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毛母质瘤的治疗体会

2016-01-24 20:03:54张玉萍庞雪晶唐春丽云南省昆明市儿童医院云南昆明650228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治疗体会临床表现

张玉萍,王 璐,庞雪晶,唐春丽 (云南省昆明市儿童医院,云南昆明650228)



面部毛母质瘤的治疗体会

张玉萍,王 璐,庞雪晶,唐春丽 (云南省昆明市儿童医院,云南昆明650228)

【摘 要】目的:分析毛母质瘤的病情特征和临床表现,就如何治疗面部毛母质瘤展开分析.方法:选取2013-05/2015-01云南省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35例面部毛母质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资料,探讨临床治疗的体会.结果:毛母质瘤多见于头皮和面颈部,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肿瘤边界清,周围往往有结缔组织包膜,常位于真皮下部并扩展至皮下组织.本研究中的35例患者中33例被确诊为毛母质瘤,其余2例被误诊,1例被误诊为皮肤血管瘤,1例被误诊为单发性皮脂腺囊肿,误诊率较低.结论:毛母质瘤是源自向毛母质细胞分化的原始上皮胚芽细胞的一种良性肿瘤,易与鳞状细胞癌、外毛根鞘囊肿、毛囊瘤等疾病混淆,手术切除为最好的治疗方法,因其临床表现多样,故在临床诊断和鉴别中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关键词】毛母质瘤;临床表现;面部;治疗体会

0 引言

毛母质瘤又称为钙化上皮瘤,是由表皮毛皮质分化成的细胞肿瘤,病变在真皮深层或皮下,属皮肤深层良性肿物.毛母质瘤多发于患者面部、颈部及上肢和臀背部.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针对毛母质瘤的治疗主要还是选择手术切除方式,因其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较高,故其治疗也显得比较困难[1].本研究就云南省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35例毛母质瘤患者行手术切除,总结其治疗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05/2015-01云南省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35例面部毛母质瘤患者,其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4~10(平均6.4±2.3)岁,病程3个月~2年,均为单发病例,其中下眼睑6例、面颊部18例、额头部位5例、颞部6例.

1.2临床表现 35例患者均为面部肿瘤单发,单发皮下软骨样肿物或结节,直径0.5~3 cm,形态呈圆型,肉眼观察边界清晰,肿瘤表皮正常,周围均有结缔组织包膜,有的伴有暗紫红色,位置较浅的肿瘤呈淡兰红色.有小部分患者呈鲜红斑痣,真皮内毛细血管扩张,但内皮细胞不增生.据口头病史询问,患者称肿瘤缓慢生长,质地由软变硬,通常无自觉症状,当肿瘤物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伴有轻微疼痛.肿瘤物可与皮肤紧密粘连,基底可推动、极少有破溃现象,行临床彩超检查无血流情况或可见点状血流[2].

1.3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室行基础麻醉,在麻醉作用下行手术切除肿物,术中见肿物位于皮下,属于纤维组织包裹的结石样物质.术后所有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术后1个月~1年复诊,所有患者均未见复发和恶变等情况.

2 结果

术后行组织病理检查,瘤体位于真皮网状层真质皮下组织,边界清晰,常常有结缔组织包膜,肿瘤主要是嗜碱性细胞和影细胞.33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均证实为毛母质瘤,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肿物四周有厚薄不均的结缔组织包膜,在嗜碱性细胞和影细胞团块间可见大量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有少量的钙化、固化、退化坏死瘤细胞及部分多核异性巨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有圆或长形深嗜碱性胞核,胞质不多,致胞核彼此密集,其边界常不清楚,因而胞核似嵌于合浆团块内一样.嗜碱性粒细胞排列在肿瘤的一侧或周边.大多数病例均发生钙化,在影细胞内呈粉尘状嗜碱性物质,或呈紫红色无定形团块,后者也存在间质中,有的出现了骨化、黑色素沉积和伴发巨细胞的异物反应.另外,35例患者中1例患者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皮肤血管瘤,1例被证实为单发性皮脂腺囊肿,前者组织学表现为真皮全层甚至皮下组织内大片紧密排列毛细血管,管壁薄,内皮细胞增生,基底膜外无平滑肌细胞.后者组织学检查显示囊肿表面可见皮脂腺开口受阻所致的小黑点,可从此挤出白色豆腐渣样内容物,往往并发感染,造成囊肿破裂而暂时消退.

