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甲状腺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

2016-01-26 13:46:53常得丰徐忠庆黄静陈晓红孙雅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5期
关键词:滤泡乳头状分化

常得丰 徐忠庆 黄静 陈晓红 孙雅梅

浅析甲状腺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

常得丰 徐忠庆 黄静 陈晓红 孙雅梅

目的探讨并分析甲状腺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 对其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行单侧甲状腺手术17例, 双侧甲状腺手术5例。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 22例患者中乳头状肿瘤14例、滤泡状腺肿瘤5例、未分化肿瘤2例、髓样肿瘤1例,手术时间1.4~2.5 h, 平均手术时间(1.6±0.4)h。患者在术后无甲状腺损伤、甲状腺危象及饮水呛咳等并发症出现。结论甲状腺肿瘤是在临床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 可引发甲亢的发生, 并存在一定恶变的可能, 应该尽早进行手术切除。

甲状腺肿瘤 诊断方法 手术治疗

甲状腺癌是在临床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全身恶性的肿瘤中占1%左右[1]。按照肿瘤的病理性对其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四型, 即乳头状肿瘤、滤泡状腺肿瘤、未分化肿瘤和髓样肿瘤。乳头状肿瘤在成年人的甲状腺肿瘤中占60%左右, 其恶性程度相对较低, 预后相对较好。滤泡状腺肿瘤在甲状腺肿瘤中占20%左右, 肿瘤的生长偏快属中度恶性肿瘤, 可以转移至肝、肺与中枢神经系统, 其预后低于乳头状肿瘤。未分化肿瘤在甲状腺肿瘤中占15%左右, 多发生于70岁左右的老年人群体, 恶性度较高, 预后相对较差。髓样肿瘤在甲状腺肿瘤中仅占7%左右, 预后低于乳头状肿瘤,但高于未分化肿瘤。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本我院就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22例, 其中男2例, 女20例, 年龄27~52岁,平均年龄(35.2±5.8)岁。

1.2 手术治疗

1.2.1 乳头状肿瘤 乳头状肿瘤(包含混合型的乳头状滤泡肿瘤)在甲状腺肿瘤中占60%左右。一般情况下, 患者为女性、瘤体较小(直径≤2 cm)及无局部扩散或转移的患者的死亡率及再发危险较低, 其预后相对较好。乳头状肿瘤具有较低恶性程度、易发于中年妇女等临床特点[2]。外科手术是对乳头状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乳头状肿瘤的局部受侵或转移、是否有头颈部位的放射治疗史等是患者甲状腺全切术或近全切除术的重要依据, 在临床上患者单侧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可以进行改良过的颈部淋巴结的清扫术。

1.2.2 滤泡细胞肿瘤 滤泡细胞肿瘤主要分为广泛侵袭性及微小侵袭性两类, 其中微小侵袭性的滤泡细胞肿瘤预后好。反之拥有广泛血管的侵袭性滤泡细胞肿瘤患者的预后相对不良, 部分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出现肺、骨等处的远处转移[3]。侵袭性滤泡细胞肿瘤患者的最好治疗方式为甲状腺近全切除术或全切除术, 患者在术后使用放射性的碘对残余的组织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终生使用促进甲状腺激素进行治疗, 并使用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或放射性碘扫描进行监测, 确定是否再次复发。

1.2.3 未分化的(或分化不良的)甲状腺肿瘤 未分化的甲状腺肿瘤是目前已知的人类最具有侵袭性的实体瘤之一, 其致死率极高, 但发病率相对较低。未分化的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特点主要有病情恶化迅速, 多数患者在确诊后的数月内死亡[4];分化不良的甲状腺肿瘤多数不能对碘进行浓缩等, 因此不能使用放射性的碘扫描及治疗, 血清测定的TG也无法作为肿瘤的标记物, 诊断主要依靠组织学检查等。

