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丙辰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薛丙辰
目的探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65例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对其进行一般常规护理, 饮食护理, 用药护理, 生活护理, 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等个性化综合护理。结果65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 随访1~2年38例痊愈, 22例明显好转, 5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92.3%(60/65)。结论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治疗结合正确、有效的个性化综合护理, 可以有效的抑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值得临床推广。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个性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血管病变或肺气肿及其胸腔器官疾病引起的心脏病, 简称肺心病[1]。包括右心室功能不全或右心室增大, 肺动脉高压并发症多可造成多器官的损伤。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易反复, 病情善变,发病率高, 发病急且病情逐年加重。科学的治疗方案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及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本院对2011年4月~2012年11月收治的65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用个性化综合护理, 观察其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纳入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65例, 男33例, 女32例, 年龄43~76岁, 平均年龄55岁。住院时间15~82 d, 平均时间30 d,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2例, 伴有下肢水肿腹水的患者11例, 心律失常25例, 肺水肿, 咯血2例,发绀15例, 所有患者均具有气喘, 咳痰, 咳嗽的症状。且均经过X现, 多普勒彩超检查和心电图诊断。
1.2 护理方法
1.2.1 一般基础护理 保持病房内安静, 舒适, 空气清新,时刻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如呼吸频率、节奏的改变程度及呼吸困难情况。定时测量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仔细记录患者的呼吸深浅, 水肿, 液体出入量等的变化。叮嘱患者卧床休息, 取半卧位或坐位, 这样可减少回心血量从而减少心脏的负担[2]。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症状及意识状态如有失眠、头痛、神志恍惚、白天嗜睡、表情淡漠应及时报告给医生处理。
1.2.2 饮食的护理 由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病程长导致体质较虚弱, 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高纤维素, 高营养, 高热量, 易消化的食物, 限制钠盐的摄入, 以减轻水肿, 防止钠水潴留。不宜吃的过饱, 少食多餐以补充机体的消耗, 增强机体免疫力。忌食咖啡, 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且保持大便通畅以防止排便时发生猝死。
1.2.3 服药的护理 给予患者大量抗生素以抗感染时, 注意患者口腔是否有真菌感染。应用利尿剂时观察电解质是否紊乱及排尿量是否正常, 尽量白天用药以防止夜间排尿频繁影响睡眠质量。给予强心剂时注意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神志变化等, 如有烦躁、呕吐、恶心、皮肤骚痒等症状时及时报告医生。
1.2.4 口腔及褥疮的护理 患者多采用口呼吸空气未经净化直接进入呼吸道, 加之长期使用抗生素极易发生二重感染[3]。叮嘱患者采用生理盐水漱口, 保持口腔清洁, 湿润。老年患者多体弱长期卧床, 活动不便容易发生褥疮。叮嘱患者家属经常帮助患者擦身, 翻身, 保持皮肤清洁, 保持床单干燥, 干净, 平整。保持便器清洁。
1.2.5 心理护理 肺源性心脏病病情善变且极易反复使患者产生焦虑, 烦躁不安, 态度暴躁 , 发病时呼吸困难, 使患者产生恐惧的心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细心, 态度热情, 语言和蔼, 表情真诚让患者感觉有一定的安全感。对耐心的聆听患者的诉说, 积极热情的回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 消除患者的顾虑, 放松心情。耐心向患者讲解活动对病情好转的重要性, 鼓励患者循序渐进的活动以消除患者病后的依赖心理。同时做好与患者家属的沟通, 使其多关心照顾, 理解患者以增强其治疗疾病的信心[4]。
1.2.6 呼吸道的护理 保持病房内的空气新鲜, 湿度适中,避免烟雾, 刺激性气体, 粉尘进入呼吸道以消除对呼吸道的刺激。吸烟的患者应鼓励其戒烟[5]。叮嘱难咳、痰多粘稠的患者多饮水, 必要时进行药物雾化吸入。采用拍背、扣胸、体位引流等发放促进痰液的排出以避免呼吸道分泌物积聚,口咽导致不良影响。当患者咳嗽咳痰, 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时, 监测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状况及动脉血气分析。
65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 随访1~2年38例痊愈, 22例明显好转, 5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92.3%(60/65)。
心脏病是当代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因素之一[6]。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常见并发症有肺部感染、心力衰竭、肺性脑病、呼吸衰竭、休克、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但准确地判断病情, 给予相应的治疗及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综上所述, 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治疗结合正确,有效的个性化综合护理, 可以有效的抑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值得临床推广。
[1]钟艳芝.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吉林医学, 2010, 31(34):6317-6318.
[2]陈维英.基础护理.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54.
[3]王翠萍.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急性期的护理体会.医学信息, 2010,5(23):1465-1466.
[4]石玲.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4例心理护理体会.齐鲁护理杂志, 2007, 13(13):85-86.
[5]崔宜玲.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体会.山西医药杂志, 2011, 9(40): 967-977.
[6]李素香.老年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分级护理.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3(3):147-14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5.156
2016-04-29]
111000 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