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族群的经济基础、文化特性与社会变迁
——国内京族社会与文化研究进展

2016-01-24 21:52王书明郭蓬蓬
关键词:京族海洋民族

王书明 郭蓬蓬

(中国海洋大学 法政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海洋族群的经济基础、文化特性与社会变迁
——国内京族社会与文化研究进展

王书明郭蓬蓬

(中国海洋大学 法政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国内学界多方面、多角度地研究了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京族的经济基础、文化特性与社会变迁;这些研究梳理了京族社会发展变迁的大体轮廓,也对其中的某些细部做了做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各种促进京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对策;但从理论层面上看,这些成果对于京族社会与文化海洋特性的研究还缺乏理论自觉与学科自觉;因此,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未来的研究应该有四个自觉意识:第一、对于京族社会的研究要有海洋社会学理论与学科的自觉。第二、对于京族文化的研究要有海洋文化学的理论与学科自觉。第三、对京族社会与文化的研究应该有国际化视野的自觉。第四、对京族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要有政策上的自觉。

京族;海洋民族;社会变迁;海洋文化

研究海洋民族社会与文化变迁的个案有利于从经验中发现、总结海洋社会运行的本质与规律,有利于海洋社会学和海洋文化学的扎根研究与思想创新。因此,本文对京族研究文献的梳理,目的在于为推进海洋社会学和海洋文化学的理论与学科自觉提供参考资料。

京族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海洋民族,曾称越族,1958年正式定名为“京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江平镇的万尾、山心、巫头三个近海岛屿及其周边的竹山、潭吉、红坎、三德等地,东兴市位于中国大陆的南端,东南临北部湾,西南与越南接壤。国内学界对京族的研究主题比较分散,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为了进一步研究的需要,下面主要从经济基础、文化特性与社会变迁三大方面梳理京族社会的研究进展。

一、对京族海洋渔业经济变化特点的研究

海洋渔业经济是京族社会运行的基础,自然首先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京族的海洋渔业经济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项美珍指出,解放前京族的社会经济以渔业为主,主要有三个特点:渔业收获的不稳定性、剥削的沉重性和高利贷的压迫。[1]解放后,随着围海造田的开展,土地不断增加,京族人的从业方式从以渔业为主转变为捕捞业与种植业相结合。程成指出改革开放前,京族社会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商品经济还不发达,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常遭受战争影响等原因,经济发展仍曲折坎坷。而改革开放后,京族由于海洋和少数民族的双重特性,既受益于国家沿海和沿边地区的优惠政策,也享受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211个特困乡镇优惠政策及东兴开发区的优惠政策。[2]京族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步走向富裕。20世纪90年代至今京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京族人的生活实现了从基本解决温饱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飞跃。对于京族经济的研究,诸多学者聚焦集中于探讨京族如何走向富裕成功之路,即京族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及生计方式的变迁研究。周作为指出,少数民族地区的渔村发展模式可以说为民族地区或者是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树立了标杆,其所采取的是从依靠自然的“靠海吃海”型传统经济到以养代捕、以技术提升代替资源消耗的多元化发展。这一转变既是顺应当今形势之必然,也是实现人海和谐、实现渔村可持续发展的良策。[3]李澜认为京族作为广西地区唯一以渔业为主的少数民族,其发展模式的转变则是从传统经济走向现代沿边开放经济,总体上实现了民族整体富裕的新发展。其民族的进步与发展首先取决于民族主体地位的确立,取决于科学的决策引导与支持;同时指出民族经济的发展不仅着眼于现实,以潜在的特色优势向现实的比较优势转化为条件,同时又要以人的发展为基本动力和根本目标。[4]杜树海指出京族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有较大变化。在新中国成立前,京族采取的是以生态适应为基本特征的传统生产方式。新中国成立后,京族生产方式的转型则经历了由“国家主导”到“多元推动”的变迁[5]。这些对京族海洋渔业经济变化的研究成果大部分着眼于京族的富裕过程或者走向富裕的对策,比较缺乏经济学、社会学、民族学或人类学的学科自觉和理论自觉。

二、对京族文化特性的研究

京族文化具有海洋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双重特性。在当今在全球化、市场化和民族化语境下,研究京族文化,具有较高的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价值。对于京族文化的研究,学界的探讨主要集中于海洋文化和民俗文化两大方面。

