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中看当前美国应对金融危机措施

2016-01-21 02:11:26汪小双
产权导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危机补贴贷款

从历史中看当前美国应对金融危机措施

◎汪小双 编译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风险防范已经不是一国之事,随着公司集团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金融风险的连发性和波及性已然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代。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

当前的金融危机基本可以看作现代历史上程度最深、最严重的经济灾难,毫无疑问,目前的危机已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危险的危机。以银行危机为代表的金融危机是人类经济史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在成因和结果方面存在很多相似之处。政府短期政策在金融危机中的效果有限,经济的外部重构才是摆脱危机的主要依靠措施。

美国金融机构向次级信用购房人发放抵押贷款,而利率上涨和房价下降之后,造成次贷违约率不断上升,并最终导致2007年夏季次贷危机的爆发。过度投资次贷金融衍生品的公司和机构纷纷倒闭,全球范围引发了严重的信贷紧缩。

自从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后,一个共同的观点是,危机发生的原因是美国政府把对金融的控制权交给了市场。对于这种观点的后继回应则是对更多规则的需求。为此,最新的目标领域是美国的房地产行业,因为美国房地产的不良贷款是造成雷曼兄弟破产的根源。目前美国政府正计划建立一个抵押贷款市场永久性的

公共支持,由政府对危机中90%的损失进行保险。根据Johnson- Crapo计划,房利美和弗雷迪将会被联邦抵押贷款保险公司(FMIC)所取代。在贷款广泛违约的情况下,借款人10%的资本会作为一个基础的缓冲,而由联邦抵押贷款保险公司支持贷款剩余的90%。问题是,首先,我们很难看到强化的政府支持将如何防止过度风险。其次,无论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什么问题,都不是因为政府缺位,因为远离自由市场的、由纳税人补贴和国家采取的贷款决定来提供资金的房地产行业,是世界上最受监管的行业之一。

早在1856年,《经济学人》早期著名的编辑之一、中央银行理论家,沃尔特白芝浩(Walter Bagehot)先生就曾提出由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理论,他将经济崩溃归咎于他曾提出的“盲目投资”——即一个金钱易骗、罔顾风险、蜂拥陷入非理性投资的时期。鉴于这种恐慌时刻的不可逃避性以及金融行业在经济中的系统性作用,监管部门必须制定一些特殊的规则,使得金融更安全。为此,白芝浩创设了一种“需求”:中央银行在经济危机中救助商业银行的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救助费应当是惩罚性的。这种商业银行在危机中以惩罚性救助费为代价获得中央银行救助的强硬的要求基于以下观点,即各国政府应该尽可能地将金融业和其他行业一视同仁,从而迫使银行家和投资者尽可能多地承担风险。众所周知,政府保护某种体系的程度越深,这种体系中的人所承担的风险越有可能是不受惩罚的,没有代价的。

这种危险在2007—2008年的金融市场有详细的体现。银行家们在经济繁荣时期将由国家承担风险的收益揽入自己口袋,而在经济泡沫破灭时向纳税人递交账单,由纳税人实际承担泡沫破灭后的损失。金融危机期间,欧洲和美国政府部门采取发债的方式拯救金融机构,实际是变相的“劫贫济富”,即用纳税人的钱来补贴金融机构,2008年危机中政府补贴的一个重要后遗症是失业率和债务,大家不免思考这一行为是否做到了支持金融的优势,而去除金融的毒瘤。然而这一深刻的教训并未被监管部门汲取。2008年以来涌现出大量新规,典型的有美国非明智的多德—弗兰克法案(金融整顿法案)和欧洲的交易税。正是这些增加银行资本和提高流动性的措施使得金融更加依赖于自身:美国的银行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新杠杆比率。但总的来说,规范和保护的强烈要求,将使一个行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支持,而行业本身的防范风险的能力会被极度削弱。

历史的倒退

在美国,一个公民可以在任何银行盲目存款高达25万美元,因为那笔钱是由政府计划所保证的,但问题是,用什么激励措施来监测银行是否运行良好?大多数国家目前仍然一直通过允许抵扣利息税来鼓励企业和个人借款。美国的按揭贷款利息补贴价值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

因为投资者知道美国政府通常会救助大的金融公司,政府会允许金融行业的投资者以低于其他行业的利率获取贷款。例如,美国的抵押贷款巨头,房利美和弗雷迪麦克,用1200亿美元的资金补贴,几十年来填满了公司股东的口袋。1934年开始,美国将支持抵押贷款作为新政的一部分。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即“房利美”在1968成立,是私人性质的,之后1970年联邦住房贷款按揭公司,即“弗雷迪”加入进来。房利美和弗雷迪的目的是通过购买银行贷款,将这些投入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以此来缓解抵押金融。房利美和弗雷迪,两个在抵押贷款业务中政府支持的企业(GSE),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获得了最大的援助,却把他们的债务推给了社会。美国财政部从2008—2014年4月将政府税收的一部分用来援助房利美和弗雷迪等政府资助企业,援助额增至1870亿美元。现在可能是美国政府停止承保本国个人贷款的最佳时机。然而针对这些公司的改革在美国国会没有得到有力的支持。这些政府资助企业的经营是有风险的,风险之一就是政府支持本身隐含的不确定性。1996年的研究表明这种补贴价值达69亿美元。随着政府支持企业数量的增加,补贴估值也会随之增加。2003年的联邦储备文件表明这种补贴价值达到1190亿美元到1640亿美元之间,

