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金凌 韦丽林
摘要:加强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要。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关系着医学生自身的成长,关系着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转变家庭教育方式的对策。
关键词: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063-02
一、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已经由传统单纯的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重视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精神。”可见,加强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保证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要求。
二、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及主要特征
通过对医学院校的500名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围绕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进行,一共设计了30道选择题,内容主要包含了学生的入学动机、对所从事行业的认知、对待学习的态度、对公益活动的态度以及对未来就业的选择等几个方面。此次问卷调查的调查对象包含了所有的医学专业,年级包含了大一到大五,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问卷一共发放了500份,收回的问卷有452份,其中有效问卷427份。通过对问卷进行整理总结,结果如下。
1.为什么选择医学院校。34.6%的学生选择了“父母希望”这个答案;45.1%的学生认为这是“权衡利益后的选择”;15.2%的学生选择了“个人兴趣”;5.1%的学生认为“学医是追求个人理想的选择”。
2.从事医学行业的认知。62.5%的学生认可了“医生职业道德是高尚的”;92.3%的学生认为“医德与医技同样重要”;71.1%的学生对医学接受病人的礼金现象表示理解。
3.对待学习的态度。76%的学生认为医生应该具有全面系统的医学知识和掌握熟练地临床操作技能;15.3%的学生稍微了解一点点医生职业道德的法律法规;8.7%的学生除了医学知识外,对社会学、管理学等人文知识有所了解。
4.对待参与公益活动的看法。72.3%的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服务社会,帮助他人;17.4%的学生认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为了得到赞扬;34.2%的调查对象认为参与公益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得到自我满足,提高精神境界;25.8%的学生是为了应付学校作业;19.1%的学生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求职机会。在关于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次数调查中,25.3%的调查对象经常参与社会公益活动;63.1%的学生参加过,但是很少;还有11.6%的学生几乎从来没有参加过社会公益活动。
5.在对未来就业的选择上,81%的学生把市级医院、市内医疗服务机构作为就业的首选;16.1%的学生选择了毕业后到县级医疗机构就业;只有2.9%的学生选择了到乡镇卫生院就业。
综合以上的调查问卷结果我们可以发现:①当前医学生在学医的动机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而在这些动机当中,学生在考虑个人利益方面的因素占的比重较大,真正把学医当成是个人理想、个人兴趣爱好的比较少,学医的目的趋向功利化;②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医生应该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但是对于当前医学行业存在的有悖于医生职业道德的人又表示理解,使得职业道德有所缺失;③在专业的学习方面,学生普遍认可专业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对其他知识面的拓展方面显得有些狭隘,学习目标不明确;④在参加公益活动方面,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比较高,但是参与活动的动机也是多样化的,更多的是受外部利益的驱使。另外,真正把参与公益活动变成常态化的学生也只有25.1%,社会责任趋向自私化;⑤在未来就业的选择上,大部分学生认为还是把就业目标放在工作环境上比较好、待遇比较高的市级医疗机构,选择到基层卫生机构的学生较少,就业选择功利化。
三、医学生社会责任感表现的主要影响因素
医学生责任感存在不断弱化的趋势,这种状况影响着他们的健康发展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也影响到医生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归纳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社会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也趋向多元化,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效益原则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观念,导致人们对自身利益的高度关注,从而产生功利主义意识,金钱万能观念,过多的考虑个人利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当代青年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而网上的信息良莠并存,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医学生而言,很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会对医学生责任感的形成受到极其不利的影响。
2.学校因素。学校是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要阵地,当前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跟学校的教育有密切关系。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升学率成为初中、高中评判教育质量的标准,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以提高学生的分数为中心,虽然近年来提倡素质教育,但是由于教育价值取向没有改变,中学的教育还是重视智育、轻视德育。来到大学后,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普遍被学生认为是不重要的课程,加上课程内容往往比较枯燥,教师照本宣科的授课,授课效果不好。
3.家庭因素。家庭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载体,每个人一生当中接受到的最早的教育就是来自于家庭。在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亲情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日常生活中,不舍得让孩子受一点苦。尤其是在传统的分数第一的观念下,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把成绩考好了,什么样的要求都尽量满足。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家务基本不让孩子做,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不负责,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很多学生出现了责任“失重”的现象,不少学生存在怕困难的心理,甚至有的学生把学习任务看成是一种负担,学习没有主动性,从小就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
4.个人因素。在中国现有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环境下,当代医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基本上都是在中学校园里面度过的,没有什么社会经历。他们从小的奋斗目标就是考取大学,而考上大学后做什么基本上不清楚,他们很难正确地去分析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大多数医学生进入大学后,往往认为自己上大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今后有一份有稳定收入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而不是为国家、为社会做自己应有的贡献。此外,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知道,很多学生选择学医,不是因为真心喜欢医学专业,而是受外在的因素影响而填报的志愿,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习没有动力和目标,学习最大的目标就是为了拿到一张文凭,至于什么责任都不在考虑之列。
四、加强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有效路径
1.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能有助于培育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虽然在当前我们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的想象,存在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但是总的来说社会主流还是向善的。国家和政府应该发挥宏观的指导作用,弘扬良好的社会风尚,如目前我们提倡的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系列教育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加强医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另外,政府应完善法律监督机制,加强法制教育,加大对背弃社会责任行为的监督和批评力度,形成一种舆论力量和道德机制,指导医学生进行责任选择。
2.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高校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改变传统分数第一的价值评判标准,重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的培育,提高他们的授课水平;重视医德医风教育,提高医学生辨别好坏的能力;重视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通过对人文课程学习,为培育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打下基础;利用第二课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3.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连接学生和社会的桥梁,组织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暑期三下乡、到相关部门挂职锻炼、进行一些社会调查、开展医疗服务、到社会上进行一些体格检查、提供医疗咨询、开展义诊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检验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而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亲自体会到患者被疾病折磨时的痛苦,家属面对亲人身患重病的焦急与期盼,真正理解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意义,从而做到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进而提高和巩固自身形成的社会责任感。
4.转变家庭教育方式。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不仅需要社会、学校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家庭的配合,在这几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是提高医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实效性的有力保障。所以,家长也要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同时改进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正确引导学生承担各种责任。
参考文献:
[1]孔详金,杜治政,赵明杰,等.医学专业精神的核心:医师职业责任感——全国10城市4000名住院患者问卷调查研究报告之二[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3):10-15.
[2]何海容.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教育对策[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