(一)海洋文化研究

京族作为唯一的以渔业经济为主的海洋少数民族,其海洋文化在我国海洋文化类型体系中最具代表性。尹东海依据文化的内在结构,将其海洋文化分为三个方面:海洋物质文化、海洋精神文化、海洋制度文化。海洋的物质文化,主要指在物质实物中融入了海洋精神文明和文化的元素,如海洋建筑艺术、服饰和饮食文化等等。人们利用海洋捕捞、围海造田等与海洋密切相关的人类日常活动是物质性海洋文化的来源。海洋精神文化,则是指人类在认识、开发或与海洋的共处中所形成的各种观念,如对海洋的宗教信仰、海神崇拜、风俗文化、民族节庆、民族性格和价值观等等人类在不断探究、认识、开发和守护海洋中形成的各种民俗文化归为精神层次的海洋文化,如对海洋民间信仰、海神崇拜、风俗节庆、伦理道德等。海洋制度文化则为监督、管理好海洋资源和环境而采取的带有强制性、普遍性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各种法律法规等。[6]王红则提出京族史诗是京族海洋文化精神的诗性表达,一定程度反映民族文化性格。它既多方面地反映了京族的生产生活和精神追求,又是海洋文化精神的鲜活载体。其内涵主要体现的是对生命的重视,对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坚韧人格的追求。而特殊的地理环境及生活方式对民族文化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7]廖国一提出,当前对京族海洋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应以发展旅游业的形式来开展,这不仅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反过来又可增加中越边境旅游的特色,促进其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东兴经济社会的发展。[8]京族文化发源于海洋却不止于海洋,进一步升华、扩展为更为广泛的民俗文化。

(二)民俗文化研究

在民俗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看来,作为民族社会心理的重要表达形式,习俗所产生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及其社会功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京族的民族精神和生活风貌。而作为民族重要习俗之一的岁时节庆习俗,既是民族文化生活直接的表现形式,也是对民族的历史、经济、宗教、道德、禁忌等活动的综合反映。京族的唱哈节弥漫着浓郁的海洋文化气息,其民俗活动主要包括祭神、祭祖、文娱和乡饮四项,将京族特有的祭祀和文娱活动融为一体。因此,唱哈节成为研究京族民俗文化的主要对象。吴满玉认为唱哈节是京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京族的宗教信仰、社会历史、音乐舞蹈、饮食服饰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不仅是民族意识的个性化表达,也是京族文化最直观的综合表现。但随着社会发展,唱哈节中信仰的因素也在渐趋弱化,娱乐的因素(娱神色彩淡化,娱人气息渐浓)、饮食的因素(供神祭品简化,乡饮规模扩大)和社交的因素逐渐增强。这些变化又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岁时节庆习俗的两个鲜明的特点——娱乐性和社交性上。唱哈节的社交功能主要表现在维系各地京族同胞的情感。同时,随着唱哈节参与者的多元化,其社交功能也由过去的单一化向着多元化演变。[9](P159,P169)对京族文化的保护,研究者也是各抒己见。黄安辉提出唱哈节的保护应坚持多媒体永久保存与活态保护多种方法并举,对于唱哈节的保护要做好三个工作:抢救喃字、培养独弦琴及京族其他歌舞文化的传承人、重视哈亭文化的保护。[10]黄志豪认为民族器乐文化应采用活态传承的方式,不仅保留“口传心授”这种传承形式,同时也要借助书本、乐本,依靠学校、民间、舞台和网络等主体的多样化的力量进行传承。[11]总的看来,实用性的研究较多,但从社会学视角,尤其是具有文化社会学自觉的研究海洋文化并进一步总结概括海洋社会运行特点和规律的成果极少。