而这其中大约有50%直接流向了公司股东。但政府支持企业被视为用来服务于扩大住房的政府政策,所以他们享受比其他金融公司更低的税率和较轻的监管。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在英国和日本,对银行的总体补贴价值达1100亿美元;在欧元区,对银行的总体补贴价值达3000亿美元;全球总数是6300亿美元,这个数字远远超过瑞士的国民生产总值,甚至比1000家全球最大银行的净利润还要多。

在许多情况下,规则和救助的基本原因在于保护普通中小投资者免受金融风险之害。然而实际的整体效果反而是增加更多的政府填充层和非正常的风险。

正如《经济学人》之前的一篇文章所显示的,金融并不仅仅容易引发危机,同样金融也由危机所塑造。如果问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发现是什么,那么人们有可能会说一个我们所熟悉的技术,如印刷术或电能。金融性合同,而这种合同在至少7000年来在人类发展历史中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了应对每一次的危机,更多保护金融行业的规则会相继出现。历史是一个寻找答案的最佳途径。从1792年到1929年中的五次灾难性经济危机解释了当代金融系统的起源。这些金融规则中包括一些巨大的成功性革新,如引入股份制银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设立,虽然这些提高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制度并不是在平和年代精心设计的产物,而是在金融危机时拼凑在一起的,危机后的临时拯救措施往往会成为金融系统今后的一个永久性特征。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同时也意味着一种趋势:即逐渐增加的国家参与,政府过多干涉金融业。存款保险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美国在1934年引入存款保险制度,最初存款人保险限额是2500美元(大约为当时人均年收入),从而降低了银行经营的风险,能够促进银行业的良性发展。如今,存款保险领域

已经是美国的一个极端案例,虽然在西方国家中超过10万美元的保险很正常。存款保险制度保护了存款人的财富和收入,也意味着投资者会忽视信誉而仅担心利率报价,继而导致存款涌入脆弱的冰岛银行和资本缓冲薄弱的其他银行。

一系列金融措施的整体效果并没有壮大一个行业,反而消除了金融的有益效应。健康的金融市场会加速经济的发展,应当将信贷引向对此有需要的公司。健康的金融市场同样能让经济环境变得更加公平,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当今金融是一个具有更加倾向性的系统,储蓄被吸引到补贴和税收扭曲当中。当机器和专利的投资被耗尽,债务推动的房地产市场已然迈向失控,所有这些会减缓经济增长。

归咎于前人

对于经济危机的应对措施遵循着一个熟悉模式——责备。金融体系中的新部分会遭到诋毁:比如新类型的银行。投资者或资产会被要求对危机负责,并被取缔。最终的结局是巩固对私人市场的公共支持,金融体系中的其他部分会被视为极为重要并获得更多的政府支持。这是一种似乎明智又让人心安的做法。

那么如何阻止政府干涉金融的混乱?在美国人均一年工资收入大约5万美元时,存款保险应当逐步削减,直至最高担保存款额不超过人均年收入。这对于保持支付系统的完好是足够的。这样一来,银行老板们可能会开始宣传他们的资本率,正如存款保险被引入之前一样。给予企业在融资成本上的税收减免是明智的,但全部放在债务而不是股权上并不明智。另外,在破产中,仍有很多惩罚投资者而不是纳税人的事情可做。例如已初步尝试的“生前遗嘱”,这种“生前遗嘱”说明了如何关闭或处理一家大银行和损失吸收型债券,而这类银行和债券是危机中的缓冲器。在这方面,欧洲远落后于美国,另外,如何处理跨国大银行的议题依然存在。

必须认识到的是,政治家退出金融的可能性相当低。但是他们至少应接受白芝浩的意见,让监管部门支援的成本明确化。金融的安全网络现在已经远远超过银行领域而延伸至资金结算和货币市场基金。各国政府应在国家账户中报告这些负债,例如其他补贴,并准确地为他们提供适当的价格。否则,政府只会造成下一次的经济危机。

金融未来

金融的核心角色只有两个:它可以作为经济的时间机器,帮助存款者将今天的盈余收入转移到未来,或者让借款人获得未来的收益。它同样可以作为一个安全网,用保险以防止洪水,火灾或疾病。通过提供这两种服务,一个良好运行平稳的金融系统避免了生活中的跌宕起伏,让不确定的世界变得更加可预测。另外,当投资者寻求个人和公司的最佳想法时,金融会成为经济增长的助力引擎。然而,金融同时也是一种危机的来源,金融领域秩序失衡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会造成无法控制的金融动荡。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学家们关于世界经济的未来有着不同的观点。有些观点认为,发达经济体可能会进入一个长期经济停滞的阶段。一些观点认为,迅猛增长的时代已经远去。不过,还有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全球经济具有巨大的潜力,能够在未来的数十年中实现健康的增长。

存款、贷款、汇兑是金融的最基本功能,三者分别对应货币资金的聚集功能、运用功能、支付功能,其中前两个功能在现代金融的发展中都得到快速革新,演化出不同的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只有支付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如今兴起的第三方支付,对居民个人、组织交往和实体经济提供服务,发展壮大了电子商务企业。现代金融的范畴已经大大突破传统金融所能覆盖的范围和实现的功能。随着金融需求的不断创新,需要更快捷、方便、高效的金融功能实现形式来满足不断拓展的金融需求。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实现了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其主要业态包括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

猜你喜欢
危机补贴贷款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英语文摘(2019年4期)2019-06-24 03:46:08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农家书屋(2019年1期)2019-02-19 06:18:30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停电“危机”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贷款为何背上黑锅?
新农业(2016年16期)2016-08-16 03:42:08
“危机”中的自信
汽车观察(2016年3期)2016-02-28 13:16:35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汽车观察(2016年3期)2016-02-28 13: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