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傲慢与偏见》看文学电影改编之文化意义

2016-01-21 03:43刘代琴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2期
关键词:文化意义改编傲慢与偏见

刘代琴

【摘要】《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是导演们最热衷的作品之一,曾被多次拍摄成电影和电视剧。1940年,1980年,1995年,2003年,2004年,2005年都出品过同名电影,电视剧版本也是品种繁多,有1938年、1952年、1967年、1980年、1995年等的。而本文则选择了1940年拍摄的和2005年拍摄的电影进行比较,通过对文学电影改编的分析,阐述文学电影改编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傲慢和偏见》;文学电影;改编;文化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二流小说可以改编成一部一流的电影作品,但是一流的文学作品永远不可能改编成一流的电影作品,文学和电影中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所以《傲慢与偏见》改编的电影作品一直没有一个特别让人满意的版本。

二、1940版与2005版《傲慢与偏见》的原著忠实程度分析

在服饰方面,1940年版的衣饰华美,最赏心悦目。2005年版的完全是以现代的概念进行的设计。女主角常穿得像个下地干活的村姑,这样不符合女主角的家庭状况,而且穿着朴素会难以吸引异性,特别是要求高的男主角。

在剧情方面,原著作为长篇小说,男女主角的感情发展是点滴积累、水到渠成的,但是电影的时间限制则着实考验编剧等人的水平了。

1940年版的一开幕的浓缩给人精炼的感觉,两家赛马车以期抢先结识宾利先生的情节让人莞尔一笑;柯林斯先生在向女主角求婚时也十分戏剧化。但是剧情发展过快,男女主角几乎一开始就是两情相悦,与傲慢与偏见的主题背道而驰,求婚被拒就显得生硬了。男主角的姨妈德包尔夫人在家时还拼命撮合女儿和外甥,大结局时却毫无征兆地给男女主角跑去当媒人,既不合角色的性格也缺乏过渡。删剪了女主角旅行到男主角的庄园并了解了真正的达西小姐等大段情节,削弱了一波三折的喜剧效果。

2005年版的则是穿古装的现代人做派,问题在于特定的环境和年代催生特定的情节和对话。举例,宾利小姐拿女主角步行3公里当笑柄,现代人不会计较这个,甚至认为雨后空气好适合户外运动。男主角是个发乎情止乎礼的绅士,他感情最强烈也只是开口求婚而已,这版求婚被拒后他欲吻女主角的表演美则美矣,但明显已经不是达西先生了。女主角是活泼的淑女,但是太过了,女主角笑的次数和程度均超过了淑女的上限,两百年前和现代还是有差别的。[1]

而且2005版的剧情相对原著来说更加的煽情。

如达西求婚后,伊莉莎白来到班纳特先生的书房,爱女将要另属他姓,做父亲的心情不免有些无法言语的复杂“我真不敢相信有人会配得上你,现在看起来,是我看错了。我衷心地祝福你们……我是不想把你随便嫁给别人,我的伊丽莎白……”然后是一个自嘲后的特写。这位老先生从一开场就给人一种衰老邋遢到趋于委琐的感觉,但只这一瞬,那一双热泪盈眶的眼睛和颇显落寞的表情让人感受到了来自父爱的无限温情。

三、1940版与2005版《傲慢与偏见》人物性格、语言分析

达西先生是一个非常富有的贵族,与班纳特家有着明显的阶级差异,所以达西是非常的傲慢。但是,他又有一种强烈的荣誉感和美德。在受到伊丽莎白的指责后,他就认识到了他的错误的骄傲和对社会阶级的偏见。也正是如此,因为伊丽莎白不敬畏于他的社会地位高而害怕批评他的性格,所以他被她吸引了。对伊丽莎白的爱促使他改变了以他们的社会阶层来判断人的性格的偏见。在1940年版中男主角的扮演者劳伦斯·奥立佛天生就具有贵族气质,因此显得他扮演的达西先生非常的高傲,但是就是因为过于的高傲,而让达西先生品质中美好的一部分消失了。2005年版的达西先生用力过度的表演,使得达西先生看上去过于忧郁,没有了傲慢的感觉。1940年版的女主角伊丽莎白是葛丽亚·嘉逊扮演的,葛丽亚·嘉逊端庄典雅温婉含蓄,但是她以三十七岁“高龄”出演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子会没有活力,伊丽莎白的俏皮慧黠实在离她尚有距离。

