只是量的增长,更是质的飞跃。质的内涵式的增长就是创新。在当代社会发展中,模仿、借鉴他人经验的发展是重复性、外延性的量的发展,这种“重复的主体性”也是建设性的。但对于发展更有意义的是“创造的主体性”[10]。创新更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创新重在创优,旨在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创新发展的公共性价值,在于实现发展的动力机制转换。由以往的拼资源、拼要素的发展转向创新驱动引领的发展,对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意义重大。

协调发展注重解决的是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是社会有机体系统关系的处理方式。对于系统整体关系来说,协调体现其自我控制的公共性。人类社会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关系的有机整体。这些关系在相互作用中协调发展,社会就能实现平稳有序的进步。如果说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那么协调就是社会发展的平衡器。协调既意味着主体间的共同发展,也意味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协同发展,本质都在于其中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主义发展观的基本要义。

绿色发展注重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提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自然界是人类的公共性存在,“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无限性与自然界可利用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始终要面对的。经过几个世纪的工业化进程,自然界被高度开发利用,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现有的生态环境已不能支撑传统工业化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成为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唯一选择。绿色发展的公共主义意蕴在于:其一,维护了同一时代主体间的公共性,避免一部分人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其二,维护了代际间主体的公共性,避免前代人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损害后代人的利益。

开放发展注重解决的是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由封闭到开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这一趋势是不可逆的。今天,任何试图通过关闭国门搞封闭发展的模式已不再可能。实践表明,坚持开放发展的民族和国家,大多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与封闭发展代表私人性相反,开放发展本身就蕴含公共性,主体间只有相互开放才能获得交往的普遍性,进而获得有利于发展的社会公共性。

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共享是就结果而言的公共性,过程的公共性应当导致结果的公共性。共享发展强调发展成果由主体共同享有,强调分配上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公共性的重要维度,也是公共主义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及衡量标准。共享发展的公共主义意蕴体现在:首先,共享的主体是人民。发展的目的在于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次,共享发展强调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当然,共享发展不是平均主义,不能以平均主义的尺度来衡量。再次,共享的前提是共建、共创。要想拥有和享有财富,必须首先通过劳动、生产和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创造财富。共享推动共创,共创也促进共享。

新发展理念作为公共主义发展观的时代表达,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念与当代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观念创新,致力于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新发展理念对于当代中国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而中国发展遇到的问题不仅在中国存在,很多问题也具有世界普遍性。中国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与全人类的发展目标相一致。人类越来越成为一个依赖其公共性而存在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人类社会从主体性到公共性的发展进程,需要公共主义发展观的引导,需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因此可以说,中国的新发展理念不仅具有鲜明的中国意义,而且具有广泛的世界意义。

[1] 郭湛:《公共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载《理论视野》,2011(12)。

[2]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9] 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

[10] 郭湛:《论建设和创造的主体性》,载《教学与研究》,1993(5)。

(责任编辑 李 理)

Future-oriented Publicism Development View

GUO Zhan, SANG Ming-xu

(School of Philosophy,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Publicism Development View is a concept of social development which aims at accumulating and creating social publicity, with conforming the social publicity’s standard as its criterion. It emphasizes that the main body, driving force, process, purpose, and method of development has publicity.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a and the world creates a pressing need for Publicism Development Conception. Publicsim Development View wa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Conception of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indicating a development paradigm shift from subjectivity to publicity.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the reality foundation of Publicsim Development is built upon the change of social production mode,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publicity level of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Its realization route should b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n which capital plays a positive role, the promotion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and the maintenance of a reasonable tension between the market and the state. Currently, China proposes the new development vision of innovative, coordinated, green, open, and shared development, which is a contemporary conveyance of Publicism Development View.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not only to China, but also to the world.Key words: publicism; development view; paradigm shift; realization route

郭湛: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桑明旭: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2)

猜你喜欢
公共性现代主义主义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新写意主义
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公共性中的角色探究
近光灯主义
“禁止摄影”:由观众拍照观察中国博物馆的公共性
格特鲁德·斯泰因的现代主义多元阐释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
冬日 新碰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