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永礼
一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又号黎洲,学者尊称为黎洲先生或南雷先生。浙江余姚人。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孙奇峰、李颙合称清初三大儒。黄宗羲生当“天崩地解”的明清续绝之交,身世迍邅,著述宏富,晚年他在自题画像时概括一生行迹:“初锢之为党人,继指之为游侠,终厕之于儒林,其为人也,盖三变而至今。”是其一生真实写照。
黄宗羲生于官僚家庭,其父黄尊素,字真长,别号白安。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初授宁国府推官,后官至监察御史。身为东林名士,天启五年(1625),黄尊素因疏弹阉党劣迹获罪,削籍归里。次年,被逮下京师诏狱。十七岁的黄宗羲送父北上,黃尊素的挚友、罢官归乡的刘宗周在绍兴萧寺为其饯行,生死离别之际,二人危言深论,涕洟交流,黄尊素以儿子的学业相嘱托。后黄尊素陷狱冤死,由此家道中落,门户臲兀。
不久,崇祯帝即位,振刷朝纲,严惩阉党。权势熏天的魏忠贤畏罪自缢,余党收监待审,朝廷诏抚天启朝遇难诸臣。十九岁的黄宗羲不远千里草疏颂冤,赴京为父报仇雪恨,对簿公堂,锥刺仇人;奔赴诏狱,锤杀恶卒。黄尊素沉冤得雪,被追谥忠端,予以祭葬。黄宗羲的义名大振,崇祯帝叹为“忠臣孤子”。崇祯元年(1628),黄宗羲扶父柩南归。崇祯二年(1629),遵父嘱从刘宗周游,亲承音旨,发奋读书,肆力于学。当年,黄尊素在被逮北上路上曾告诫黄宗羲:“学者不可不通知史事,将架上《献征录》涉略可也。”黄宗羲“至是发愤,自明十三朝《实录》,上溯二十一史,每日丹铅一本,迟明而起,鸡鸣方已,两年而毕”。求学期间,经史百家之说无不饱览,以求博涉多通,并穷究律历、象数、算学、佛道之学,综取博采,融贯于胸。还外出游历,往来于大江南北,广交文友,诗酒征逐,与几社、复社、读书社等士人交接,研讨学问,以文章气节相期许。
崇祯十七年(1644),明清鼎革。次年,南京弘光政权倾覆。天荆地棘之际,黄宗羲追随乃师刘宗周去杭州,毁家纾难,招募义勇,建“世忠营”,扶翼鲁王起兵抗清,任职监察御史。而鲁王所部军队株守钱塘,不思北进。顺治三年(1646)清军突破钱塘江屏障,鲁王政权败逃入海。黄宗羲收拾余部,入四明山结寨固守,与海上抗清武装时有往来,待机进取。延至顺治六年(1649),黄宗羲被清政府悬赏通缉,纲钳綦严,九死一生的他变姓易名,颠连困顿,播徙无定所,惶无宁日,“无年不避,避不一地”,犹如游侠,虽濒死临危,备历艰虞,而孤忠劲节百折不回。直至云南永历政权覆灭,郑成功东渡台湾后去世,抗清势力烟息潮沉,有心复国、无力补天的黄宗羲深怀家国之痛,决意归隐。
二
顺治十八年(1661),黄宗羲奉母乡居,授徒讲学,以学术经纬天地,“闭户著述,从事国史,将成一代金石之业”。神州倾覆,宗社丘墟,黄宗羲抗节不仕新朝,屡拒征荐。目睹荆棘铜驼之惨,生黍离麦秀之悲,创巨痛深,以为“国可灭,史不可灭”。立国有史,传世在书,黄氏肩负时代责任,以史为鉴,编撰二百四十四卷《明史案》,后虽散佚,不少篇什仍存于残帙《行朝录》,存故国之文献,以墓志碑铭表彰忠烈,有痛史之谓。
《明夷待访录》是一部政治论文集,共二十一篇,书中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断言“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认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提出实行社会改革的具有民主启蒙性质的政治思想纲领,在清末民主革命中尤受推崇,被誉为“人权宣言”,早于卢梭《民约论》一个世纪。此书乾隆时被列为禁书,直到嘉庆年间始有二老阁初刻本问世。
