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意向性认知的字母词研究:理论视界与生成架构

2016-01-21 07:18周彦每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生成机制

周彦每

(新乡学院 大学外语部,河南 新乡 453000)

基于意向性认知的字母词研究:理论视界与生成架构

周彦每

(新乡学院 大学外语部,河南 新乡 453000)

摘要:字母词研究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目前学界的研究与分歧主要聚焦于“字母词”的名称厘定和内涵,字母词存在的合理性等。字母词生成机制源于意向认识论的认知框架。诚然,字母词的语言现象在语言实践与交流过程中具有典型性,但字母词在具体语言实践中已经超越了句法和语义自身的性质。词是由语素所构成的语义综合体,字母词也同样是具有客观语素的集合体。因此,应对字母词语义兼容的生成规则加以引领。

关键词:意向性认知;字母词;生成机制;认知框架

作者简介:周彦每(1982- ),女,河南信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识码:A

文章编号:编号:1008-6390(2015)06-0052-04

语言运用总是直接体现意向性,而意向性(Intentionality)是心灵代表或呈现事物、属性或状态的能力,具体而言,是人类心智对客观世界的“指向”或“关于”。随着语言环境的变迁,旧有的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都出现了异化现象,“意向性结构”和“意向法则”在整个语言理论和语法理论中的地位日益彰显。如何认识语言发展中的新现象和新问题,是摆在语言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目前,字母词词库在整个汉语语法体系中显得日趋重要。语言学这一趋势吸引了众多学者对词汇进行研究,而作为一种边缘词汇出现的字母词现在也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诸多研究多局限于例证归纳分析,而从认知推理的角度对其进行的研究则实属罕见。

一、字母词研究:学界研究观点的聚焦与分歧

(一)名称厘定和内涵透视

通过文献归纳和梳理,发现目前国内字母词的称谓有二十多种,譬如:字母词、字母汉语词、字母词汇、非汉字词语、外文字母词、中西合成词、西文字母新词等。[1]国内较早提出字母词这一概念的是沈孟璎教授,他认为字母词就是“由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相互融合的符号、数字、西文和汉语的混合构成词”。他进一步提出,西方语系都是由字母所构成,因此不能笼统地称为字母词。[2]而在汉语语系中,只有较少一部分是由字母构成的纯字母词,因此,汉语语言中的字母替代语言简化寓意可以被称之为字母词。原新梅基于刘涌泉的研究,明确赞同了刘涌泉关于字母词的内涵与外延的界定。[3]可见,国内许多学者皆认可“字母词”这一名称,认为“字母词”言简意赅地表达了最新语言环境的使用途径,符合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在字母词具体内涵与外延上略有分歧。

(二)字母词存在的合理性论争

国内学者对于“字母词”是否是汉语词存在较大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字母词作为与国际语言发展相接轨的语言现象,具有一定合理性,是在汉语语言环境中自发衍生的语言产物,应该加以引导和保护。如曹学林认为,字母词是一个语与义相互结合的语言外来词,字母词的读音隶属于汉语语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字母词的语义又通常被主体人所理解。因此,我们应该将其归为汉语语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字母词的出现破坏了原有的汉语语言结构,“玷污”了汉语的纯洁性,也颠覆了汉语学者对字母词的语言研究规律。如贾宝书提出,必须要历经语音形式的汉化过程,字母词的地位才能得以明确,如果仅仅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就无法进入到整个语言系统之中。王吉辉指出,对字母词的判断应该依据其具体的读音情况,只有以汉语形式出现的新型词汇才符合语言发展的特点,也才可以被判定为汉语词语。李国文在《汉语的无奈》一文中对字母词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鞭挞。他认为,字母词的出现纵然有其发生的语言生态环境,但汉语语系的完整性必须加以保留。为了追求汉语语境的美感,零零散散地夹杂几个外文词汇,就显得大煞风景。因此,他明确呼吁:“救救汉语”。