三、对京族社会变迁遭遇问题的研究

传统传承与现代发展的碰撞使得京族社会在发展中涌现出了各种问题。受到学界关注的问题主要主要有教育、人口问题以及经济社会转型与传统文化的协调问题等。

(一)京族教育问题研究

教育是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各民族选择的教育道路、教育模式,受制于该民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也受制于其产生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及由此形成的各种特点。新中国建立前,京族的教育具有浓厚的原始性;建国后的京族教育发展战略则呈现追赶型模式,即模仿或照搬内地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模式。陈时见指出京族古代教育具有原始性、民族性、神秘性、融合性四大突出特点。其教育活动包括生产劳动教育、生活习俗教育、道德宗教教育、语言常识教育和文艺体育教育。[12]京族教育在近代有了飞跃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私塾和书院的创办;二是学校教育的建立和初步发展。[13]建国初期,京族教育得到初步发展;“文革”动荡时期,京族教育发展滞缓,仅扫盲教育取得进展;“文革”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大力发展教育,基本扫除文盲,小学、中学等各类教育得到充分的发展。刘玉芳等认为当代京族学校教育面临以下困境:在文化传承中,学校教育的尴尬;在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的同时,教师的心理失衡问题;经济的富庶对教育价值认识产生的副作用;学生流失严重。因此,走出困境必须优化育人环境;突出民族学校特色;进一步提教师素质,促进教育质量发展;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提高学生的本土化意识和民众对教育价值的认识。[14]语言是文化传承的直接载体,京族语言也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领域。王连清通过调查发现三岛京语在语音上和越南中沂南部方言较为接近。[15]但京族语言也随时代发展有了些许变化。从京语整体的发展趋势来看,京语呈现出逐渐衰退之势,变成这个地区汉语的底层语言。程方的调查发现京族人民使用语言有三种情况:一部分人不会讲京语,只会讲汉语(粤方言);一部分人并用京、汉两种语言;一部分人(大多数是老人和七岁以下的儿童)以讲京语为主,略知少量的汉语生活用语。从京语整体的发展趋势来看,在这个地区,京语在逐渐地衰退,变成这一地区汉语的底层语言。[16]民族语言的衰退可能“带动”民族文化的衰退。

(二)京族人口问题研究

由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诸多民族因素的影响,京族人口的变化呈现出比较复杂多变的特征。[17]莫龙认为伴随其人口活动特有的自然环境、尤其是社会经济条件的不断演进和相互作用,逐步形成了京族特有的人口特点,研究揭示这些特点,有助于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京族人口的现象、过程、规律及其问题,为促进京族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民族的进步与富强提供科学依据。[18]央吉全面总结了20世纪我国京族人口发展变化的基本状况和特点,揭示了京族人口在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等方面取得的历史性的转变,同时对这两个民族人口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的预测。覃乃昌等认为这一成果对于探索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发展规律,实现民族地区人口与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17]医学人类学、体质人类学对于京族人口的研究,包括对遗传基因、基因突变、各种疾病等的研究也取得重要进展,如《广西京族硫嘌呤甲基转移酶突变基因研究》、《中越边境跨国少数民族人群健康水平的因子分析》、《广西京族体质人类学研究》、《年龄、体重、体重指数对广西京族中老年人骨密度的影响》等。这些研究基于京族属跨国民族这一特殊性,从流行病学、体质人类学的角度探究了边境两侧的边民之间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石荣群等提出应加强对跨国居民、中越边境少数民族的的人群体质特征、健康状况及卫生习俗的了解与研究,[19]这些研究为完善国家和地方政府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三)经济社会转型与传统文化的协调发展研究

现代经济发展为传统文化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也提出了难以回避的挑战。尹东海指出现代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文化的融合,文化融合带来的结果就是民族融合。这种融合所带来的机会具有不均衡性,强势文化将融合弱势文化,主体民族将同化少数民族。这样必定造成了弱势文化的永久性缺失。[20]周建新认为万尾村经济体制的改变,导致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并最终导致传统文化的变迁,这是一个基本事实。同时,传统文化也对京族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敬畏神灵的传统使得京族人在大跃进过程中依旧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互助和尊老传统使其在经济转型中能从容应对暂时的经济困难;京族传统文化的纽带,加强了中越两国京族人的联系,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1](P1-10)在现代性转型过程中,万尾村成功传承和保护京族字喃、独弦琴以及哈节等民族传统文化的经验,值得其他民族地区借鉴和学习。

四、展望性的讨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对于京族的研究涉猎面很广、也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是,迄今为止的研究缺乏对京族社会与文化海洋性特征的深入系统的经验研究与理论总结,尽管已经有学者开始关注,但还缺乏海洋社会学和海洋文化学的理论自觉与学科自觉,这也为海洋社会学和海洋文化学的经验与理论研究提供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机遇。为此海洋社会学和海洋文化学应该从四个方面着手加强对京族社会与文化的研究。

第一,对于京族社会的研究要有海洋社会学理论与学科的自觉。迄今为止,对京族的研究涉及到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各个领域,社会学对京族的探讨很少,更没有自觉地从海洋社会学理论与学科的视角探讨海洋与京族社会互动与整合所产生海洋社会及其运行规律:包括人海关系、人海互动、涉海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人际关系和互动等。对京族这一海洋民族的研究可以从海洋社会变迁、城市化与现代化研究、海洋社会问题研究、人类海洋活动与生活方式研究、海洋民俗研究等领域深入开展;在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过程中,形成了各种海洋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因此应该加强对涉海群体的研究,用海洋社会学的视角揭示海洋社会组织所具有的特殊性。