黄宗羲有志于保存有明一代文献,藉“存一代之书”,弘扬“三百年人士之精神”。从康熙七年(1668)起,他致力于整理编辑有明一代文选,历时八年,成书二百一十七卷。一反前人衡文成例,从史学角度选文,而不看重文辞藻丽。文贵独创而不主摹仿,取舍在于言之有物,强调“一往情深”,选文标准是认文不认人:“巨家鸿笔,以浮浅受黜;稀名短句,以幽远见收。”康熙十二年(1673),宁波范友仲破戒引黄宗羲登天一阁阅书,悉发其藏,黄氏取其流通未广者抄为书目,后撰成《天一阁藏书记》。《明文案》成书后,黄宗羲意犹未餍,唯恐有所漏缺,仍专意搜觅明人文集,以期有所增益,力趋完备。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逾耳顺古稀的黄宗羲亲赴昆山徐乾学家,阅抄其传是楼藏书,又得《明文案》未备者三百余家。递经增补,至康熙三十二年(1693)扩充成四百八十二卷本的《明文海》,此时黄宗羲已是大耄高龄的垂垂老翁。
在编辑《明文案》、《明文海》的同时,黄宗羲于康熙六年(1667)开始,着手编纂《明儒学案》。中国史籍浩如烟海,以编年、纪传、纪事本末三种编纂体裁成鼎峙之势,历久绵长。学案体史籍的编纂,发轫于南宋,朱熹结撰的《伊洛渊源录》十四卷,以人物传记汇编形式叙述宋代学派源流,以程颢、程颐为中心,上起周敦颐、邵雍、张载,下迄胡安国、尹焞,著录四十九人,以时代先后为序,各以学术地位区分类聚,或人自一卷,或数人合卷。在对传统史籍编纂形式错综会通的同时,博采佛家宗史僧传,尤其是禅宗灯录的编纂体例,使记行与记言浑然一体,别张一军,开学案体史籍编纂之先河。学案,意为学术公案。公案,本为佛门禅宗语,前贤释为“档案”、“资料”。明中叶以后,以学案题名的著述一时畅行,如耿定向《陆杨学案》、刘元卿《诸儒学案》、刘宗周《论语学案》,而刘宗周仿朱熹《名臣言行录》所汇编的《皇明道统录》,以生平行履、论学语录和著者评论三段式的编纂体裁,为黄宗羲编撰《明儒学案》所取鉴。周汝登(号海门)撰《圣学宗传》十八卷,全书通古为史,上起三皇五帝,下迄明儒罗汝芳,著录八十九人,叙述古今学术递嬗,尊崇王阳明及其阳明学派为儒学正统。书中以“蠡测”为目,附于所辑论学语录之后,借以评骘学术是非。黄宗羲认为,周书“主张禅学,扰金银铜铁为一器,是海门一人之宗旨,非各家之宗旨”,不入黄氏法眼。入清以后,孙奇逢三易其稿,撰有《理学宗传》二十六卷,载录历代学者一百七十人,取法前贤,以传记、学术资料选录、评笺三位一体的形式编纂成书。康熙十二年(1673),黄母八旬大寿,孙奇逢千里寄赠祝嘏诗一首,并《理学宗传》一书。黄氏阅后,以为周、孙二书“疏略”,未洽人意,孙书“杂收,不复甄别,其批注所及,未必得其要领,而其闻见亦犹之海门也”。因此,黄宗羲熔钧百家,在汇聚前贤诸书所长的基础上,匠心独运,继往开来,立言不朽,编纂出《明儒学案》,使学案体史籍臻于完美和定型,表一代之学术,存有明近三百年之文献,为功弘钜。全书六十二卷,近百万字,由师说、学有传承的各学派、自成一家的学者、东林学派、蕺山学派五部分构成,把明代二百一十四名学者按时代顺序、分列各个学派,立学案十九个。上起明初方孝孺,下迄明末刘宗周,每个学案之前撰序,简述该学派的源流与宗旨,继之为案主传略,对其生平行履、著述、学术思想以及学术传授进行扼要评述。其间以史学笔法撰写的按语或评论,长短不一,卓识精见,尤见功力。莫晋在此书序中盛赞:“黄梨洲先生《明儒学案》一书,言行并载,支派各分,择精语详,钩玄提要,一代学术源流,瞭如指掌。”学者汤斌称扬其书:“先生著述弘富,一代理学之传,如大禹导山导水,脉络分明,事功文章,经纬灿然。真儒林之巨海,吾党之斗杓也。”
三
