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都纪行

2016-01-25 12:00王夏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禅宗

王夏

公元2015年季秋,我受《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社派遣,到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六祖镇——禅宗六祖故里采风。

话说这六祖镇六祖故里却非同凡响:乃是我东土圣哲、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诞生地和圆寂地。一千三百多年来,这里禅灯不灭,禅香四溢,渐次被禅宗五派拱誉为东土禅都。这个禅都的法力与其法力所及的一切地域与天空遍及东土,而东土的心性概念乃可绵延涵盖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即亚细亚之广袤的东亚、南亚、北亚之绝大部分的疆域;禅都的另一概念,是其拥有深重的精神戒控:东土禅众行走世界,而其禅心对禅都永远不灭的向往。禅都在禅众的心里、眼里就是庄严肃穆、巍峨璀璨、光芒万丈、美轮美奂的丰碑与灯塔,它无时无刻不震慑禅众摈弃邪恶,化育至善,超生渡死,般若常在。

落幕时分,我们驻足禅都的心脏地——龙山国恩寺,但见龙山盘桓,山谷空响,泉流淙淙,翠竹叠嶂……国恩寺内,鱼板声声不绝于耳;禅都的天,云蒸霞蔚,高远湛蓝,层林尽染金色。我们仰望星空,极目天宇,但看皓月慈航,灵魂上浮,须臾顿悟……

秦天汉雨 普济南越

在中国南方,有一绵延数千公里的横向构造山脉,地理名曰:南岭。南岭从东往西,又有五个重要的地理标志,分别为: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越城岭。它们分别坐落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和其间。远远望去,五岭逶迤,四门洞开,以至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广大区域,便有南洋风从关山度口嚯嚯地吹进来,形成长江中下游区域温润适宜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其雨量充沛养育着浩浩长江从西向东奔流到海……而在五岭以南,壁面大海,南洋罡风鼓潮,风云变化莫测,时而晴天丽日,春明景和,万般妩媚;时而天空炸雷,乌云四合,豪雨如注……从海、海滩、平原、谷地、峻岭、高山次第植被茂密,滕蔓牵延,阔叶遮阴,毒瘴接天,更有鱼虫鸟兽,繁生快衍,蝎蛇虎豹,纠缠成群。从人类初生及至冷兵器时代,岭南被视为毒瘴重生之地,南蛮无开化之地,只有浩浩珠江,亘古孤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穿山夺谷般的流淌……

公元前221年,汉民族历史演绎到秦嬴政横扫六国,平定中原,将齐、楚、燕、赵、韩、魏、秦兹统一体的时代。嬴政自称始皇,开启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形态。

公元前219年,赫然的大秦帝国不能坐视中原以外的南方——广袤的百越大地尚未平复的现实。遂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亲率50万大军征伐岭南;同年,?派史禄在广西桂林兴修灵渠,掘通三江(湘江、漓江、西江),便于航运,以确保秦军南征之给养;为南方统一大业,始皇在行政建制上又增设桂林郡、象郡、南海郡三郡,以期扩大版图,分级治理。经过五年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进军、占领、修复与移植,岭南从福建西部至广西西部,包括现在的赣南、湘南及至广东全境、海南一部的大片疆域全部纳入大秦帝国的版图。

公元前214年,赵佗被封为龙川县令。

同年,任嚣在南海郡府所在地番禺,即今广州建起了广东历史上第一座城池(史称任嚣城)。秦末,任嚣死后,赵佗升任南海郡尉。

公元前204年,秦亡3年。赵佗作为秦之战将,吏治良臣,北眺故国,国已不复存在,闻北方楚戈之声,顿觉悲风骤起。赵佗想:百越纵横千里,伐前与初治时,越人部落尚处于巢居溪谷、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生活。经秦军战伐、管制、传授耕织与中原文化,百越正值布施德政、化育顽冥、发展生产、革新技术、开启教育、圆融中原的准文明时期。今虽国无秦瓦,沦为亡国臣子,大丈夫岂能偏安南海郡之一禺,而弃百越诸地,任其逆袭倒流、回归原始,是为大丈夫不所为。遂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并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赵佗自立为南越武帝。