二、字母词生成机制:意向认识论的认知框架

(一)意向认知论的理论流变

意向性研究最初来自语言哲学范畴。20世纪末期,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布伦塔诺在其《经验主义视角下的心理学》一书中对意向性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他认为,可以将意向性认知归入“心理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才将意向性认知与“物理现象”相区别。布伦塔诺基于唯心主义世界观提出了“意向性”的概念。意向性认知是语言主体内心所指和外在呈现的二元组合。[4]认知意向性认为心理意向是字母词发生意向关系的归属物,认为意向性有两层含义:一是语言意向的内在指示性,如果没有心意所指,语言交际双方也没有发生关联的必要;二是指向的意向性是微观活动的具体存在物。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提出了意向性语言现象的主旨议题。[5]他认为意向性活动具有四个客观存在要素——意向性认知的对象、主体、内容和手段。的确,意向性活动具体是指描述个人意向活动认知真实性表达。胡塞尔认为意向性是意识的本质和根本特征,人的意识总是指向某个对象并以其为目标的,意识活动的这种指向性和目的性即“意向性”。字母词之所以能够自然形成、快速演变并且被大众认可接受,符合了语言交际主体意向性认知的语言习惯。这是因为,字母词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交际主体受到外界语言环境诱发而符合交际主体意向性习惯的客观存在。[6]

(二)意向认知论研究框架

字母词在语言实践与语言交流过程中具有典型性,但字母词在具体语言实践中已经超越了句法和语义自身的性质。[7]因此,在语言表述过程中,使用字母词的语言交际主体也较为常见。Johnson-Laird认为,语言交际主体一般都具备短时记忆的能力,是在短暂交际的基础上形成的知识体系组合,通过大脑发射指令来解构字母词的语言选择。严格意义上讲,字母词的句法和语义现象并不能完全归属为常态化的语义逻辑。诚然,语言交谈双方会根据具体语境做出自己对语义的理解。这是因为,字母词交际双方要么是“人—人”对话,要么是“人—机”交流。因此,对字母词的识解过程是对语言进行推理和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心理模型进行意向认知论模型筛选和概念化运作的过程。

交际双方根据语言受众的理解,借助于自己体验和自身意向认知的大脑储备,利用已有对语言知识的理解,让交际双方自觉“修正”自己的语言习惯和对字母词的解释。这点与汉语语境中听说双方对多音字的理解相似。譬如,“吓”在汉语语境中有两个不同的读音,即“xià”和“hè”,当“吓”作为单个词汇存在时,一般读音为“xià”,如“吓傻”“吓唬”,等等。当词语和语句中以“吓”结尾时,一般应该读“hè”,譬如“恫吓”等。因此,“吓”存在两个读音的差别都是交际双方根据自身对语言环境的理解,解读出相应的读音和语义。交际双方在意向性认知的范式下,自觉地引入到交际双方默认的交际规则。因此,对上述字母词的语言生成规则和框架如图1。

图1 基于心理模型的含意推理因果化模型

毋庸赘言,整个交际圈子的各种要素,语言内容和形式皆嵌入了语言运用的意向性,语言运用的意向性就是指人的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的统一。所谓统一是指人关照到自己意识的指向,指向对象根据所意识到对象的情况使指向落到实处,这就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相统一,共同反映了认知语言学对主观意识的选择性分配。

三、现象管窥:字母词语义兼容界定与类型

(一)字母词语义兼容与图示

词是由语素所构成的语义综合体,字母词也同样被语言研究者认为是具有客观语素的集合体。譬如,“E时代”这个词,就是由“E”“时”“代”三个孤立的词汇构成的。其中,“E”是电子产品与电子信息的总称。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网络的建设被公众所接受。“时”具有时代感,作为时代的产物,“时”是即时性和现代性。“代”是阶层的产物,每个时代的主体都是“时代”的产物。“VIP卡”是由两个孤立的词语构成。“VIP”是三个英文字母的缩写,意思为“非常重要的人物”。“卡”是“卡片”的金属介质。“VIP卡”意为“非常重要的人物拥有的金属卡片”。寥寥数语,言简意赅,简明扼要地道出了字母词的价值意蕴。葛本仪教授认为,“词是汉语语境中能够抽象出的用于造句的语言与语义的综合体。”[8]字母词自身具有限定的读音和微观的考察体。再如,字母词“三K党”和“ATM”都是语言交际主体常用的字母词词汇,在日常语境中频繁出现。其具体的生成图示见图2。

图2 字母词语义兼容图示

又如,“HSK”是由三个孤立的英文字母构成,分开来看,没有任何的具体语义,但将三者结合起来,就是“汉语水平考试”的拼音缩写的统称。简言之,字母词的语素构成完全具备词本身的特性和发展规律。

