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格列酮治疗糖尿病44例临床观察

2016-01-26 03:27王平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三里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徽宿州234000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3期
关键词:空腹血糖糖尿病

王平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三里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徽 宿州 234000

吡格列酮治疗糖尿病44例临床观察

王平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三里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徽宿州234000

【摘要】目的:观察吡格列酮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8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吡格列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吡格列酮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吡格列酮;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临床上通常将减轻胰岛素抵抗程度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提高患者机体血糖及血脂代谢水平作为治疗该病的关键[1]。笔者为探讨吡格列酮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吡格列酮对4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88例我院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平均分配原则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40~88岁,平均年龄(53.2±3.3)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4.3±1.2)年;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41~86岁,平均年龄(50.9±4.1)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4.1±1.4)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3370)治疗,即给予患者口服二甲双胍治疗,每日2次,每次0.5g,连续治疗两个月;观察组患者采用吡格列酮(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0631)治疗,即给予患者口服吡格列酮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g,连续治疗两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

1.3疗效判定[2]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下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程度大于治疗前的40%;有效:治疗后患者血糖水平可控制在8.0mmol/L之内,且患者血、尿糖水平有所改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未消失,血糖水平仍高于8.0mmol/L,尿糖水平超过(+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例)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表(±s,mmol/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表(±s,mmol/L)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 餐后2h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4 9.0±1.2 7.1±1.2* 18.2±2.0 10.3±1.7*对照组44 9.3±1.4 8.1±1.3 17.9±2.1 15.6±1.9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若长时间存在高血糖症状则极易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糖等组织发生慢性损害及功能障碍[3]。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糖尿病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已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是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常用的两种药物,均可有效的降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h血糖水平。其中吡格列酮可有效的激活患者机体内脂肪、骨骼肌及干细胞内过氧化物酶增值活化受体,从而有效地调节胰岛素应答基因的转录过程,增强外周组织及患者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以达到降低患者血糖水平的目的。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主要作用机制为增强患者机体糖无氧酵解能力,减弱肝糖异生反应过程以可达到减少肝糖实际输出量、增强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的效果[4]。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吡格列酮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且采用吡格列酮治疗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h血糖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表明采用吡格列酮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婷,高东,蒋成刚,等。糖尿病前期患者餐后2h血糖水平与心理因素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7): 486-491.

[2]洪亚君,郭维英.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药房,2010,01(24): 1100-1102.

[3]张伟杰,夏穗生,姜汉英,等.异种胰岛移植治疗I型糖尿病9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12(12): 178-179.

[4]崔悦,芦霞.西医内科疗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2): 513-514.

收稿日期:( 2014.11.07)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3-0067-02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R781.6+4

猜你喜欢
空腹血糖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中药代茶饮干预糖尿病前期健康状态的效果观察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C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汽化电切术治疗合并糖尿病前列腺增生患者疗效的临床观察
应用操作视频指导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