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多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史专业教学方法的改进

2016-01-22 05:57:33王超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文史改进多媒体

王超

【摘要】在多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史专业教学活动因其学科特殊性,遭遇到了许多新困境,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教学需要。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师生双方必须增强责任意识,明确各自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并突出课程实用性。作为教学活动客体的高校应着力完善管理体制、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增加资金技术投入,同时注重搭建实践平台,摒弃僵化的授课模式。如此,高校的文史教育事业才能保持蓬勃的生命力。

【关键词】多媒体  信息技术  文史  教学  改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45-02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形式得到推广。特别是文史等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的学科,迎来了一次教学方法上的变革,传统的书本、固化的板书、程式化的考核形式被集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于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所取代。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多媒体设备已变得不可替代,这一方面是因为多媒体教学形式提高了学生的接受兴趣;另一方面是由于先进科技手段的应用有效降低了教师的劳动强度。但严重依赖多媒体教学,又会遇到新困境。

一、多媒体环境下文史专业教学活动遇到的新困境

文史专业是包括中国历史学、文学、语言学、文化学等学科在内的宽泛学科概念,主要为高校文学、历史等专业学生所研习。以往这类学科的教学方法是口耳相授,进入多媒体教学环境后,便从故纸堆中解放出来,焕发了生命力。但由于这些学科都是以语言文字为研究对象,具有思维逻辑性的社会科学,记忆性与理解性学习同等重要,所以多媒体教学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讲授方式。尤为重要的是,目前这类学科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呈现出浅尝辄止的不利现象来,更使得文史专业教学遭遇新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更新缓慢,惰性心理滋生

高校文史专业知识更新速度要比理、工、农、医等实用型学科慢,其核心知识构架一经建立,数年甚至更长时间都不会被打破。加上课程内容大多有着悠久历史,部分内容还属于已经固定并接受广泛传承的国学范畴。进入多媒体教学环境后,这类学科的教学内容往往会被制作成可读性很强的课件,虽然给师生双方都提供了方便,但也因此催生了严重的依赖心理。从教师一方看,课件知识经久不变、授课过程中照本宣科,降低了教师更新知识体系的压力与动力。从学生一方看,由于课件所展示的知识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所以大多放弃了原著阅读,从而大大降低了学习效果。

2.基础知识缺乏,根基難以夯实

文史知识的实际应用需要长期艰苦训练。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活动虽然能够加快知识理解速度、增强记忆质量,但不能取代时间的积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缺乏对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了解。一些教师还大量使用视频影像资源,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教学效果,但这种用视频影像资源主创人员对知识的理解取代原本生动多义的文字的做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一些学生也会认为在课堂上所接触的生动深刻、容易理解的内容就是实际所需知识,并把这种感官理解当作已经保存的深刻记忆,进而减少课后反刍,等到实际应用时就会发现其实根本没记住有用的知识。

3.技术能力落后,师生交流受阻

高校教师信息知识的掌握能力是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基础。拥有独立制作真实反映教师授课意图的课件、选择代表教师学术观点的视频影像资源、设置激发学生理解力和创作力的互动环节等基本信息处理能力,是提升文史专业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基本条件。而这对于一些埋头于故纸堆、苦心钻研学术的文史专业教师来说,无疑是具有难度的。还有一些教师选择利用国内精品课程平台或先进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源,作为自己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这就容易忽视课程本身的独特性和教师自己学术观点的表达,最终也会制约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多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史专业教学方法的改进

解决上述问题,使高校文史专业教学方法在多媒体环境下得到改进,必须从教学活动的主客体两方面入手。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指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与学生,他们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首先,师生双方都要增强责任意识。一方面,作为高校文史专业的授课教师,要切实增强学术进取心,面对固定的知识体系,要敢于打破知识壁垒,形成富有特色的教学理论体系。多读权威学刊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新进出版的优秀理论著作,积极接受本专业最前沿知识洗礼,不断增强自身知识储备。同时还要利用个人空余时间和学校提供的有效资源,提高信息技术处理能力,积极更新课件和其他教学资源,确保学生所学是最新最全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作为接受知识一方的学生,也要培养积极的治学态度,提高自我责任意识,重视自主学习,参与教学,融入教学,正确理解教师的授课意图,与授课教师形成良性互动,并充分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学习成果,在牢固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养成积极参与实践训练的好习惯,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其次,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核心。在多媒体环境下实现师生角色转换必须充分发掘多媒体所具有的互动性、趣味性、操控性优势。利用多媒体设备,增加师生交流和小组讨论等互动环节,让课堂活跃起来;同时扩大互动范围,将论点、成果、方法和过程都纳入其中。角色转换的核心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教师应从讲授主体退居次位,将理论概念和知识核心表达清楚即可,尽力规避不厌其烦的强调与重复。文史专业的教师尤其如此,如讲授文学史课程时最容易碰到的内容是介绍一些作者作品的艺术特色和价值,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其具有的趣味性与操控性特点,先用图片和视频影像资源展示人物经历、出示优秀作品,让学生脱离课本形成自己的概念,然后再使用课件罗列知识点,这种方式能有效激发思维活动、提升动手能力。

