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节开始培养学生的思维和习惯

2016-01-22 13:58杨金霞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思维习惯射线长方形

杨金霞

说到数学思维习惯,可以用“水滴石穿”进行比喻。水滴的力量那么微弱,但是,因为它天长日久总是在一个点上使用力量,巨石也能被改变形状。相比之下,水流的力量那么强大,它只是一时显示威力,不会在巨石上留下什么痕迹。培养数学思维习惯就是要从点点滴滴做起,无论在什么状态下,都要保持积极思维的习惯。

新课程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中每一个体,都应有各自的角度、任务、观点、意向,通过协作完成学习目标。倾听,就是将他人的观点接纳过来,成为自己思维的对象,去认同、验证、修正或反对。倾听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质疑的思维习惯,不能一味接受他人的意见,要引导学生悟“为什么”,想“对不对”,追问“还可以怎么样”,以培养透过现象追根刨底的、多角度的思维习惯。

学习“射线”这一概念时,一学生在回答“灯光是射线”后,有学生质疑:“灯光不是射线。虽然手电筒灯泡可以看作射线的端点,但是它发出的光线是向两侧散开,而不是朝着一个方向延伸出去的。”这个学生还画了示意图表示灯光是扇形。于是同学纷纷发表意见或画图。最后同学们认定,灯光确实是平面扇形,但如果从灯光中抽取出一条光线,它就是朝着一个方向无限延长的“射线”。整体的灯光扇形平面是有无数条射线组成的平面,准确的回答应该是“光线是射线”。

在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思维时刻处于积极的状态。久而久之,积极主动的思维习惯也就培养起来了。

一、教师积极参与,引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作为组织者,要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时要留给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空间与时间;作为引导者,要实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作为合作者,要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共同参与数学活动,与学生一起感受成功和挫折、分享成果。在课堂这样一个特殊的场合中,对话应成为教育交往的手段。

在教学四年级《乘法的简算》一组连乘计算题时,为了让学生发现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我先让学生观察数字特征,然后变序,最后加括号达到简算。设计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已有数据处理、数学结论的获得等环节,都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二、改变思考方向,克服思维的定势

新课标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想象力和思维的创造力,但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学生往往受固有知识经验的影响,限制了思维的发展,所以,要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就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向,而从多方位、多角度,即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这也就是思维的求异性。

在教学中,一些开放性题目可以训练学生的一题多解,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公园有一圆柱形的柱子,高是3米,底面半径是0.5米,把塑料花布满在它的侧面和顶面装饰成花柱。如果每平方米有40朵花,准备400朵花装饰这个花柱,够吗?在学生讨论解决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不同的方案。有的从共需要多少朵花来考虑,有的从400朵能布满几平方米来考虑,还有的从400朵花去装饰这根花柱,平均每平方米能有多少花来考虑,呈现出思维的多样性。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是可以灵活运用的,在今后要注意全面考虑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坚持化归思想的策略,培养迁移思维的良好习惯

化归思想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学习及问题的解决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拘泥于教材或教师的讲解,而直接从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运用化归方法,主动寻找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主动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例如:学习了长方形和三角形面积后,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请同学拿出准备好的学具自己探求如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由于学生头脑中已经有了化归意识,通过动手操作,运用剪、割、移、补等方法,很快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方法有四:1.从一条边的一个顶点向对边作高,分成一个三角形与一个梯形,并拼成一个长方形;2.画一条对角线,把它分成两个相等的三角形;3.选择一组对边,从顶点分别向对边作高,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4.在一条边上作高,沿着高把它分成两个梯形,并拼成一个长方形。在此,引导学生寻找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与所转化成图形的相关联系。学生很快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或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长方形的宽(或三角形的高),于是,根据长方形面积(或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至此,学生认识到:通过割补完成了图形之间的转化,这是第一次化归;寻找条件之间的联系,实际上是第二次化归,从而解决问题。由于学生自己探索解决了问题,因此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仅加深了对化归思想的认识,而且增强了他们运用化归思想解决新问题的信心,培养了迁移思维的良好习惯。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思维训练和习惯培养,需要教师从数学课堂教学的细节入手。需要教师做一个善思者,灵活处理教材,更需要善于倾听、机智辨别,有效把握教学契机。通过不同时机,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的训练和思维方法的给予,才能让课堂更生动有趣、真实高效。

【作者单位:南京市六合区双语小学江苏】

猜你喜欢
思维习惯射线长方形
“直线、射线、线段”检测题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直线、射线、线段』检测题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长方形的困惑
赤石脂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
γ射线辐照改性聚丙烯的流变性能研究
语文教学中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