黄宗羲晚年潜心结撰《明儒学案》毕,不顾崦嵫景迫,再贾余勇,犹惓惓于续撰《宋元学案》,发凡起例,仅撰成叙录和十七卷,惜乎岁月无多、自知就墓有期的黄宗羲遗命其子百家纂辑,以克完功。黄宗羲对《宋元学案》发踪指示,编纂体例一仍《明儒学案》,眉目粗具,大致确立卷帙次第,论定诸家学术,为全书修成奠定规模,有草创之功。黄百家承乃父未竟之业,恪守家学,继志述事。他整理遗稿,拾遗补缺,并阐发父说,论定学术。黄氏弟子杨开沅等参与部分工作。然而,天不假年,仅修成数卷,未能毕蒇而黄百家辞世。黄氏父子相继作古后,所遗《宋元儒学案》稿本乏人董理,几至散佚。雍正初年,广东巡抚杨文乾由其师胡泮英从黄宗羲之孙黄千秋手里得到《宋元学案》、《明儒学案》稿本,拟遴匠摹刊,至雍正六年(1728)书未刻成而杨氏辞世。数年后,胡泮英的外甥景鸣鹿赴粤索要书稿,仅得《明儒学案》,《宋元学案》已辗转流入淮阳杨某手中。乾隆四年(1739),黄宗羲另一个孙子黄千人觅得父祖《宋元学案》遗稿,亟欲委托一方名儒为之整理修葺。乾隆十年(1745),全祖望赴宁波半浦陪祭黄宗羲,郑性之子郑大节嘱托他续成黄氏《宋元学案》,对黄氏推崇备至的全祖望欣然从命,以黄千人所得《宋元学案》遗稿为基础,义不辞让地承担起编订《宋元学案》的工作。
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自署鲒埼亭长,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清代著名史学家、文献学家。雍正十年(1732),顺天乡试中举。乾隆元年(1736),成进士,选庶吉士,入翰林院。因秉性亢直,忤权贵,被外调任知县,全祖望愤而借故辞官,从此绝意仕途,归里不复出。后主讲蕺山书院、端溪书院,闭门造述,不慕荣利,潦倒穷厄不改志节,以讲学著述终。一生殚心著述三十余种,今存二十余种。撰作人物碑传,以表彰忠烈、名儒为己任;编撰诗文集,发扬幽潜,以诗存人;七校《水经注》,三笺《困学纪闻》;虽未亲炙黄宗羲謦欬,认为私淑弟子,继承浙东学派务实、应务、经世的学术思想,锐意搜集明末清初的史料和乡邦文献。性好读书,曾登范氏天一阁、谢氏天赐阁、陈氏云在楼,遇稀罕之书,必手抄以归。在翰林院时,与李绂、方苞等人时相切磋,讲研学术。与李绂借阅《永乐大典》副本,抄其所欲见而不可得者,日尽二十卷,开清代纂辑佚书之先,被称为兼擅经史词章的全才。由他继轨续成《宋元学案》堪称得人,是不二之选。
全祖望晚年饔飧不给,终少宁日,但他穷老自甘,淡素自持,津津乎以著述为乐事。后全氏一目白翳而失明,仍校订《宋元学案》不辍,其穷益志坚的治学精神令人感佩。历经近十年锤炼之功,《宋元学案》大体告成。全祖望在对黄氏《宋元学案》遗稿进行了大量拾遗补阙、重加分合的基础上进行续修,据道光间校订全书的王梓材、冯云濠在《校刊〈宋元学案条例〉》中言,全氏在编订卷帙中做了修定、补本、次定、补定四项工作。修定,指黄氏原本所有,而为全氏所增损。补本,指黄氏原本所无,经全氏所特立。次定,指黄氏虽有原本,但卷帙分合未尽合理,全氏重加剖分。补定,指黄氏原本所有,全氏复分其卷第而特为立案。全氏取精用宏,将全书厘定为百卷,两百万言,收录宋元四百年间近两千名学者,按儒苑门户,设立学案九十一个,或人自为案,或诸家共编,其中黄氏所立学案五十九个,凡六十七卷;全氏增补学案三十二个,凡三十三卷。他对三段式的编纂体例略加变通,寓创新于继承之中,取《明儒学案》总论遗意,撰序录百条置于每个学案之首,言简意赅地揭橥该学案的内容、特点,裁量人物,评论允当,合而观之,不啻为一部简明宋元学术史。尤重学术源流与传衍师承,关注学者间横向和纵向关系的梳理,对各案主以讲友、学侣、同调、家学、门人、私淑、续传加以分述,并独具匠心地编制学案图表,“以表为文”,置于每个学案之前,以简驭繁地标示其学统师承,洞如烛照,一目瞭然,备受后世学者称道。全氏修定黄氏原本凡三十一卷,补定凡三十卷,且考订黄氏原本中的失误,兼对《宋史》进行纠谬,可资补史。还间有变例,设置附录,载录宋元学者的遗闻坠故,对时人与后人的评说备录无遗,使各学案本末兼赅,源流毕贯,文献足征。全氏自立的卷数达五十五卷之多,且不拘囿门户之见,书末特立“元祐党案”、“庆元党案”以志宋代道学兴衰;特列“荆公新学略”、“苏氏蜀学略”以存正统道学之外的其他学术情况。《宋元学案》撰成,为山复篑,使学案体史籍编纂趋于完善,与《明儒学案》珠联璧合,实现了黄氏“志七百年儒苑门户”的夙愿,可堪并美。
