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均解释“狼烟”为烧狼粪升起的烟。而纪实性很强的小说《狼图腾》中表述:狼粪燃烧不会产生冲天的浓烟。敦煌学家李正宇教授基于有关文献记载及考古学资料认为:“狼烟”不是狼粪烧出来的烟。故《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应对“狼烟”一词的释义进行适当修订。
关键词:狼烟;工具书;修订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狼烟”一词注释为“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升起的烟,借指战火”,《辞海》《汉语大词典》等其他权威工具书亦取此义。然而,本人最近读姜戎的小说《狼图腾》(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发现书中用了较长的篇幅(第204—206页)写小说主人公陈阵通过试验证明“狼烟”释义错误的过程。现将其中关键的一段文字抄录如下:
可是一直到柴火烧旺了,狼粪还没有太大的动静。灰白的狼粪变成了黑色,既没有冒出多少烟也没有蹿出火苗。火堆越烧越旺,狼粪终于烧着了,一股狼臊气和羊毛的焦煳味直冲鼻子。但是狼粪堆还是没有冒出浓黑的烟,烧狼粪就像是烧羊毛毡,冒出的烟是浅棕色的,比干柴堆冒出的烟还要淡。干柴烧成了大火,狼粪也终于全部烧了起来,最后与干柴一起烧成了明火,连烟都几乎看不见了,哪有冲天的黑烟?就是连冲天的白烟也没有。哪有令人胆寒的报警狼烟?哪有妖魔般龙卷风状的烟柱?完全是一堆干柴加上一些羊毛毡片,烧出的最平常的轻烟。
众所周知,狼是疾行动物,其粪便不会集中,不易收集,要满足烽火台放烟的大量需求,其困难可想而知。上引文字还告诉我们,即使有充足的狼粪用来燃烧,也不会产生冲天的浓烟。作家姜戎曾作为一名北京知青,在内蒙古边境的额仑大草原度过了长达11年之久的插队生活,因此《狼图腾》中这段有关烧狼粪的叙述,应是真实可信的。
如果说《狼图腾》为小说家言,不足为据,那么,专家的观点也许能够为我们提供更有力的证据。敦煌学家李正宇教授在对有关文献记载及考古学资料进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敦煌存留的积薪堆和苣薪垛足以表明:汉唐时代,边地烽火,放烟用杂草野蒿之类,举火用苇苣束”[1],“若依段(成式)、钱(易)、陆(佃)说施放烽烟用狼粪,那么敦煌及居延地区诸烽燧遗址当有狼粪堆积,汉简中亦当有狼粪燃烟的有关记载。而实则无论是居延地区、敦煌地区还是罗布泊地区,诸烽燧遗址都从未发现有狼粪堆积;居延汉简、敦煌汉简及罗布泊地区汉简中也从来不见有用狼粪燃烟的有关记载”[2]。他还进一步补充说:“在指出‘狼烟并非特指狼粪所燃之烟的同时,并不排除烽烟燃料中可以杂有狼粪”[3],“在戈壁滩上,凡是可以燃烟的东西,包括红柳、胡桐、杂草、蒿艾,当然也包括狼粪、牛羊粪及其他动物干粪等,都可以杂取兼储以备用,但绝非独用狼粪而已,也不是以狼粪为主要燃料”[4]。
既然“狼烟”不是(至少主要不是)狼粪烧出来的烟,那么古代烽火台上燃起的用以报警的烟为什么叫作“狼烟”呢?姜戎认为:“‘狼烟的本义应该是‘在烽火台点燃的、警报崇拜狼图腾的草原民族骑兵进犯关内的烟火信号。” 李正宇教授认为:西北的突厥、回纥(回鹘)以狼为图腾,吐蕃虽不以狼为图腾,而其地则属狼星分野;唐朝人将吐蕃、突厥、回纥等侵略军视同虎狼,晚唐时出现的“狼烟”一词特指吐蕃等燃起的战火(后来逐渐泛指战乱)。
可见,关于“狼烟”得名的由来目前仍众说纷纭。但“狼烟”并非烧狼粪升起的烟,这一说法应是有确凿根据的。故《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应先将“狼烟”一词的释义修改为:“古代烽火台上燃起的用以边防报警的烟,借指战火。”待完全弄清楚“狼烟”得名的真正原因之后,再做进一步修订完善。
参考文献:
[1][2][3][4] 李正宇.“狼烟”考[J] .寻根,2006,(2)
作者简介:陈文奎(1964—),男,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教育局教研室,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