公元前196年,赵佗为汉大夫贾陆诱劝,接受汉高祖刘邦赐给的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南越国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自此,南越武帝委身汉朝王公。尽管赵佗始终念及王身本为中原遗民(其原籍为秦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正定县),实现南方一统并统一至秦、秦亡至汉是他的毕生宿愿,但终因汉朝皇帝对他的猜忌,令使南越国三次对汉称臣而三次遭到打压排挤,最终在赵佗的曾孙赵建德任南越国王时,被汉朝伏波将军攻破番禺城池,南越国灭。

赵佗作为南越国开国之君,具有高远的政治抱负与宏大优良的谋略。他勤政爱民,在南越国推行郡县制,将中原先进的文化带到各个溪峒蛮族,推行铁器农耕,发展海上贸易,尊重本土礼数,主张汉越通婚,他鼓励将士包括其后裔与当地越族人联婚,落户于此地生息繁衍。纵使南蛮之地不再蛮憨,蟊贼之境政治稳定,是名副其实的岭南文明的奠基王。

公元前196年冬天,赵佗怀揣大汉天子赐予的南越王印绶,壮怀激烈,率兵从番禺郡府出发,行300里,来到林允县(今新兴县)允水河畔的象山狩猎。其捕获颇丰,有老虎、野猪、野兔、野豹,数不胜数。并猎得一头白鹿。白鹿其时是一种非常吉祥之动物,属瑞兽。赵佗非常高兴,并筑高台用以祭祀朝拜,祈求南越国风调雨顺,无难无灾,政通人和,国泰民安……象山“白鹿台”、广东五华“长乐台”、广州越秀山“越王台”、“朝汉台”,乃南越沐浴秦风汉雨之表证,为后人凭吊。“白鹿台”位于新兴县六祖镇南塘村象山林莽之中,正是笔者此次采风踏步必到之所。

禅宗六祖 《法宝坛经》

岭南自秦汉并入中华一统版图,中原文明便急剧南渐,竟自到了唐代,兀自出现一座高峰:这便是与孔子、老子并肩而立的堪称东方三大圣哲之一的佛门高僧、禅宗六祖惠能的经世说法与《法宝坛经》的广泛传播……

惠能,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二月初八生于岭南新州夏卢村(今广东省新兴县六祖镇夏卢村)。其祖父卢祖尚乃唐朝命官,曾任瀛洲刺史,后蒙冤错杀;父亲卢行滔,亦任范阳知府,后贬为庶民发配新州。娶邻村朗村老郎中李和祥之女为妻。

传曰:李氏久婚不育,一个夏夜,自梦祥云瑞彩飘落庭院,长出一颗参天菩提,丹顶鹤绕树而翔,树下百花竟放,香气氲氲入鼻而醒。始觉有妊娠征兆。竟孕胎六年,一朝分娩,凄厉如惊天滚雷,震动四野;有红光破窗腾空,将山川风物映得通红……

次晨,有九华山普济寺两和尚闻香入户,给小孩赐名惠能。

惠能的奇异身世不在这则传说,而在他生来就是个穷孩子,有慧根,三岁丧父,十四岁打柴,二十四岁顿悟;心诚修佛,掰石为证;以獠獦之身独步千里礼佛黄梅东禅寺,受到禅宗五祖弘忍大师的考验、慧点、耳提、面命、传裟、授鉢,承传祖位,史称六祖。

溯源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当时,弟子百万,均未能达其佛意,唯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释加牟尼对头陀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故摩诃迦叶(金色头陀)为禅宗初祖,传至菩提达摩为第二十八祖。

达摩到东土弘法,经由印度乘船至广州。辗转至嵩山少林寺面壁,终日默然。时为梁武帝年景。后人称其为壁观婆罗门,东土禅始祖。

即有僧人神光往少林晨夕参承达摩。时值中原大雪,神光于洞前侍立一夜,积雪没膝,达摩悯其诚,予之开示,神光悟道。达摩赐其法号慧可,付以正眼法藏,传授袈裟和钵盂为接法信物。对慧可曰:“内附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竟定宗旨。”慧可即成为东土禅宗二祖。居少室山。

三祖僧粲,本位居士,年近四十,参谒慧可二祖。与之问答相契。遂为其剃度并赐法号,二祖将正法眼藏及达摩信物衣钵一并托付。

僧粲得法后居于舒州皖公山,有一沙弥法号道信,年13岁入皖公山参谒,侍奉僧粲九年。三祖将如此衣法如数授予之,是为四祖。

四祖得法后领众徒到吉州,后道蕲春住破头山,一日一孩前来参拜道信,见其骨相奇秀,探其根性聪慧,甚是喜爱。收为徒。法号弘忍。后秉承道信的正法眼藏和达摩法器,是为五祖。

五祖见惠能衣衫褴褛,鞋破趾露,有道是山野村人,简直就是一副乞丐。但立于面前:铮铮骨骼,黧黑皮肤,额角凸显,耳轮垂肩,非俗即佛,秉名惠能,五祖不觉惊讶!