再次,教学安排要突出针对性。不同课程可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摒弃对照多媒体课件口授的单一方式,如影视赏析、文学创作、文艺学评论、文秘写作等创作性较强的课程,可以采取互动交流的方式,从根本上改变口述文字承载信息的传递方式,允许学生使用笔记本、智能手机等工具,根据教师讲授内容,自主搜寻所需信息并加以利用,在课堂上即可完成创作尝试;又如针对文史专业的师范类学生,可以让其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寻找教学资源、组织教案,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上课,体验教学;再如古代史、语言文字等研究性较强的专业,可以借鉴学术会议形式,开展论坛式教学或研讨会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同一课程的不同教学阶段也可以选择不同的信息传达方式,如历史学课程在讲授古籍图书或人物形象的内容及价值时,应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影像资源予以说明(这些资源的选取也要突出针对性,应以教师的学术亲历为宜,减少刻板的网络截图或视频下载);在讲授古文物或古遗迹时,采取博物馆、考古场所或古迹遗存实地讲授的方式则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在强调学术性与实用性并重的基础上,着重突出文史专业教学的实用性。高校文史专业具有深刻的学术属性,其所包含的基本范畴,如语言学、历史学、文学、文化学、写作学等,都是建立在基础学术成果之上的社会科学,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技术,都应充分重视文史学科的学术性质。高校文史学科的生命力还受其实用属性所制约,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应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在多媒体环境下开展的教学活动,必须科学合理的设置实践训练,让学生既能因为感官刺激而加深知识的理解程度,又能因为投入精力进行实践训练而夯实基础。如文秘类专业设置的新闻写作课程,学生可以一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学习进行相关信息收集和经验累积,一边模拟新闻传播媒介发布自己创作的新闻信息,进而互相比较优劣,促进能力提升。

此外,犹如一台电子设备需要兼有好的软硬件才能发挥积极效能一样,高等院校作为提供教学活动的客体,在改进教学方法上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完善管理体制,让教师有效寻求帮助。一些高校对多媒体教学设施的管理多有交叉,存在权责不明的现象。这就需要高校职能部门加强管理,将多媒体教学活动的监管、核查、服务等环节结合起来,实行统一有效的管理,切實做到制度有人建、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在此基础上,对上文所述文史专业教师的特殊困难,出台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如帮助专业相近教师成立技术互助组、设置独立的评比奖惩机制和教学技能考核等。

其次,加大培训力度,让教师熟练掌握信息表达手段。帮助提升文史教师信息处理能力是改进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高校在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后,应着力加大教师信息处理能力的培训力度。将文史专业的学科资源搜寻、图片与视频处理、课件制作、新设备的操作方法等都作为培训内容,认真加以实施。并组织技术水平过硬的工作人员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指定技术人员留备业务咨询。还可以邀请具有先进经验的兄弟高校或机构派遣教师开设技术讲座。

再次,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让教学场所的多媒体设备更具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教学场所不仅要拥有投影仪、电脑、音响等传统多媒体设备,还要基于物联网技术集智慧教学、互动交流、人员考勤、环境调节、视频监控及远程控制于一体,尤其是其大力发展的互动功能是打破文史专业教学形式僵化的关键。这就需要高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适时更换老旧设备,满足新式教学所需。此外,高校还要增加技术投入,组织力量学习使用先进设备,为文史专业教师顺利接棒新式多媒体设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搭建实践平台,让文史类学生走出书本体验学科带来的乐趣。文史专业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但也要注重摆脱多媒体教学的束缚,摆脱僵化的授课模式。高校在这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为文史专业搭建更多通向社会实践的平台,如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进校园、开展博物馆或考古基地实地授课、联系合作厂商开展商业广告设计大赛等教学活动都是十分有益的尝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更为智能化的多媒体教学环境是高校教学活动所要面临的必然选择,要使知识体系固定、教学形式单一的文史专业适应信息时代的冲击,保持蓬勃的生命力,就必须从教学活动的主客体入手,从根本上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陈阳.《高校教学管理与教学方法研究》[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

[2]詹勇.《以科技创新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高校科技》,2015(7):48-49.

[3]黄宏磊.《地方教学型院校文史类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子世界》,2013(1):154-155.

猜你喜欢
文史改进多媒体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文史春秋(2022年7期)2022-08-27 05:40:10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文史春秋(2022年2期)2022-03-25 10:45:20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文史春秋(2022年1期)2022-03-25 10:18:10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28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57:20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02:12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09:53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36:14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河南电力(2016年5期)2016-02-06 02: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