1.2.4 髓样肿瘤 髓样肿瘤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 当患者检验出髓样肿瘤时应强调对其家族成员进行甲状腺的检测;对于无髓样肿瘤家族遗传史的患者, 也不可排除其是髓样肿瘤家族中的先证者的可能性。若在术前诊断髓样肿瘤,通常是对甲状腺结节及肿大的淋巴结的活检时确诊的。在进行手术前需要进行嗜铬细胞瘤生化检查(通常为双侧), 若确定时嗜铬细胞瘤, 患者在进行甲状腺手术前, 需要先去除嗜铬细胞瘤。对与病变持续存在及再发的患者, 若条件允许最好进行手术切除。部分患者虽身患肿瘤, 但仍可存活数年,其临床症状较少。对于不能进行手术的患者, 若其有慢性的腹泻存在, 应当及时的给予对症处理。

2 结果

患者行单侧甲状腺手术17例, 双侧甲状腺手术5例。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 22例患者中乳头状肿瘤14例、滤泡状腺肿瘤5例、未分化肿瘤2例、髓样肿瘤1例, 患者的手术时间1.4~2.5 h, 平均手术时间(1.6±0.4)h。患者在术后无甲状腺损伤、甲状腺危象及饮水呛咳等并发症出现。

3 讨论

甲状腺肿瘤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患者的甲状腺内部发现硬而固定的肿块, 其表面皮肤不平, 肿块在进行吞咽动作时上下的移动性较小。在晚期时会产生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以及Horner综合征等[5]。甲状腺肿瘤手术在临床上主要是指对患者的甲状腺及淋巴结的手术处理。目前, 对于甲状腺的切除范围及方式的最佳方案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论。据现有的研究资料表示, 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单个的小肿瘤(直径<1.5 cm)进行甲状腺全切除手术比部分切除手术(加峡部切除手术)的存活率更高。但是有很多的研究证明部分切除手术后的复发率与全甲状腺切除手术后的复发率相比较偏高。全甲状腺的切除手术在理论上的有利点为可以在术后进行局部或转移的放射性的碘扫描, 除此之外全甲状腺的切除手术后的血清Tg水平偏低, 可以利用此指标作为特异性的标志物对患者进行随访。全甲状腺的切除手术后的并发症与一侧手术后的相比, 其复发的几率较高, 并发症主要有甲状旁腺的功能低下及喉返神经损伤等, 但不能因并发症的几率较高就不进行甲状腺的全切除手术。因为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易出现低钙、声音嘶哑等并发症, 因此在进行手术时具体的切除范围应根据病情与医疗条件、技术等来进行判断, 但无论怎样判断, 都要符合临床上的肿瘤的切除原则,与此同时还要尽量保留患者的神经等的功能, 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提高手术的技巧, 加强综合性的治疗是目前有待提高的治疗的努力方向, 对于疤痕体质的患者或有美容要求的患者, 也可以进行腔镜下颈部的微创手术, 降低瘢痕出现的可能。

[1]丁纪伟, 汤治平.甲状腺瘤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研究.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31):329-330.

[2]叶雪雯, 谢绮雯, 宋海良.心理干预对甲状腺肿瘤手术前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现代临床护理, 2011, 10(7):59-60.

[3]毛永红, 毛学正.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1020例分析.肿瘤研究与临床, 2011, 23(8):560.

[4]古剑锋, 李维, 陈浩志.甲状腺肿瘤患者手术的临床分析.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27):123.

[5]缪继斌, 朱英淮.42例甲状腺腺瘤外科手术治疗分析.按摩与康复医学(旬刊), 2012, 3(5):10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5.036

2016-04-29]

150036 黑龙江省医院

猜你喜欢
滤泡乳头状分化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vlimid combined with Rituximab in the treatment of follicular lymphoma: A meta-analysis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超声诊断甲状腺滤泡型肿瘤的研究进展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高频甲状腺超声对滤泡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Survivin、VEGF、EGF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癌症进展(2016年10期)2016-03-20 13:15:50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Bcl-6 mRNA在HIV/AIDS患者滤泡辅助性T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乳头状汗管囊腺癌一例
Cofilin与分化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