问:从哪里来?

答:南粤新州。

问:前来做甚?

答:为求佛性。

默片刻。弘忍摇摇头,似乎不解,曰:“南粤新州乃荒凉沉阒之地,你们这些獠獦,奈何成佛?”

惠能急曰:“师祖此言错矣!”

东禅寺,有弟子八百,五祖此间一言九鼎,众徒惟命是从,对弘忍之语如奉圭臬,岂有质疑,焉敢辩驳。惠能一介樵夫,竟出如此狂语。

“大胆!”上首弟子神秀眸锋如剑,呵斥道:“你这獠獦,是来求佛还是来挑战?”

武僧洪德是神秀最忠实的“拥趸”,一腿上前,对着惠能就是一巴掌。

“啪!”惠能脸上印出五道指印。惠能没有反驳,更没有还手。依旧神色平和……

五祖以为洪德处置为过。问:“你说老衲的话有错,错在何处?”

惠能挺胸道:“师祖,你说我们岭南人是獠獦,明显带有轻侮的语气。你开言武断,竟说我等獠獦不能成佛,但獠獦也是人。人生于世,在地理疆域上有南北之分,但佛理于大同世界,岂有南北之分?你和我身体形态上是有差别,但普照到我们身上的佛光应该是一样的。即使未开化之人,跟师祖你智慧不一样,但佛的本性又有什么差别呢?”

听言之,五祖浑身浑然一震。獠獦所呈:正是《涅槃经》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经义精髓。弘忍怎竟自忘了耶?一种羞垢,一种自责,一种苍茫,一种拯救……五祖隐隐感到:今天的来者乃是苍天赐给东禅寺的佛门法器。

惠能未等五祖开言,继续说道:“珠蚌其貌不扬,由于大海的孕育,它腹中往往有价值连城的珍珠,醴泉芝草无根脉,却吸取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而成为世间珍品。弟子全仗师祖栽培,师祖也一定听过‘大泽起龙蛇这句古语吧!”惠能顺势举过金台寺寂空大师的推荐信,恳求弘忍:“我要修炼成佛,希望五祖收我为弟子,替我落发剃度!”

五祖是何等大慧之僧。面对神秀、洪德一干猖獗弟子,惠能若萋萋芳草,迎风起舞。但因践踏,死不复生。那样,即伤了高僧大德,也断了佛门法器。故将脸一沉,坚决地摆手道:“你从未修过半点行,没坐过半天禅,老衲岂能草草替你落发,到北院杂役房做杂工去吧,以后见面叫我师傅就行了!”说罢,吩咐首座弟子神秀将惠能安顿了。

惠能在北院碓房舂米,为加快速度,他在自己身上背上石头(后称付腰石),天热渍汗,绳勒处肉身溃烂生蛆,惠能自不弃石,其坚韧之志,僧俗交口称赞。

一晃八个月过去了。一天,五祖准备选择法嗣,继位禅宗,召集门下徒众曰:“你们各人随意作一偈,谁的偈语能契悟佛理,印合祖心,我便将衣钵传给谁继承祖位。”其时,神秀为僧众中上首座师,博通佛学,为众僧所仰,作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请别驾张日用笔代为写偈,别驾曰:“你亦作偈,旷世稀奇,舂米獠獦,焉能悟佛。”惠能对别驾曰:“轻子无上菩提,不可轻视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过。”别驾会意,曰:“你即诵偈,我为代笔,你若得道,先要度我。”惠能作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众人看了,惊叹不已。五祖惜才,惧怕有人伤害惠能,遂用鞋底将墙上的偈语擦掉,并曰:“亦未见性,未合祖心。”众僧以五祖话当真,均不介意惠能。