书成以后,全氏多处谋刻,直至去世前,由郑性刻成序录与已定稿的第十七卷《横渠学案》上卷,《横渠学案》下卷也只镂数板,称为二老阁鄭氏刻书,因全氏去世而罢。临终前,他把《宋元学案》遗稿交付其弟子卢镐。卢镐与黄宗羲裔孙黄璋为友,潜心整理誊清,相约共成《宋元学案》。因之将全祖望所撰序录与遗稿二十册寄与黄璋,黄璋以其祖百家所纂辑稿相寄。其后,黄璋及其子孙三代相继,终成八十六卷家藏本《宋元学案》待梓。乾隆五十年(1785),书仅誊清一半,因卢镐去世而此事中止。后卢镐的外孙黄桐孙携书稿赴安徽、广东,觅求知音雕椠,以成祖志。但董理乏人,只好把书稿璧还卢氏后人。同时,全氏弟子,也是他表弟的蒋学镛也收藏有《宋元学案》遗稿残本,内容与卢氏藏本有不尽相同之处,可补卢氏藏本之阙。道光十二年(1832),浙江学政何凌汉主持浙江乡试,追询黄、全二家所修《宋元学案》之事,嘱其门生王梓材、冯云濠勤为访求。不久何凌汉调任回京,继任学政陈用光续事寻访。王梓材和冯云濠先后搜得黄氏家藏八十六卷本和卢、蒋二氏所藏全氏遗稿以及二老阁郑氏刻本,王、冯二人对所有遗稿详加比勘,“合而定之,整比讹舛,修辑缺遗”,按照全氏所作序录,釐为百卷定本。道光十七年(1837),由冯云濠出资剞劂。翌年,王梓材携新印之书赴京面呈何凌汉,何氏欣然撰序。道光二十年(1840),何凌汉去世,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军入侵浙东,藏于冯云濠家的《宋元学案》书版煨烬兵火。何凌汉之子何绍基为续承父志,请王梓材重加校勘。当时京城慈仁寺内营建顾炎武祠新成,何绍基集资,在寺内隙地安置王梓材下榻其间,并将家藏图书与《宋元学案》有关者移置寺内,供王梓材查阅之用。道光二十六年(1846),《宋元学案》重刊本墨梓,为传世各本的祖本。
四
王梓材(1791—1851),初名梓,字楚材,后更名梓材,学者称为雘轩先生。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明年,考入八旗教习。六年期满后外放广东,道光三十年(1850)署理乐会知县。咸丰元年(1851),病卒于官。冯云濠(1807—1855),字五桥,浙江慈溪人。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咸丰间军兴,曾捐银二十万两,为地方筹办防务并助粮饷,赐候选道。家富藏书,于城区建醉经阁,多宋元人文集。光绪八年(1882),杭州藏书家八千卷楼主人丁丙主持劫后文澜阁本《四库全书》补抄,曾从冯氏醉经阁借用多种底本以补抄阁书。修辑《宋元学案》完帙的同时,王、冯二人又留心搜求,对该书未收的资料加以辑录,补其所遗,意在求全求备,如正史中“为《学案》所宜载而未载者”,“凡有所见,皆为录存”;志乘中“为儒林渊薮者”,“采录不敢有遗”;冯氏醉经阁藏书五万卷,插架琳琅,所贮宋、元文集和专集达数百种之多,其聚珍版诸书多本于《永乐大典》,“是固谢山所欲观而不得者”,“掇拾尤多”,所补遗者多达数千百人,上自宰辅名臣,下至民间孤寒之士,一一加以收录。王、冯二人刻意求精,“一端之有间,必载稽其原书。一字之未安,或旁推夫群籍。故正编愈审,补遗之附益愈多。正编弥精,补遗之增参弥广”。