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颖超,徐红星
(江苏省太仓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 太仓 21540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治疗体会及比较
陆颖超,徐红星
(江苏省太仓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太仓215400)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对胆囊疾病疗效。方法:78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LC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MC组给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LC 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镇痛药使用率、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 MC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MC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明显,安全,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操作简单。
[关键词]胆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疗效
通讯作者:徐红星
[收稿日期:2014-11-24编校:王丽娜]
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发病的原因比较复杂,一般多方面因素所致,并伴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在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目前该病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其中胆囊腹腔镜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疾病方面的治疗均具有不同的优势[1]。本研究主要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4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炎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均经B超、CT和MRI检查和确诊,排除黄疸、肝炎和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部分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需要术前进行系统治疗,患者病情稳定行相关手术。其中男70例,女86例。年龄32~68岁,平均(37.8±4.7)岁;病程5 d~2.5年,平均(1.3±0.6)年。胆囊息肉患者26 例,慢性胆囊炎患者14例,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患者32例,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患者 84例。依据患者意愿将上述患者分成两组,术前均告知并签署知情书。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手术组(MC组)76例,其中男34例,女42例。年龄32~68岁,平均(37.9±4.6)岁;病程8 d~2.5年,平均(1.3±0.7)年。胆囊息肉患者12例,慢性胆囊炎患者6例,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患者16例,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患者4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C组)80例,其中男36例,女44例。年龄33~68岁,平均(37.4±4.5)岁;病程5 d~2.4年,平均(1.2±0.4)年。胆囊息肉患者14 例,慢性胆囊炎患者8例,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患者16例,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患者4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LC组:患者采用全麻,术前常规检查并使用抗生素。采用三孔法进腹,人工气腹控制在12~14 mm Hg(1 mm Hg=0.133 3 kPa)。腹腔镜和器械置入,探查腹腔脏器情况。腹腔镜引导下分离胆囊粘连,观察胆囊三角内结构,胆囊壶腹部提起,解剖出胆囊管,钛夹分别于远端1枚近端2枚夹闭,中间剪断。胆囊动脉分别采用钛夹于远端1枚近端2枚夹闭,远端采用电凝切断,采取顺行剥离胆囊,剑突下穿刺孔取出,胆囊床采用电凝止血,胆囊床依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决定是否缝合。②MC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超声检查并定位。患者采用仰卧位,采用右肋缘下或右上腹直肌小切口,切口长度控制在3~6 cm,采用常规进腹后采用纱布隔离周围脏器。采用小“S”形拉钩暴露胆囊,大弯钳夹通过胆囊底颈部上提,胆囊三角区视野清晰,浆肌层分离电凝切开,采用逆行剥离胆囊,电凝止血。分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切断、结扎胆囊动脉和胆囊总管,胆囊床电凝常规止血。胆囊床无需缝合,依据患者个人情况是否放置引流管,可吸收缝线对患者进行皮内缝合。
1.3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的使用、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记录并发症。
2结果
2.1术中指标比较:LC组手术时间(62.36±9.89)min与MC组手术时间(64.39±10.04)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术中出血量(51.38±5.26)ml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71.28±6.42)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术后指标比较:LC 组患者排气时间,镇痛药使用率、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 MC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MC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并发症:术后LC组出血2例,漏胆2例,肺部感染3例,并发症发生率8.8%。术后MC组出血4例,漏胆4例,肺部感染3例,切口愈合不良5例,并发症发生率21.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例数排气时间(min)镇痛药的使用[例(%)]胃肠功能恢复时间(h)下床活动时间(h)住院时间(d)住院费用(元)MC组7659.38±8.26①30(39.47)①17.58±3.59①18.45±6.48①5.14±1.22①4125.41±437.83①LC组8031.47±3.912(15.00)33.52±5.9837.31±7.158.41±2.525281.14±542.47
注:与MC组比较,①P<0.05
3讨论
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为临床常见的病症,该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容易误诊并耽误治疗的时间,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一定影响。而且患有胆囊疾病的患者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冠心病等,这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2]。目前该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传统开腹手术切口较大,视野比较清晰,手术过程比较方便,但术中过多的出血量容易导致肌肉粘连的发生,而且术后并发症较高,同时手术切口产生瘢痕对皮肤美观存在一定的影响[3]。因此,目前对于胆囊疾病患者的手术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手术效果,还要考虑美观、手术的可操作性。小切口手术是在开腹手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能较好的缩小切口,术后患者的创伤较小,尤其在基层医院比较实用[4]。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是患者脐部周围打孔进腹,采用腹腔镜探查患者脏器情况,同样对患者的创伤较小,并发症较低。但两者在实际应用中也有不同的优缺点。
LC通常与器械、医生的手术技能以及手术组成员的合作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其手术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费用较大,尤其针对基层医院的影响更大。目前,本院对于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选择手术方法时,多进行术前B超检查,选择胆囊无粘连或粘连少以及胆囊三角较清晰的患者进行相关的手术,保证手术安全[5]。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一般不受上述因素的影响,对于不同的胆囊相关疾病都比较实用,而且费用较低[6]。本研究中,LC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MC组。研究显示,LC术手术切口较小,通过打孔进腹,对患者所造成的创伤较轻。通过腹腔镜的放大效应,可以清晰的视野中辨别胆囊管、胆囊动脉以及胆囊三角,在这种条件下进行分离和切割胆囊非常方便,尤其对于止血等方面优点更加突出[7]。而MC手术尽管切口较小,但是由于需要通过拉钩进行牵拉,因此可能对患者的腹壁肌肉损伤和应激反应较大,而且由于胆囊的具体位置较深,在手术操作以及止血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通过本研究比较发现,LC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MC组,手术中的出血量明显要低于MC组。部分文献显示,LC对患者主要是通过打孔进腹,相对于MC组小切口而言,LC手术对腹壁肌肉和脏器的影响更小[8]。MC由于小切口的存在,抗生素使用时间较长,术后患者的疼痛较重。本研究中,LC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MC组,抗生素使用较少,能较短的时间即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要明显短于MC组。另外就并发症方面而言,LC组和MC组均有出血,漏胆,肺部感染的发生,这些可能与手术操作失误有关,另外腹腔镜手术除了可能发生上述的并发症外,还有可能出现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等损伤,部分还会造成对肝脏以及胃肠等部分脏器的损伤,但这些都会随着技术和操作熟练程度的增加,这些并发症都会慢慢消失。
总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明显,安全,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操作简单。而且随着器械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腹腔镜技术的发展,手术效果会更加明显,可以节约成本,术后疤痕较小,符合大众美学要求,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4
[1]陈龙林.老年患者良性胆囊疾病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开腹胆囊切除的比较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7):44.
[2]赵鹤余.腹腔镜胆囊手术与开腹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对比探讨[J].中外医疗,2013,32(36):78.
[3]薛应祥,黄健.腹腔镜与开腹胆囊摘除术的效果比较[J].西部医学,2011,23(3):509.
[4]温艳春.小切口胆囊大部分切除术临床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1,10(7):544.
[5]王帅,秦鸣放.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单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2,52(30):78.
[6]周士友.小切口胆囊手术(MC)和腹腔镜手术(LC)的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11):132.
[7]金文超.基层医院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治疗体会[J].安徽医学,2011,32(12):2048.
[8]崔宇.复杂胆囊62例腹腔镜手术治疗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0):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