第二天,五祖避开众人亲自到碓房探问惠能,曰:“米熟也未?”惠能答曰:“熟也,但未过筛。”五祖以手杖敲碓头三下而去。惠能会五祖意,遂于是夜三更时分入五祖静室,五祖用袈裟遮围惠能,貌视自度说法,实则予惠能开讲《金刚经》,传正法眼藏,并将上传信物——袈裟和钵盂传给惠能。惠能得法继位禅宗,称禅六祖。

五祖将六祖连夜亲自护送到九江渡口,别时叮嘱:“上传衣钵乃争端之物,止于你身,不再下传。”还嘱他速速南去,不可滞留。遇神秀、洪德一干僧众则迷藏……

惠能遵从五祖师命,历经风险,斗智斗勇,终隐遁于今广东境内之四会、怀集等地十五年。避大祸,得生还。

唐高宗仪风元年(公元676年),丙子正月初八。惠能自度劫数尽,灾难过。现身广州法性寺(现广州光孝寺)。适逢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此时,风动幡动。有两僧辩论:一说风动,一说幡动,争议未开。惠能听了便对他们说:“非风与幡之动,仁者心动也。”

印宗法师闻知,便请惠能上座。叩问其深意。惠能言简理当,不依文字。印宗知其根器独到,试探着问:“久传黄梅衣法南来,莫非就是行者?”

惠能曰:“是。”

印宗法师揖礼曰:“请出衣钵。”令众瞻礼。

惠能出示衣钵,众僧惊奇甚欢。

正月十五,印宗法师召集四众弟子在寺内菩提树下开坛为惠能剃度。

二月初八,印宗法师聚诸寺明德大师为惠能授具足戒。其中,西京智光律师为授戒师;苏州慧静律师为羯磨;荆州通应律师为教授;中天竺耆多罗律师为说戒;西目密多三藏为证戒,戒坛为刘宋时求那跋陀罗三藏创建。三藏有记云:“后当有肉身菩萨在此坛授戒。”又有梁末真谛三藏于坛侧手植两颗菩提树,并对众人说:“此后一百七十年有大开士于此树下演说无上乘,度无量众生。”六祖惠能授戒后,即于此树下大开东山法门,两谶均得以印证——神也,佛也,命也,巧也!禅宗有根,佛有自性。惠能必器于东土圣人。

第二年春天,六祖辞别众僧,临曲江曹溪宝林寺(即今韶关南华寺)。古宝林寺狭小,而追随者甚多,须扩建殿宇。六祖便于当地绅士陈亚仙商量捐地建寺,亚仙说:“和尚需要多少地?”

六祖曰:“只需一坐具之地。”

亚仙曰:“可以。”

于是,六祖将坐具洒向天空,阴影尽曼曹溪群山峻岭,陈亚仙惊服叹服,曰:“和尚法力无边,我愿把所有地尽捐作为寺产,但请保留我的祖坟为可。”随后,当地信众大发慈心,施财捐物,在原宝林寺主体建筑的基础上扩建了十三所佛殿。六祖大兴宝林道场,流芳千古。

唐高宗弘道元年,岁次癸未(公元683年),惠能思念父母深恩,派门人回故乡新州(今新兴县),在其父母坟旁建寺,寺耸龙山,名报恩寺。

神龙元年乙巳(公元705年),唐皇太后武则天和中宗皇帝得知岭南惠能承继五祖弘忍大师衣钵为第六代祖师,在韶州大兴宝林道场,阐宣上乘佛法妙理,弘法利生,便派内侍薛简往曹溪召六祖惠能大师入京加封供养,参究禅机妙理。但六祖推说年老多疾,愿终老乡梓,上表辞谢。薛简恳请说法,解难答疑,并将记录带回复命。唐中宗和武则天看了六祖讲的佛法后,对其心悦诚服。于同年9月,唐中宗和武则天女皇又亲自颁旨赐六祖新州故居“报恩寺”为“国恩寺”,曹溪“宝林寺”为“中兴寺”,同时赐磨衲袈裟和水晶宝钵,绢500匹,以资供养。神龙三年十一月,武则天亲书“敕赐国恩寺”匾额,永挂惠能故居新州国恩寺。