(二)字母词在具体语境的语言认知规则

字母词是由于具体语境的使用而衍生的非典型性词,在不同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具有不同的理解。也有基于某个学科的发展而引入了外文字词的运用。譬如,“X光”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外来词。对于大众来说,“X光”是一个用于医学检查的高频词汇,可视为典型字母词的区域。因此,在1898年的《光学揭要》一书中,就专门增加了“光学附”部分。该书就“X线”进行了全方面解读,将“X射线”译为“然根光”。同时,“X线”作为固定的医学检查而普遍运用开来。毫无疑问,字母词在具体读音和语言规则上完全是按照现行国际流行的读音。具体国际读法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拉丁字母语境中完全按照英语语系中的读音展示,同时,也可以依据字母词在汉语语境中的一贯认知读法去认识。譬如,在我国汉语语境习惯中没有“V”的读音,因此要用[wi]来替代;英语中的“X”,汉语用[aiks]的读音来替代。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第二,字母词的读音应该遵从科技领域的基本用法和习惯来读。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般中国人对字母词的认知和读音与其字母本身尚有很大的差别。这点与英语语境中的双语双方言人标准的英语读音不同。在日常交际领域中,字母词鉴于英语字母读音的差别,应该以统一规定的方式来凸显字母词本身的发展规律。对于一些在“字母英汉读音对照表”中没有的字母词读音,应引入到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中,将字母词的读音进行正确引导,不然会产生许多误读。比如在汉语语音系统中没有“u”[j:]和“e”[e]这两个元音字母,因此,不少中国人将英语语系中 [j:]念为[iou],将[e]读为[ai]。同理,也将“F”[ef]念为[aifu],“Z”[zed]读为[zei]。

毫无疑问,大多数字母词都是外来词。一系列的外来词是由拉丁字母、符号、数字或汉字混合构成的。字母词与原汉字形式相比没有任何词义或语言效果变化,在日语和韩语中也同样存在有相对应的字母词,但其使用频率和范围与汉语有较大差别。这些字母词主要有四种:其一,由汉语拼音缩略而成纯粹由字母构成的字母词,如GB(国家标准)、HSK(汉语水平考试)、RMB(人民币)、XPP(夏骗骗)。其二,完全来源于外文的缩写,如WTO、CS、GDP。其三,由汉字、阿拉伯数字和外语字母混合而成的全新字母词,如卡拉OK、AA制、4S店、4D影院。其四,从排检的角度,以汉字开头的字母词,如阿Q、维生素A。

四、由表察里:字母词语义兼容的生成机制

(一)字母词语义发展举隅

字母词在具体语言交际与专门论著中都有广泛的运用。譬如,在鲁迅的小说中,“阿Q”就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字母词词汇。在中国最具权威的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就较早收录了“阿Q”和“小D”的专属名字。“阿Q”成为具有自嘲精神且比较迂腐的一类人的代表。同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也有“三K党”和“X光线”这样的专属名词。由于这样的词汇在大众心目中具有比较深刻的影响,因此,将“阿Q”和“小D”收录到权威词典中也并没有引起大家的争议。据考证,在1903年发行的《新尔雅》中就有了“X光线”的收录和注解。后来,在台湾地区出版的书籍——《1984年常用语词报告书》中就对字母词进行了分类记载。从那时起,字母词就已经被大众所接受且成为了一种新兴名词。1996年版《现代汉语词典》的正文中开始收录了一系列的字母词,增添了诸如“卡拉OK”“OTC用药”等专属词汇。

(二)字母词语义兼容的生成规则与引领

毫无疑问,字母词的语义兼容与生成是语言裂变与发展过程中的语言现象,其呈现形式繁杂,含义也较为混杂。在2012年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中,共计收录了239个以外文及外文组合体而形成的新型字母词。该词典出版以后,引起了学界的广泛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将英文和英文字母组合而形成的新型字母词引入字典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等法规。但也有诸多学者认为,汉语词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语言现象,汉语字母词理应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被语言受众所吸纳。这是因为,在英语词典中,也收录了大量的外文语系的其他词汇,如法语和德语单词在英语语系中的运用也较为普遍。江蓝生作为《现汉》第6版编纂的主持人,认为字母词有其自身存在的科学性和必然性,字母词的发展不会冲击和威胁到汉语本体的存在,社会各界人士应该对本土的汉字文化充满自信。这是因为,字母词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运作边界。

