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急救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6-01-24 05:21葛银平新疆塔城地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新疆塔城834700
关键词:脑出血神经功能差异

葛银平(新疆塔城地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新疆 塔城 834700)

试论急救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葛银平
(新疆塔城地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新疆 塔城 834700)

目的 探讨对脑出血患者采用急救护理对其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护理前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为(3.61±0.94)分,低于对照组(5.20±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14.86±4.29)分,对照组为(11.52±3.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应用急救护理可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急救护理;脑出血;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影响

脑出血为临床发生率较高的急症,多因高血压诱发,中老年高血压者为高发人群。该病发展快速,神经系统损伤为其主要表现,比如失语、意识障碍及肢体偏瘫等。脑出血常见诱因为颅内血管急性、高血压及脑动脉硬化等[1],因该病发病急骤且进展快速,故而死亡率较高,为此一定要及时有效治疗,才能改善预后。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脑出血的方法已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为改善预后,促进健康,还需采取其他措施。当前临床认为对脑出血患者不仅要及时有效治疗,还需最大限度恢复存活后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降低致残程度及发生率,为此急救护理获得临床重视。为探讨急救护理对改善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的效果,现将患者72例选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均与临床诊断标准相符,且经头颅MRI或CT检查后确诊。排除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肝肾功能严重异常、严重脏器病变、存在认知功能或意识障碍者。依据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急救护理模式。对照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4.7±6.8)岁;出血位置:基底节区21例,大脑半球8例,小脑7例;GCS评分为(7.3±1.4)分;神志清醒14例,浅度昏迷8例,意识不清14例。观察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55.2±7.8)岁;出血位置:基底节区20例,大脑半球10例,小脑6例;GCS评分为(7.5±1.7)分;神志清醒12例,浅度昏迷9例,意识不清1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意识状态、出血部位及GCS评分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病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对意识清醒者开展心理疏导与健康宣教,给予降压药物等。观察组行急救护理,具体如下。

1.2.1组建急救护理团队

组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团队,开放绿色生命通道,人员来自急诊科、神经外科、ICU、检验科等,培训每位成员急诊护理知识,强化责任感及个人使命感。

1.2.2院内急救

患者入院后将急救护理干预档案构建出来,对其病情变化予以密切监测,同时对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行严密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突发事件并向上级医生汇报;②将患者呕吐物及分泌物及时清理干净,开展吸痰处理,确保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若患者意识不清或昏迷需将头偏至一侧,避免窒息;降低血压与颅内压,同时应用脱水剂等药物,预防脑疝;亦可防止因降压速度过快致使心脑血管灌注缺乏或未优良控制血压而诱发二次出血;③强化营养补充:多补充能量与营养,保持卧床休息状态,且护士密切关注其情绪变化;④急救后指导开展康复锻炼,以恢复肢体功能,最大限度减少后遗症或致残现象;⑤为防止二次出血护士需轻柔操作,切忌粗暴大力;可抬高床头约15~30°,脑室引流管需比出口平面高出15 cm左右。

1.2.3完善转运流程

转运每一位患者之前需充分评估风险,包括用药状况、管理呼吸道、生命体征监测及转运时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将氧气瓶、多功能监护仪等转运设备准备好,且由经验丰富的护士陪同,以科学处理突发事件。

1.3评价指标[2]

于护理前及护理30天后采用NIHSS评分量表评价两组神经功能,总分为42分,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与分数呈负相关关系。同时采用本院自制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社会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身体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等,生活质量与分数呈正相关关系。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²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护理前后NIHSS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①NIHSS评分:护理前对照组为(14.18±4.37)分,观察组为(14.34±4.6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3,P>0.05);护理后对照组为(5.20±1.08)分,观察组为(3.61±0.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51,P<0.05)。②生活质量对比:护理前对照组为(9.84±2.18)分,观察组为(9.90±2.3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4,P>0.05);护理后对照组为(11.52±3.94)分,观察组为(14.86±4.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81,P<0.05)。

3 讨 论

脑出血为临床常见疾病,病情多变且复杂,症状表现多样,易遗留神经功能障碍,比如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及言语不利等,对人们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存在严重威胁。因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该病患病人数不断增加,为此临床高达关注如何强化急救效果以改善预后。研究[3]显示对脑出血后意识障碍患者医务人员抢救关键在于争分夺秒开展抢救,需严格遵循“时间就是生命”原则,缓解机体损伤,最大限度抢救生命,避免死亡。急救护理即基于临床护理路径优化各个抢救环节,确保每个缓解可紧密连接,将抢救时间最大限度缩短,挽救患者生命,且最大限度减少后遗症。有研究称脑出血后急救时间长短与NIHSS评分有直接关系,越早开展急救,抢救耗时越短则NIHSS评分越低,预后更好,生活质量更优。本组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为(3.61±0.94)分,生活质量评分为(14.86±4.29)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该研究[4-5]。

综上所述,对脑出血患者应用急救护理可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1] 高红卫,高 昕.急救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存活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6):14-16.

[2] 邵雄英.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20):17-19.

[3] 刘春英.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模式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有效性探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8):1199-1201.

[4] 袁 庆,易 容.急救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存活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5,(28):4014-4015.

[5] 赵艳艳.急救护理模式改善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实效性评价[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z1):155-156.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74

B

ISSN.2095-6681.2016.5.107.02

猜你喜欢
脑出血神经功能差异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找句子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