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内的天交所
◎ 韩家清 赵磊(天津股权交易所,天津300457)
七月底的一个周末,天津东疆进口商品直营中心“东疆国际店”内,消费者摩肩接踵,上千种货真价廉的进口商品让人们在家门口切实体验到了天津自贸区带来的变化。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4月21日,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随后,一系列变化接踵而至。
不少人的生活随着天津自贸区的到来发生了变化,孙钰凯就是其中之一。中心商务区是天津自贸区的三大片区之一,作为中心商务区管委会金融工作局副局长的孙钰凯,在近几个月可是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忙人。
应运而生的机遇
从五月份开始,孙钰凯不知道在中心商务区管委会和天津股权交易所之间往返了多少次。中心商务区被纳入到天津自贸区可谓是重大利好。身兼中心商务区金融改革创新重任的金融工作局自然要迅速找到未来工作的主攻方向。
根据批复的自贸区方案,目前
国内四大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制度政策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第一,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先行先试。第二,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实行贸易、实业投资与金融投资三者并重。第三,推动金融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第四,推动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建设。上海自贸区面向全球,广东自贸区侧重于面向港澳地区,天津自贸区侧重于面向东北亚,福建自贸区则侧重于面向台湾地区。第五,建立适应自贸区发展的金融监管机制。
拿着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的方案,孙钰凯和他的领导、同事经过了不知多少次讨论,寻找自身区域的创新发力点。
根据方案,天津自贸区的重要功能是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先进制造业,要从复制推广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模式、支持企业利用自贸账户开展境内外融资、发挥融资租赁优势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等八大方面提供全方面服务。
其中,服务高端制造业发展带来的金融创新空间,必将要结合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贸易便利化。中心商务区金融工作局似乎找到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那便是在贸易和转型上下文章,通过聚集金融要素,打造全新区域金融生态,借势政策红利,为贸易类企业和高端制造业企业提供金融创新服务。
筑巢才能引凤。要想更好地吸引企业、服务企业,需要找到一个成熟的金融平台进行合作,这成为了孙钰凯想到的“捷径”。于是,他找到了本身就坐落在天津自贸区的天津股权交易所。
开创又一先河
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是天津自贸区的重要创新举措,众多金融机构开始加速抢滩布局天津自贸区。
孙钰凯来到天交所,表达了合作意向。而天交所经过近七年的规范运营,已经在中小微企业融资领域,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始终走在国内场外交易市场前沿,更是让天交所在金融创新领域具备先天优势。双方一拍即合。6月17日,由中心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和天交所共同发起设立的天交所天津自贸区创新运营中心成功揭牌。围绕滨海中心商务区实现以金融创新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定位,充分发挥场外交易市场作用,更好服务天津自贸区内注册的中小微企业发展,成为运营中心的主要功能。运营中心将通过开展金融业务创新,面向在天津自贸区内注册的各类中小微企业提供挂牌交易、融资推介、路演展示、品牌推广宣传等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自贸区运营中心设立之后,吸引了众多关注。但双方并没有停下合作的脚步,运营中心是一个载体,更多实质上的合作内容将通过这个载体呈现出来。
下半年,以自贸区运营中心为载体的天交所贸易转型板即将正式形成,首批企业也将正式登陆天交所这个全新板块。该板块将以创新模式推进国内外服务贸易体系联通融合,帮助中小微企业进入国际主流终端市场,在中心商务区形成外贸转型升级的可复制、可推广创新模式。
自贸区的设立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是历史性事件,而中心商务区与天交所此番在金融创新领域的深化合作,对贸易类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服务,也将开创国内场外交易市场的先河。
在板块的运作过程中,中心商务区将提供自有的扶持政策及“双创特区”等扶持政策;天交所将发挥作为成熟场外交易市场的制度优势和运营经验,吸引各类致力于外贸转型的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在中心商务区注册发展,同时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帮助企业借力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和资产证券化率。
另外,双方还将引入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发起设立“专项产业母基金”,开展跨境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为板块内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并与境外专业服务机构合作,为板块内希望走出国门的企业制定一揽子解决方案,提供全方位服务。
如同8月似火的骄阳,天津自贸区的建设和发展正如火如荼。在自贸区内,有一座大厦正是以“天津股权交易所”命名。自贸区的诞生给了天交所又一个全新机遇,打造日趋完善的服务体系,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天交所又一次在新里程中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