该书起草于道光十七年(1837),次年成书四十二卷,后又续成百卷,名为《宋元学案补遗》,另附有《宋儒博考》二卷、《元儒博考》一卷,凡五百万字。王梓材生前对《宋元学案补遗》屡有补缀而未及杀青,王梓材的二女儿嫁与宁波人屠继烈,为屠用锡之祖。王氏去世后,孙王恩培将书稿授以屠用锡,存于屠氏古娑罗馆中,并未副录。《宋元学案补遗》的印行也颇经曲折。此书脱稿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中经九十七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始由张寿镛先生雕印成书。
五
张寿镛(1876—1945),乳名永年,字咏霓,一字伯颂,自号约园。浙江鄞县人。其父张嘉禄,光绪三年(1877)进士,正色立朝,历官编修、监察御史、兵科掌印给事中。在台谏十年,所陈皆关国家安危大计,对群吏侵冒、欺罔之弊,揭掀尤力。以“养家、砥品、齐家、砺学”策励后人,临终弥留之际,握儿女之手叮嘱:“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成为其家人的座右铭。父亲病故后,光绪二十六年(1900)张寿镛经父执引介入江南制造局充当文案,逐步走上政坛。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式顺天府乡试举人。次年,会试不中,以候补知府衔分发江苏从事地方庶政。民国元年(1912),出任上海货物税所所长,多有建树。基层实务的历练,使张寿镛洞悉地方财政利弊所在,后升任浙江财政厅厅长,以严格、稳健著称于时。此后历任浙江(两任)、湖北、江苏、山东四省财政厅长,卓有成就。1927年,升任财政部次长兼苏财厅长。1932年,辞去财政部政务次长,从此离开政坛,全力办学、编书。
1925年5月,张寿镛就职沪海道道尹刚两天,“五卅惨案”爆发。当时圣约翰大学学生罢课以示抗议,校方不准。6月3日,大学生们降半旗为被杀华人志哀,并对国旗行礼,遭美籍校长卜舫济禁阻。愤怒的学生刊发《圣约翰大学暨附属中学学生声明脱离宣言》,五百五十三名学生(包括张寿镛之子)相率退学,蔡观明等十七名中国教职员愤慨离校。6月4日,离校学生善后委员会开会,筹划自立学校,由前外交官、上海士绅王省三捐田百亩,筹款开办“光华大学”,校名“光华”,与复旦大学的产生与命名有共同的遭遇与含意。复旦因反对法帝国主义压迫而从震旦独立出来,光华则是反对美国人卜舫济压制从圣约翰分裂而出。两校校名均源于《卿云歌》:“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会议公推张寿镛为校长。7月25日,租定上海霞飞路八百三十四号为校舍,9月12日举行开学典礼。光华大学成功开办,被张寿镛喻为金榜中举和洞房花烛之外的平生第三大乐事。
上海沦陷期间,中华文化惨遭浩劫,大批文物古籍或为日寇攘窃,或沦为煨烬,大量故家古籍流散市场,成为市侩书贾射利的目标,为敌伪环伺,且有流失域外之虞。艰难办学之外,张寿镛与郑振铎、张元济、何炳松、张凤举等人为抢救祖国珍贵的文献,组成文献保存会,由张寿镛总其责且主管财务,这些先生们铁肩负担,金革不避,为抢救中国善本古籍忘我舍身地工作两年,购买了善本古籍三千八百余种,其中宋元刊本三百余种,稀世孤本珍籍《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得到抢救,收归公藏。