太极元年(壬子岁),公元712年七月,惠能大师再派门人回新州国恩寺建塔。

次年,七月初八,聚韶州中兴寺僧众曰:“我要返回新州,你们速备船只,以便启程。”众僧哀哀苦留,求六祖住下。大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众僧问道:“师父此去何时再来?”大师答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六祖带僧俗众等乘船从肇庆回新州国恩寺。到寺后召集全寺僧人及随行人等,曰:“我至八月,欲离世间,你们有何不明之处可提出来待我解答,为众释疑。”六祖答完众僧所提的问题后,于八月初二斋罢,端坐至晚上十二时,刚好于初三日子时,奄然迁化。坐化后,肉身飘然而去。

山附近,百草哀鸣,猿猴痛叫,其声震山谷。

正是:鸟连韵以哀啼,猿断肠而叫咽。

佛教禅宗第六代祖师就这样在他的故土与世长辞。

国恩寺成为《法宝坛经》的辑录地。一部《法宝坛经》化育五朝万代。累世经年,东土僧俗万众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生实际存在的自他对立,染净对立,生佛对立的千古难题。自从以顿悟自性为特征的惠能禅宗思想产生之后,整个佛学界、思想界风行草偃,并为后世程朱理学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为中华后世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代伟人毛泽东评说:《法宝坛经》是中国古代一部唯心主义的巅峰之作。又说:我不大懂佛经,但觉得佛经也是有区别的,有上层的佛经,有劳动人民的佛经,如唐朝六祖的佛经《法宝坛经》就是劳动人民的。

龙山圣水  吉祥禅都

……(删略)

结语:佛禅传递着宇宙

空间的一种神秘的正能量

在古南越国首善圈内的龙山圣城,我们头顶灿烂阳光,呼吸新鲜空气,沐浴富硫温泉,过着恬适的游览生活,着实令人流连忘返……

但我们又是一群有写作任务的作家,我们必然要回到我们工作与生活的地方去。

北京是我人生的又一个驿站。

去时:寒流滚滚,落木萧萧。

回时:毒霾千层,不见天日。

我的心由暖转凉。但出乎异外的是,这次从圣城回来,却没有了抱怨,没有了腹诽,甚至多了几分宽恕。总在心里想:当局者,治霾非易。

晚上,灯下,我读着《法宝坛经》,仿佛惠能佛祖从虚空而至,对凡夫耳语:

……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

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力量,让平生愤世嫉俗的我,平静的度过了首都雾霾的红色预警期——

……

在龙山国恩寺,我采访了如禅住持。大师凡名苏锦汉,1963年生人,俗居云浮市落定县太平镇太东村。祖上务农为生,上世纪80年代初,出家国恩寺,后到北京法恩寺佛学院研修。其精通哲学、宗教、古文、地理、书法……对六祖故事如数家珍,于《法宝坛经》背诵如流。公元2004年继任国恩寺住持以来,一心弘扬禅宗、振兴祖庭。寺院扩地200亩,总面积达到400余亩;并聚僧俗两力,将国恩寺修葺一新,寺产显著增多。使有1600多年历史的国恩寺更加恢弘壮丽,香火鼎盛。当我赞誉住持的智慧和成果时,如禅双手合十,念念善哉——从那平和的目光中,知其不惊无喜,不悲无忧;

问如禅:何以成佛?

如禅曰:心诚佛成,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一语如珠,化愚成悟;

看住持室的门楹:心有大力世界生,自在能为变化主。

原来如禅大师尚处年轻。一寺之主,自在为本,心有大力,建树禅宗。

我当以为:六祖禅宗的事业后继有人,此乃禅宗之幸!国恩寺之大幸也!!

迈出国恩寺,回首山门,但见有“第一地”牌坊矗立,两边著有:

进步方知山第一

入门始觉地无双

灵魂深处:撞击着晨钟暮鼓;凡身半度:已闻袅袅梵音。

佛禅,不乏传递着宇宙空间一种神秘的正能量,犹在人心不古,世风趋下,金钱之上,官僚贪腐,恐怖主义暴行地球的当世,崇尚与皈依佛禅,却是人类一种收功见效的精神救赎。

责任编辑/廖全国

猜你喜欢
禅宗
灵 山
落叶禅
佛教禅宗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禅宗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
禅宗影响下的传统休闲文化
从“禅宗”到中华阐释美学中的伦理文化研究
日本茶道与原研哉的设计理念
李白“铁杵磨针”故事与禅宗“渐悟”观
试论宋代建筑色调的审美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