第二,对于京族文化的研究要有海洋文化学的理论与学科自觉。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文化主要是指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精神和制度层面的成果,注重对人海关系的探究,包括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等及人海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风俗习惯、经济结构、社会制度等。京族海洋文化多体现在京族海洋性的生活习俗、渔业生产、宗教信仰和节日、海洋文学和艺术等。对其加强研究,可以更好地为海洋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依据。可以从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加强对广西京族的习俗研究,主要从海洋民俗入手,探讨以捕捞为主的京族的特定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习俗产生的生活背景、社会环境状况等,以及习俗所具有的各项社会功能,挖掘其内在更深层次的东西。同时,也要结合民俗学、历史学等深化研究,促进海洋文化自觉的提升。

第三,对京族社会与文化的研究应该有国际化视野的自觉。京族在我国是人口较少的民族,在越南则是人口占主体的民族。因此研究京族的海洋社会与文化必须具有国际化的视野,才能用我们的社会学、文化学理论成果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交流,促进海洋社会与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四,对京族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要有政策上的自觉,促进理论成果转化为政策建议。

[1] 项美珍.解放前京族的社会经济和民族关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3):42-45.

[2] 程成.80年代以来京族的从业取向[J].广西民族研究,1999,(3):24-28.

[3] 周作为.北部湾经济圈少数民族新渔村发展模式初探——以广西东兴市江平镇京族渔村万尾为例[J].东南亚纵横,2008,(2):83-87.

[4] 李澜.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京族经济发展模式为例[J].学术论坛,2007,(5):91-96.

[5] 杜树海.人口较少民族生产方式转型的模式研究——以环北部湾广西京族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2):72-77.

[6] 何芳东.广西东兴市京族海洋文化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34-47.

[7] 王红.海洋文化精神的诗性表达:京族史诗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2,(3):138-142.

[8] 廖国一.东兴京族海洋文化资源开发——环北部湾地区边境旅游研究系列论文之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327-331.

[9] 吴满玉.当代中国的京族[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10] 黄安辉.中国京族哈节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128-130.

[11] 黄志豪.民间乐器多样性的保护与开发——谈京族独弦琴的“活态传承”[J].中国音乐,2009,(3):47-50.

[12] 陈时见.中国京族古代的教育活动论略[J].广西民族研究,1996,(1):108-113.

[13] 陈时见.京族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J].广西民族研究,1995,(3):30-34.

[14] 刘玉芳,陈鹏.京族学校教育发展的现状、困境与对策[J].基础教育,2009,(10):59-63.

[15] 王连清.三岛京语和河内京语语音初步比较[J].语言研究,1984,(2):194-204.

[16] 程方.京族双语制考察记实[J].民族语文,1982,(6):39-43.

[17] 覃乃昌,岳文.民族人口研究的力作——评《中国京族毛南族人口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4,(1):118-119.

[18] 莫龙,王春林.广西京族人口特点浅析[J].广西民族研究,1990,(3):17-22.

[19] 石荣群,何江川.中越边境跨国少数民族人群健康水平的因子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39):7780-7790.

[20] 尹东海.从《走进京岛》看京族文化的融合性[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3-41.

[21] 周建新,吕俊彪.从边缘到前沿:广西京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变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鞠德峰

Economic Foundation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al Changes of Maritime Nationality—Social and Cultural Studies on Jing Nationality in China

Wang ShumingGuo Pengpeng

(School of Law and Political Science,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China)

Jing nationality, the only maritime nationality in China, has been studied from different aspects and diverse perspectives, especially economic foundation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al changes. These studies have outlined and detailed its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posed various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Jing nationality. Theoretically, the existing research overlooks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theoretical consciousness when referring to its soci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From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the future research should include four consciousnesses: first, the theoretical and disciplinary consciousness of maritime sociology on Jing's society; second, theoretical and disciplinary consciousness of marine culture on Jing's culture; third, consciousness in studying Jing's society and culture from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fourth, policy consciousness in protectio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Jing's natural ecology, social ecology and cultural ecology.

Jing nationality; maritime nationality; social change; marine culture

2016-01-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海洋文化理论体系研究"(12&ZD113)阶段性成果

王书明(1963-),男,山东蓬莱人,哲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环境社会学和海洋社会学研究。

C919

A

1672-335X(2016)02-0054-05

猜你喜欢
京族海洋民族
广西京族舞蹈语言的审美意韵
我们的民族
京族丧葬音乐中的宗教文化研究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刍议京族医药文化保护与传承
爱的海洋
论京族舞蹈的原生态美学特征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