3 讨论

毛母质瘤的临床表现多样,是因表皮质分化产生的细胞肿瘤,一般含有嗜碱性细胞和影细胞,在新损害的嗜碱性细胞中,有时可不见嗜碱性细胞[3].该病病变一般在真皮深层或皮下,属于皮肤深层良性肿物,患者多无自觉症状,触诊可见肿物边缘清晰、较硬,活动度良好.患者皮损为逐渐增大的皮下硬性结节,均与皮肤紧密相连,无明显的压痛感,表皮呈肤色、红色或蓝紫色,部分存在囊性感,表皮完好,只有在出现继发感染时,局部才会呈现红肿、热痛感[4].

本研究中33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均证实为毛母质瘤,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肿物四周有厚薄不均的结缔组织包膜,在嗜碱性细胞和影细胞团块之间可见大量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有少量的钙化、固化、退化坏死瘤细胞及部分多核异性巨细胞.1例患者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皮肤血管瘤、1例证实为单发性皮脂腺囊肿,这显然说明,毛母质瘤疾病行手术切除治疗效果较好,且复发率较低,但因其临床表现多样,易与血管瘤,皮脂腺囊肿,鳞状细胞癌、外毛根鞘囊肿、毛囊瘤等疾病混淆.本研究因患者肿物位于头面部而在我科就诊,肿瘤表面皮肤呈淡红色或淡蓝色的1例患者被误诊为皮肤血管瘤,1例患者被误诊为单发性皮脂腺囊肿.因此在实际的诊断和治疗中,要结合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除常规B超检查外,还应结合穿刺、活检等多种手段确诊[5].

综上所述,毛母质瘤是源自向毛母质细胞分化的原始上皮胚芽细胞的一种良性肿瘤,手术切除为最好的治疗方法.但因其临床表现多样,易与鳞状细胞癌、外毛根鞘囊肿、毛囊瘤等疾病混淆,因此在临床诊断和鉴别中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鹿见香,梁 思,甘超男,等.眼睑毛母质瘤一例[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4,7(2):145,147.

[2]高明伟.皮肤钙化上皮瘤的临床病理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刊,2013,7(5):68-69.

[3]Ieni A,Todaro P,Bonanno AM.Limits of 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in diagnosing pilomatrixoma:a series of 25 cases with clinico⁃pathologic correlations[J].Indian J Dermatol,2012,57(2):152-155.

[4]陈 华,李世荣,张绍祥,等.头面部皮肤钙化上皮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1,17(3):180-182.

[5]万晋州,张静漪,何 英,等.50例毛母质瘤高频超声特征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14):1799-1801.

【中图分类号】R7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94(2016)03⁃20⁃02

收稿日期:2016-01-20;接受日期:2016-02-03

作者简介:张玉萍.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口腔外科.Tel:0871⁃6330918 E⁃mail:zsgg2007pp@126.com

猜你喜欢
治疗体会临床表现
蒙西医结合治疗肠道疾病10例体会
青春岁月(2016年20期)2016-12-21 14:48:13
猪口蹄疫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体会
浅谈耳前瘘管的治疗体会
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 10:14:47
中医胃热证的研究进展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49:06
对某鸡场鸡白痢发病情况的调查及防治效果的分析
大肠埃希菌肠道外感染及其治疗的研究近况
上海医药(2016年7期)2016-05-09 23:05:50
脊柱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
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
84例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手术治疗体会
64例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