在运用语言上面,1940年版的《傲慢与偏见》很大程度上都是遵循了原著讽刺幽默的风格,作者很喜欢用带有很强感情色彩的感叹句子,而且这种句子都是用来形容一个人或者一个人在当时的举动。比如原著中,在chapter 1里的“How can you besotiresome!”,chapter 2里的“How good it was in you”等。除了句子,一个简单的单词,也揭示了奥斯丁的讽刺幽默。作者在用词方面甚是讲究的,就好像是chapter2里有个句子“Mrs.Bennet deigned not to make any reply.”里的“deigned”,其意思是“屈尊”。事实上这句话的语境是,Mr.Bennet和他的妻子在讨论关于Mr.Long的时候,Mrs.Bennet被丈夫弄得无趣,实在不想回应一直揶揄自己丈夫的话。奥斯汀也正是用“屈尊”这个词,很恰当地表达了Mr.Bennet的这种内心的情感与无知的高傲,同时作者也讽刺了Mrs.Bennet行为的愚蠢。还有一些经典的对白,如彬格莱还未出场已可从贝纳特夫妇对话中得知他的情况。

“Why,my dear,you must know,Mrs.Long says that Netherfield is taken by a young man of large fortune from the north of England;that he came down on Monday in a chaise and four to see the place,and was so much delighted with it that he agreed with Mr.Morris immediately;that he is to take possession before Michaelmas,and some of his servants are to be in the house by the end of next week.”

“What is his name?”

“Bingley.”

“Is he married or single?”

“Oh!single,my dear,to be sure!A single man of large fortune;four or five thousand a year.What a fine thing for our girls!”[2]

于是班纳特太太推销女儿的计划开始在心中筹备。

2005年版的《傲慢与偏见》在语言方面更偏向于现代化,迎合了这个时代观众的胃口,但同时也失去了原著中那种讽刺幽默和古典的英伦风情。

四、电影表现方法的比较

1940年版的《傲慢与偏见》米高梅公司派出劳伦斯·奥立佛和葛丽亚·嘉逊两员大将分别担纲男女主角。论理,这两位在表演功力上旗鼓相当应该大有对手戏可看,但很不幸的是,两人一不小心就把原著演绎成了傲慢和傲慢,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们委实太过“上流”了。事实上浮光掠影的表演让演员只来得及给角色塑了个像,尽管他们演技成熟作风老辣,但总让人觉得还是缺少了点什么。当然,马龙·白兰度之前,体验派还没有成为表演艺术的主流,我们也实在不能用今时的评判标准去苛求戏剧派的杰出代表劳伦斯·奥立佛诸人。

真正让人惊叹的是这一版本的编剧和导演,从手法和技术考量是非常的出色;从形式和内容考量非常的“好莱坞”。在影片开头的十分钟内,它那精彩紧凑的谋篇布局和干净利落的剪辑已让人看得两眼发直,好莱坞的主流作风总是流畅的,妥帖的,不会去过分地强调突出镜头,这一点持续至今未尝改变。这部剧的风趣幽默、深谙原著精髓的对白充分体现了编剧的职业水准,当然,其职业水准还体现在能在一个场景中做大文章的能力,无论是小小的衣帽店,还是私人茶会,或是大型花园舞会,都能以有限的空间容纳丰富的情节,这无疑对布景部门很有好处,制片公司更能借此大省开支。尽管德包尔夫人成了帮助促成主角婚姻的正面人物这一改编一直为后人所诟病,但无论如何,瑕不掩瑜,观众大可原谅这一种戏剧性的皆大欢喜的好莱坞做派。对这样一部轻俏明快的作品来说,导演的圆熟手法和编剧的剧情驾驭能力着实功不可没。

爱情主线的突出和人物情感的深化是2005年版《傲慢与偏见》的最大特色,这样做毫无疑问是非常讨巧的,既然电影的时间限制不得不让编剧有所取舍,那么何妨走一条众所乐见的道路呢。举个例子,倘若要把《红楼梦》挤在个把钟头里倒腾完毕,那别无选择地,结果一定会成就一部庸俗不堪的三角闹剧,二女一男争风吃醋封建家长强权压制最后死的死、寡的寡、出家的出家,而这简直就是观众的期望底线,假如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编导们就可以不用做了。不过,让人欣慰的是,该电影版在这一条路上走得非常从容。

对导演来说,时间的限制既可以是一种束缚,也可以将之变为一种优势,因为对付限制的最好办法就是寻求可以打破这一制约的电影语言表达。值得庆幸的是,2005年版的《傲慢与偏见》的导演在这一点上真可谓得心应手。他能游刃有余地幻化着场景转换着时空,尤其是他那行云流水般的长镜头,最鲜明的两处,一个出现在片头的班纳特宅邸,一个出现在尼日斐花园的舞会,它们从伊丽莎白走出镜头而始,周转在并不十分轩敞的室内空间,晃过一路的衣香鬓影莺声燕语,带出形形色色人物素描,最后再由伊丽莎白而止,整个画面如圆舞曲般轻盈流畅,一气呵成,华丽得像一幅连轴长卷。