首先,此次《现汉》收入的“字母词”,大都是生活中常用的字母词,譬如“CPI”,因为其英文字母词简单易记、耳熟能详,早已为老百姓广泛接受,而翻译成中文则反而不易传播。再如IT工作、玩得很high、IC卡、IP地址、绿色GDP,等等。

其次,语言作为记录历史的基本工具,语言记录文字,文字是在具体的语境中来体现,二者互相作用,互为里表。对于字母词的形成规律而言,文字记录归根结底是各类语言词汇的综合。由于字母本身不能很精准地呈现英语单词“音形一体”的特点,要引入“字符”的概念才能使字母词的“形”与“音”相统一。譬如,BBS(电子公告栏,Bulletin Board System)、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al)、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由此可见,鲁迅先生为“阿Q”起这样一个名字就可以得到证伪。为了在汉语中找到一个符合其人物形象的汉字,鲁迅可谓煞费苦心,但最终仍不能表达“阿Q”的人物形象。最终,只好按照英语语系的流行的拼法称之为阿Quei,简称“阿Q”。这些字母词本身字母的发音就是字母词音调,在具体的篇章语言运用过程中,不能把字母割裂开来进行分解。

最后,事实上,字母词首先是作为一种拼音文字而存在。因此,要不断对字母词的排列规律进行优化和归纳。对字母词的研究要在分析大量语料的基础上,挖掘其语义和语用规律。[9]课题组研究重点应在词汇、短语、小句、复句、篇章层面上,回答字母词的语义表达如何做到明确,不产生歧义;研究在心智层面如何实现计算模型,挖掘字母词生成和识解机制的内在逻辑和动因,以及影响和制约字母词语用推理的相关因素。同时,还应验证先验性假设框架的信度和效度,考察字母词语用推理的语用效应和修辞效果,回答它到底有何社会和心理价值等问题。字母词研究为语言应用研究,对字母词研究的深化有利于把理论推衍与生活中的语言和语料相互关联,最终推动语言规划和语言设计向纵深发展。用意向认识论的认知框架来解释字母词的发生与发展,有力地证明了认知语言学广泛的理论解释力。一大批关于字母词的研究成果也理应为政府的语言决策、词典编纂、高校语言研究、语料库、语言规划与管理提供有益参考,也为更深入地传播公共文化提供契机[10]。当然,这对于英语和汉语学习者也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胡明扬.关于外文字母词和原装外文缩略语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2(2):99-102.

[2]沈孟璎.字母词的称名和音读问题[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2-65.

[3]原新梅.字母词语的表达功效[J].修辞学习,2002(6):17-18.

[4]李恒威.意识、觉知与反思[J].哲学研究,2011(4):95-102.

[5]徐盛桓.意向性的认识论意义——从语言运用的视角看[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13(2):174-184.

[6]黄洁.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最新动态[J].现代外语,2012(1):87-94.

[7]周彦每.代体宾语的认知范式:心理模型与语用推理[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6-50.

[8]葛本仪.语言学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9]周彦每.概念本体论下代体宾语的语义搭配与生成机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7-61.

[10]陈浩天.公共文化服务的治理悖论与价值赓续[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23-129.

[责任编辑亦筱]

Research of letter words based on intentional cognition: theoretical horizon and generative structureby ZHOU Yan-meiP.52

The research of “letter words”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cademic attentions.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views and differences mainly focus on the name determination, the content, and the existence rationality. The letter words generative mechanism is from the cognitive framework of intentional cognition. It is true that the letter words phenomenon is typical in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However, letter words have already surpassed the syntax and semantics natures in the concrete language practice. A word is the semantic complex composed by the morpheme, and a letter word also is a collection of objective elements. Therefore, the meaning-compatible generation rules of letter words should be guided.

Key words: intentional cognition; letter words; generative mechanism; cognitive framework

猜你喜欢
生成机制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
警察腐败生成机制及防治对策研究
试论职业院校制度文化的内在生成
刑事犯罪现场的大学生犯罪心理生成机制探讨
“网络育人”价值生成机制建构
情感催生权威:小学教师权威的生成机制探索
资本下乡真的能促进“三农”发展吗?
商科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生成机制研究
神奇婚姻故事深层叙事程式探析
模糊性:教育政策复杂运行的生成机制