张寿镛以理财办学之能著名,嗜书好学的他还是一位藏书家,先后五十年所积,邺架巍巍,在约园中辟有独步斋、双修庵、临流轩等十一间书室,藏书达十六万卷之巨。1952年,全部藏书捐献国家。张寿镛在《约园杂著续编自序》中解释自号“约园”之意:“余何尝有园,有约乃有园,园者囿我者也。余既不欲为物所囿,而我心不能不有以囿之。《孟子》云:‘如追放豚。’余之所溺与放豚何异?凛凛十余年囿之以约,庶乎免矣。”其藏书以明刊本与抄本为主,并收集宁波文献和乡贤著述不遗余力。明末宁波抗清民族英雄张苍水是宋代名相张知白二十五世孙,张寿镛对其极其敬仰,推崇备至。张煌言(1620—1664),字玄著,别号苍水,浙江鄞县人。1645年,南明弘光政权倾覆,张苍水与同里钱肃乐举义旗抗清,迎奉鲁王,在绍兴监国。张苍水在浙江一带坚持抗清达十九年之久。康熙三年(1664)在舟山悬岙被叛徒出卖,被执不屈就义。其《辞故里》诗中有“生比鸿毛犹负国,死留碧血欲支天。忠贞自是孤臣事,敢望他年青史傳”的诗句。与他共同抗清的黄宗羲撰写了《有明兵部左侍郎苍水张公墓志铭》,并在《苍水》诗中盛誉他:“廿年苦节何人似?得此全归亦称情。”张苍水的诗集有《冰槎集》、《奇零草》、《采薇吟》、《北征录》等,清代悬为厉禁,仅有手抄本流传。直至1901年才由章太炎根据甬上张氏抄本印行。后经黄节精心编订,1909年由国学保存会刊印,对清末民族革命起到鼓动宣传的作用。张寿镛与张苍水同为张知白苗裔,他多年刻意搜求张苍水的诗文,先后觅得十余种版本,后刻于《四明丛书》之中。
张寿镛出版《宋元学案补遗》颇有机缘,似得天助。王梓材咸丰元年(1851)去世后,书稿存于其婿屠继烈之孙屠用锡处,又得王梓材旧藏万季野十六卷本《儒林宗派》、全祖望《七校水经注》四十卷,王氏手稿《世本集览》四十八卷。张寿镛的四女儿张月梅嫁与屠用锡的长子屠伯系,姻娅之亲,两家过从益密。屠氏祖上也曾抗清而殉难,屠用锡录其家乘及祖上遗迹、诗文,被张寿镛编入《六经堂遗事》之中。据《宋元学案补遗》所载《屠用锡识》,其儿媳张月梅将屠家藏有《宋元学案补遗》书稿而无力雕椠之事求告乃父,“越数日,约园主人造吾庐曰:‘吾既从事《四明丛书》,君家藏王雘轩先生遗书。盍悉畀余,当先为其易。用锡备述先生遗著经历,及受命后之忧患。约园慨然曰:‘君负此重任,吾必助君有成。’”张寿镛从屠氏手中获得《宋元学案补遗》书稿,延人缮校整理。书稿明珠蒙尘,沉霾日久,日削月朘,霉烂虫蚀,已经残破得面目全非。1936年,杭州举办浙江省文献展览会,《宋元学案补遗》百卷稿本曾参展。从1933年开始,历经五年汲汲孜孜的努力,终于1937年刻印完成。关于这次编印整理经过,张氏在《校刊〈宋元学案补遗〉识略》中称:“亡友夏君同甫云:‘原稿纸薄如蝉翼,字细如牛毛,而分条剪裁,往往阔不盈寸。当粘合处又欠牢固,一经手,翩然下坠。若再十年无人收拾,将充蠡鱼食料矣。’纪实也!由原稿录副,一校复校,迨刻成,仍有颠乱者。寿镛藏书虽多,然亦有原稿所录无从校雠者,因作□□,比俟异日补正。寿镛以蚊负山,幸得报先生于万一。校刊完竣,为生平大快事。”其校刊的艰难程度可知。随着外侮日亟,战事频作,张寿镛加紧校刊工作,意在坚定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凝聚力。《宋元学案补遗》以屠用锡藏朴学斋手稿本为底本,经校刊,厘然几复旧观,被收入《四明丛书》第五集中。张寿镛在《四明丛书第五集序》中说:“斯世虽乱,吾心不乱。积一二月之心力,汇五百载之献文,枪林弹雨之中,汗竹秋灯之下,勉写成篇,以报乡先哲于万一。”其念念在兹、勤劬为之的精神令人感佩。
从黄宗羲创辟学案体《明儒学案》,年届垂暮再纂《宋元学案》未竟,由其子百家绍芬承志,继事修纂而逝,到全祖望续撰《宋元学案》,损益成百卷规模,不幸阴阳异路,再到王梓材、冯云濠寻得全氏遗稿,重加编次,终成完帙;二人又为之撰《补遗》,书稿晦堙近百年,终由张壽镛先生雕椠成书。前后两百余年,三种学案体史籍彪炳于世,为世所重。一书之成,端赖众力,其事功之不易可以概见。前辈学人为中华文化传薪播火,接踵赓续,生化不息,功留文献,留下千秋佳话,足为今人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