演员们的表演现代感十足,且个个情感充沛,一触即发。但男女主角总给人一种用力过度的感觉,女主角用力过度地表演着桀骜不驯,男主角则用力过度地表演着深情忧郁。[3]

值得一提的还有影片的细节展示,颇有几处神来点睛之笔,比如达西搀扶伊丽莎白上车后搐动的手指,比如柯林斯先生先后两次掂拈着的小花,比如伊丽莎白在彭伯里展示厅中和一座蒙面塑像的对视,比如彬格莱先生在河边忐忑的求婚演习……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该片的风景和音乐,前者轩丽恢宏不输李安的《理智与情感》;后者清恬如泉却总能在需要的时候给予最恰到好处的煽风点火,于是乎,心有疑惑焉,山盟海誓的感情就有了。

把一部小说改编成电视剧是件难事,再浓缩成2个小时的电影就更要取其精华还要让故事情节流畅,2005年版的《傲慢与偏见》看来故事发展还是有些迅速,有些地方衔接得有些生硬,有些人物的交代还是不够明朗,不过,这些都不是问题,这些都不可避免,整体来说还是非常流畅节奏紧凑速度适中的,在改变的几个场景上我觉得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达西先生第一次向伊丽莎白求婚,小说是在房间里,而电影改到了一个户外的雨天,一来电影为了情节发展不得不作调整,二来调整后的场景更具表现力,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求婚这种浪漫的事,在一个死板板的客厅总不如在雨天里古朴的建筑下来的动人吧。大概也是导演了解到现代都市生活已经让我们对灰蒙蒙的摩天高楼,黑压压的人潮攒动失去了兴趣,于是更加突出了英国郊外恬静的山水风光,很多浪漫的场景都发生在一片湖光山色中,而英国常见的雨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观众能从雨后的镜头中感受到清新和自然的芬芳。最后的场景达西先生又一片云雾中走来,天一点一点地变亮,影影绰绰的达西先生也逐渐变得清晰,一切有种梦幻般的感觉,这都是导演在镜头运用上塑造的美感,而没领略过这类景致单纯读书的读者们就无法体会这种诗一般的美丽了。这部影片让人感触良多,无论是关于爱情的思考,还是影片本身带给我们的愉悦,抑或是引发我们对于享受闲暇舒适的生活美丽清新的大自然的向往。无论贫穷与富贵,每个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真正的爱恋应该建立在同样高贵的灵魂的基础上,而非相当的家世。

五、文学电影改编的文化意义

优秀的文学作品既为电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作品的宣传提供了无限话题,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

首先是利的方面:(1)有利于经典文学通俗化。对于《傲慢与偏见》这样的英国传统文学经典,普通老百姓也许并不能理解其中深层奥妙,所以会出现电影、电视这样的方式帮助人们剖析经典。这样做旨在普及经典,增加人们的文化素质。(2)有利于娱乐产业发展。文学作品的改编大大增加了影视作品创作素材。(3)有利于更多文学作品的涌现。文学作品的改编将文化价值转变为了商业价值,这样不仅为文学创作带来大量利润,还吸引了更多的人进行文学创作。

其次是弊的方面:(1)不利于维持经典的原汁原味。既然是改编的,由于改编者的文学、历史水平等原因,很难保持经典的原汁原味。所以很多时候人们更愿意阅读文学而非看影视作品。(2)可能会让文学作品商业化、快餐化、烂俗化。由于改编不成功或刻意迎合观众以追求商业价值等原因,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会显得商业化、低俗化,不利于文化市场发展。

六、结论

总之,尽管现在很多的文学作品都已经改编成了电影,但是文学作品本身就有很多的粉丝,他们总会对文学作品改变的电影有很多要求,而电影因为时长或者其他原因或多或少会偏离原著,所以文学电影改编就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就好,用不好就伤了自己。

参考文献

[1]周蕗.由《傲慢与偏见》看文学改编的电影[J].电影文学,2014(20).

[2]王师.从傲慢与偏见看文学电影改编之文化意义[D].上海:复旦大学,2009.

[3]于卫平.从傲慢与偏见看电影对文学的改编[J].电影文学,2006(16).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文化意义改编傲慢与偏见
可怜又可悲的女人
《傲慢与偏见》汉译文片断对比评析
《烈日灼心》:文字到影像的改编策略
中韩两国对真实事件的电影改编理念
高校内应对综艺活动教学研究
由《万物理论》看英国传记文学的改编
莫言文学作品电影改编
中美国家形象广告视觉文化意义的二元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