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6-01-26 15:24齐红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3期
关键词:阻塞性实验组满意度

齐红梅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齐红梅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3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68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 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和费用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考核成绩、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的护理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 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路径;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的咳嗽、咳痰和加重的喘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时, 往往伴有发热等炎症反应, 导致肺功能持续恶化, 造成呼吸衰竭而死亡[1]。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针对某种疾病的由医务人员制定科学有序的路径, 并以此路径作为参考进行预见性的护理工作, 强调以患者为中心, 使其主动参与到护理工作中[2]。本研究选取来本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 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方法, 取得满意成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来本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136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68例。实验组中男42例, 女26例, 年龄51~84岁,平均年龄(71.3±4.2)岁。对照组中男39例, 女29例, 年龄50~85岁, 平均年龄(72.4±4.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 由相关科室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 成员包括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师及责任护士。根据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的具体病情, 结合专家的经验, 对其进行分析, 并制定相应的临床路径表。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 具体如下。

1.3.1合理氧疗 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 控制氧流量1.5~2.0 L/min, 氧浓度28%~30%。并保持患者的口鼻通畅, 避免高浓度导致患者氧中毒, 达到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血流动力学等目的。

1.3.2心理护理 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反复发作, 给患者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伤害, 患者常存在抑郁、恐惧的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充分与患者沟通交流, 了解分析患者的精神状态, 根据患者的年龄、心理进行对应的安抚措施。

1.3.3饮食护理 建议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 多补充蔬菜和水果, 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避免进食酸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戒烟戒酒, 保持合理科学的饮食习惯。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肺功能、住院时间、费用、平均考核成绩及护理满意度。肺功能包括FEV1、FEV1/FVC。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 分为很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很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比较 治疗后, 实验组的FEV1为(0.79±0.24)L, FEV1/FVC为(65.82±9.78)%, 对照组的FEV1为(0.67±0.21)L, FEV1/FVC为(51.28±13.83)%, 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费用及考核成绩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6.8±2.3)d, 平均住院费用为(7424.5± 2041.3)元, 平均考核成绩为(86.5±10.5)分;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8±3.6)d, 平均住院费用为(9163.3± 2472.5)元, 平均考核成绩为(56.2±9.6)分, 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护理很满意53例,满意9例, 不满意6例, 满意度为91.2%, 对照组护理很满意37例, 满意14例, 不满意17例, 满意度为75.0%, 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内科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和呼吸障碍, 并且该病常迁延不愈, 并伴发有心肺疾病, 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3]。患者一旦确诊, 需要积极接受治疗, 并需配有相应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临床路径表, 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心理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 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和方案, 指导患者注意心理卫生, 定期复查, 并注意原发病的处理。然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容易反复发作, 病情容易发展, 因此在患者出院后也应积极实施有效的自我管理, 严格遵循医嘱, 按时服药, 加强出院治疗。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考核成绩、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的护理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 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 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

[1]黄雪珍.临床护理路径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 8(22):3363-3365.

[2]黄伟丽, 陈敏.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27):6632-6633.

[3]石占利, 方垄, 李国辉, 等.通腑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学及气道炎症因子的影响.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 25(10):1710-171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201

2015-11-06]

110003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阻塞性实验组满意度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